您好,欢迎光临爱去小说网(www.aqxsw.cc)-- 热门排行--让【“爱”去】给你选一本书吧(^.^)
手机站:m.aqxsw.cc

第144节

作者:韭菜东南生
曹西平怒火熊熊,听到这里再也忍耐不住,冲上去,抡圆了就给了掌柜一个响彻云霄的大嘴巴,“啪!”的一声,直接将掌柜打翻在地。“啊!还敢打人……”掌柜捂着脸,杀猪一样的叫。
曹西平抬脚踩住他胸口,怒吼道:“打的就是你!嘉定伯算什么?知道这是谁吗?这是太子殿下!”
“什么?太,太子……”
掌柜吓的说不出话,眼珠子一转,竟然吓晕过去了。
在这之前,他请顺天府的班头来看过,确定朱慈烺不是城中哪个大官的公子,所以他才敢提高米价,放心宰客,万万没想到,朱慈烺确实不是哪个大官的儿子,而是当朝的皇太子,未来的皇帝!
自己宰客居然宰到皇太子的头上了,这无异是一记晴天霹雳,掌柜瘦弱的小心肝无法承受,直接就晕了。
听到曹西平的话,围观的看热闹的百姓都是惊呼,呼啦啦的,不知道是谁带头,所有人都跪下了。
朱慈烺稍微一想,心里已经有了主意,于是淡淡笑:“原来是我外公的店啊,真是大水冲了龙王庙,一家不认一家人了。曹西平,去把银子都拉出来,一会本宫亲自交到嘉定伯府。”
“是!”
曹西平大声答应,带着锦衣卫冲进店里,将一万两银子装上马车,重新拉走。
掌柜的已经吓晕了,剩下的小伙计们哪敢拦阻?朱慈烺是太子,这店是他外公嘉定伯周奎所开,朱慈烺要怎么付账,外人谁敢置喙?
于是朱慈烺不但买到了粮,而且一两银子都没有花,眼看银子都装上了车,街道尽头有一名骑士急急奔来,依稀好像是自己的大舅周镜。
第135章 明朝城管
朱慈烺刚穿越而来的时候,周镜还是他东宫的侍卫长,所以朱慈烺对这个大舅还是比较熟悉的,不过只过了两三天的时间周镜就骑马扭伤了小腿,朱慈烺顺势用南堂指挥李若链取代了他的位置,而周镜的伤已经好了,一直想要重回东宫,但朱慈烺就是不许。
眼见周镜要来,朱慈烺不敢多留,冲田守信小声道:“我们快走!”
打马急急奔向西便门。
“殿下,殿下!”
隐隐听见周镜在身后急急的喊,他假装没听见,双腿一夹,加快了马速。
他走了,曹西平会坚决执行他的命令,不管周镜怎么说,都无法阻止曹西平将银两送回信王府。
周奎一毛不拔的铁公鸡,这一次算是栽在外孙的手中了。
朱慈烺心中有一种说不出的舒畅,刚才被掌柜“狠宰”的郁闷一扫而空。
田守信有点忐忑:“殿下,要不是去通知皇后娘娘一声?”
朱慈烺大笑:“不用我们,我那吝啬的外公会亲自去的。”
外孙拿了两千石粮食,却没有留下一两银子,周奎肯定心疼死了,他不敢找朱慈烺,只能去找自己的女儿。
“顺天府尹周堪庚呢?”朱慈烺问。
“照殿下你的吩咐,奴婢让他带人直接去西便门了。”田守信回。
朱慈烺点头:“那我们快走吧。”
西便门外。
朱慈烺购买的粮食已经运到现场,饥民们蜂拥而至,将最先到达的几辆装粮马车围了一个水泄不通,人头汹涌,都快要把马车掀翻了,朱慈烺见事情不好,赶紧命令刚走到城门口,或者刚刚出城的运粮马车原地待命,他带着田守信和几个锦衣卫纵马疾驰而去。
到近了才发现,现场并非没有人维持秩序,几十个穿着红色大袄的顺天府衙的衙役正挥舞着长棒,拦在马车前,阻止饥民对马车的靠近,还有一名绯袍官员站在马车上大声的宣讲着什么,但饥民们乱糟糟的,根本没人在听他讲什么。
绯袍官员当然就是顺天府尹周堪庚。
朱慈烺令他准备人手在西便门开设粥厂,他倒也不敢怠慢,带了府中的衙役就赶来现场了,不过他的准备显然是不够充分,以至于到了现场之后手忙脚乱。看他满头大汗的样子,根本无法控制饥民的情绪,这种情况再持续下去,饥民们迟早会冲散衙役们组成的人墙,掀翻马车,将车上的粮食一抢而空的。
朱慈烺皱起眉头。
顺天府尹是三品官阶,类似于前世里的北京市长,在朝堂上的位置不算太高,但权力绝对重,能做到这个位置的都是未来的明日之星,不论才干或者头脑,都应该是一流的。
但周堪庚显然不是这样。
历史上,周堪庚在顺天府尹的位置上只坐了一年半,就驾驭不住,崇祯十六年改任工部侍郎,去治理黄河水患,刚到任还没有做出成绩呢,大明就亡了,周堪庚隐居了半年,被满清召为工部尚书,专职治理黄河。周堪庚虽然没什么气节,但治理黄河还算是不错,在他的治理下,黄河水患得到一定的缓解。
堂堂三品大员,顺天府尹,竟然连灾民的秩序都控制不好,更不用说,周堪庚隐瞒不报,如果不是听到醉酒士兵的交谈,朱慈烺到现在都不会知道,西便门外居然有数万饥民嗷嗷待哺,随时都可能会饿死。
对周堪庚这种明显不适任的官员,朱慈烺极为不满,不过现在并不是责难周堪庚的时候。
现在火烧眉毛的是要如何维持现场的秩序?
朱慈烺一时也想不出什么好办法,他身边人太少,又是便衣,如果一百个锦衣卫全在身边的话,倒是可以弹压的住。
“殿下,奴婢去喊兵!”田守信急急的说,他也看出情况不对了。
朱慈烺正要同意,忽然看见一队兵丁护卫着三辆马车从旁边奔跑了而来,一个个跑的气喘吁吁,从穿戴看,他们应该是五城兵马司的巡城兵丁,从方向看,他们应该是从广安门跑出来的。京师外城的西城墙有两处城门,一为西便门,另一门是广安门,朱慈烺从西便门而出,因此路上并没有遇见他们。
这群兵丁大约四十多人,为首的是一名身材瘦高,三十多岁的汉子,一边跑还一边喊:“快点快点!”
京师有三股守卫力量,一是京营,二是包括守卫皇宫的龙骧武骧卫在内的上直二十六卫,第三就是五城兵马司的巡城兵丁。明初时,五城兵马司麾下的兵卒最多曾经到一万多人,但明中期以后,守卫城门的职责被京营代替,五城兵马司的作用逐渐下降,兵员一再裁撤,到了本朝崇祯年的时候,就只剩几百人,这几百人的主要任务就是维持城内的秩序,类似于巡警和城管的混合体,什么事情都管,但什么事情都管不了大用,在建制上归巡城御史衙门和顺天府衙共同指挥。
因为不倚仗他们打仗,所以五城兵马司的兵丁素质并不高,待遇也比较低。
不过今天看起来,五城兵马司的兵丁最基本的素质还是有的,尤其是跑在最前的那一个像是百户的瘦高汉子,不但跑的快,而且看起来很是有力。
“啪!”
离着还远,他就从怀中抽出一条马鞭,用力一甩,大吼:“让开,让开!你们还想喝粥吗?想喝就让开!”

【历史军事】推荐阅读:1908远东狂人[精校版]衣冠不南渡特战先驱[精校版]宰执天下[精校版]娱乐春秋[精校版]回到明朝当王爷[精校版]奋斗在盛唐铁十字[精校版]武唐第一风流纨绔[精校版]汉祚高门[精校版]窃明[精校版]武林帝国[精校版]大唐第一世家[精校版]铁骨[精校版]天魔极乐[精校版]我大哥叫朱重八[精校版]上品寒士[精校版]李治你别怂小阁老[精校版]秦吏[精校版]护国公[精校版]天可汗[精校版]伐清[精校版]庆余年[精校版]东汉末年枭雄志[精校版]绍宋[精校版]崛起之第三帝国[精校版]张辽新传[精校版]三国之蜀汉我做主[精校版]谍影凌云李逵的逆袭之路[精校版]唐朝好地主[精校版]庶子风流[精校版]北洋枭雄[精校版]步步生莲[精校版]我的师长冯天魁[精校版]覆汉[精校版]带着仓库到大明[精校版]明末工程师[精校版]明末边军一小兵[精校版]重生之颠覆大宋[精校版]辽东钉子户[精校版]三国之吕布天下[精校版]金牌小书童[精校版]红色警戒之民国[精校版]江山国色[精校版]我当捕快那些年长安风流古希腊之地中海霸主[精校版]我是一个原始人[精校版]崇祯十五年[精校版]我非痴愚实乃纯良[精校版]异域雄心[精校版]虎狼[精校版]大秦:这皇子能处,有事他真上黑道特种兵国色生枭权臣[精校版]第五部队[精校版]巴比伦帝国[精校版]交锋[精校版]佣兵的战争[精校版]穿越时空之抗日特种兵[精校版]大国相[精校版]红楼春[精校版]南宋第一卧底[精校版]明朝败家子[精校版]寒门枭士[精校版]民国之文豪崛起[精校版]医统江山[精校版]赝品[精校版]三国之袁家我做主[精校版]大宋之天子门生[精校版]大宋之风流才子[精校版]天下[精校版]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三国之袁氏败家子万历十五年易中天中华史第一部:中华根驻马太行侧[精校版]抗日之铁血远征军[精校版]天下枭雄[精校版]浴血逃兵[精校版]锦衣[精校版]大唐扫把星[精校版]大秦开局时间倒退三十秒[精校版]末日之最终战争[精校版]唐朝小闲人[精校版]醉迷红楼[精校版]清末英雄[精校版]巨浪[精校版]七品封疆[精校版]大秦帝师[精校版]小军阀[精校版]重返大隋[精校版]晚明[精校版]国士无双[精校版]大明国师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镇抚大秦
【历史军事】最新入库:奋斗在盛唐衣冠不南渡三国之袁氏败家子大秦:这皇子能处,有事他真上大明国士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明末大军阀北洋军阀史话(出书版)谍影凌云靖安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