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爱去小说网(www.aqxsw.cc)-- 热门排行--让【“爱”去】给你选一本书吧(^.^)
手机站:m.aqxsw.cc

第170节

作者:韭菜东南生
“协镇,怎么办?”吴有德脸色发白。
吕品奇正在回答,忽然听到外面有军士们的鼓噪之声,还听见隆隆的马蹄之声,好像是发生了什么突变,心中咯噔一下,提了马刀冲出营帐查看。
只见一队百人多的骑兵席卷而来,将他的营帐围在了中间。
大帐周围的杏山兵都是惊慌,手里拿着刀枪,但却不知道该怎么办?
吕品奇面色惨白,他已经认出来了,忽然出现的正是李辅明的亲兵营。
亲兵营骑兵向两边一分,没有穿盔甲,穿着布衣,头发凌乱的李辅明策马从中间走了出来,显然,他是睡梦中被叫起来的,连盔甲都来不及穿戴,就直接带兵冲到这里来了。虽然没有披挂盔甲,但李辅明却提着他的长刀,目光狠狠地瞪着吕品奇,冷笑道:“怎么的吕品奇,难道你想当第二个王朴吗?”
王朴,松山首逃之将,松山溃败原因之一。
吕品奇尴尬的笑,辩解:“李总镇这是哪里话?末将正有事想要去见你呢。”
李辅明哼了一声,不听他鬼话,长刀一指:“拿下!”
吕品奇见李辅明不放过他,一不做二不休,只能拼了,于是他向后退了两步,狗急跳墙的命令:“弟兄们,李辅明不给我们活路,跟他拼了!”
“杀!”
两方人杀在一起。
第161章 驸马都尉
京师。
经过一天的忙碌,黄昏时分,国丈爷周奎的十间店铺被清点完毕,店铺中所存的现银,连锭银碎银在内差不多一万两,朱慈烺全部装车送回了嘉定伯府,青楼他也还了回去,以安慰周奎那一颗受伤的小心脏。至于剩下的米面粮,丝绸店里的那些布匹,煤店里的散煤和煤块就都成了他的战利品。
不得不说,周奎还真是有钱,朱慈烺盘算了一下,只眼前的这些粮食就够顺天府开一月的粥厂了。布匹可以给饥民做衣服和帐篷,煤块可以取暖,这些物资都是有用之物。
“把吴伟业找来。”朱慈烺坐在书案后,看着物品清单。
查抄店铺是田守信带东宫锦衣卫和顺天府衙役共同执行的,原本东宫并没有查抄的权力,查抄需得锦衣卫和东厂领头,顺天府衙配合,不过在皇帝默许之下,东宫锦衣卫就代行锦衣卫和东厂的职责了。
“参见殿下。”
吴伟业急急赶来。
原本詹事府詹事王铎才能算是东宫的幕僚长,不过王铎最近一直在装病,朱慈烺也懒得理他,论到做事能力,五十多岁的王铎远不如三十岁的左庶子吴伟业,吴伟业这人虽然一肚子牢骚,爱耍点小脾气,历史上还做了满清的官,不过为人处世还算是勤奋,朱慈烺交给他的任务,他兢兢业业都能完成。
看在这一点上,朱慈烺也就容忍了他那一张苦瓜脸。
“那些木牌做好了吗?”朱慈烺头也不抬的问。
“只剩下最后一些了。”
吴伟业回答。说到木牌,他心里就是一肚子的委屈,堂堂的东宫左庶子,原本是教导太子读书的官,现在可好,变成太子府的管家了,什么事太子都交给他,连油漆几面大木牌,在上面用大字书写京营的“新军规”都成了他的事,这些天,他忙的脚不沾地,今天中午抽空去“围攻”了兵部尚书陈新甲,想不到还被太子撞见,狠狠给了他一番脸色。
吴伟业心里苦呀。
还是王铎狡猾,看出皇太子没有学习的意思,干脆请了病假,眼不见心不烦,出了事也不用担责任。
朱慈烺点点头,将手里的物品清单交给吴伟业:“入库吧,照西便门粥厂需要,每日拨粮食煤料和需要的棉布。”
出了整修营房,信王府还扩建了原有的库房,足可以放下这些物资。
这些事情应该是东宫管家——典玺太监田守信所做,但田守信跟着朱慈烺每日都是忙忙碌碌,根本无暇管理府中的事情,吴伟业这个左庶子闲着没事,朱慈烺干脆就交给他了。
吴伟业接过清单,再一次抱屈:“殿下,臣是左庶子,教导您读书才是臣……”
“对了,还有一件事。”
朱慈烺打断他的话:“你挑一些能说会道,特别能煽动的人出来,以忠义二字为题,一人给本宫写一篇文……嗯,也不要挑了,所有东宫属官都一视同仁,一人一篇,明天一起交给本宫,写的好,本宫有赏,虚掩应付的,本宫一定责罚。”
吴伟业惊讶:“殿下您这是……”
朱慈烺却已经挥手:“下去忙吧。”
吴伟业又是不解又是委屈,深深一躬,下去了。
太子今天的要求虽然有点突兀,但总算是跟文章沾了一点关系,比油漆木牌之类的事情让他欣慰多了。不过看着手里的那几张物资清单,吴伟业的头,又大了……
傍晚,广安门百户孟文龙被朱慈烺召到信王府。
孟文龙满头大汗,昨天下午的粥厂改变了他的命运,他从没想过自己竟然有一日能被皇太子垂青赏识。朱慈烺已经令他全权处理西便门的粥厂之事,虽然他官职没变,还是一个百户,但谁都知道,被太子青睐,他高升的日子马上就在眼前了,今日下午在粥厂,连顺天府尹周堪庚看他的表情都和过去不同了。
进到后殿,向朱慈烺叩拜之后,孟文龙起身,将朱慈烺要他了解的那些情况,详细的向朱慈烺讲了一遍。
朱慈烺微微吃惊。
西山和房山之上,那些私开小煤窑的权贵,除了嘉定伯周奎和定国公徐允祯,还有一个他意想不到,同时跟崇祯皇帝关系非常密切的人——驸马都尉巩永固。
巩永固,字鸿图,顺天大兴人,光宗婿,也就是崇祯妹妹安乐公主的夫婿,朱慈烺的姑父。巩永固爱读书,喜欢结交豪爽气的文人,懂一些国政军事,也擅长骑射,崇祯十七年,国家危亡的前夕,乐安公主病逝,巩永固在伤心之际,也没有忘记忧心国事。
二十五日,巩永固入朝,请崇祯南迁,并说可以召集数万人,保护崇祯南迁不成问题,但崇祯举棋不定,犹豫不决,等到三月份,李自成兵围北京,崇祯才又召来巩永固,询问南迁之策,巩永固哭道:“当初我还有把握,可是现在……人心离散,只图自保,我没有办法,一个人都招募不到了啊!”
第二日李自成攻破北京,巩永固用黄绳将五个子女全部缚在妻子安乐公主的棺木上,说:“你们是皇帝的外甥,不能受辱!”点火,全家跟公主的尸身一起自焚而死。巩永固死时才三十一岁。
这样有性子的皇亲,比那些投降的王爷强多了。
甲申之变中殉国的皇亲在历史中明确记载的有三位,分别是:驸马都尉巩永固,新乐侯刘文炳(崇祯帝的亲舅舅之子,姑表兄弟),新城伯王国兴,好像也是崇祯家的亲戚。
三人死的一个比一个惨烈,其中朱慈烺印象最深的就是驸马巩永固。

【历史军事】推荐阅读:1908远东狂人[精校版]衣冠不南渡特战先驱[精校版]宰执天下[精校版]娱乐春秋[精校版]回到明朝当王爷[精校版]奋斗在盛唐铁十字[精校版]武唐第一风流纨绔[精校版]汉祚高门[精校版]窃明[精校版]武林帝国[精校版]大唐第一世家[精校版]铁骨[精校版]天魔极乐[精校版]我大哥叫朱重八[精校版]上品寒士[精校版]李治你别怂小阁老[精校版]秦吏[精校版]护国公[精校版]天可汗[精校版]伐清[精校版]庆余年[精校版]东汉末年枭雄志[精校版]绍宋[精校版]崛起之第三帝国[精校版]张辽新传[精校版]三国之蜀汉我做主[精校版]谍影凌云李逵的逆袭之路[精校版]唐朝好地主[精校版]庶子风流[精校版]北洋枭雄[精校版]步步生莲[精校版]我的师长冯天魁[精校版]覆汉[精校版]带着仓库到大明[精校版]明末工程师[精校版]明末边军一小兵[精校版]重生之颠覆大宋[精校版]辽东钉子户[精校版]三国之吕布天下[精校版]金牌小书童[精校版]红色警戒之民国[精校版]江山国色[精校版]我当捕快那些年长安风流古希腊之地中海霸主[精校版]我是一个原始人[精校版]崇祯十五年[精校版]我非痴愚实乃纯良[精校版]异域雄心[精校版]虎狼[精校版]大秦:这皇子能处,有事他真上黑道特种兵国色生枭权臣[精校版]第五部队[精校版]巴比伦帝国[精校版]交锋[精校版]佣兵的战争[精校版]穿越时空之抗日特种兵[精校版]大国相[精校版]红楼春[精校版]南宋第一卧底[精校版]明朝败家子[精校版]寒门枭士[精校版]民国之文豪崛起[精校版]医统江山[精校版]赝品[精校版]三国之袁家我做主[精校版]大宋之天子门生[精校版]大宋之风流才子[精校版]天下[精校版]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三国之袁氏败家子万历十五年易中天中华史第一部:中华根驻马太行侧[精校版]抗日之铁血远征军[精校版]天下枭雄[精校版]浴血逃兵[精校版]锦衣[精校版]大唐扫把星[精校版]大秦开局时间倒退三十秒[精校版]末日之最终战争[精校版]唐朝小闲人[精校版]醉迷红楼[精校版]清末英雄[精校版]巨浪[精校版]七品封疆[精校版]大秦帝师[精校版]小军阀[精校版]重返大隋[精校版]晚明[精校版]国士无双[精校版]大明国师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镇抚大秦
【历史军事】最新入库:奋斗在盛唐衣冠不南渡三国之袁氏败家子大秦:这皇子能处,有事他真上大明国士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明末大军阀北洋军阀史话(出书版)谍影凌云靖安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