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爱去小说网(www.aqxsw.cc)-- 热门排行--让【“爱”去】给你选一本书吧(^.^)
手机站:m.aqxsw.cc

第110节

作者:庄不周
“还是卫大人有担当。”上官桀满意的点点头:“这样处理甚好,那我们就走吧。”
“大人,陛下有没有说,我去甘泉宫,这里交给谁?”卫风看着上官疑惑的说。
上官桀笑了,他的怀里还揣着陛下的另一份密诏。陛下说了,如果卫风接诏,那就没有问题,如果卫风以任何借口不受诏,上官桀当立刻宣布这份密诏,将卫风拿下,接管上林苑和北军,配合不久就能赶到的刘屈氂一起平叛。现在卫风爽爽快快的接受了诏书,他当然没有必要再提那份密诏了。
“这是大人的事,好象不需要我来饶舌吧?”上官桀戏谑的笑着说。
“那就请大人休息片刻,我略做安排,就随大人一起起程。”卫风也笑了,他从上官桀的眼神里看出了一些意味,却没有点明。他让人给上官桀和随从的郎官们安排了酒食,随即当着上官桀的面开始安排公务,他让人请来了胡骑校尉赵破奴,委托他暂时掌管上林苑以及步兵营,他对赵破奴说,除了天子使臣,任何人到上林苑来传诏都不接受,一律扣留,直到他从甘泉苑拿到陛下的诏书回来。他又让人传话给北军使者任安和中垒校尉花强,没有天子诏书,北军不准一兵一卒出营。
安排好了一切,卫风请来了钩弋夫人和刘弗陵,传达了天子的旨意,钩弋夫人听说陛下相召,自然是喜出望外,欢天喜地的跟着卫风和上官桀赶往甘泉宫。
“殿下,卫大人……”张光满头大汗的看着太子,神色惊慌。
“卫风怎么了?他敢不来?”太子紧握着双拳,怒目而视。无且去了半天了,到现在还没有回来,太子心里已经慌了,现在再看张光这么紧张,他直觉得的认为卫风还要坐山观虎斗,看着他和即将到来丞相刘屈氂死嗑。听到刘屈氂正在调集三辅车骑的消息时,太子就感觉到了一阵凉意,刘屈氂那个胆小鬼既然敢去调集三辅车骑,只有两种可能,一种是天子真的驾崩了,公子扶苏的故事再一次上演,那一种可能则更可怕,天子还活着,但是天子相信了那些人的话,认定他这个太子谋反了,要来平叛。
这个时候,太子不敢再矜持了,他手下没有能打仗的人,平时控制这些郎官就有些吃力,如果真打起来,这些郎官一旦知道他是矫诏,则随时可能反戈一击,他不敢再相信他们,他只能向卫风低头,向他请求救援,希望他能用手中的兵权帮助他渡过这个难关。
在派无且去之前,太子就估计到了卫风可能会拒绝他的请求,可是当这种事真的发生时,他还是有些无法接受,他几乎快要发疯了,卫风这么恨他?宁可看着他死无葬生之地,也不施以援手?
是啊,他和钩弋夫人搭上了线,他可以转而支持刘弗陵了,钩弋夫人年少,又没有根基,如果弗陵登了基,他卫风正好独掌大权,多好的机会啊,何苦再来支持他这个太子呢。
“哈哈哈……”太子仰天大笑,笑声中透着绝望,透着凄凉。
“太子!”张光见太子神色不对,连忙上前一把拉着他,将他拖进了内堂,太子被张光拖得踉踉跄跄,却不挣扎,只是凭由张光拖着走。他的狂笑慢慢变成了嚎淘大哭,泪水肆意纵横,流得满面都是。
“都走吧,都走吧。”太子愣愣的笑着,哭着。
“殿下——”张光真的急了,他这时候明白了太子在想什么,不过他没有想到太子是如此的脆弱,大事当前,他居然象个女人一样的哭泣,且不说卫风并不是如他所想,就算是又如何?事情到了这一步,还有退路吗?哭泣能有什么用?
“殿下,卫大人被陛下诏书召去甘泉宫了。”张光急得顾不上礼仪,在太子耳边大叫一声。
太子一听,立刻收住了哭声:“去甘泉宫?”
“是的。”张光抹了抹额头豆大的汗珠:“我刚得到消息,无且刚进上林苑不久,骑都尉上官桀就带着很多郎官进了上林苑水衡都尉官廨,看样子是来传诏的。不久之后,卫风就随同上官桀护送着钩弋夫人和六皇子去了甘泉宫方向。”
太子听了,虽然知道卫风没有放弃自己,可是他被天子召到甘泉宫去了,那还是帮不上忙,对他来说,事情还是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变化,他还是要独力面对即将到来的三辅车骑。
“不一样。”张光急急的说:“如果卫大人不愿出手,殿下的确没有希望,可是现在卫大人是被召到甘泉宫去见陛下,他如果想帮太子,就一定会在陛下面前为殿下解说,哪怕陛下不相信他的话,只要陛下的信心动摇了,他就会再派人来见殿下,殿下就还有脱身的机会。”
“他会为我解说吗?”太子从鼻子里哼了一声,有些不敢相信。
“会。”张光虽然心里没底,可是眼下也只有这个打算了,他如果再没有信心,太子只怕立刻就会放弃,就算卫风想帮他,也没有机会了。
也许是被张光的信心鼓起了勇气,太子的情绪稳定了一些,他怔怔的坐着,木然的接过张光递过来的毛巾擦了擦脸:“那现在该怎么办?”
第140章 后路
“眼下最要紧的事情,一是再次向天子派出使者,解释殿下的处境,二是要加紧防备,无论如何要支撑到卫公子回来。”张光松了口气,倒了一杯子润润快要冒烟的嗓子,接着说:“刘屈氂和李广利是姻亲,他是不会对殿下留手的。”
“他当然不会对我留手。”太子苦笑了一声,不想再提这个话题,连燕王那个知书达礼的兄弟都会为了皇位而和江充这样的人联手,那么还有谁是可信的?昌邑王刘髆当初就差点争立太子,现在有李广利和刘屈氂这两个重臣撑腰,就算他自己没有这个心思,恐怕别人也会逼着他参与到这个争位大战中来,相比之下,倒是广陵王刘胥比较可信些。
“卫风要去甘泉宫面见陛下,就算他能为我在陛下面前解释,可是来回至少要十天。”太子摊了摊手:“我们拿什么来支撑十天?”
张光没有立刻回答他的话,他抚着胡须沉默了半晌,这才缓缓的说道:“殿下,殿下起兵斩杀江充、韩说,都是无可奈何之举,是被奸臣逼得走投无路,为了不至于白白送死,给陛下惹来杀子的恶名,这才奋起反抗,并不是真心想要谋反,这一点,不仅太子自己要明白,还要让长安城的人都明白,更要让陛下明白,明白殿下所做的一切,都是被逼的,都是保命之举。”
太子点了点头,却不是太明白张光要说什么,他疑惑的看着张光,等着他继续向下说。
张光见太子疑惑,又接着说:“殿下如果还想在陛下心里保全一丝亲情,就不能把事情扩大。陛下是个爱面子的人,如果殿下在长安城里和刘丞相展开大战,那么长安城必然陷入一场浩劫,这对陛下来说是个莫大的耻辱,长安城里的那些亭台楼观,可不是随便就能修得起来的,这些都是陛下的荣耀,如果这次毁在殿下的手里,短期内很难修复——也许永远无法再修复——将来会时时刻刻的提醒陛下,殿下曾经在城中与人大战过一场,将我大汉的京师变成了一片废墟,与此相比,江充挖掘所造成的伤害就无足轻重了,陛下记得的只有殿下所做的事。”
“你说的有理。”太子渐渐明白过来了,张光这是劝他留下和天子讲和的后路了,如果卫风那里说他是被逼无奈,而他却在这里把长安城打成了废墟,一片狼籍,就算他这次能保住命,只怕太子之位也保不住了。天子是个好面子的人,肯定不想看到花费了无数心血才建成的长安城毁在战火之中。而从太子的角度来说,天子没几年了,这个长安城迟早要交给他的,他也不希望把本属于自己的长安城打烂。以大汉现在的财力,恐怕他就算如愿以偿的登了基,有生之年也不能修复长安城。
“所以,我们要退,只要保住性命即可,尽量避免与丞相的大军发生正面作战。”张光见太子理会了他的意思,十分高兴,接着又劝道:“应该在丞相调集的大军到来之前,和郎官们说清楚事实的真相,就算他们不能帮助太子,也会体谅太子的一片苦心,将来,这些话迟早会传到陛下的耳朵里的。”
“好,就按你的说的办。”太子点点头,又有些担心:“可是如果把郎官们都放走了,我如何面对刘屈氂的大军,难道指望他放过我?”
“他当然不会放过殿下。”张光摇了摇头,微微一笑:“殿下别忘了,还有一批人,一定会和殿下站在一边的。”
“谁?”太子精神一振。
“殿下,巫蛊之祸是江充惹起来的,这几个月之间,被牵连进去的人有好几万人,这些人现在都被关在各部的大狱里,他们都是无辜的,可是没有人会关心他们,没有人会关注他们的生死。他们和殿下一样痛恨江充,殿下如果把他们放出来,告诉他们殿下已经杀死了江充,现在又被人诬陷,他们一定会对殿下感激不尽,和殿下站在一起同生共死。”
“有理。”太子眼前一亮,脸上露出了欣喜的笑容,这个办法好,不仅解决了手头兵力不足的问题,还为他一下子聚拢了几万人的人心,实在是一举两得的好事情。“那就事不宜迟,赶快去办。”
“殿下,请殿下和皇后商量一下,打开武库,要不然可没有足够的武器装备这么多人。”张光笑着说:“另外,未央宫是天子所居的宫室,宫殿甚多,不宜作为固守的所在,只有长乐宫已经空了很久了,就算打起来有所损坏,也不会损失太大,而且长乐宫靠着霸城门和覆盎门,将来万一守不住,还可以就近从这里脱身。”
“对,长安宫旁边还有粮仓,坚守个十天半个月的不成问题。”太子大喜,有些兴奋的站起身来回走了两圈,又有些怀疑的看着张光:“你说卫风真的会为我在陛下面前解说吗?”
“当然。”张光拍着胸脯,看起来信心十足,“除了殿下,还有谁会更适合做一国之君呢?卫大人对陛下的心思知之甚深,知道陛下不喜欢见异思迁之徒,不会轻易的表达出易主而侍的心思,那样的话只会让陛下疑心他的忠心。”他见太子还是不敢肯定,又接着劝道:“殿下,其他其他人的心思都不重要,只要陛下没有放弃你,卫大人就不会放弃你。只要殿下自己没有丧失信心,就有机会获得陛下的谅解。而一旦殿下获得了陛下的谅解,那些跳梁小丑就会一无所获,反而因此暴露出他们的险恶用心,失去陛下的欢心。”
太子的腰背慢慢的直了起来,沮丧的心情一扫而空,似乎从黑暗的前途中又看到了希望,重新找到了支撑他战斗下去的理由。他感激的看着张光:“如果真如你所说,如果我还有登基的机会,我,一定不会忘记你今天为我所做的谋划。”
张光匍匐在地:“臣深受殿下大恩,理当为殿下出谋划策,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太子上前扶起张光,目光灼灼的看着他:“但愿我们还有机会,成就一段君臣佳话。现在,我去找皇后打开武库,你去释放那些囚徒,说服他们,帮我守住长乐宫。”
“喏。”张光欣喜的大声应道。
正如张光所料,长安城里各个大狱中人满为患的囚徒对江充恨之入骨,他们遭受的无妄之灾,全是因为这个家伙所带来的,对江充这个素以严酷出名的酷吏本来就十分厌恶,现在听说太子也被他逼得走投无路,愤而斩杀了这个酷吏,并因此惹下了大祸的时候,很多人想到了不久前被江充诬陷致死的两个公主和公孙丞相一家、卫家,顿时同情心泛滥,很多人自高奋勇的要求帮着太子度过这个难关。
看着眼前群情激奋、衣衫褴褛的囚徒,太子感激莫名,涕泪横流,他向大家保证他并没有谋反之意,只是被逼无奈,唯求自保,只等天子诏书一到,他就亲自去向天子请罪,绝不连累众人。为了表示他的诚意,他又向郎官们表达了同样的意愿,愿意留下帮他的,他感激不尽,不愿意的,现在就可以走人,他并不恨他们,只希望他们能够将他的这番苦心传到陛下的耳朵里。
郎官们并不象囚徒那样恨江充,他们更多的是担心马上面对丞相的平叛大军时会有死伤,因此大部分人选择了离开,只有三百多郎官被太子的诚意所感动——也有些人抱了一种投机心理,想搏上一把,将来万一太子登了基,也可以混个功臣做做——表示愿意留下来帮太子守住长乐宫,等候天子的诏书。太子虽然对许多郎官的离开觉得遗憾,可是至少不用再对留下的郎官们担心吊胆,时刻防着他们反戈一击,心里倒是安了许多。当下从囚徒里选出三千多身体强壮、通晓武技的人,按照卒伍编制组成军队,交由留下的郎官们统领。好在大汉国的成年男丁大部分都经过基本的军事训练,郎官们大部分又有经验,虽然是临时组成的部队,但是装备上武库所藏的精良军械之后,立刻就展露出一种军人应有的气质。
太子不敢怠慢,他将皇后卫子夫请到了长乐宫,又将刚刚组建起来的三千多人分配到各个岗位,剩下的几千人也分别安排了其他的事务。经过三天的忙碌,等刘屈氂带着征集起来的三辅车骑赶到长安城外的时候,他惊奇的发现长安城城门大开,城里虽然家家户户大门紧闭,街上也没有什么行人,可是一切都显得格外的平静。宫内三三两两的郎官们聚在一起,用一种很怪异的眼光看着进城的三辅车骑。

【历史军事】推荐阅读:1908远东狂人[精校版]衣冠不南渡特战先驱[精校版]宰执天下[精校版]娱乐春秋[精校版]回到明朝当王爷[精校版]奋斗在盛唐铁十字[精校版]武唐第一风流纨绔[精校版]汉祚高门[精校版]窃明[精校版]武林帝国[精校版]大唐第一世家[精校版]铁骨[精校版]天魔极乐[精校版]我大哥叫朱重八[精校版]上品寒士[精校版]李治你别怂小阁老[精校版]秦吏[精校版]护国公[精校版]天可汗[精校版]崛起之第三帝国[精校版]伐清[精校版]庆余年[精校版]东汉末年枭雄志[精校版]绍宋[精校版]张辽新传[精校版]三国之蜀汉我做主[精校版]谍影凌云李逵的逆袭之路[精校版]带着仓库到大明[精校版]唐朝好地主[精校版]庶子风流[精校版]北洋枭雄[精校版]步步生莲[精校版]我的师长冯天魁[精校版]覆汉[精校版]明末工程师[精校版]明末边军一小兵[精校版]重生之颠覆大宋[精校版]辽东钉子户[精校版]三国之吕布天下[精校版]金牌小书童[精校版]红色警戒之民国[精校版]江山国色[精校版]我当捕快那些年长安风流国色生枭古希腊之地中海霸主[精校版]我是一个原始人[精校版]崇祯十五年[精校版]我非痴愚实乃纯良[精校版]异域雄心[精校版]虎狼[精校版]大秦:这皇子能处,有事他真上黑道特种兵权臣[精校版]第五部队[精校版]巴比伦帝国[精校版]交锋[精校版]佣兵的战争[精校版]穿越时空之抗日特种兵[精校版]大国相[精校版]红楼春[精校版]南宋第一卧底[精校版]明朝败家子[精校版]寒门枭士[精校版]民国之文豪崛起[精校版]医统江山[精校版]赝品[精校版]三国之袁家我做主[精校版]大宋之天子门生[精校版]大宋之风流才子[精校版]天下[精校版]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三国之袁氏败家子万历十五年易中天中华史第一部:中华根驻马太行侧[精校版]抗日之铁血远征军[精校版]天下枭雄[精校版]浴血逃兵[精校版]锦衣[精校版]大唐扫把星[精校版]大秦开局时间倒退三十秒[精校版]末日之最终战争[精校版]唐朝小闲人[精校版]醉迷红楼[精校版]清末英雄[精校版]巨浪[精校版]七品封疆[精校版]大秦帝师[精校版]小军阀[精校版]重返大隋[精校版]晚明[精校版]国士无双[精校版]大明国师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镇抚大秦
【历史军事】最新入库:奋斗在盛唐衣冠不南渡三国之袁氏败家子大秦:这皇子能处,有事他真上大明国士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明末大军阀北洋军阀史话(出书版)谍影凌云靖安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