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爱去小说网(www.aqxsw.cc)-- 热门排行--让【“爱”去】给你选一本书吧(^.^)
手机站:m.aqxsw.cc

第139节

作者:庄不周
“滚,自已到廷尉大狱里反思去!”天子指着鼻青眼肿的燕王跺足大骂。
燕王抱头鼠窜,灰溜溜的象逃也似的出了前殿,连谢恩都忘了。他在一路上已经预料过天子会发火,也做好了心理准备,想着无论如何一定要动之以情,哪怕搬出早死的母亲来,也要救他饶了自己的性命,可是当他真的面对着暴怒的天子时,他还是从心底里感到敬畏,敬畏得能求情的话都不敢出口。一路跑出建章宫,他才恍然意识到,他已经逃过了一难,天子既然让他去廷尉大狱反思,那就是不要他的命了,对担心了一路的他来说,这实在是个天大的好消息。燕王摸着脸上被天子两戟杆抽出的青瘀,庆幸不已。
天子老泪纵横,失声痛哭,他一辈子不服输,那么多强大的敌人都被他打得落花流水,那么多聪明狡黠的权臣,都被他整治得服服贴贴,他一直以为自己是天子,就是这人世间的主宰,除了长生不老的愿望一直渺茫之外,他觉得自己是成功的,可是到现在他才发现,自己连一个成功的父亲都不是,更谈不上是英明的君主,连自己的儿子都没教育好的人,又如何能够奢望教育好千千万的臣民。
失败啊,朕的这一生,真是失败。
“大父——”刘进见天子失魂落魄,生怕他一口气背过去,有些担心的叫道。
“进儿,大父累了,你先回去见见你的阿翁。”天子觉得浑身无力,他收了泪,勉强的挤出一丝笑容,和声对刘进说:“等大父的身体好些,你再来给大父讲讲此行的收获。”
“唯。”刘进见天子的脸色确实不好,连忙应了。天子在郭穰的搀扶下,颤颤巍巍的回了寝宫,他高大的身躯佝偻着,脚步沉重得象是在地上拖动,缓慢而凝滞。刘进看在眼里,不免有些心酸,几个月不见,曾经英明神武的天子一下子成了风烛残年的老人,刘进有些不祥的感觉,或许大父真的熬不到七十岁了。他忽然一惊,有些胆怯的看了一眼旁边的卫士,连忙低下头,匆匆的出了前殿。
正逗着孙子、陪着皇后聊天的太子看到又黑又壮的儿子时,也吃了一惊,随即露出了满意的笑容,转过头对皇后说:“母后,你看看你的孙儿,几个月不见,象是变了一个人似的。”
卫皇后咧着嘴,露出一口整齐的牙,抬手将刘进招到身前,抚着他的头笑着:“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进儿啊,你跟着你风叔几个月,平添了几分英气啊。”
太子脸色一僵,刚要说话,却见陪在一旁的史良娣眨了眨眼睛,立刻又笑了:“母后说得是,进儿刚才一进来,恍惚之间,我还以为风弟来了呢。他们走起路来的样子真象!”
卫皇后眼光全是刘进身上,根本没有看到太子脸色的变化,她乐呵呵的说:“那当然,他们年龄相当,脾气也相近,应该很谈得来的,进儿,是也不是?”
刘进见皇后心情不错,连连点头,陪着笑说:“大母说得太对了,我这段时间跟在风叔后面,学了不少东西,也开了眼界。大母你是不知道,我在燕国的时候,可比长安冷多了,那风吹得人凉嗖嗖的,直往肉里钻,听说到了九、十月份,那里就要下雪了。”
“我怎么不知道。”皇后怜爱的白了他一眼,那眼波儿一横之间,显出与她年龄不同的一丝得意来,她慢慢的收了笑容,陷入一种回忆之中:“想当年,大将军深入漠北,见过的风沙大雪何其多啊……”
太子苦笑了一声,最近皇后经常陷入这种无休止的回忆之中,一说起来就絮絮叨叨的半天,他都已经听烦了。他起身将孙子刘病已塞到皇后的手中:“阿母,进儿刚回来,看他一脸的灰尘,还是让他洗洗,吃点东西,再来听你给他讲大将军的故事吧。”
皇后愣了一下,这才回过神来,她有些失落的挥了挥手:“去吧去吧,有空再来陪我说话儿。”
“喏。”刘进心中一颤,连忙应了一声,起身跟着太子进了便殿。太子让宫人端来了水和酒食,看着刘进狼吞虎咽的吃着东西,不经易的皱了皱眉头,儿子跟卫风走了几个月,变得粗鲁多了,以前的雍容荡然无存,看起来就象一个当兵的。
“阿翁!”刘进三两下将最后一口饭咽了下去,伸手要去抹嘴,看到太子异样的眼光,这才明白自己已经回到了皇宫,他有些尴尬的笑了笑,接过宫人手中的毛巾擦了擦嘴。
“你怎么一个人回来了?”太子淡淡的问道:“卫风呢?”
“风叔在燕国清查燕王藏匿的战马,可能要迟十天半个月的。”刘进拱了拱手,沉稳的回道,依稀又恢复了以前的神态:“风叔担心陛下的身体,所以让我日夜兼程的先押着燕王赶回来。”
“是吗?”太子无意识的自言自语着,他的眼神游移不定,似乎在打量刘进,又似乎在考虑什么。“这一路上,你们都说了些什么?”
“什么都说,不过说得最多的还是战事。风叔现在主要是研究大将军留下的作战笔记,还有匈奴人的地形和兵力,准备着和匈奴人作战。”刘进一谈到这个话题就有些兴奋,但是他觉得太子好象并不是很高兴,所以极力压抑着,不让自己显得太轻浮。
“匈奴人?”太子撇了撇嘴,有些不屑的说:“你觉得呢?”
“我觉得……”刘进明显的感觉到了太子似乎不太赞成出击匈奴,他犹豫了一下:“大父这一生征战四方,战功赫赫,现在四边只剩下匈奴人还未平定,单于还未臣服,出击匈奴……应该是不可避免的事情吧。”
第177章 无懈可击
“匈奴人席天幕地,逐水草而居,人到哪里,哪里就是他们的国家。你大父花了四十年的时间,朝中那么多的良臣名将,都没能荡平匈奴,大将军、骠骑将军战功赫赫,不过是如此而已,你觉得卫风就能做到?”太子摇了摇头,不快的哼了一声:“就算他卫风研究大将军的作战笔记有所心得,就算他是你皇大父亲手调教出来的,就算他兼有大将军和骠骑将军的天资,可是你也要知道,打匈奴人不光要有名将,还要有强大的国力作为支撑。没有充足的粮草,没有强大的军队,光有一个名将就有用?”
太子叹了口气,又接着说道:“你也出去走了一圈了,应该知道我大汉国现在的情况,虽然说民不聊生有些太夸张,可是民生维艰却也不是虚妄之词。国虽大,好战必亡,始皇帝殷鉴不远,进儿,你要牢记啊,不要被那些将领说得迷失了方向。为将的,自然想着立功封侯,可是打仗之后的烂摊子谁来收拾?将军的战功,都是建立在累累的白骨之上的。”
“匈奴人的地方苦寒,我们就算是赶跑了匈奴人,又能如何?能守得住吗?既然守不住,又何必要夺?劳民伤财!”
太子声音很低,可是却说得很坚决,刘进虽然觉得他说得有些道理,但又觉得不尽然,如果这么说,那岂不是陛下这一生都错了?难道我堂堂大汉就应该把公主送给匈奴人,然后每年送他们金帛,还要忍受他们不时的入侵?他觉得这好象也不对,可是又无法辩驳太子的话,也不能辩驳。他沉默了片刻,决定不再谈论这个话题。
“阿翁,广陵王怎么死了?”
“岂止是广陵王,昌邑王也死了。”太子嘴角挑起一抹冷笑,“你皇大父身体不好,一直以为有人在咒他,现在总算知道了,的确是有人在诅咒他,但不是我,而是广陵王。”
刘进愕然的看着太子,他从太子一向平和的脸上看出了阴寒之气,他不由得打了个寒颤,下意识的低下了头,避开了太子的目光。太子沉浸在快意之中,倒也没有注意到刘进的神色变化,他继续说道:“广陵王自已做贼心虚,一听说朝庭派人调查他,知道自己其罪当诛,倒也光棍,直接自杀了,以一身之死,换一家平安。至于昌邑王……听说贰师将军自杀以后,知道此生无望,也自裁了。”
刘进叹惜了一声,怪不得天子那么伤痛的,半年左右的时间,死了两个女儿,监禁了一个女儿,死了两个儿子,还关着一个儿子。他想着眼前的情况,忽然之间有一种奇怪的感觉,陛下的六个儿子里面,除了齐王早薨、刘弗陵尚幼之外,太子等四人中,太子和燕王是读书读得最好的,可是他们两个面临死亡的时候,都选择了苟活,反倒是不读书的昌邑王和广陵王选择了自裁。
这好象和儒家所宣扬的舍身取义、杀生成仁正好相反啊。刘进看着喋喋不休的太子,忽然之间觉得十分的失望,不仅仅是对他一直敬仰的太子失望,也对儒家气节感到失望。
太子感觉到了刘进神色的变化,他也停住了话题,有些不解的看着刘进,他突然觉得眼前这个儿子和自己有了距离,不再向以前那样对自己言听计从了,他看着刘进沉默了片刻,心头掠过一丝失望。儿子跟着卫风走了几个月,明显的变了,他现在改而对卫风言听计从了。想起心头的那个疑虑,他越发的不安了,卫风所作所为太过诡异,刘进如果再对他言听计从,将来外戚之祸势在不免,陛下一直担心的事情将不可阻止的成为现实。
只是,那些事情终究只是他的猜测,而且是一点证据也没有的猜测,就算是说出来,恐怕也没人会相信他。太子暗自叹了口气,悲哀的发现,他就算是发现了这个阴谋,却找不到任何人相信这是个阴谋,卫风所做的一切都无懈可击,让他找不出一点毛病来,以至于在大部分时候,连他自己都觉得可能这只是个巧合,而不是阴谋。
玉具剑的事情,太过诡异,偏偏又合情合理。
他思前想后,觉得暂时还是不要说的好,要不然所有的人都会认为他是丧心病狂,忘恩负义。
“进儿,你这次去燕国,都查到了些什么?”太子咂着满嘴的苦水,装作若无其事的问道。
“这次去燕国可有趣了。”刘进一提到这个,立刻眉飞色舞,兴趣盎然。他把卫风反其道而行之,假意索贿,逼着燕王送大礼,让燕王捉襟见肘,举步难艰,自然而然的落入了送马的陷阱,从而暴露了他私养近万匹战马的事实,从头到尾水到渠成,丝丝入扣。最后他兴奋的说:“阿翁,没想到风叔的力气那么大,我开始也真以为那些马都是劣马呢,后来才知道,那些马都是上等的好马,是风叔的力气太大了,就算是好马也禁不住他一按。孙纵之从头到尾一点怀疑都没有,燕王还以为王孺中饱私囊,以劣充优骗他呢,对王孺意见可大了。哈哈哈……想想都好笑。”
太子看着刘进乐不可支的样子,忧心冲冲,却又无计可施。卫风这一切说白了很简单,可就是这么简单的办法,逼得燕王露了破绽。信手拈来,又妙手天成,比起入狱之前鲁莽的卫风来,这心机之深简直是天壤之别。人能变得这么快吗?太子觉得不可思议。
“阿翁……”刘进收了笑容,缓缓的说道:“风叔在燕国清查燕王的战马,不出意外的话,半个月之后就能把清单送到陛下的案前。不管结果如何,燕王肯定是败了,昌邑王、广陵王又都死了,现在就剩下阿翁和六叔两个皇子,阿翁……可有什么打算?”
太子犹豫了一下,眉眼之间露出失望的神情,他叹息了一声,摇了摇头:“我能有什么打算?到你皇大父身边呆了几个月,他病重的时候,我日夜陪在他的身边,我看得出来,他对我的恨意没有那么明显了,可是……要说有什么大的改观,好象也没有。他虽然一直没有说我这个太子之位怎么处理,可是我能感觉到,他……他对我还是不太满意。”
刘进见太子心情不好,便轻声劝道:“阿翁,虽然如此,可是现在就剩下你们两人,想来大父不会轻易废了你的太子之位的,六叔毕竟还是太小了,再说他身后也没有任何助力,应该对阿翁没有什么威胁的。”
“卫风怎么说?”太子瞟了一眼刘进:“陛下让他看护钩弋宫,诏命现在还没有收回去呢,我可听说钩弋夫人为了拉拢他,下了不少功夫,翁主刘菁几乎都成了她的心腹了。”
“他是卫家的人,当然会支持……阿翁。”刘进淡淡的一笑,很有把握的说:“至少目前来看是如此,要不然的话,他也不会把燕王整治得这么惨——要不是他出主意,我可是想不到这个点子的。这一路上,他处处照顾我,功劳是我的,可能有的问题他都揽了过去,极力在大父面前夸赞我,阿翁以为他还会支持六叔和钩弋夫人吗?”
太子微微的皱了皱眉头,半天没有说话。刘进又坐了一会,起身告辞。太子依然坐着,他一直在咀嚼着刘进的话,越咀嚼越觉得苦涩。如果刘进说的基本靠谱的话,那么卫风就是全力支持刘进了,但支持刘进不等于支持他太子。刘进说得不错,没有了卫风的支持,刘弗陵没有什么机会,可是自己怎么办?陛下显然不看好自己,卫风又不支持自己,这个太子之位怎么办?
十月初,卫风回到长安,向天子展示了他带回来的二百多匹良驹。一看到那些百里挑一的好马,天子的脸冷得象生了一层霜,他很快在廷尉府送来的拟罪表上签署了意见,剥夺燕王的王位,父子数人发往上庸,交县官看守。孙纵之等人弃市,燕国相关的官员免官的免官,杀头的杀头,燕王召平和中尉成轸有功,赦了死罪,免官,发往边关效力。
昌邑王、广陵王因为已经自杀,天子下诏赦免了其余的人,封其诸子为侯,分占其国。

【历史军事】推荐阅读:1908远东狂人[精校版]衣冠不南渡特战先驱[精校版]宰执天下[精校版]娱乐春秋[精校版]回到明朝当王爷[精校版]奋斗在盛唐铁十字[精校版]武唐第一风流纨绔[精校版]汉祚高门[精校版]窃明[精校版]武林帝国[精校版]大唐第一世家[精校版]铁骨[精校版]天魔极乐[精校版]我大哥叫朱重八[精校版]上品寒士[精校版]李治你别怂小阁老[精校版]秦吏[精校版]护国公[精校版]天可汗[精校版]崛起之第三帝国[精校版]伐清[精校版]庆余年[精校版]东汉末年枭雄志[精校版]绍宋[精校版]张辽新传[精校版]三国之蜀汉我做主[精校版]谍影凌云李逵的逆袭之路[精校版]带着仓库到大明[精校版]唐朝好地主[精校版]庶子风流[精校版]北洋枭雄[精校版]步步生莲[精校版]我的师长冯天魁[精校版]覆汉[精校版]明末工程师[精校版]明末边军一小兵[精校版]重生之颠覆大宋[精校版]辽东钉子户[精校版]三国之吕布天下[精校版]金牌小书童[精校版]红色警戒之民国[精校版]江山国色[精校版]我当捕快那些年长安风流国色生枭古希腊之地中海霸主[精校版]我是一个原始人[精校版]崇祯十五年[精校版]我非痴愚实乃纯良[精校版]异域雄心[精校版]虎狼[精校版]大秦:这皇子能处,有事他真上三国之袁氏败家子黑道特种兵权臣[精校版]第五部队[精校版]巴比伦帝国[精校版]交锋[精校版]佣兵的战争[精校版]穿越时空之抗日特种兵[精校版]大国相[精校版]红楼春[精校版]南宋第一卧底[精校版]明朝败家子[精校版]寒门枭士[精校版]民国之文豪崛起[精校版]医统江山[精校版]赝品[精校版]三国之袁家我做主[精校版]大宋之天子门生[精校版]大宋之风流才子[精校版]天下[精校版]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万历十五年易中天中华史第一部:中华根驻马太行侧[精校版]抗日之铁血远征军[精校版]天下枭雄[精校版]浴血逃兵[精校版]锦衣[精校版]大唐扫把星[精校版]大秦开局时间倒退三十秒[精校版]末日之最终战争[精校版]唐朝小闲人[精校版]醉迷红楼[精校版]清末英雄[精校版]巨浪[精校版]七品封疆[精校版]大秦帝师[精校版]小军阀[精校版]重返大隋[精校版]晚明[精校版]国士无双[精校版]大明国师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镇抚大秦
【历史军事】最新入库:奋斗在盛唐衣冠不南渡三国之袁氏败家子大秦:这皇子能处,有事他真上大明国士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明末大军阀北洋军阀史话(出书版)谍影凌云靖安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