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爱去小说网(www.aqxsw.cc)-- 热门排行--让【“爱”去】给你选一本书吧(^.^)
手机站:m.aqxsw.cc

第92节

作者:西风紧
贾膺福沉住气,一面琢磨着遣词,一面慢吞吞地说道:“微臣来之前,为了准备回答陛下的询问,特地查了一下司天台的备案,上一次彗星出现在孝皇帝(中宗)时,当时的司天台官员也有上书,并有备案。”
李旦好奇道:“以前的官员是怎么谏言的?”
贾膺福低着头,铁青着脸道:“他上书让孝皇帝禅让帝位给太子(李崇俊),当时孝皇帝大怒,将那官员发配到岭南了,自然是没有采纳谏言……”
贾膺福说起那事,实在是居心不良,因为李崇俊后来发动了政变。他这么说,意思就是李隆基会有谋逆之心?
李旦瞪眼道:“那……朕也应该禅位给三郎才能免灾?”
贾膺福有点紧张地说道:“天子春秋鼎盛,太子只是皇储,哪里有储君就急不可耐要举而代之的道理?”
李旦内心深以为然,他才当上皇帝不到两年,这样就退了,怎么感觉有当垫脚石的味道?不如当初直接让李隆基坐上皇位算了。
贾膺福趁机说道:“彗星有除旧迎新的预示,陛下另立太子,也可以顺应天命。”
李旦的脸色顿时一变,他平时挺和气的,但心里仍然很明白:要换李隆基,牵扯太多……当初李旦就不太想立李隆基做太子,感觉威胁太大,但是李隆基有大功,李旦的性子也比较软,拉不下脸来,于是叫大臣商议,结果支持李隆基的人占多数,于是太子就给他了。
或许,现在借天说话是个机会?而且目前支持太子的大臣很多都被发配出去了,姚崇在洛阳,宋璟在楚州……没有分量足够的人为李隆基说话了,确实是个大好良机!
但是李旦又有另一个隐忧,他担心妹妹太平公主!虽然现在看来,正是有太平公主在,李旦的皇位才更加稳当,太平公主的势力是皇权有力的臂膀,可以平衡锋芒太盛的太子……但是,如果太子完了,太平公主势力会不会尾大不掉,反过来威胁李旦家的皇权?这个李旦也看不明白。
李旦原本就没有杀伐果断的勇气,左右为难之际,便依着老性子说道:“这事儿还是先问问太平和三郎,再让大臣们商议。”
贾膺福刚才那番话已经很大胆了,现在更不便多言,便只是应了一声。
李旦挥手让他们告退,自己却久久坐在宝座上不忍离去,他的手抚摸着旁边那赤金打造的扶手,观赏着上面雕琢精细的纹路,帝位,确实是一个让人流连忘返的地方。
他只是纳闷,自己是两代皇帝的嫡子,名正言顺的,这帝位怎么就老是觉得不稳当呢?
实际上在如此形势下,他们一家子没人觉得很安全,无论是太平还是太子,算来不都是一家人么?特别是太子,各种消息传到他的耳朵里之后,真是觉得屁股上点着火,脑袋上顶着油锅。
甚至那“天命在我”的自信,都已经开始产生动摇。无他,形势实在太不危险了!朝廷里的六个宰相(刘幽求被流放之后还没有补缺),只有一个张说还算是支持他的人,但是张说既不是李隆基提拔的人,更没有表示过死忠,阵营有点模糊,在庙堂上说话的分量也完全不够,到时候一堆人都说他李隆基的坏话,这事儿还怎么办?
前段时间太平公主和李隆基的一轮争夺下来,李隆基已完全处于下风,势力正在低谷,一切都十分不妙。
第四章 高台
景云三年,那一刻拖着长长尾巴的彗星划过天幕,绝对是惊天动地的大事。它就像天神的一把开天辟地的光剑,把天空都划出一道伤痕来了。
虽然,那晚没有出现全世界都仰头观看的壮观场面,因为发生在半夜;也没有立刻天下哗然,实际上朝野内外,看起来都比较平静。但是,有的大事就像恐龙灭绝的过程一样,产生了深远而重大的影响,不过它却应该是一个缓慢而长久的过程,不会马上就震惊世界,却会让人后知后觉感慨良多。
彗星的影响力已慢慢开始,司天台官员对皇帝的谏言,波及开来。首先关注它的人当然就是李隆基及其门人。那姓贾的官员是依附太平公主的,李隆基自然清楚,而且提的那建议,虽说有两条:立君和废太子。但是正如一些词语的用法,“某某有个好歹”中的好歹,是指歹的意思,贾膺福的建议明显是后者,让皇帝禅让完全就是陪衬。
因为权力分配矛盾,父子之间也是有猜忌的,李隆基内心的惶恐可想而知。
就在这时,东宫内坊官王琚拜见,将“张大侠”给的消息说了出来。李隆基一听很是纳闷,不禁说道:“薛家大郎真去幽州了?”
王琚道:“有人亲眼所见,人证我都找到了,绝对假不了。”
太平公主准备宫变谋逆?薛崇训去幽州找汾哥的事,体现出来的预兆就应该是这样……可是,李隆基就更想不通了:形势对太平那边一向大好,她干嘛要捣鼓这玩意?
李隆基看着王琚道:“灾星的事,你知道了吧?”
王琚点点头:“大伙私下里都在说这事,岂能不知?虽然薛崇训去幽州的时候,天象尚未发生,但他们确有不轨之心,殿下不可不防!”
李隆基无不担忧地说道:“如果父皇为了避免天降灾祸,废了我的太子位,太平还犯得着冒险做那些不相干的事么?”
王琚沉声道:“殿下是关心则乱,我倒是以为今上不会废您的太子位。”
“哦?”李隆基忙道,“说来听听。”
王琚道:“太平势大,不过是因为今上的纵容,但今上是不会动摇殿下的太子地位的,不然朝廷将再次陷入动荡。相比之下,今上更不想让天下动乱,所以他怎么会突然因为灾星就做出废太子这样的大事呢……换句话说,今上登基以来,做过什么大事?”
最后那句话倒是深得李隆基之心,李旦的父母已经过世,下面的知父莫若子,父亲的性子李隆基倒是琢磨得明白,正如王琚所说,他的父亲李旦有点胆小怕事。
或许是因为王琚给的鼓励,李隆基感觉自信渐渐又回来了:天命在我,上天既然要把重任交到我肩上,自然是不会让我这么快就完掉的!
李隆基又沉吟道:“那太平派人去联络李守礼,究竟是想干什么?”
王琚低声道:“我估计是以防万一,他们也很怕殿下,毕竟您才是名正言顺的人。咱们要做的就是提高警惕,一旦有机会,殿下要当机立断,果断除掉这帮人,否则隐患无穷。”
“现在最重要的就是看父皇会怎么应对天象……”李隆基抬起头,目光看着远处。
……确实,李旦登基以来,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许多人都期待着他做出一种决定。李隆基在期待、太平也在期待。毕竟他才是坐在皇位上的天子,要做什么大事,李旦无疑是最有权力的,可是他总是那样举棋不定。
李旦烦闷之余,去了三清殿。三清殿的道士信奉的是道教,就在大明宫里面,可见地位超然。因为道教是大唐的国教,虽未达到政教合一的程度,但历代皇帝多数都信道教,认为天上有灵霄殿之类的。李旦更是一个道教的忠实信徒,他的很多思想都受道教典籍的影响。
道士们生性淡泊,见到皇帝来也是一副荣辱不惊的样子,见礼之后便各自炼丹,只有得道高士司马承贞陪皇帝说话。
这个复姓司马的道士吃了很多丹药,还吃过坚硬的鹅卵石,听说快升仙了,李旦也是十分尊重的。
李旦随口问道:“道家修身应该讲究什么?”
司马淡然道:“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
李旦听罢很是赞同,点点头又问道:“那治理国家和修身有没有道理相通?”
“治理国家和个人修行是一个道理,只要你摒除私心杂念,顺应万事万物的自然状态就好了。”司马承贞张口就说道。
李旦心下一喜,频频点头道:“朕也深以为然,比如有些国家大政,虽然旨在为民,却可能做出扰民之事,反而让百姓受苦,实在是南辕北辙。不如顺之天意,与民生息,大凡太平治世皆是如此。”
司马承贞行礼道:“陛下得道也,不愧为一代明君。天下幸甚,百姓幸甚。”
两人相谈甚欢,李旦又询问了修炼之法,司马承贞一一解说,并说可以肉身升天,到了仙界长生不死,永享逍遥,他自己在人间的时日也不多了,只要突破最后一道界限就可以肉身飞升。

【历史军事】推荐阅读:1908远东狂人[精校版]衣冠不南渡特战先驱[精校版]宰执天下[精校版]娱乐春秋[精校版]回到明朝当王爷[精校版]奋斗在盛唐铁十字[精校版]武唐第一风流纨绔[精校版]汉祚高门[精校版]窃明[精校版]武林帝国[精校版]大唐第一世家[精校版]铁骨[精校版]天魔极乐[精校版]我大哥叫朱重八[精校版]李治你别怂小阁老[精校版]秦吏[精校版]护国公[精校版]天可汗[精校版]上品寒士[精校版]伐清[精校版]庆余年[精校版]东汉末年枭雄志[精校版]绍宋[精校版]崛起之第三帝国[精校版]张辽新传[精校版]三国之蜀汉我做主[精校版]谍影凌云唐朝好地主[精校版]庶子风流[精校版]北洋枭雄[精校版]步步生莲[精校版]我的师长冯天魁[精校版]李逵的逆袭之路[精校版]覆汉[精校版]带着仓库到大明[精校版]明末工程师[精校版]明末边军一小兵[精校版]重生之颠覆大宋[精校版]辽东钉子户[精校版]三国之吕布天下[精校版]金牌小书童[精校版]红色警戒之民国[精校版]江山国色[精校版]我当捕快那些年长安风流古希腊之地中海霸主[精校版]我是一个原始人[精校版]崇祯十五年[精校版]我非痴愚实乃纯良[精校版]异域雄心[精校版]虎狼[精校版]大秦:这皇子能处,有事他真上黑道特种兵国色生枭权臣[精校版]第五部队[精校版]巴比伦帝国[精校版]交锋[精校版]佣兵的战争[精校版]穿越时空之抗日特种兵[精校版]大国相[精校版]红楼春[精校版]南宋第一卧底[精校版]明朝败家子[精校版]寒门枭士[精校版]民国之文豪崛起[精校版]医统江山[精校版]赝品[精校版]三国之袁家我做主[精校版]大宋之天子门生[精校版]大宋之风流才子[精校版]天下[精校版]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万历十五年易中天中华史第一部:中华根驻马太行侧[精校版]抗日之铁血远征军[精校版]天下枭雄[精校版]锦衣[精校版]大唐扫把星[精校版]大秦开局时间倒退三十秒[精校版]末日之最终战争[精校版]唐朝小闲人[精校版]醉迷红楼[精校版]清末英雄[精校版]巨浪[精校版]七品封疆[精校版]大秦帝师[精校版]小军阀[精校版]重返大隋[精校版]晚明[精校版]国士无双[精校版]大明国师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镇抚大秦三国之袁氏败家子东唐再续
【历史军事】最新入库:奋斗在盛唐衣冠不南渡三国之袁氏败家子大秦:这皇子能处,有事他真上大明国士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明末大军阀北洋军阀史话(出书版)谍影凌云靖安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