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爱去小说网(www.aqxsw.cc)-- 热门排行--让【“爱”去】给你选一本书吧(^.^)
手机站:m.aqxsw.cc

第167节

作者:多一半
“没问题。”虽然不知道‘兰庙’在哪儿,不过既然去耍,就能找到。这船工不错,实诚。自从来到唐朝,就被朴实的气氛感染。不管是农家小户还是贩夫走卒,男女老少间就透出淳郁的朴实气息,说起话来舒心,打起交道放心。我也逐渐地将后世里那些油奸溜滑的臭毛病收起来,没必要也没用处,和实在人在一起本身就安全,没人存了坑蒙的心思。自然也就不用去防范别人。
咸阳城小,和长安比起来不像个城市,毫无曾经名震宇内的镐京风采。大路就三条,小路看起来多,也就一泡尿就撒到头的长短,‘兰庙’也没有想像中慈恩寺的风采,而且供的不是佛祖,一个小小的院子里,没有偏殿正殿一说。就一个大堂里供了个慈眉善目的老婆婆样的神像,没啥香火,堂前大槐树下有个人工手刨出来的大坑,全庙就我一个男性,几个女人家正在坑里朝袋子里挖土。看来这就是具有保佑孩子长大作用的神奇土灰。于是,我也就腆了脸加入挖土活动。
挖开了,就要一次挖足。我将褡裢里的铜钱取出来塞怀里,穷凶极恶的刨了满满两口袋,若不是怕挖地太深将槐树弄倒,我不在意再混一褡裢。颖要生小孩,需要保佑,半口袋给他,二女也给小孩开始积攒花销了,也给她半口袋,兰陵一天纠缠我要个娃,还必须是男娃,所以也有她半口袋,最后半袋子才是给船工的,嘿嘿。
“没事,没事。大家继续,不用管我,我家盖房,缺土……”想到得意处,旁若无人的笑了起来,本来挖的动作就大,又这么轻笑,旁边几个妇人都停下了手上的工作,开始注视我,把我弄了个大红脸,“你们在,我先走了。”抓起褡裢扛在肩上落荒而逃,隐约听到后面传来女人家的笑声,没面子……
脏手,没地方洗,找了个小饭馆,让伙计打了盆水洗干净,点了两个菜,弄了壶酒。虽说城市不大,也算繁华,毕竟是由西入京的必经之道,街道两旁的店铺林立,消费水平不算低,光从饭馆里酒菜的价格上就能看出端倪。百姓富足,着装没有京城那么华丽,但也透着殷实,到底是沿河地区,土地肥沃,良田多,产量高,粮食产量比王家庄子高出将近一成。
一身轻松,陌生的城市里闲逛瞎逛,漫无目的,什么都去看看,什么都不买,随心所欲,心情舒坦。虽说挖土挖得早了,背在身上又重又影响形象,可这里不是京城,一没熟人,二没随从,男人该有形象的时候不能缺,可随便起来,那才是享福。颖、二女、兰陵早就抛诸脑后,先城里,再城外,后河滩,形单影孤,无牵无挂,何其快哉!
“你坐在船底,坐稳,别起来。到下午水比早上急,京城里的人不习惯。”船工也怕出事,替我背了褡裢,将我按下去,“闭了眼睛就不晕,打个瞌睡就过去了。”
样子虽然很挫,可还是过来了,比早上好点,至少下岸知道付帐了。船工没客气,直接就刨了半口袋土灰拿走了,声称打算再生七八个娃,半口袋不一定够用。
“我养花。”下来中气十足了许多,面对船工对我挖大堆土回去用途的置疑,回答得理直气壮。“土质好,养花肯定开得美。”说罢,扬长而去。
“王家小侯爷可不是一般的威风啊。”刚从渡口的坡上上去,就听见一个熟悉的声音,“监督下种啊?打算连人家渡口都种上棉花么?”
兰陵,不回头就知道是她,光从语气就能分别。“不是明天才来嘛,一天跟得紧的,偷个懒都抓个典型,没意思得很。”兰陵一人站在回庄子的小路口上,似笑非笑的看着我。将褡裢取下来递了过去,“拿好,别撒了。”
“过船趟水的,就挖了包土回来?”兰陵将褡裢丢在地上,掏了手巾出来搬正我脑袋,“别动,脏死了,也好意思出门,学老鼠呢?打洞去了。”
“呵呵。”我提起褡裢笑道:“可是好东西,人家渭城的特产。”
路上给兰陵说了其中的奥秘,兰陵听得眉开眼笑,劈手将褡裢夺了过去,“都我的,你俩夫人再挖去。”
“半口袋够生七八个了。”想起刚刚船工的话,知道其中的用量。“这么多你一个人生不过来。”
“那才不一定。”兰陵扭脸暧昧的一笑,“晚上住你庄子还是我庄子?”
“啊……”
第一百七十五章 横生枝节
春播棉籽的第二天上,丰河庄子的农户们莫名其妙的开始恐慌了。六百亩良田,一粒庄稼都不种,全播了不知道名堂的东西,就算朝廷安抚补偿计划,可补助粮毕竟没落实到户,庄户家里只剩下去年的余粮,今年则明显是颗粒无收,大家的情绪都有些不对头,有几家已经停下了春播,闹将起来。
老百姓不管你朝廷种金种银,哪怕你地里种的是猫眼也罢,说得天花乱坠听得也心花绽放,可事到关头想想后果,眼睁睁没了粮食,再金贵的东西也不能让人饿死不是?
一开始我还安抚,请了工部上主持的官员一道过来劝解,民不与官斗的观念根深蒂固,还算是打消了庄户的担心。可后来不知道怎么发展的,忽然间就死灰复燃,还来势汹汹,不光是王家庄子上的农户,连周围庄子上的佃户也罢,自耕农也有,还有几家地主都跑来为王家的佃户鸣不平,乱得不可开交。
乡里乡亲的庄户们沾亲带故的,为亲戚朋友说话还有情可原,你地主家家的跑来说三道四是个什么意思?看笑话?煽风点火?
“你别露面,我再去说说。”三番五次后,兰陵有点出火,就准备带了人去强制执行春播。我理解她的心情,大家都着急,过了播种期就耽误了大事,不光棉花没了盼头,就连补种粮食的机会也错过了。可毕竟是自家农户,让兰陵这个外人去干涉就有点说不过去了,我从来还没有让旁人干涉家里事物的习惯。“就是闹翻天,也得我这个家主出头不是?”抚慰兰陵几句,带了俩家丁进了庄子。
工部那个叫张郓的负责官员正在庄子中间的大磨子上郁闷地坐着。十来个打下手的一脸无奈站在一旁,发放的棉种也被庄户一萝萝的退了回来,堆积在磨盘周围。庄户们则贴了墙站的站,蹲的蹲,大眼瞪小眼。谁不理谁。抗议嘛,虽然农具就在手上,但这个年代的百姓还没有刁钻到动辄殴打朝廷官员的地步,反正不吭气。你就啥我不听,非暴力不合作的路线。
见我过来,张郓赶紧起身过来见礼,毕竟我的品级高他不止一半点,既然是公务,那就得有公家的礼数。
“张兄辛苦了。”我认真的回礼。这官员还是负责的,自打来了后就没完没了的在田里忙碌,比别人运动量都大,看得我很佩服。“别动气,也不全是庄户的错,我来试试。”说着就准备召集农户训话。
“请稍等。”张郓叫住我,几天里的接触,大家已经熟悉了,我又随和,他没了忌讳。“说不通,庄户们认死理,要是不将今年的粮食补下来,怕是不愿意开工。”
“那就补啊,朝廷不是也答应补钱粮了吗。”虽说活还没干就吵着要粮食有点过分,可毕竟和出门打工还是有区别的。没钱了有地,饿不死。可连地都没了指望,那就活不下去了。
“钱是下来了,可仅仅是耕具和雇工的贴补,没说有农家的。至于粮食,要等了夏熟后才能调拨,每户按原来的田亩产量加三成补贴,每亩三石另五斗夏麦(十斗为一石,一石约等于115斤,三石另五斗大约就是400斤的样子,六百亩就得两万四千斤粮食)。”张郓说到这里有点生气,努力平复了下自己的情绪,缓缓道:“不是不补,也不是没粮食补贴,可去年订这个规章的时候已经是新粮入库后的事情了,各项有各项的章程,所以补贴必须是今年新粮上缴后才能调拨。”
十二吨多的粮食,对国家来说是鸡毛蒜皮,可人家已经订了规章制度,也不是说想修改就能修改的。可现在青黄不接,国家又不能现场补贴,我家的粮库里若拿了这么多粮食出来也就没多少余粮了,一大家子百十口人熬不过去。再说花露水作坊的食堂还是从王家买粮食,而且王家也没有担负这么大补贴的理。
谁能想到一马平川的计划竟然出现这么个变故,“买粮,不行就从补贴的钱款里拿出来买粮……”说一出口就看见张郓的脸色不好看,说错话了。“再合计合计,小事,不就六百亩的收成加四成嘛,合计合计。”
“三成!”张郓对我篡改规章做了严肃的纠正。然后苦了脸道:“怎么个合计法?庄子上的农户不遵章法,再耽误就过了播种,全年就荒了。”小心地看了看我,小声道:“不行,若是实在不行,是不是考虑下强行……”
“敢!谁敢!”我庄子的人,谁来动动试试,小心老子弄死他全家。先不说谁错谁对,官员若说‘强行’这话就是摆明要动用非正常渠道的手段,就是欺压庄户,别家的你们随便,谁敢欺压到王家头上,整不死你。失态了,可能表情有点恶劣,张郓不禁退后了几步,忙变了笑脸,补充道:“没,张兄误会了,我意思是说不需要强制执行,庄户们谁‘敢’不种,我拾掇他,嘿嘿。”
大不了买粮嘛,买不来发钱给庄户也成,朝廷的补助在我手上,啊不,在兰陵手上,也一样。不理会张郓,转身冲跟随的俩家丁招呼,让他俩召集所有庄户到磨盘周围,家主要训话。
对于家主,农户们虽然今年才正式和我打交道,对我还是很客气的。搬迁的人也带回来消息,说王家的家主怎么怎么个慈悲,迁徙的农户有新房新院子住,万分满意云云。
“安静,都安静!”见大家都到齐了,我压压手,环顾下四周,“前天我就亲自来过,还没闹到今天这个地步,所以咱庄子上好些人没见过我。”说着纵身跳到大磨子上,居高临下。放声道:“都看清楚,王修就这个模样。”见大家都看得仔细后,顿了顿,“要说呢,咱都是一家人。都靠了这一亩三分地吃饭,各家锅里下的是一样的麦面。你们吃的啥,我就吃的啥。都是头回和我打交道。不知道我的为人,心里不踏实也不怪大家。这地上种的不是粮食,打饥荒打怕了,搁谁心里都没底。不强迫,我今天来没有非得逼了都种棉花的意思。在这里只强调一点,朝廷的补贴是一亩地三石半的麦子。和大家一样,我也种地,知道前后的收成,遇见好年景一亩打多少粮食心里都清楚,拿脚指头都能算出来,比自家种粮食合算得多。朝廷有凭有据的,就是闹了灾,过了蝗虫,都得认咱的补贴!还怕啥?补充一下,往后种了棉花的人家,朝廷补贴一下来,都是自家的,从今就再不用给我缴租子了!”看了看庄户们的反应,还满意,都交头接耳的嗡嗡声一片。各人逐渐有了表情,不再是死气沉沉,有松动的样子。压了压手,继续道:“不为难诸位乡亲,种不种棉花,本着自愿的原则,关键是不能耽误了春播。若是相信朝廷,相信本人的话。”指了指下面的张郓,“就去朝廷派来负责的张大人那里将棉种重新领回去,重新造册登记,等夏收后,凡是种了的都享受朝廷的优惠待遇。”朝张郓笑了笑,声线放柔和,“张大人来咱庄子也有时间了,从过了年关上就一直住在庄上,相信大家也亲眼见过他的为人。堂堂朝廷命官,朝堂上见当今圣上都是坐了说话的人。”说到这里,偷偷看了一脸茫然,不知所措的张郓。不理他,这小子估计连工部尚书都没见过几回,被我说傻了,着重强调:“这么个大员,大人物,为了让咱庄子上的人能有个好奔头,早上比咱起得早,晚上比咱回得迟,河沟上,地头上,跑的路比咱谁都多,还有张大人带来的这十几个助手,都是京城里响当当的人物,大家伙儿见过他们偷懒没?”
“没……”底下的庄户忽然有了凝聚感,不约而同地朝张郓众人投去敬佩的目光,弄得十来个人不好意思,个别的还羞了大红脸,张郓张了个嘴,和濒死的鲢鱼一个德性。
“这就对了,人家为啥?缺咱这几口粮食吃?多跑两步路就多拿了朝廷的粮饷?人家家里就没婆娘、娃?不知道在家里歇着舒服?”庄户们被我连续的疑问句弄得不知道点头好还是摇头好,各种肢体语言乱七八糟,“不愁吃喝,不愁钱财的人,人家发啥疯朝咱这偏僻河滩上跑?人家凭啥跑?”环顾了下四周,嗯,很满意,“就为了骗咱种点烂棉花?就为了骗咱种棉花后让咱打饥荒?”
大家摇头,按这个逻辑推下来,也只能摇头。
“看,这世上哪有存了损人不利已心思的人?还不是想让百姓们过好日子,想让大家多几口饭吃,多件衣裳穿。”随手指了指一个抱了小孩的村妇,“还不是想让咱家娃多几口奶喝?”
“哈哈……”大家哄乱狂笑,闹得村妇抱了小孩羞得蹲了下去蒙脸,他男人站一旁兴高采烈地双把妇人拽起来,得意洋洋把小孩接过来举了举。
“不说张大人,说我。”指了指自己,“我像瓜子不?看,你们也认为我不像。地是我的,没了收成一样和大家发愁。先不看我京城里口碑如何,就当我是个全身冒坏水的,也没拿了自家的地当儿戏的道理吧?张大人是我从朝廷三番五次请回来的,人家当初就不愿意为,本来种这个棉花也没咱家什么事,根本就不在咱地头上试验。为试验种棉花的事,京城里都打破了头,为自家农户谋好处,谁家家主不是争了抢了的朝前挤?还好,我跑了整整一年,求爷爷,告靠靠靠,才把好处给咱揽到怀里,去年上京城那谁谁家,光种这个棉花,庄户家里的粮食就多得根本吃不完,弄得人爱朝廷都不情愿再搞这个事,为啥?赔钱赔粮不说,农户吃饱喝足都吊了手啥活不干,肥成猪了。”胳膊抱圆比划了下,“全大唐今年就咱一家种这个,都悄悄的,别吭声。叫人家知道了眼红坏咱事情。这些天不是有别庄子上的人老朝咱这边放谣言吗?他们眼红了。弄好了我在想办法叫咱多种几年,弄不好就完了,仍旧种粮食缴租子去,活得没个盼头。”说完,大手一挥,“就这,听不听进去随便,我该吃多少吃多少,不管种啥都影响不了我,为你们谋好处而已。愿意种的去张大人那里领种子重新登记造册,不愿意的找我报名!”
庄户们看我从磨盘上跳下来,大家都犹豫,相互推搡的找了个年龄大的当代表,一伙儿商议了半晌。我也没理张郓,指挥家丁搬了个长凳来,岔腿端坐在场子中间,一副等待种粮食的人上前报名的模样。
庄户们有了定论,那老头小心翼翼地靠近我,谈判的架势。没别的意思,庄户们虽然渴望富足的生活,但这棉花毕竟没见过,而且从来没和朝廷打过交道,可不可靠还是有顾虑的。老头很委婉的表达了对于王家的信任。想让我这个家主立一个同朝廷相同的字据,朝廷怎么怎么的大家不清楚,家主立据画押才有份量,并婉转的提到不缴租的事,希望一起通过字据得到落实。
“好办,笔墨伺候!”念头一转,指了指老头,“老人家,您稍等,我找人拿纸笔来。”喊了张郓过来,恭维了几句,就按刚刚的说法,让他当了众人的面当场代笔起草契约。“张大人的墨宝,本人亲自画押,大家还有没有顾虑?”说着举了两张契约转了一圈,郑重地将一份交给庄户代表,自己留存一份。“没顾虑就去领种子,和你们嚷嚷半天,耽搁多少时间,都去!”龇牙咧嘴的恐吓一番,“耽误的时间都给我补回来,签字画押就有了底气,谁再乱嚷嚷,小心我拾掇谁!”
庄户们吃了定心丸,推推搡搡的都去领棉花种子,我的黄世人造型没人搭理。长出了一口气,抹抹额头的汗水,打发俩家丁先回去,我一个人走走。
自嘲地笑了笑,我简直就是个搞传销的骗子,口干舌燥的欺骗老实人不说,连兰陵都笑话我。转过庄子就碰见兰陵,她一直躲在不远的大树背后听我掰掰,散场后就从庄后拦截我。
“见识了,可算是见识浑身坏水的家伙。”兰陵怪笑着轻轻捶了我一下,“不怕被雷劈么?”

【历史军事】推荐阅读:1908远东狂人[精校版]衣冠不南渡特战先驱[精校版]宰执天下[精校版]娱乐春秋[精校版]回到明朝当王爷[精校版]奋斗在盛唐铁十字[精校版]汉祚高门[精校版]武唐第一风流纨绔[精校版]窃明[精校版]武林帝国[精校版]大唐第一世家[精校版]铁骨[精校版]天魔极乐[精校版]我大哥叫朱重八[精校版]上品寒士[精校版]李治你别怂小阁老[精校版]秦吏[精校版]护国公[精校版]天可汗[精校版]崛起之第三帝国[精校版]伐清[精校版]庆余年[精校版]东汉末年枭雄志[精校版]绍宋[精校版]张辽新传[精校版]三国之蜀汉我做主[精校版]谍影凌云李逵的逆袭之路[精校版]带着仓库到大明[精校版]唐朝好地主[精校版]庶子风流[精校版]北洋枭雄[精校版]步步生莲[精校版]我的师长冯天魁[精校版]覆汉[精校版]明末工程师[精校版]明末边军一小兵[精校版]重生之颠覆大宋[精校版]辽东钉子户[精校版]三国之吕布天下[精校版]金牌小书童[精校版]红色警戒之民国[精校版]江山国色[精校版]我当捕快那些年黑道特种兵长安风流国色生枭古希腊之地中海霸主[精校版]我是一个原始人[精校版]崇祯十五年[精校版]我非痴愚实乃纯良[精校版]异域雄心[精校版]虎狼[精校版]大秦:这皇子能处,有事他真上三国之袁氏败家子权臣[精校版]第五部队[精校版]巴比伦帝国[精校版]交锋[精校版]佣兵的战争[精校版]穿越时空之抗日特种兵[精校版]大国相[精校版]红楼春[精校版]南宋第一卧底[精校版]明朝败家子[精校版]寒门枭士[精校版]民国之文豪崛起[精校版]医统江山[精校版]赝品[精校版]三国之袁家我做主[精校版]大宋之天子门生[精校版]大宋之风流才子[精校版]天下[精校版]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万历十五年易中天中华史第一部:中华根驻马太行侧[精校版]抗日之铁血远征军[精校版]天下枭雄[精校版]浴血逃兵[精校版]锦衣[精校版]大唐扫把星[精校版]大秦开局时间倒退三十秒[精校版]末日之最终战争[精校版]唐朝小闲人[精校版]奋斗在红楼[精校版]醉迷红楼[精校版]清末英雄[精校版]巨浪[精校版]七品封疆[精校版]大秦帝师[精校版]小军阀[精校版]满唐春[精校版]重返大隋[精校版]晚明[精校版]国士无双[精校版]大明国师
【历史军事】最新入库:奋斗在盛唐衣冠不南渡三国之袁氏败家子大秦:这皇子能处,有事他真上大明国士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明末大军阀北洋军阀史话(出书版)谍影凌云靖安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