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爱去小说网(www.aqxsw.cc)-- 热门排行--让【“爱”去】给你选一本书吧(^.^)
手机站:m.aqxsw.cc

第73节

作者:半包软白沙
“这天下的百姓是最将实惠的,虽然这些家丁,已经和他们不是一个阶层的人了,但是,丰厚的饷钱,减免的租子,这些实惠百姓们都是看在眼里的,小的可以断定,即便是那些家中没有家丁的人家,当面嘲讽甚至大骂,但是,背地里还是羡慕这一份活计的,甚至希望自己成为其中的一份子。
这样一来,偷懒弄虚,隐瞒收成之类的事情,就决计不可能发生,一来那些大人的家丁都是他们的乡里乡亲,糊弄外人可以,糊弄这些朝夕相处的人,可就不是容易的事情了,第二,既然大家都有想当家丁减免田租的心思,自然是时时刻刻的注意有没有什么晋身之阶,他们之间不仅自家不会做这样的事情,给人家送去把柄,反而会注意他家,这样一来,不就起到了互相监督的作用,大人岂不是就可以高枕无忧了!”
第八十九章 囤田和学塾
慕海涛说完,眼光灼灼的看着余风,期待着他的肯定,却见余风轻轻用手指敲着书桌,沉吟起来。
这个法子行不行?余风想都不用想,肯定是行的。联想到慕海涛刚刚说的这个法子,是从民屯和军屯中取的折中之意,那么下一步,肯定是要对这些招募的本土家丁,进行一些常规的军事训练,这样,平时没事情,可以当做乡勇护卫田庄土地,一旦有事,就是一只随时可以集结派上用场的预备役士兵。
“这个法子行!”余风抬起头对着慕海涛说道:“能想出这样的法子,说明你胸中还是有才学的,原本打算将你放到那边去的,眼下看来,却是不合适了!”
“大人如是用这个法子,接下来就可以派那些番人教习过去,将这些人好生操练一番,这些人都是大人的家丁的名义,也不会为大人带来什么麻烦?”慕海涛面露喜色,主家肯定了自己的提议,他这个谋主自然是觉得面上甚是光彩。
“番人教习倒是不必派过去了,这些人既然是以家丁的名义招募的,自然是自家的人去比较合适,军中的人去就比较扎眼了!”他将眼光投向吴嫣然:“嫣然,这些事情,肯定是要派一些信用得过的人手过去的,到时候那些账房管事的,你得从你手上匀一些出来!”
“我手上这些人可没有多少,从四海商行那边调用的人,又不见得有多贴心,这事情,我怕是出不了多少力!”
“要出力的!”余风微笑道:“这些庄子的事情,安排好了,你是要拿总的,调派过去的人,可都是要听你指挥的!”
慕海涛低着头,却是不敢再搭腔,眼下余风分明是将这些事情,都交给这吴小姐,这是何等的宠爱,和所有的人一样,慕海涛也是认为,虽然这吴小姐目前还不是自家的主母,但是,这名分迟早都会有的,余风说这些话,差不多就是内宅的私房话了,他又怎么敢插嘴。
“薛家岛呢?薛家岛那边能挑出一些可用的人吗?”余风转过头来,问道。
“这个……”慕海涛面有难色,这个时代,能做账房之类的,多少都是启蒙过,识得字的,虽然不能称之为读书人,但是,比起一般的百姓,还是要强得多了。薛家岛虽然百姓众多,但是,识字的还真的没有多少,更别说找一些能做的了账房先生的了,要找能做伙计跑腿的,肯定一抓一把,但是,除了他曾经教过的那几个孩子,再找几个识字的出来,那还真的难了。
“眼下距离秋收,还有一段时间,小的以前在岛上也教过一些少年,识字识数还是可用的,稍稍再教一教这些账房里的事情,三两个月,倒是可用给大人培养几个人手出来,但是,多了就不行了!”
他看了看余风,余风的脸上,笑容敛去了,这让他心里多少有点惶恐,自己的建议再好,没有人去执行,到头来还是无用,这不成了纸上谈兵了吗?
余风脸上没有表情,却是因为他心里正在后悔,这么简单的事情,自己还弄得这么复杂,自己真的是个笨脑子。既要忠心,又要能干的人,当然不会从天上掉下来,既然没有,那就自己培养就是了。眼下规模也不用甚大,有个三二十人,足够用了,而且,自己也不差师资力量,现在拿着银子去灵山城转一圈,还怕请不到老师吗?
无论是赵家村,还是薛家岛,这适龄的少年还真是不少,这些人,将来都是自己的力量的坚实班底,能够识字当然是最好了,而且,除了识字以外,自己还可以进行针对性的培养,将来要做掌柜的,账房的,都可以在四海商行直接调人过来传授这些实用的知识,到时候,这些人培养出来,岂不是比从外面请回来的强上百倍千倍。
更重要的是,自己要是办起了这个私塾,或者说是学堂,这些少年的家人亲眷,对自己那还不是更加的感恩戴德。这个时代的老百姓之所以不识字,并不是他们不上学,而是他们上不起学,没有这个机会去上学,而自己给他们的子弟提供这个机会,让他们的后代不走他们的老路,能够有出人头地的可能,那比直接施恩在他们自己身上,更加让他们感激。
“对,没有人手,我们自己来教,海涛你这么一说,倒是提醒了我,我们可以办一个自己的学塾,让薛家岛赵家村中那些伶俐的学童前来读书!”
“大人,这可读书的事情,非一日一月可见功效的啊,此举虽然大善,但是,见效太慢,未必能够在秋收的时候派上用场!”慕海涛提醒道。
“这学塾,读书识字不是为了他们考科举的,四书五经的大可日后再说,先从简易的千字文百家姓开始,然后是识数,算账,他们进的这学塾,将来都是要出来做事情的,那些暂时用不上的,就不用教了。学这一些,聪颖些的,应该要不了多少时日,不妨以三个月或者半年为一期!”
事情就这么决定下来,田庄那边,余风从盐丁中调些人手过去,招募家丁,所有的事情,都交予吴嫣然决断。这些盐丁,下去之后,就是那些家丁的头目,这些人,等于余风牢牢的把握在手中,吴嫣然虽然有指挥之权,但是,如是做什么不利于余风的举动,就算余风不知晓,那些盐丁自然也不会答应,他们对余风忠心耿耿,自然知道自己的富贵前程来自哪里。
学塾那边,就彻底交给慕海涛去做,慕海涛对于这样的事情,也是非常的热心,学塾建立,他就是这些新进学童的恩师,这些学童,将来都是要进余风这个系统做事情的,只要余风不倒,继续的发展壮大下去,他教出来的学生越多,他在余风这个系统中的影响力就越大,那么他的地位也就越稳固。天地君亲师,在三纲五常中,也不是说着玩的。
一个田地的收成问题,几个人议出了这样的结果,倒是他们没有意料到的事情,他们更没有想到的是,就是在这个书房里这一次的议论,为余风以后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学塾,而且是专业技术的学塾的建立,为余风系统将源源不断的提供大量的实干型人才,支撑起余风的事业。而庄屯之法,则是为余风这座大厦,建立起了根基。
如果说余风是靠着私盐买卖,来支撑这自己的实力的话,那么以后,余风就可以逐渐摆脱这一桎梏,将自己的主要的财政收入,转到土地上来,只要他有足够的土地,他就能够招募到足够的人手,去建立田庄。而有了足够的人手,他又可以去获取更多的土地,周而复始,形成一个良性循环,远远不断的为他提供这粮食,资金。
如果是以前余风的根基反买私盐,那么,余风的事业,就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是建立在一片沙砾流土上的房子,如今,有了这个庄屯,才算是踏踏实实的站在了地上,只要按部就班不犯差错的修下去,他事业的大厦,终究有一天会修成。
当然,这好处,不是一天两天可以看得出来的,余风即便是估计到这些好处,也没有估计到这些好处会对自己的影响有这么大。送走了吴嫣然和慕海涛,他走了回来,蓦然发现,这些事情,都安排给别人去做,他本人,居然又没有事情做了。
军营里,自然有各级军校盯着士卒操练,他到场不到场,实际上意义并不大,当然,发饷的时候,他是一定要亲自去的,而且要亲自将银子发到士兵手中,哪怕是耽误了当天的操练,他也要坚持。要是发饷的时候,他都不去,那这些士兵对于他们的薪饷从何而来,未免印象就不够深刻,不仅如此,他还规定,士兵们在领饷的时候,领完饷一定要高喊一声:“谢余大人关饷!”只有这样,这些大字不识的军兵,才知道他们吃用从何而来。
但是,发饷也不是天天都去的啊,他在军营里,大部分的时候,也就是起个监督作用,以前在招募盐丁的时候,他还跟着操练,现在再到普通士兵中和他们一起操练,别说不成体统,就是士兵们也会感到惶恐,感到不自在。
在私盐生产买卖上,吴家兄妹做的风生水起,他去了除了添乱,好像也不起任何的作用,港口那里,一切都上了正轨,每个人都知道自己的位置,海船进出装卸,都有人负责,好像他也没必要在那边晃荡。
“真郁闷啊!”余风叹道,和欧阳利应酬几天,整个人都变懒散了,想要找点事情做,居然无事可做。
“对了,那淮安方家最近好像没什么动静了!”余风突然想到这事情上来,这些日子,他自己忙的像什么似的,巡检司好像也没有这方面的报告上来,他倒是将这事情丢到脑后去了,不知道是不是方家碰了几次钉子,有点肉疼,还是见到余风势大,暂时不想招惹,放弃了灵山这片的市场,反正那方家好像就此偃旗息鼓了一样,以前的事情似乎都没发生过,但是此刻余风一清闲下来,立刻就把这事情想了起来。
“背后了捅了自己几刀子,现在就这么装着没事可不行,反正我现在闲着也是没事情,找找他们的晦气去!对了上次布家给自己捎来的信呢,自己丢哪里了?”
第九十章 低调才是王道
这淮商方家,算起来是余风自起家以来,面对的最大的一个对手。这要是放在后世的商场,无非是一个实力比较雄厚,手段比较激烈的竞争对手,虽然彼此存在竞争关系,但是,彼此的行为还是有着条条框框的约束,不至于太出格,但是,在这大明朝,面对这样的敌视举动,余风就感觉有点难以接受了。
人都是有着这样的劣性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那是圣人说的话,余风不是圣人,当初那些不知道好歹意图在他的口里夺食的那些盐贩,余风实际上也是采取的这种霹雳手段,但是,这种手段被别人用在自己的身上,那就孰不可忍了。他对待那些竞争对手,多少还留有一点余地,至少不会言之不预,不分青红皂白就将对方赶尽杀绝,但是,方家的作为,可是远远没有他的厚道。
无论是勾结郑家联系倭寇,还是假扮贼人半夜袭击,对方那都是怎么狠怎么来,不是冲着他的根基,就是想直接从肉体上消灭他,换做任何一个有着危机意识的人,都不会这么容忍,必定会发起反击,你做的初一,我自然就能做得十五。
布家答应给余风调查方家的底细,并且随后没有多久就送来了详细的信笺,余风是知道的,但是事情有轻重缓急,那段时间,他正忙着招兵买马,壮大自己手中的力量,这事情,也就暂时被搁置了。但是,这搁置并不是就忘记了这事情,现在,他能腾出手来,那就是好好的面对这事情了。
这类事情,借助外力,他也实属无奈,他的势力范围就这么大,方家可是远远在他的势力范围之外,偶有伸进他势力范围的触角,也被他毫不留情的斩断,虽然依照布家的这些情报,他可以做出相应的举动,但是,他心里总有一些不踏实,眼下,他和布家关系甚好,布家的帮助自然是毋庸怀疑,但是,倘若布家有了异心,在情报上做点手脚,他岂不是很是容易被人当枪使?
要是自己有着自己的情报来源就好了!余风心里微微叹着,找到布家前番的来信,细细看了起来。
淮盐行销天下,天下盐事十分,淮盐独占七分,但是这江淮盐商,往往是坐镇扬州,通过扬州这个便利的交通枢纽,将这淮盐销往天下各个吃盐的省份。方家在扬州,自然是有着自己的生意的,但是,和其他的大盐商不同,方家除了在扬州的买卖,在济宁也是经营多年,布家不知道方家的生意的份额如何,但是,如果在济宁府盘点前十名数得着的盐商的话,这方家绝对是可以是榜上有名的。
方家的生意,在扬州或许算不得什么,但是,在济宁,却是算得上是一方巨贾了,这除了方家多年的经营,还有着盐商商会的支持是分不开的。济宁位处于南北漕运的关键地段,向北,可以直接抵达河间府,保定府,顺天府,向西,可以覆盖山西,河南,甚至陕西的部分州府,向东,则是整个山东全境,无疑是一个极好的据点。
只要有淮商在这里站稳了脚,其余的淮商自然可以跟随而来,虽然这先来的可能占据较大的份额,但是,这么大的市场,绝对不是一家两家可以吃得下的,最终得益的,还是整个淮商集团,这些由盐商组成的商会,自然是不遗余力的支持方家了。有方家在前面冲锋陷阵,他们在后面跟着来摘果子,何乐而不为之,在巨大的利益回馈之下,他们做些支持又有什么为难了。
所以,在信中,布尺细细的给他分析了,表面是,是方家和他为难,只是两家的利益有些纠葛,实际上,他要面对的,是庞大无比的江淮盐商集团,原因无他,你挡了人家的财路了,断人财路如杀人父母,所以,手段激烈一点,这就很容易解释了。如果没有余风横空出世,这山东除了本地的盐场附近一些地盘,其他的恐怕早就被这江淮盐商们掌握在手里了。
余风自己认为自己局面经营得还算可以,实际上,他的这点小小的局面,根本没有被人家看在眼中,迄今为止,也只是方家对他碍手碍脚表示了一些不满,在方家身后的庞然大物,根本没有半点举动。余风现在的私盐,能够完全把握的市场,也不过是登莱两地,青州倒是还有点地方渗透了进去,也不过仅仅如此,在远一点的兖州,他也就插手不进去了。他只是想经营好自己的地方,着眼的也不过是山东一隅,但是方家就不同了,人家的眼光大得很,这济宁附近省份,都是在人家的算计中,他余风,不过是“疥癣之疾”罢了。
这还是人家不愿意运用朝堂中的力量,走官场的途径,说句难听点话,为余风这么一个小小的巡检,动用关系,也忒掉面子了,不仅仅掉面子,还容易给别人一种方家根本没有什么能力的印象,一个小小的巡检你都摆不平,你还有脸和别人争其他省份的份额吗?

【历史军事】推荐阅读:1908远东狂人[精校版]衣冠不南渡特战先驱[精校版]宰执天下[精校版]娱乐春秋[精校版]回到明朝当王爷[精校版]奋斗在盛唐铁十字[精校版]武唐第一风流纨绔[精校版]汉祚高门[精校版]窃明[精校版]武林帝国[精校版]大唐第一世家[精校版]铁骨[精校版]天魔极乐[精校版]我大哥叫朱重八[精校版]上品寒士[精校版]李治你别怂小阁老[精校版]秦吏[精校版]护国公[精校版]天可汗[精校版]崛起之第三帝国[精校版]伐清[精校版]庆余年[精校版]东汉末年枭雄志[精校版]绍宋[精校版]张辽新传[精校版]三国之蜀汉我做主[精校版]谍影凌云李逵的逆袭之路[精校版]唐朝好地主[精校版]庶子风流[精校版]北洋枭雄[精校版]步步生莲[精校版]我的师长冯天魁[精校版]覆汉[精校版]带着仓库到大明[精校版]明末工程师[精校版]明末边军一小兵[精校版]重生之颠覆大宋[精校版]辽东钉子户[精校版]三国之吕布天下[精校版]金牌小书童[精校版]红色警戒之民国[精校版]江山国色[精校版]我当捕快那些年长安风流古希腊之地中海霸主[精校版]我是一个原始人[精校版]崇祯十五年[精校版]我非痴愚实乃纯良[精校版]异域雄心[精校版]虎狼[精校版]大秦:这皇子能处,有事他真上黑道特种兵国色生枭权臣[精校版]第五部队[精校版]巴比伦帝国[精校版]交锋[精校版]佣兵的战争[精校版]穿越时空之抗日特种兵[精校版]大国相[精校版]红楼春[精校版]南宋第一卧底[精校版]明朝败家子[精校版]寒门枭士[精校版]民国之文豪崛起[精校版]医统江山[精校版]赝品[精校版]三国之袁家我做主[精校版]大宋之天子门生[精校版]大宋之风流才子[精校版]天下[精校版]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三国之袁氏败家子万历十五年易中天中华史第一部:中华根驻马太行侧[精校版]抗日之铁血远征军[精校版]天下枭雄[精校版]浴血逃兵[精校版]锦衣[精校版]大唐扫把星[精校版]大秦开局时间倒退三十秒[精校版]末日之最终战争[精校版]唐朝小闲人[精校版]醉迷红楼[精校版]清末英雄[精校版]巨浪[精校版]七品封疆[精校版]大秦帝师[精校版]小军阀[精校版]重返大隋[精校版]晚明[精校版]国士无双[精校版]大明国师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镇抚大秦
【历史军事】最新入库:奋斗在盛唐衣冠不南渡三国之袁氏败家子大秦:这皇子能处,有事他真上大明国士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明末大军阀北洋军阀史话(出书版)谍影凌云靖安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