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爱去小说网(www.aqxsw.cc)-- 热门排行--让【“爱”去】给你选一本书吧(^.^)
手机站:m.aqxsw.cc

第154节

作者:府天
心事重重的英娘并没有径直回自己的正房,而是顺着小道去了女儿的小院。才踏进院门,她便听到了一阵咯吱咯吱的笑声,显然是高嘉的声音,心头不由一松。
一想到自己居然忙得好几天没来看过爱女,英娘不由感到万分愧疚。见两个使女迎了上来,她自然而然地问道:“我这几天都不得闲,也没来看过嘉儿,她最近怎么样?”
“回禀夫人,小姐一直很好,已经会说好些话了。”一个使女连忙笑道,“倒是那位金大娘和芹儿姑娘来看过小姐好几回,如今也在里面。话说她们都是客居此地,老是来打搅小姐总有些不好,可奴婢也不敢拦着她们。”
“咦?”英娘被这两个称呼弄得莫名其妙,好半晌才想起对方说得是谁,脸色渐渐阴沉了下来。“大嫂如今带着女儿客居此地,不能没有个礼数,以后你们一律称呼金夫人,至于芹儿是大人和我的嫡亲侄女,所有的吃穿用度都比照嘉儿的,别亏待了她们。至于她们想到哪里去都由得她们,总是一家人,哪里分得那么清楚!月荷,就照我这些话话吩咐管家。”
旁边的一群使女仆妇都被英娘这番话说得一愣,待回过神来,那月荷便告罪一声前去知会管家,其他人自然有些讪讪的。也难怪她们势利,毕竟一方是落魄的亲戚,一方是豪门家仆,难免会存着几分轻视,如今英娘立了规矩,她们当然有些忐忑。
金氏闻听英娘来了,寄人篱下的她哪敢摆大嫂的架子,慌忙带了女儿迎了出来。见面还想行礼,却被英娘一手搀扶了起来。
“大嫂,今后不可如此。”见金氏苍老得像是四五十岁的老妇,再联想当初妯娌之间相处得还算融洽,英娘更觉得一阵感慨。“不管怎么说,你都是我的嫂子,芹儿都是我的侄女。你既然住在这里,就把这当作自己家吧。”她顺势拉过了畏缩的高芹,轻轻抚摸着那略显枯黄的头发,不无感慨地说,“这都是我的错,早知如此,就该早些把大嫂和芹儿接过来。”
听到这里,金氏再也难忍心中苦痛,不禁抽泣了起来。当初丈夫做过的勾当她都是一清二楚,自从住进高府,她虽然吃穿不愁,却总是担惊受怕,如今有这么一句贴心话,她顿感一颗心渐渐落了地。一旁的高芹看看母亲,再看看一脸温和的英娘,也忍不住哇地一声大哭了起来。这下倒好,里屋的高嘉也顺势哭闹了起来,弄得左右一阵忙乱。
英娘一边安慰金氏,一边令人哄着高芹,见两人的情绪渐渐稳定,这才说道:“总而言之,大嫂今后若是有事尽管来找我,嘉儿虽然还小,但总是需要一个伴的,芹儿若是没事尽可以来陪她玩耍。我和高郎就只有这么一个女儿,她孤单一人也太寂寞,有了芹儿在也可以省却我一桩心事。”她招手示意高芹上前,端详了一下她身上的衣物,再捏了捏那根本没有几两肉的胳膊,忍不住叹了一口气。
“这也太单薄了,从明天开始,让厨房好好琢磨几道补益元气的菜单。还有,天已经凉了,只有这几身衣服决计不够,明日让锦绣坊的人上门量了尺寸,把大嫂和芹儿的四季衣服都备办齐了。另外,让大嫂和芹儿搬到旁边的那个院落,这样既离着我近,也能够随时来看嘉儿。”
听到这样一番吩咐,金氏自然是感动得热泪盈眶,连感谢的话都说不出来,只得拉着女儿高芹让她磕头,刚拜下去却又让英娘搀扶了起来。只不过这样一来,高府上下全都明白了两人慢待不得,就连分拨过去的使女也勤快了不少。
由于英娘这些天一直早出晚归,因此这一晚还是一大家子人头一次在一起用膳,高太公自然是倍感欣慰,连饭也多添了一次。到了饭后上茶的时候,偏偏仆人又凑巧送来了两封家书。高太公忙不迭地催促媳妇拆开,而英娘一目十行地看完之后,脸上尽是掩不住的喜色。
“公公,照这信上发出的日子算,高郎大约三日后就要抵达京城了!”
“哦?这可是好消息,他都快走了一年,回来就好,回来就好!”听到次子即将归来,高太公顿觉有了主心骨,连连点头,眉梢眼角尽显喜悦。不过他记得一共有两封家书,连忙又问道:“那另外一封说的是什么?”
英娘将信函递了过去,笑吟吟地道:“这是三弟送来的家书,年底本就是市舶司押送银两的时候,他正好顺便上京晋见,所以这一回他可以在家住几天了。”
“真的?”高太公顿觉喜出望外,忍不住一拍巴掌道,“这真是双喜临门!傑儿任外官都有一年多了,虽说也有出息,但我这个当爹爹的连人也见不着,平时也总惦记着。”他说着竟忍不住站了起来。“对了,三郎年纪不小了,这一次回来也应该给他娶亲了!”
一句话说得在场其他人都愣了,要知道,高伸高俅当初也是成亲极早,而高傑之所以耽误了下来,一是因为自己老是推托,二则是因为早早授了外官。如今这位高家三郎已经是二十有四,若再耽误下去就成了咄咄怪事。
“公公说的是,我也该为三弟好好物色一位佳人了!”英娘也满心欢喜地站了起来,“横竖过几天官人就要回来了,我到时和他商量商量,看是哪一家的小姐最合适。等到三弟成亲,公公也就可以放下这一桩心事了。”
“谁说不是呢,如今老二眼看就要加官,老三也开始有了出息,我高家的门楣还没有哪一次像现在这样光鲜过!”高太公的语气中充满了兴奋,对于他当初那么一个平头百姓而言,做官不啻是痴心妄想,想不到如今高家能够一门出两杰,这真是光宗耀祖的大喜。
英娘见一旁的金氏竭力遮掩脸上的那一缕黯然,连忙劝慰道:“大嫂,芹儿过了年就要十岁了,再过几年一样要出嫁,到时候,我和官人一定会为她挑一个如意郎君,大嫂你就放心好了!”
“芹儿的事情英娘会帮你留心,你大可不必担心!”高太公这才觉得有些失言,连忙招手示意高芹过来,上上下下打量了一番方才叹道,“还是英娘你想得周到,没让她们娘俩跟着那个混账东西。高芹……高芹,这个名字我一直觉着起得不好,太小家子气,赶明儿让二郎重新想一个。我高家的闺女,怎么着也不能让人小觑了去。”
见英娘点头答应,金氏也在旁边赔笑,心中却感到无比酸楚。女儿迟早是别人的人,待到女儿出嫁之后,她便再也没了依靠。想到那两个尚未成年便夭折了的儿子,她顿感悲从中来,却不敢流露在面上,手中的帕子却被搅得一团乱。
英娘敏锐地察觉到了金氏的心绪,左思右想终于还是悄悄递了一句话。“大嫂,高家还有不少亲戚受我们的周济,等到那一天,你大可过继一个儿子养老。你放心,此事我也会帮你留心的。”
金氏顿感浑身一震,目光中显露出无穷感激,随即重重点了点头。
第四十章 入京城朝局初定
大理使团的进京自然是一件大事,自从过了西京河南府开始,一行人的速度就愈发慢了起来,高俅纵使满心想要赶回京城,也只得耐下性子和一路上的官员打交道。大约是人人皆知他这一次将要回京大用,因此巴结的送礼的不计其数,当然,那些面上不屑一顾背地里却羡慕十分的官员也不在少数。
等到高俅抵达京城时,日子已经指向了已经是十一月初四。由于过惯了四季如春的日子,而且一群大理人都从没有来过汴京,因此不免对这冬季的气候很不适应,一路上病倒了好几个人,好在两个正副使节倒是身体康健,这才没有延误日程。
将一帮使节交接给了客省官员,高俅便立马接到了赵佶的传召,心中不由哀叹自己的劳碌命。话虽如此,他仍旧打起了十分精神,坐上了马车随同曲风进宫。
见车厢中别无外人,曲风便悄悄坐近了一些,低声说道:“高大人,圣上此次只召见你一个人,其中用意我也不太清楚。这段日子发生的事情太多,圣上频频发脾气,就连郑婉仪那里也很少留宿,一般都只在福宁殿独居。”
高俅闻言一怔,随后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你放心,我不会浪费你这番好意,到时候我知道该怎么做。”
在正史上,除了童贯之外,大宋的内侍并没有出过什么权倾朝野之辈,但是,他们却往往可以放出去带兵为官,照样可以前程似锦。而似曲风这样的年纪,总有一天会坐到显要的位置上,所以,他当初的未雨绸缪无疑是极度聪明的。更何况,伊容当初在慈德宫便一向对曲风照看有加,有了这一层关系,他的消息比旁人不知灵通了多少。
“还有,那个童贯似乎在钻营着去西北监军。”想到这几日童贯时不时前来打探消息,曲风不禁皱起了眉头,“圣上如今一直记挂着西北之事,我记得圣上曾经说过,若是只有王厚一人,他总归有些不放心。童贯曾经师从李宪李子范,对于西边的情形也熟悉一些,所以先天就有很大优势。若是大人还有其他设想,也需尽早让圣上知晓。”
尽管童贯的举动都在高俅意料之中,但是,他仍然觉得一阵烦躁。宋朝的宦官监军制度由来已久,当初李宪也同样是从监军起家,继而才成为一方大将,童贯确实有军事才能,可问题是,这家伙一旦立了功就嚣张跋扈目空一切,如果能压制他的气焰,并始终将其放在监军的位置上,倒也可以用一用。
“唔,我明白。”
进了福宁殿,高俅便闻到一股奇特的香气,不禁看了一旁的曲风一眼。“这是怎么回事,我记得圣上以前是从不用这些香料的。”
曲风连忙解释道:“圣上最近时不时会头痛,所以太医在开了一些清心凝神的方子之外,还让我们在这里焚起檀香,说是有助于圣上入眠。”
“好你个高伯章,鼻子还真灵,进进出出那么多官员,也只有你知道问这些!”
高俅闻声望去,只见一身白色长袍的赵佶缓步从内殿走了出来,连忙行礼不迭。他还未来得及完全俯下身去,就感觉到双臂被人托住,随后头顶便传来了一个温和的声音。
“你总算回来了!”
听到这个声音,他情不自禁地抬起了头,见这位年轻的皇帝较之一年前已经消瘦了不少,不由暗自嗟叹,继而连忙答道:“有劳圣上记挂,不过今日臣一见圣上,却觉得一年不见,圣上着实清减了。”
“清减?朕亏得是自幼打的底子好,否则指不定被气病成什么样子!”赵佶冷哼一声,随即觉得自己的语气太重了一些,“你看看,朕都冲你抱怨起这些了,足可见这气性!你是不知道,这些跟着朕的宫人内侍如今见了朕都像老鼠见了猫似的,大气也不敢出一声,要是换作以前又怎会如此?朕倒是觉得,这一个月来发脾气的次数倒比这二十几年来都多!”他一边说一边朝曲风吩咐道,“老规矩,让他们都退下,你在外头守着,没有朕的旨意不许放人进来,朕有话要和伯章单独说!”
“是!”曲风心领神会地点了点头,随手招了招,四周侍立的十几个宫女内侍立刻无声无息地朝两旁退下,他也连忙蹑手蹑脚地退出殿外,然后关上了房门。
没了外人,赵佶顿时卸下了所有伪装,大大地伸了一个懒腰。他装作没看见高俅惊愕的眼神,竟不管不顾地在最底下的一层台阶上坐了下来。
“圣上!”
“朕难得放松一下子,伯章你可别学那些言官!”赵佶一句话堵住了高俅后头的言辞,这才笑道,“好了,这都是当初在王府的时候和你学的,怎么,你当了大官倒把当初教朕的那一套全给忘了?来,像以前那样坐到朕旁边!”
高俅摇头苦笑,却没有照着赵佶的言下之意坐在他身边,而是离着几步远盘膝坐下。“当初是亲王,如今是天子,臣总不能还那么恣意。”
“好,好,朕不和你较真!”赵佶轻叹一声,这才问道,“你在路上应该听到了那些人被贬斥的消息,你是不是认为,邹浩明明是忠良臣子,那些台谏分明是一心为公,而朕却忠奸不分?”
“治国不能全用君子,也不能全用小人,圣上的处置并无不妥。想必圣上虽然贬斥了邹浩大人,心中还是不无痛惜的。”只看赵佶那种神情,高俅就知道自己该怎么回答,更何况,这件事情远没有想象中那么糟。“圣上的皇位终究是来自于先帝,总不能轻描淡写地放过此事吧?若是吴世材不死,兴许还能拆穿那是伪造的邹浩奏章,可他既然已死,事情就只能像圣上那样处置了。否则若是再度追查,只怕会掀起无穷波澜。”

【历史军事】推荐阅读:1908远东狂人[精校版]衣冠不南渡特战先驱[精校版]宰执天下[精校版]娱乐春秋[精校版]回到明朝当王爷[精校版]奋斗在盛唐铁十字[精校版]武唐第一风流纨绔[精校版]汉祚高门[精校版]窃明[精校版]武林帝国[精校版]大唐第一世家[精校版]铁骨[精校版]天魔极乐[精校版]我大哥叫朱重八[精校版]上品寒士[精校版]李治你别怂小阁老[精校版]秦吏[精校版]护国公[精校版]天可汗[精校版]伐清[精校版]庆余年[精校版]东汉末年枭雄志[精校版]绍宋[精校版]崛起之第三帝国[精校版]张辽新传[精校版]三国之蜀汉我做主[精校版]谍影凌云李逵的逆袭之路[精校版]唐朝好地主[精校版]庶子风流[精校版]北洋枭雄[精校版]步步生莲[精校版]我的师长冯天魁[精校版]覆汉[精校版]带着仓库到大明[精校版]明末工程师[精校版]明末边军一小兵[精校版]重生之颠覆大宋[精校版]辽东钉子户[精校版]三国之吕布天下[精校版]金牌小书童[精校版]红色警戒之民国[精校版]江山国色[精校版]我当捕快那些年长安风流古希腊之地中海霸主[精校版]我是一个原始人[精校版]崇祯十五年[精校版]我非痴愚实乃纯良[精校版]异域雄心[精校版]虎狼[精校版]大秦:这皇子能处,有事他真上黑道特种兵国色生枭权臣[精校版]第五部队[精校版]巴比伦帝国[精校版]交锋[精校版]佣兵的战争[精校版]穿越时空之抗日特种兵[精校版]大国相[精校版]红楼春[精校版]南宋第一卧底[精校版]明朝败家子[精校版]寒门枭士[精校版]民国之文豪崛起[精校版]医统江山[精校版]赝品[精校版]三国之袁家我做主[精校版]大宋之天子门生[精校版]大宋之风流才子[精校版]天下[精校版]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三国之袁氏败家子万历十五年易中天中华史第一部:中华根驻马太行侧[精校版]抗日之铁血远征军[精校版]天下枭雄[精校版]浴血逃兵[精校版]锦衣[精校版]大唐扫把星[精校版]大秦开局时间倒退三十秒[精校版]末日之最终战争[精校版]唐朝小闲人[精校版]醉迷红楼[精校版]清末英雄[精校版]巨浪[精校版]七品封疆[精校版]大秦帝师[精校版]小军阀[精校版]重返大隋[精校版]晚明[精校版]国士无双[精校版]大明国师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镇抚大秦
【历史军事】最新入库:奋斗在盛唐衣冠不南渡三国之袁氏败家子大秦:这皇子能处,有事他真上大明国士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明末大军阀北洋军阀史话(出书版)谍影凌云靖安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