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爱去小说网(www.aqxsw.cc)-- 热门排行--让【“爱”去】给你选一本书吧(^.^)
手机站:m.aqxsw.cc

第444节

作者:府天
“怎么这么多人?”
“今儿个是初一,当然人多!”高嘉不以为意地道,“上清宫比这里人更多呢,就是各家官员家眷当中,信奉佛道的也不在少数,更何况是民间?”
听了这话,刘琦愈发觉得高嘉不同,好容易挤过了人群,他只来得及抬头望了那寺门一眼,然后便进了门。外边人山人海,里面也好不到哪里去,四周都是烟雾缭绕善男信女云集,念佛声再夹杂上那些善男信女的祈祷,哪里有半分佛门清静?
好在高嘉没有带他往人最多的大雄宝殿跑,而是一溜烟闪进了一个不起眼的侧门,走了一段之后,他只觉得耳边清静了许多,更有一种心旷神怡的感觉。
“这里都是给京城那些达官贵人预留的禅房,他们一个个都自恃尊贵,总不成还要到外边和那些平头百姓挤吧?每逢有人一来,那些大和尚必定都是要陪的,不过看今天这架势,似乎没什么要紧的客人。”
高嘉的话突然嘎然而止,人也站在了原地动弹不得。后面的刘琦觉着奇怪,顺着高嘉的目光向前望去,只见一个身披袈裟的僧人正将一个女子送出禅房。只见那女子一身白衣,脸上粉黛不施,却别有一分高华之态。尤其是那一双深不可测的眸子,他只看了一眼便完全陷了进去。
第三十二章 诫九郎才女苦心
“李姨!”
高嘉终于从恍惚从醒过神来,飞一般地奔过去扑进了那女子怀中:“这么多年了,你也不回来看看我,只是那么几封信寄过来,我都想死你了!”
那女子正是李清照,她此番进京,乃是为了替母亲王氏祈福,所以并不想惊动那些故交,谁知竟会在这大相国寺遇到高嘉。见高嘉已经哭了出来,她深深叹息了一声,蹲下身来帮小丫头擦去了泪水,这才柔声道:“嘉儿,好好的哭什么,你不是每个月都给我写信的么?”
“信哪里比得上真人。”高嘉闷闷不乐地一撅嘴,拉着李清照的手却不肯放,“爹和娘都说要给我再请先生,我说我认准李姨,别的谁都不要。上次李姨写的那几首词,大家都说好呢,就连圣瑞宫孟娘娘和几位贵妃娘娘,都说就是男儿也不能及。”
李清照先前在家的时候,便几次有当地官员上门求见,此时方才知道是小丫头拿了自己的词四处炫耀。虽说这让自己难以过清静日子,但是一想到和高嘉的素日情分,她哪里不知道小丫头是想极了自己,哪里还能说出什么责备的话来。
正当她不知道说什么是好的时候,冷不丁看见了那边不知如何是好的刘琦,眉头不禁一挑。即便是以她看人的挑剔,也不得不承认这少年郎英气逼人,更不像是寻常官宦子弟。联想到刚刚智光的话,她立刻明白了对方的身份。
想来,那便是高嘉的未婚夫,高府未来的乘龙快婿了。
“嘉儿,他就是刘琦?”
见高嘉红着脸点了点头,李清照便招了招手,而刘琦犹豫片刻方才走上前来。虽说不知道这个气质动人的女子是谁,但从刚刚高嘉的态度来看,只怕不是高家的亲戚就是其他官员女眷。走到李清照跟前,他愈发觉得她和见过的所有女人不同,脑中竟奇异地浮现出许久以前学过的一句诗——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高嘉见刘琦呆愣着只知道往李清照脸上看,顿时气不打一处来,上前用手在他眼前晃了晃便提醒道:“傻愣着干什么,还不叫李姨?”
刘琦这才醒悟到自己失礼,对于这种平生第一遭的丑事,他亦是心中懊恼,慌忙上前行礼,却被李清照一把扶了起来。
李清照从智光那里得知刘琦是军官出身,原本还担心他粗鲁不文配不上高嘉,如今看见其人就先放下了三分心思。粗粗问了几句之后,她又发现其应对有道礼仪娴熟,那满腔担心顿时化作了喜欢。不管怎么样,和满京城的纨绔相比,这样的少年郎已经是很难得了。
一旁的高嘉看着李清照盘问刘琦,一颗心顿时提到了嗓子眼,眼睛一动不动盯着两人,小女儿态显露无遗。及至见到李清照露出了笑容,她方才暗地松了一口气,悄悄地吐了吐舌头,却被一旁的智光看在了眼里。
智光也没有想到把李清照送出门时,竟会无巧不巧地碰上了高嘉,而且这小丫头还把刘琦一起捎带上了。此时,他在旁边看着神情各异的三人,情不自禁地轻叹了一口气。看样子,高家这个小丫头对这桩婚事应该算是满意了,李清照似乎也对刘琦印象不错。只可惜这位昔日名满京城的才女,到如今却依旧寂寥一人。
刚才他和李清照攀谈时,李清照已经流露出入道门的意思,尽管他自己身在佛门,但对这种选择却没有什么异议。毕竟,比起青灯古佛陪伴一生,女冠的清修至少没有那么多清规戒律,而且还能够摆脱不少困扰。有了这样一层身份,将来李清照遍走天涯的时候,也不会引来什么非议,但这着实可惜了。
他微微摇了摇头,目光又落在了高嘉和刘琦身上。这一男一女两小围在李清照身边,竟给人一种奇异的和谐感,他一时间竟看住了。半晌反应过来之后,他便自嘲地一笑,随即悄悄地退开了去。今天这种时候,自己还是不要在这里碍眼的好。
听高嘉道出了今日是偷偷溜出来玩,李清照不免责备了两句,待听得最初是刘琦的主意,她不免又多看了刘琦两眼。她自小便勤于诗书,性子虽说开朗,但和高嘉还是没法相比的,再加上之后命运多桀,所以既不希望高嘉所托非人,也不希望自己唯一的弟子嫁一个木头人,相夫教子过一辈子。如今看来,这个刘琦应该会善待高嘉的。
“嘉儿,九郎无论样貌性情,都是上上之选,看来果然是你的良配。”见高嘉一瞬间脸色飞红,李清照不由轻笑,一手牵起高嘉,便对旁边的刘琦示意道,“好了,既然遇上便是有缘,我们也别在外头说话,到里面喝杯清茶吧。”
高嘉和刘琦压根没有注意到智光不在,点点头便进了禅房。各自坐下之后,心情大好的高嘉忍不住就说起宫中那些公主郡主希望李清照能够入宫讲讲诗文,而听到这个要求,李清照不由摇了摇头。
“她们都是天之骄女金枝玉叶,要求谁作老师不行,非得由我不可?再说了,这不合规矩,嘉儿你以后千万别在外人面前胡说,否则我以后就不认你这个弟子了。”
听到这句话,高嘉顿时心头大急,一下子从座位上跳了起来,在李清照身边痴缠不已:“李姨,我只是不想你走嘛!你别说什么天下老师多的是,天下可是只有你这么一个大家公认的才女!就连我爹和曾经说过,纵观历史上千年,能够和李姨匹敌的,最多也不过是一个谢道韫而已。哼,要是我说,天下还有哪个女子比得上李姨?”
对于高嘉的自说自话,李清照不过置之一笑,但她前头转述的高俅原话却让她心中一动,随即露出了苦笑。东晋才女谢道韫曾经名噪一时,但晚景同样凄凉,丈夫和所有子女都在孙恩之乱中被杀。倘若谢道韫还在世上,定然会抛弃才女之名而只求夫妇和谐子孙平安。虚名不过身外之物,难道还比得上毕生幸福?
高嘉和李清照说话,刘琦一直没有贸然插嘴,却不好一直盯着李清照看,便用眼角的余光打量着这个不同寻常的女子。他虽然习武,但毕竟不像那些自小投军的普通兵士,书还是读过不少,但自然不能和那些家学渊源的世家子弟相比。由于没在京城盘桓过,因此他并没有听说过李清照其人,但谢道韫这个名字他还曾经听说过,还记得那是名相谢安的侄女,更是声名显赫的一代才女。如今高嘉竟说其父高俅对李清照的评价如此之高,他自然又多了几分敬仰,而与此同时却又有一种自惭形秽的感觉。
这是很自然的事,从大宋开国到现在,崇文抑武已经深深刻入了每个人的脑子里,而即使是那些武臣,往往在教子的时候也不自觉地加入了这一条。正因为如此,官宦之间的通婚也往往是文官对文官,武臣对武臣,鲜少有文武之间联姻的。他原本只以为自己要娶的是宰相千金,如今却发现高嘉更是才女的弟子,心中那种感受便很有些五味杂陈了。
李清照生来敏感,因此很快发现刘琦有些神情恍惚,略一思忖便明白了事情始末。她撇下高嘉,上前轻轻拍了刘琦一下,见其一下子惊醒过来,便笑着点了点头:“九郎,我以前最不放心的就是嘉儿,此番见到了你,我就放心了。”
高嘉对于李清照对刘琦说这些很是不满,忍不住开口叫道:“李姨!”
“嘉儿,你先到外头去,我另外还有话要对九郎说!”
尽管心下疑惑不安,但是高嘉往日从来没有违逆过李清照的话,只得闷闷不乐地出了房去。她原本想在门外偷听,但最后还是放弃了。她满腹心事地坐在庭院中间的石凳上,一颗心却飘到了里头。她实在没法想象,李清照对刘琦那个家伙有什么好嘱咐的!
里头的刘琦同样有些惶恐,沉默了好一阵子,他方才嗫嚅道:“李姨,我……”
李清照止住了刘琦的话头,轻轻叹了一声:“嘉儿虽然是在名门之中长大,性情却和一般大家闺秀不同。她生来好强,那时为了拜在我门下,曾经三日之中背诗百首,那时才不过四五岁。只不过,她终究是个女孩子,而这个世道,女子纵使有天大的才华,亦没有一展的机会,你明白么?”
刘琦毕竟已经十三岁,这些道理都是懂的,此时便点了点头,然而心结却依旧没有完全去掉。
“自古以来,女子有才都未必是好事,谢道韫能够被谢安赞为才女,却对自己的丈夫恨铁不成钢,女子略有小才便恃才傲物的,终究只是小道。可是,嘉儿却不同。她给我看过她写的诗词,却从来不在外面炫耀,更不曾让人流传出去过,也不曾看不起谁。夫妻俨然一体,若是为了其他因素而心怀顾忌,那么,这日子便会一天比一天难过,你明白么?”
第三十三章 见娇婿语重心长
黄昏时分,英娘方才知道女儿居然和刘琦出去玩了,当下大惊失色,禁不住连连责怪高俅太过放纵了高嘉。而伊容和白玲却不以为然,反而帮着劝起了英娘,最后伊容还振振有词地道:“世间若都是如姐姐这样严格教导,女儿家便全都是一样的性子,有什么趣味?再说了,高郎都讲明了,那是刘家九郎拐着我们家嘉儿出去玩了,和嘉儿一点关系都没有。”
“他说的你也信?”英娘没好气地瞪了暗自偷笑的高俅一眼,眉宇间流露出一丝忧色,“即便再心高气傲,即便再才华横溢,女人总是要嫁人的,倘若一味自行其事,以后到了夫家,别人可不会这样纵容!嘉儿的脾气我还不清楚,要说不是她撺掇了刘九郎,我才不信!”
英娘的这些大道理高俅何尝不知道,只是对于他这个来自现代的父亲,女儿永远都是心肝宝贝,自然不舍得让她被繁复的礼教束缚得动弹不得。而舍弃了太子和嘉王那两位天璜贵胄,也有不少是因为这个原因。
他正想开口作答,冷不丁望见院子中出现一个人影,脸上不由出现了一丝微笑。不多时,那小小的人影便直接冲了进来,大声嚷嚷道:“爹,娘,我今天在大相国寺遇到李姨了!”
英娘原本还想责怪女儿几句,但听到李姨两个字,登时愣住了。不单单是英娘,伊容白玲甚至高俅,全都露出了不可抑制的惊讶之色。自从赵挺之罢相,李格非去世,李清照离开京城之后,已经有好几年没有回京了。
高俅几乎是本能地问道:“她如今在大相国寺?”

【历史军事】推荐阅读:1908远东狂人[精校版]衣冠不南渡特战先驱[精校版]宰执天下[精校版]娱乐春秋[精校版]回到明朝当王爷[精校版]奋斗在盛唐铁十字[精校版]武唐第一风流纨绔[精校版]汉祚高门[精校版]窃明[精校版]武林帝国[精校版]大唐第一世家[精校版]铁骨[精校版]天魔极乐[精校版]我大哥叫朱重八[精校版]李治你别怂小阁老[精校版]秦吏[精校版]护国公[精校版]天可汗[精校版]上品寒士[精校版]伐清[精校版]庆余年[精校版]东汉末年枭雄志[精校版]绍宋[精校版]崛起之第三帝国[精校版]张辽新传[精校版]三国之蜀汉我做主[精校版]谍影凌云唐朝好地主[精校版]庶子风流[精校版]北洋枭雄[精校版]步步生莲[精校版]我的师长冯天魁[精校版]李逵的逆袭之路[精校版]覆汉[精校版]带着仓库到大明[精校版]明末工程师[精校版]明末边军一小兵[精校版]重生之颠覆大宋[精校版]辽东钉子户[精校版]三国之吕布天下[精校版]金牌小书童[精校版]红色警戒之民国[精校版]江山国色[精校版]我当捕快那些年长安风流古希腊之地中海霸主[精校版]我是一个原始人[精校版]崇祯十五年[精校版]我非痴愚实乃纯良[精校版]异域雄心[精校版]虎狼[精校版]大秦:这皇子能处,有事他真上黑道特种兵国色生枭权臣[精校版]第五部队[精校版]巴比伦帝国[精校版]交锋[精校版]佣兵的战争[精校版]穿越时空之抗日特种兵[精校版]大国相[精校版]红楼春[精校版]南宋第一卧底[精校版]明朝败家子[精校版]寒门枭士[精校版]民国之文豪崛起[精校版]医统江山[精校版]赝品[精校版]三国之袁家我做主[精校版]大宋之天子门生[精校版]大宋之风流才子[精校版]天下[精校版]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万历十五年易中天中华史第一部:中华根驻马太行侧[精校版]抗日之铁血远征军[精校版]天下枭雄[精校版]锦衣[精校版]大唐扫把星[精校版]大秦开局时间倒退三十秒[精校版]末日之最终战争[精校版]唐朝小闲人[精校版]醉迷红楼[精校版]清末英雄[精校版]巨浪[精校版]七品封疆[精校版]大秦帝师[精校版]小军阀[精校版]重返大隋[精校版]晚明[精校版]国士无双[精校版]大明国师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镇抚大秦三国之袁氏败家子东唐再续
【历史军事】最新入库:奋斗在盛唐衣冠不南渡三国之袁氏败家子大秦:这皇子能处,有事他真上大明国士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明末大军阀北洋军阀史话(出书版)谍影凌云靖安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