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爱去小说网(www.aqxsw.cc)-- 热门排行--让【“爱”去】给你选一本书吧(^.^)
手机站:m.aqxsw.cc

第35节

作者:从小不会爬
“光是解决了任得敬一头,恐怕还是不行,西夏王室的力量绝对不可小觑。所以,我们还需要再派出一路密使,设法提醒西夏王李仁孝,这正是借机除去任得敬这一心腹大患的大好时机,他们便不会再阻挠用兵了。”白莹钰又立即补充道。
“你是说他们会借金军的刀除去任得敬吗?的确是很有可能,但是得大宋给出必要时出兵的承诺才行,要不然在除去任得敬之后,西夏兵力损失肯定不小,是不一定挡得住金军主力的。看来又得弄个假冒的密使了……不过这个承诺其实不用兑现,有我们在想来金军是不敢和夏军纠缠太久的……”赵抗计划一定,便立即找吴璘商议此事去了。
“这计策真是……这是殿下您想出来的吗?”吴璘倒抽一口凉气,这也太毒了,只要成功的话,最多牺牲两个人,就足以改变天下的形势……
“我还没这么厉害,这是我的一位部下出的主意。”赵抗略有些不好意思地答道,“但我手下却没有可以执行这一任务的人手。”
“臣手下两个死间的人选还是有的,但是殿下啊,臣发现您的手下几乎都不是什么善良之辈,正所谓近墨者黑,殿下劝其向善的心愿是很好的,但也不可以走得太近啊!”吴璘现在开始有些担心起来,赵抗再怎么厉害,终究不过是个十六岁的少年,万一跟这些人混久了,学坏怎么办?能力越强,一旦学坏那危害也就越大,更何况他还很有可能成为未来的南宋皇帝,那可是会祸及天下的啊!
“吴大人请放心,这还有半句呢,正所谓近朱者赤,焉知他们跟着我就不能学好呢?现在还只是约束行为,不过是因为时间尚短而已,我相信只要教育训练得法,天下绝无冥顽不灵之人!”赵抗说得慷慨激昂,但其实他心里想说的是——“大哥,其实我也不是什么好人,您没看出来吗?”。
“这样说的话似乎也有些道理,但愿他能够创造奇迹吧。”吴璘见说服不了赵抗,也只能自我安慰了。另外,吴璘到现在还没有明白,赵构明明是极重感情的人,对唯一的儿子不可能不疼爱,怎么会放任他带兵出国作战,冒这么大的险呢?他却不知道,这一切不过是赵抗孤身在外无人管束,所以任性妄为而已……
“殿下的意图到底是什么?您该不会以为靠这点兵力就能收复失地了吧?”吴璘越想越是不安,最后还是忍不住发问道。
“自然不是,这是我改进了伍员‘疲楚’之计而制定的作战计划,称为‘蝗群战术’。我的目的是削弱敌人,壮大自己,在初期只打孤立弱小的敌人,如果无法避开过于强大的敌人,则撤回大宋境内依托防线固守,金军是无可奈何的。而当我军因缴获大量物资而影响机动能力之后,也可以撤回国内处理物资,这样既有流寇战术的优势,又没有它的弊端。”赵抗开始阐述他的战略思想,神情前所未有地专注。
“这种战术真是闻所未闻,可是万一触怒了金人,他们大举南下怎么办?”吴璘赞叹的同时又有着几分不解。
“金人现在并没有突破长江防线的能力,大举南下只会损兵折将,完颜亮年轻气盛,还有这个可能,如今兀术重新掌权,他用兵一般情况下还算谨慎,应该是不会这样冒险的。”赵抗开始详细解释起来,“而我的军队又不是宋军,他们根本没有攻击口实,如果他们向大宋当地官府要人,我们只要把兵器盔甲一藏,就又成了平民百姓。至于他们的人证,我们只需一口咬定是他们威逼的就可以了,而只要我们做得干净,一般来说他们是得不到物证的,就算万一留下了一点痕迹,我们也可以说是金人栽赃嘛!”
看到赵抗一副小流氓的模样,吴璘真是目瞪口呆,他现在发现他当初对赵抗被手下带坏的担忧实在是多余了,“其实我应该为他们担心才是……”。不过吴璘还有一点疑虑,“如果金军直接追过国境,那怎么办?还有,万一当地官员畏惧金军,不愿配合殿下怎么办呢?”
“金军不习水战,他追过来的话,我只要调动当地宋军便足以拒敌。而如果当地官员露出怯意,我便当场宰了他,只要打胜了,到时候没人会追究此事的,何况还可以令他‘在战斗中牺牲’嘛!”赵抗越说越来劲了……
“可是各地宋军的战斗力参差不齐,很多时候您的军队还是不得不协同作战的,那时战斗中必然会产生大量人证。人证虽然效力不如物证,但只要数量一多,还是难以辩驳的。”吴璘虽然现在已经被赵抗弄得有些晕眩,但还是不太认同他耍无赖的做法。
“这点也很简单,我可以说他们是集体患了‘战争妄想症’,关于这种病症,我会在新出的医书里进行说明。你别看我年纪小,我的医术也是很厉害的……什么?大人您说那些伤口怎么解释?这还用解释?都‘战争妄想’了,他们自然会拿起武器对砍一通了……”赵抗一本正经地回答道。
第七十五章 西北战略(下)
“殿下您真是天纵奇才……”吴璘现在是彻底无语了,“也许真是恶人还须恶人磨,殿下的这些方法金军还真不好对付,可惜我们用不了……”。的确,赵抗因为不必向上官和朝廷负责,所以才可以这样肆无忌惮,实在没办法也可以拍拍屁股走人,而宋军的将领们就不可能了。
“其实这一思路如果推广开来的话,用不了几年,金国就会被拖垮的。”赵抗现在对“蝗群战术”可以说是信心十足。
“这可不行,到时候万一被朝中的文官一弹劾,只怕乌纱帽就不保了……严重点的话,丢脑袋也不是没可能。臣现在不定期地派出骑兵袭扰金国的边境一带,已经是极限了,再过分就会出问题的。”吴璘摇头叹息道,显然他对文官的掣肘很是无奈。没办法,只要宋朝重文轻武的方针不改变,这种无奈就将一直持续下去。
“这样啊……是比较麻烦,那些混蛋只知道空谈,金军打来时他们就算不投降,也只会等人来杀,到时候还不得靠将军们吗?”赵抗虽然发了句牢骚,但也知道以他现在的力量是没法改变南宋官僚体系的痼疾的,他目前唯一的办法就是钻空子。
“有了!大人您可以这样……”赵抗凑到吴璘耳边低声说出了他的变通之法。
赵抗的方法是让吴璘将兵力分成数队,轮流假扮盗匪袭击金国的边城,不但攻击金军,也抢掠当地的百姓。与此同时,吴璘再在宋金边境以无偿供给耕地并出借生产和生活资料的方式招徕移民,被抢掠一空的陕西贫民是无法抵挡这一诱惑的,到时候金国陕甘地区的人口必然将大量流出。金国财力远远比不上南宋,不可能靠长期输血支撑陕西的驻军,那时他们将不得不进行裁军,而吴璘的防区却会因为人口迅速增加而愈加巩固,对陕甘地区金军的优势将更加明显,而赵抗的目的并非仅此而已。
“这样一来,金人只有两个办法,第一种办法就是收缩陕西的兵力,巩固要冲和战略要地,但这样一来陕西五路事实上已经回到了我们大宋手中,甚至大模大样地牧马都没有关系。西北地区宋强金弱,他们已经被大人和尊兄打怕了,是不敢主动出击的,所以这是一种消极的战略。而第二种办法则是从其他地区移民填充空虚的甘陕一带,但只要我的办法一直持续,他们这样做其实只是在不断地向我们提供大量廉价的人口而已,到那时拖垮的就不光是金国的一个地区,而是整个金国了!”赵抗继续解释道。
“可是这样大规模的军事行动,很难瞒过朝中文臣的耳目啊!”吴璘看来已经被那些文官弄得有心理阴影了。
“我还没有说完呢,您可以藉着防备金军进犯的名义在这一带大兴团练,抽选其中的精壮补上缺额,他们便不会怀疑了。”赵抗贼兮兮地笑道,“西北毕竟不是重点,他们不会在这事上面花费太多精力的。大人还可以虚报些兵员,一来是多向朝廷要些军饷贴补那支机动分队;二来是降低他们的戒心,据说那帮混蛋对那些腐败无能的军官一向不闻不问,反倒是对那数量本就不多的清廉能干的将领却盯得很紧,真不知道是为什么!”
“道理很简单,清廉能干的将军被重用的机会大啊,这势必会危及他们文官集团的地位……比如当年的狄……不说这些扫兴的话了,那臣就按殿下说的办,可万一出了问题,皇上那边……”吴璘在战场上英明果决,可在官场上就显得谨小慎微了,都是被逼的。
“放心,我会和老头说的……”赵抗又开空头支票了,事实上他到现在都不愿再见赵构,“不过文官里面也不是铁板一块,大人最好多结交一些不太歧视武官的,总会用得着。”
“多谢殿下。”吴璘虽然嘴上这么说,但他也不是傻子,赵构把这个唯一的儿子派出来冒险,怎么看这对父子的关系都有些问题,“殿下率军深入敌后,可谓步步危机,皇上就您一个儿子,怎么会放心得下呢?”
“他自然很放心……”赵抗在肚子里已经把赵构不知道骂了多少遍,但嘴上却说,“以我目前的战略方针,是不会遇到多大危险的,这里敢问吴大人,您觉得当初秦能灭掉东方六国,根本原因是什么?”
“自然是商鞅变法后国富兵强,再加上其后秦国明君迭出,良将如云,又很善于吸纳他国的人才,实力此消彼长,再加上秦始皇雄才大略,秦国自然能够扫平六合了。”吴璘给出的是史书上的标准解释。
“不对,东方各国也曾强过,而秦国也弱过,为什么秦国能够由弱变强,而东方各国却只能强盛一时呢?”赵抗立刻毫不客气地反驳道。
“这……请殿下教我。”吴璘现在已经完全对赵抗刮目相看,虽然自己在实战上决不会比这个毛头小子差,但是赵抗新颖的想法与透彻的见解则常常能令吴璘茅塞顿开。
“那是因为秦国始终可以掌握战争的主动权,大人不妨回想一下,基本上战国时期与秦国有关的大战役,秦国都是发起者。掌握了战争主动权,即使实力稍弱,胜率也会相当高,秦国统一天下的可能性自然比其他六国要大得多了。但这只是次要原因,决定了秦国可以打别人,而别人不会去打秦国的那个因素,才是最根本的原因啊!”
“的确,函谷关天险在手,便可以毫无顾虑地出兵东进了。”吴璘自以为已经明白了。
赵抗心中叹息,吴璘虽然善战,但对政治懂得还是太少了,因而在战略上不可避免地稍有欠缺。他只得耐着性子继续解释道,“这只是次要的一方面,关键之一在于秦国是一面受敌,容易应付,而东方诸国则混战不休,这样一来秦国便可以轻轻松松地做那只黄雀了。不光是秦国这样,举凡历朝历代,无不是偏居一壤者席卷天下,商自东夷,周出西岐,秦出西戎,汉出巴蜀,唐出晋阳,这正与围棋中占据边角者胜是一个道理,至于隋朝,本身实力就已经超过了南北两个敌人之和,那战略态势便没有多大影响了,更何况当时还有长孙晟(长孙皇后和长孙无忌的父亲,历史上罕有的神射手——一箭双雕说的就是他,当即令突厥人拜服不已,此后很多突厥贵族求长孙晟教授他们子侄箭术,可见汉人的骑射未必就比胡人差,关键还是看天赋和训练;卓越的军事战略家与外交家,他献上‘远交近攻、离强合弱’的方针,将强大的突厥弄得四分五裂,直到唐初都没有完全恢复元气,要不然唐朝的天下也没这么容易打下;战术能力也不弱,很阴的那种……他也是中国历史上的超级牛人之一,带着几个护卫就跑到突厥可汗那里让他亲自给不久要来巡视北疆的隋炀帝除草……结果突厥的启民可汗和几十个突厥显贵干得可欢了……隋炀帝对其颇为信服,要不是他早死,未必就会那么乱来,那也就不会有唐朝了。顺便提一下,在黄易大师的《大唐双龙传》中,他乃是假死,换了个更响亮的名字——石之轩)这样的卓越战略家,而名将和谋臣之多更是历朝所罕见,隋文帝也算明君,那统一天下自然易如反掌了。”
吴璘立即反驳道,“殿下怎么将本朝给漏掉了?我朝太祖可是在北有辽国和北汉的情况下一统天下的。”
第七十六章 谈兵(上)
“本朝的情况有其特殊之处,后周的实力本就不弱,而辽国虽然兵力强盛,但是中间却隔了一个实力有限的北汉,无法倾其所有而大举南下,所以一直无法对我大宋构成致命的危险。而此时的南方则分裂成诸多小国,实力上与我大宋相去甚远,所以只需派一支偏师即可扫平,那又有何难度可言?何况太祖皇帝‘先南后北’的战略在当时的情况下虽然容易成功,但也为日后受制于北方的劲敌埋下了隐患,个中缘由也正是秦国之所以能统一天下的第二个关键!”赵抗从来都是听陆仁他们讲,现在自己有机会教别人,自然是侃侃而谈,但正是在这一过程中,他原本有些凌乱琐碎的战略思想得到了梳理,他日后扫平天下的总思路自此也初显端倪。
“吴大人,您有没有想过世上为什么会有战争?”赵抗很突兀地问道。
“这……引发战争的缘由太多了,臣可说不全。”吴璘毕竟不是战略家,还从未从这样的高度思考过问题。
“我的老师曾教导我说,军事是政治的延续,政治是经济的体现,所以归根到底,发动战争是为了获利。”赵抗却不知道,陆仁教他的这话也是盗用别人的名言……
“这话……不对啊,这似乎也不能概括所有的战争,比如说春秋末期吴楚两国之间的战争,前期是因为两小儿争执,后期是伍子胥借兵报仇,与经济上的利益似乎没多大关系吧!”吴璘对赵抗的言论只是部分认可。
“如果吴楚之间没有发生战争的利益根源,两小儿的争执最多发展成较大规模的械斗就会终止,而伍子胥则将不得不到其他国家寻找机会。在那个时期,楚国富足而吴国贫困,国力上似乎差距颇大,但也正因为这样,吴国一旦能够打败楚国,他们便可以获得巨大的利益。而楚国若兵发吴国,在当时则得不到什么实际的利益,所以吴大人您也应该很奇怪吧,小国吴国不断进攻,而大国楚国则反而消极防御,只要当时两国的经济状况不发生重大改变,最后的胜利者一定是吴国,当然这只是理论上的结论。因为时间若拖得太长,则局势可能发生对吴国不利的改变,到那时就会出现变数了。但是吴国很幸运,伍子胥和孙武的到来,使吴国取得胜利的时间大大提前。”赵抗略顿了一下继续说道,“但是后来局势发生了变化,楚国随着人口的增加,对土地的需求也随之水涨船高,这样一来原本毫无价值的吴越地区立刻变成了一块肥肉。楚国的国力毕竟强盛得多,只要有了出兵的动力,很轻易地就征服了吴越地区,使楚国的版图大为扩张。这一切的历史事件是否正如我说的一样呢?”
“殿下说的一点也没错,我们与金人交战,除了骑兵数量不足和朝中文官的掣肘外,最大的问题就是我们出兵是劳民伤财,而他们则可以通过抢掠而获取巨大的收益,因此导致双方士气不成比例。”吴璘有感于心,叹息道。但吴璘似乎很快又找到了反例,中国历史上的战争实在是太多了,“可是勾践卧薪尝胆又怎么解释呢?”
“吴越争霸依然符合我的理论,越国穷而吴国富,动力大得很,勾践复仇的决心只是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而已。”赵抗笑道,但他很快又话锋一转,“刚才所说的,不过是最粗浅的层次,要说到核心的部分,就必须先弄明白人命值多少钱!”
“生命的价值怎么能用金钱来衡量呢?”吴璘有些不满地回道。

【历史军事】推荐阅读:1908远东狂人[精校版]衣冠不南渡特战先驱[精校版]宰执天下[精校版]娱乐春秋[精校版]回到明朝当王爷[精校版]奋斗在盛唐铁十字[精校版]武唐第一风流纨绔[精校版]汉祚高门[精校版]窃明[精校版]武林帝国[精校版]大唐第一世家[精校版]铁骨[精校版]天魔极乐[精校版]我大哥叫朱重八[精校版]上品寒士[精校版]李治你别怂小阁老[精校版]秦吏[精校版]护国公[精校版]天可汗[精校版]伐清[精校版]庆余年[精校版]东汉末年枭雄志[精校版]绍宋[精校版]崛起之第三帝国[精校版]张辽新传[精校版]三国之蜀汉我做主[精校版]谍影凌云李逵的逆袭之路[精校版]唐朝好地主[精校版]庶子风流[精校版]北洋枭雄[精校版]步步生莲[精校版]我的师长冯天魁[精校版]覆汉[精校版]带着仓库到大明[精校版]明末工程师[精校版]明末边军一小兵[精校版]重生之颠覆大宋[精校版]辽东钉子户[精校版]三国之吕布天下[精校版]金牌小书童[精校版]红色警戒之民国[精校版]江山国色[精校版]我当捕快那些年长安风流古希腊之地中海霸主[精校版]我是一个原始人[精校版]崇祯十五年[精校版]我非痴愚实乃纯良[精校版]异域雄心[精校版]虎狼[精校版]大秦:这皇子能处,有事他真上黑道特种兵国色生枭权臣[精校版]第五部队[精校版]巴比伦帝国[精校版]交锋[精校版]佣兵的战争[精校版]穿越时空之抗日特种兵[精校版]大国相[精校版]红楼春[精校版]南宋第一卧底[精校版]明朝败家子[精校版]寒门枭士[精校版]民国之文豪崛起[精校版]医统江山[精校版]赝品[精校版]三国之袁家我做主[精校版]大宋之天子门生[精校版]大宋之风流才子[精校版]天下[精校版]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三国之袁氏败家子万历十五年易中天中华史第一部:中华根驻马太行侧[精校版]抗日之铁血远征军[精校版]天下枭雄[精校版]浴血逃兵[精校版]锦衣[精校版]大唐扫把星[精校版]大秦开局时间倒退三十秒[精校版]末日之最终战争[精校版]唐朝小闲人[精校版]醉迷红楼[精校版]清末英雄[精校版]巨浪[精校版]七品封疆[精校版]大秦帝师[精校版]小军阀[精校版]重返大隋[精校版]晚明[精校版]国士无双[精校版]大明国师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镇抚大秦
【历史军事】最新入库:奋斗在盛唐衣冠不南渡三国之袁氏败家子大秦:这皇子能处,有事他真上大明国士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明末大军阀北洋军阀史话(出书版)谍影凌云靖安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