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爱去小说网(www.aqxsw.cc)-- 热门排行--让【“爱”去】给你选一本书吧(^.^)
手机站:m.aqxsw.cc

第200节

作者:从小不会爬
金国境内民族众多,各族胡人总人口(这是按照家庭中只要有一个胡人,便都是胡人的计算方法,由于金国当时汉人男子娶胡女的情形极其罕见,所以这种计算方法还是比较合理的)接近五百万,他们的处境自然都要比处于最底层的汉人要好得多,但是各胡族之间差别还是很明显的。女真人作为统治民族,自然是高高在上,而与之同宗的渤海人与高丽人基本上也被视作女真人来对待,各方面的条件自然没话说,他们构成了金国维持其残酷统治的核心力量。作为被征服的原辽国遗族,契丹人与奚人的各方面待遇就要差得多了,但由于他们忿于北宋不顾信义联金灭辽,在其后的灭宋之战中尽心尽力,从而得到了金国朝廷的进一步重视,从此深受信任,进入了金国的统治阶层。
契丹人与奚人深受汉化,如今的族人已经大多定居从事农耕,但仍有数十万部众居住在大草原东南部,客观上为金国挡住了草原鞑子的侵扰,所以金国历代皇帝对他们多有恩赏。但是,契丹人毕竟曾是女真人的主人,他们真的心服了吗?谁也说不准,再加上契丹人由于与草原上的蒙古等很多部族同宗的缘故,在草原各部族中影响很大,当初耶律大石几十骑退入草原后轻松拉出上万人的队伍就是明证,这令金人对其始终有着几分忌惮,留有专门的军队以应对不测,这也正是当初赵抗那么点人就能在女真本部如入无人之境的原因之一。
这批居住在漠南的牧民不用向金国纳税,每年只需象征性地向金国缴纳少量贡赋,本来日子过得还是很不错的。可是金国自从被赵抗搞过以后国力衰减得很厉害,而南宋每年总价值百万贯的岁币对于庞大的金国来说只能算是聊胜于无,于是完颜亮就把主意打到了他们身上。此后金人不但要求他们缴纳更多的贡赋,而且在边境马市上大幅压低价格,并严格控制盐、茶等草原必需品的贸易,从中谋利,令契丹等族牧民苦不堪言。
这批牧民的首领正是当初被江晨星的近卫师骑兵团打得满地找牙的耶律斡罕,他是大辽皇族的后裔,素有恢复之志。在当初被赵军上了一课之后,斡罕意识到自己手下虽然号称有数十万之众,却既不像更北面的蒙古和塔塔尔人那样不断经受战争磨砺,又不像汉人的军队那样有严密的制度和纪律。虽然牧民由于生活方式的原因,个人战力都不错,但他们既缺乏战争经验,也不能很好地协同配合,完全是一盘散沙。
这样下去,就算手下有百万大军,斡罕的雄图大志依然只是黄粱美梦,于是他随即双管齐下,以期增进麾下部众的战斗力。一方面他多次派出大量骑兵前往草原,帮助金军执行“减丁”的任务,以达到练兵的目的;另一方面他则以为了减少“减丁”中的伤亡为由,将麾下的部众进行了粗略的军事化编组,并不时地进行一些针对性的训练,以提高部众的协同作战能力。
但是,尽管几年来这支原来的乌合之众有了明显的进步,但在金国号称百万大军面前还是不够看的。而且斡罕在这批牧民中的威望不够,真要号召大家造反,估计没几个人听他的。不过,完颜亮派牌印燥合等人传达的征兵令却让斡罕发现了机会,他以西北路临近草原鞑子的牧区、如果将丁壮征走、剩下的老弱妇孺势必遭受侵掠为由,请求完颜亮免征。而燥合担心如果不将这些部族的可用兵力抽光,万一大举南下时他们起兵造反怎么办?连他都看出来的问题,完颜亮怎么可能看不出来?要是报上去,肯定没好果子吃,再加上完颜亮为人暴戾无常,牌印燥合不敢回奏,只是一味地继续督促起兵。耶律斡罕便暗中进行煽动,说是金人这样做是为了让契丹的青壮去当金军南征的牺牲品,并借草原鞑子的刀,清除自己这一心腹大患,一向好勇斗狠的牧民自然不干了,纷纷暗中串联准备起兵反金。
可耶律斡罕万万没有想到,有人比他动手还快,他正准备再过两天一切准备就绪便宣布起兵反金,结果契丹译史撒八和孛特补等人激于义愤杀死了燥合与金朝招讨使完颜沃侧,夺取招讨司所贮存的兵甲三千副,举行起义,并推都监老和尚为招讨使。而西北路各族人民纷纷起而响应,起义很快形成燎原之势,而尚未作好准备的耶律斡罕不得不蹲到墙角画圈圈去了……
眼见自己准备了这么多年,到头来却为别人做了嫁衣,斡罕反而放弃了立即起兵的打算,转而坐山观虎斗起来,却不知道他已经将唯一可以成功的机会错过了。完颜亮的反应速度不可谓不快,他立即派右卫将军萧秃剌开赴西北路。不久又派枢密使仆散忽土和西京留守萧怀忠领兵一万,与萧秃剌合兵前去镇压起义军。结果萧秃剌因兵力不足,被撒八军打败,不得不退守临潢。而撒八见金国大军将到,便决定沿龙驹河西行,准备投奔西辽。当仆散忽土、萧怀忠等人追到河边时,撒八已经去远,忽土等人眼见追不上,只得无功而返。完颜亮闻讯大怒,将仆散忽土、萧怀忠、萧秃剌处死。接着,他又命纥石烈志宁为北面兵马副都统,与都统白彦敬等联合进军,追剿起义军。
撒八率军西撤的路上,起义军内部发生了分歧。撒八主张投奔西辽反金,而大部分契丹人都不愿意远行,主张回军去占领契丹人的故乡临潢。而刚宣布起兵不久的耶律斡罕,则借着会师之机诱杀撒八,并拘捕了老和尚与孛特补等人。耶律斡罕随即自任都元帅,领兵回到临潢府东南的新罗察驻营,居然安心做起他的土皇帝来了。
第四百二十三章 两路平乱
眼见契丹人势力强大,太子少师熊祥主张招抚,完颜亮便派契丹人移剌扎八前往招降。谁知扎八见斡罕兵强马壮,马上见风使舵归附了起义军。耶律斡罕得知金军虚实后,立即领兵攻打临潢府,擒获金军总管移室懑。虽然由于分裂和火并损失了很多部众,但是耶律斡罕直接控制的军队却越来越多,而且在连续不断的战斗中,这支军队也迅速成长起来,各方面都称得上是难得的精兵了。仗着手中的五万多精锐骑兵,耶律斡罕的野心完全暴露了出来,他很快自称皇帝,建年号“天正”并在随后的多次战斗中打败金国的地方驻军,甚至有不少难民逃进了燕京城,令完颜亮大为震怒。他当初采取招安手段是不想在南征前损耗太多的实力,谁知道这个耶律斡罕给脸不要脸,那就打吧!
金军接连失利,完颜亮却面临无人可用的窘境。纥石烈志宁上次出兵时不知道是不是过度操劳,突然病倒了,完颜亮知道后亲自为其熬药,纥石烈志宁的病情终于渐渐好转,但至少几个月内是不能出战了,硬撑的话他一定会步当年完颜娄室的后尘。而金军的统帅布萨忠义呢?他刚被派去征剿火山义军李铁,毕竟相对来说,完颜亮还是更担心汉人造反啊!
尽管如此,耶律斡罕也不能一直不管,于是完颜亮便派右副元帅完颜谋衍率领各路兵马镇压起义军。完颜谋衍屯军懿州庆云县,奏请朝廷增兵护送粮饷。完颜亮便命令部分训练(为南征准备的精兵)中的士兵前往护送。不久,斡罕的军队从泰州方向进攻济州,企图截断金军的粮道。结果因为金军早有防范而未能得手,完颜谋衍立即集合精兵一万三千人,轻骑追击败退的起义军。
这时,局势渐渐变得对金军有利起来,契丹起义军将领虬者和弟孛迭等人见势不妙,纷纷叛变降金。虬者向完颜谋衍献计:出兵攻掠起义军辎重,待起义军回军救援时加以歼灭。完颜谋衍深以为然,便依计进攻,斡罕果然还军自救,在长泊遭到金军徒单克宁部袭击。金将万户完颜襄又从起义军背后袭击,将其击败。但完颜谋衍过于谨慎,只是纵兵劫掠辎重,不敢全力追击,错过了一举平乱的良机。
不知是不是金军的霉运已经到了头,纥石烈志宁的病情大有好转,在他的再三请求下,完颜亮终于准其带病率军平乱。而此时斡罕已经率军向西退却,到了临湟西南的霜菘河边,并在渡河后毁坏了渡口。纥石烈志宁率军追至河岸,设下疑兵与义军隔岸对峙,试图吸引住义军的注意力。而他自己则亲率主力于下游渡河,但是智者千虑、必有一失,他的计策居然被契丹人识破了……
金军渡河后刚要用饭,因为行军迟缓没能赶上“半渡而击”机会的起义军大举掩杀过来,志宁急忙整军迎战。起义军从南面山岗上飞驰而下,三次冲入金军阵地。纥石烈志宁强撑病体,奋力苦战,虽然被流箭射中左臂,仍然沉着指挥作战。
起义军见金军阵型严整,无懈可击,便从上风纵火,仗着烟雾之势猛攻金军。金军官兵在风烟中不辩东西,军心大乱。纥石烈志宁心中大急,高呼道,“风向无常,岂可自乱阵脚?”金军军心稍定,勉强顶住了起义军的攻势。没过多久,风居然停了,烟雾迅速散去,这令金军士气大振,欢呼声不绝于耳。而起义军那边则没有迅速作出应对,纥石烈志宁果断地抓住这个稍瞬即逝的机会,指挥军队全力反击,起义军大败。可是,金军一部追击过急,抢先渡过了溪涧,结果被起义军杀了个回马枪,这支金军不得不败退到涧北。
斡罕再次率军向西退却,完颜谋衍不敢追赶,驻军于桓州白泊。斡罕进攻懿州失利,又转攻川州,向山西进军。随着起义军逐渐迫近金国都城燕京,暴怒的完颜亮打算亲自率军出战,被众臣苦谏后才暂时放弃了这个念头。
眼看一个小小的契丹首领居然折腾了这么久,完颜亮又不能置大局不顾改行当将军,憋了一肚子火没处发,于是他宫里的女人可就惨了。本就有些虐待倾向的完颜亮变得比以前更加疯狂,好在不久就有一个好消息传来,那些妃嫔才免于被他玩死。
原来,派出剿灭火山义军李铁的布萨忠义回来了,战绩相当骇人,金军一个没死,就将火山义军首领李铁射死,而火山义军则被轻易击溃,这也未免太顺利了……
布萨忠义自上次赵军北伐之后,意识到随着赵国重新拾起车兵这一正面战场的利器,只适用于正面冲击的重骑兵将会迅速被淘汰。在这种情况下,轻骑兵以其出色的机动性和灵活性得到了布萨忠义的重视。这次布萨忠义带去剿匪的三万轻骑兵,就是这两年狠抓训练的成果。这支精兵和纯粹的弓骑兵不同,他们依然要进行必要的搏杀训练,这样他们在追击时便可以发挥出更大的作用,而与火山义军的战斗中,这一点表现得非常明显。
尽管金军训练有素,但能以零伤亡的成绩取得胜利,多少还是带了一点运气因素。当时火山县城告急,一旦它被攻破,火山义军必定会裹挟百姓以壮声势,那么起义将会迅速形成燎原之势,局势就难以收拾了,就算最终平定,金国也会付出难以承受的损失。于是,布萨忠义为了赶速度只率三百骑轻装疾进。火山义军有数万之众,首领李铁又是剽悍之徒,怎么会把他们放在眼里?可是李铁他们并没受过正规的训练,完全只是凭着勇气和个人的武艺战斗,结果李铁带头冲锋的结果就使得他自己成了再好不过的靶子……
随着布萨忠义一声令下,三百精骑全体下马拉开了长弓,一阵破空声之后,缺乏重甲防护的义军首领李铁被当场射成了刺猬。李铁到死也没弄明白,为什么金军的弓箭能射那么远?虽然他们会下马射箭这一点确实是李铁没想到的。
原来上次赵军北伐中,金军击败宋赴义的骑兵后,终于意识到蒙古复合弓的优越性,以前蒙古人使用时因为缺乏铁质箭头而不能充分发挥威力,所以金人一直都没怎么在意。完颜亮随后便下令国内的工匠立即仿制,而且还分为多种型号,其中包括马上用的短弓和马下用的长弓,这使得金军轻骑兵的战斗力有了很大提高,他们高喊“女真以骑射为本”时终于不必担心闪到舌头了……
第四百二十四章 用人不疑
弓箭改进、下马长弓战术的突然性、这三百精骑个个膂力过人,再加上李铁枪冒失地冲在队伍的最前面,所以他死得其实一点都不冤。火山义军虽然人数不少,但其实就是一群流寇,首领一死众人便纷纷做鸟兽散。布萨忠义率军一路追杀,斩首数千,却因为人数太少而让大部分义军将士逃入了太行山区。布萨忠义考虑到进山剿匪难度大、耗时长,再加上现在契丹反乱是更大的麻烦,于是他在下令当地官府招抚那些失去首脑的义军之后,便率领得胜之师回到了燕京。然而,布萨忠义却没想到,虽然获胜的是他,但得利最大的却另有其人……
完颜亮对征伐契丹的诸军作战不利非常不满,下诏将他们大骂一顿,并将完颜谋衍、完颜福寿召还燕京,解除了兵权。而纥石烈志宁虽然表现也不算完美,却得到了进一步的擢升,被任命为元帅右监军,封定国公。完颜亮还下令立即从燕京运送强弓一万五千张、箭一百五十万支到懿州军中。布萨忠义凯旋后,还没来得及休息,就被任命为平章政事兼右副元帅,负责诸路金军指挥,由于这种内战“神罚”不愿资助,完颜亮不得不从自己的内府中支取了数十万两现银以资军用。从此,金国朝廷再次加强了对起义军的镇压力量,而纥石烈志宁的地位也不断上升,成为了金国仅次于布萨忠义的主要军事统帅。
斡罕率契丹起义军向西经过花道,路上与布萨忠义相遇。当时,起义军还有十万之众,实力仍很强大。两军隔河对望,起义军冒险渡河求战,以四万人先攻金军左翼。金军远来疲惫,初战不利。但就在此时,纥石烈志宁部却杀到了起义军身后。斡罕不敢恋战,便加速摆脱金军,经花道往西转移。
由于长期作战,金军已经人马疲弱,不堪作战。起义军向西撤退后,诸将都想停止追击以修整军队。这时,纥石烈志宁俘获了几个起义军的斥候,了解到了起义军的详细情报。原来,花道之战后,斡罕在指挥上出现了重大失误。他将起义军中的精锐和老弱分开,自己率领精兵,而以老弱保护妇孺和辎重,分道转移,约定在山后地区会合,从而分散了兵力。纥石烈志宁立即发现了将其各个击破的良机,主张大家不辞辛苦,坚持追击起义军,拿下他们的粮草辎重,得到布萨忠义的赞同,二人便率军紧追不舍。
金军路经移马岭,抵达袅岭西陷泉时与斡罕军再次相遇。这时,耶律斡罕的三万多骑兵正在涉水东渡,布萨忠义反应极快,立即指挥大军抢先占据南岗。布萨忠义布下阵势,命左翼军依岗为阵,迤逦向北,步兵紧跟其后,而右翼军则位于队伍的末端,并折向东方。当时,大雾弥漫、契丹人看不清楚不敢贸然发动攻击,结果当大雾散去后,金军的阵型已经布好,正是布萨忠义最擅长的偃月阵。在契丹人眼中,它看上去就像一弯新月:步兵居中,骑兵据其两翼;看上去气势磅礴,就像是一条不见其首尾的巨蟒。又过了一会,行动迟缓的耶律斡罕才率军渡过河来,见到金军左翼已经占据了南岗,便将攻击重点定在了看上去要弱得多的右翼军上。金人右翼军主将万户扎拉因有偃月阵做后盾,士气十分旺盛,契丹人渐渐不支,不得不暂时后撤。布萨忠义见契丹人后撤,立即命令偃月阵各军立即包抄,但也要他们互相策应,以免露出破绽。契丹起义军大败,涉水而逃,却因河边泥泞而受困其中。金军乘势大进,溃不成军的契丹人马互相践踏而死的不计其数,而侥幸摆脱泥淖逃入树林的契丹人,也大多被金军俘虏。耶律斡罕大势已去,只带数人逃出,斡罕的弟弟六院司大王袅被擒,陷泉被金军夺回。斡罕的家小随溃兵经落括岗向西逃跑,纥石烈志宁率军追上他们,缴获了全部辎重,俘获五万余人,牲畜不计其数。此战中契丹起义军的主力受到重创,从此战争的局势已经完全倒向了金军一边。
陷泉之战后,斡罕收聚溃兵,只剩一万余人,无奈之下进入了奚族的地盘,在那里又补充到一些奚兵,继续坚持抵抗。耶律斡罕很清楚,完颜亮绝不会宽赦他,现在他也不想做什么皇帝了,他是为了自己的性命而战。没过几天,金国元帅右都监完颜思敬率所部兵马进入奚地,与主力军会合追讨。契丹起义军处境更加困难,大部分将士降敌,而由于饥疲交加,即使坚持战斗的起义军将士也纷纷病倒,在缺医少药的情况下死者极多。而这种情况下,金军更是穷追不舍,斡罕不得不向北逃进了大草原。
纥石烈志宁曾经俘获起义军将领稍合住,却没杀他,反而将他放回起义军,要他伺机擒捕斡罕,并许以高官厚禄。稍合住回到起义军后,隐瞒自己被俘投敌真相,并在起义军将领中挑拨离间以涣散军心。起义军屡战屡败,令稍合住挑拨起来事半功倍,一段时间之后起义军更加人心涣散。没过多久,稍合住便与另一个起义军将领神独斡猝然发难,一举抓住了耶律斡罕,并率军向金军完颜思敬部投降。十二天后,斡罕被押送到燕京处以极刑。
斡罕虽然不是一名英明的领袖,但他的死却使得契丹起义军陷入群龙无首的境地,情况较之他在的时候更加糟糕。而金军则乘势进攻,起义军的枢密使逐斡、都元帅丑哥等三十余人相继战败被俘,纥石烈志宁又追击起义军余部至燕子城,标志着这次声势浩大的以契丹为首的诸胡族牧民起义彻底失败。
凯旋归来后,纥石烈志宁再次得到封赏,虽然他现在地位仍不及布萨忠义,但只要是人就看得出来,完颜亮很明显对年轻的纥石烈志宁更为青睐。在对纥石烈志宁的使用上,完颜亮是真正的用人不疑,要是当初因为他初战不利就将其撤换的话,就没有后来的完胜了。
虽然这次起义的规模很大,但由于起义军大部分时间都在草原边缘地带转悠,对主要农业区和大城市都没有造成什么损害,所以金国的国力并未受到太大的影响。虽然兵源损失了不少,但那些新征的士兵也因此得到了战争的历练,而且完颜亮还乘机清除了那些隐藏在金国内部的不安因素,也算是有得有失了。但是,由于被这次大起义牵扯掉很多精力,金国的君臣在此期间并未注意到,在河北与山西的交界地区有一支不像火山义军那样显山露水的势力正在迅速壮大起来。
第四百二十五章 分歧
石贵的梁山泊义军在这两年里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但因为策略对路,并没有引起金军特别的注意,再加上梁山泊地形特殊,金军一直没有对其发动过大规模的进剿,而小队金军嘛,实际上是来送兵器装备,加速梁山泊义军正规化的……
为了避免在实力足够以前遭到金军毁灭性的打击,梁山泊的独立师继续韬光养晦。简单概括一下就是这几句话:精兵战略、巩固根基、分队行动。这样一来,梁山泊义军的战斗力大大增强,而军队数量却并没怎么增加,再加上独立师现在都是以营为基本行动单位,在金国官吏看来,他们是众多实力不强的贼寇,而不是一支实力强劲的盗匪,这样他们便会认为逐一清剿难度太大,不如大事化小,以免上官责罚。而梁山泊在没有外忧的情况下,终于可以集中全力,将八百里梁山泊彻底掌握在手中,不但稳定了后方,而且开拓了财源,即使不靠攻掠地方,也足以养活梁山泊义军的数万军民了。
而且,梁山泊义军的眼线开始遍布整个山东,消息可比当初灵通多了。所以在契丹起义时,独立师也狠狠地干了几票,结果召来了东平府数千金军的进剿。以独立师现在的实力,硬碰硬打掉这支金军也不会有多大难度,可是出于隐藏实力的需要,梁山泊义军还是利用了老朋友——芦苇荡。在水火夹攻下,独立师几乎无损地获得了胜利。但就在大家欢庆胜利的时候,山寨中的一个年轻人却发现了其中的隐忧……
“师长,在下觉得我们有必要发展新的根据地了。”提出这个意见的正是毛遂自荐来到独立师学习和帮忙的赵训。由于他的身份特殊,石贵既不好冷落他,又怕他遭遇意外,便一直只将他当作参谋来用,这令赵训颇有不满。
“目前我们独立师只有精兵万余人,即使加上军人眷属也不过三万不到,这八百里水泊完全可以容纳得下,似乎还没到向外铺开的时机。而且以我们现在单薄的兵力,如果再行分兵,如何应对接下来金兵的围剿?小王爷你也应该知道,随着契丹反乱的平定,金人将获得大量可以机动的兵力,这时分出去新建立根据地,实在是太冒险了!”
“师长明鉴,在下来梁山泊也有一年多了,由于闲来无事,常去金沙滩钓鱼,却意外地发现,每过一段时间,我钓鱼的位置就得向前挪一挪,这令我很奇怪。后来问过当地的渔民才知道,自从当年宋江等人反乱被官军剿灭以后,这八百里梁山泊的广阔水域就开始不断萎缩。我粗略地调查了一下,如今的梁山泊恐怕连方圆三百里都不到了吧。我想可能是由于这片水泊本就是洪水淤积而成,没有河流注入,所以才会这样。”赵训抱拳躬身道。
“殿下不愧是读书人,观察就是仔细,末将来这里有些年头了,都没注意到这一点。”石贵赞了一句,便话锋一转,“可是这么大一片湖泊,要完全干涸,没几十年时间是不可能的,到那时我们的使命早已完成,所以小王爷不必太在意。”
“金军不需要等到它完全干涸,只需湖水浅到一定程度即可,在下派人去量过,目前水泊的最大水深也不到三丈,平均水深才一丈出头。按照目前水位下降的速度,五到十年后这片水泊就会化为多个小湖和大片的沼泽湿地。”赵训不等石贵接过话茬,抢着说了下去,“其实只要再过一年,他们应该就可以采用以稻草沙袋填埋的方式,开出一条通向梁山的道路来,那时可就难办了!”

【历史军事】推荐阅读:1908远东狂人[精校版]衣冠不南渡特战先驱[精校版]宰执天下[精校版]娱乐春秋[精校版]回到明朝当王爷[精校版]奋斗在盛唐铁十字[精校版]武唐第一风流纨绔[精校版]汉祚高门[精校版]窃明[精校版]武林帝国[精校版]大唐第一世家[精校版]铁骨[精校版]天魔极乐[精校版]我大哥叫朱重八[精校版]李治你别怂小阁老[精校版]秦吏[精校版]护国公[精校版]天可汗[精校版]上品寒士[精校版]伐清[精校版]庆余年[精校版]东汉末年枭雄志[精校版]绍宋[精校版]崛起之第三帝国[精校版]张辽新传[精校版]三国之蜀汉我做主[精校版]谍影凌云唐朝好地主[精校版]庶子风流[精校版]北洋枭雄[精校版]步步生莲[精校版]我的师长冯天魁[精校版]李逵的逆袭之路[精校版]覆汉[精校版]带着仓库到大明[精校版]明末工程师[精校版]明末边军一小兵[精校版]重生之颠覆大宋[精校版]辽东钉子户[精校版]三国之吕布天下[精校版]金牌小书童[精校版]红色警戒之民国[精校版]江山国色[精校版]我当捕快那些年长安风流古希腊之地中海霸主[精校版]我是一个原始人[精校版]崇祯十五年[精校版]我非痴愚实乃纯良[精校版]异域雄心[精校版]虎狼[精校版]大秦:这皇子能处,有事他真上黑道特种兵国色生枭权臣[精校版]第五部队[精校版]巴比伦帝国[精校版]交锋[精校版]佣兵的战争[精校版]穿越时空之抗日特种兵[精校版]大国相[精校版]红楼春[精校版]南宋第一卧底[精校版]明朝败家子[精校版]寒门枭士[精校版]民国之文豪崛起[精校版]医统江山[精校版]赝品[精校版]三国之袁家我做主[精校版]大宋之天子门生[精校版]大宋之风流才子[精校版]天下[精校版]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万历十五年易中天中华史第一部:中华根驻马太行侧[精校版]抗日之铁血远征军[精校版]天下枭雄[精校版]锦衣[精校版]大唐扫把星[精校版]大秦开局时间倒退三十秒[精校版]末日之最终战争[精校版]唐朝小闲人[精校版]醉迷红楼[精校版]清末英雄[精校版]巨浪[精校版]七品封疆[精校版]大秦帝师[精校版]小军阀[精校版]重返大隋[精校版]晚明[精校版]国士无双[精校版]大明国师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镇抚大秦三国之袁氏败家子东唐再续
【历史军事】最新入库:奋斗在盛唐衣冠不南渡三国之袁氏败家子大秦:这皇子能处,有事他真上大明国士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明末大军阀北洋军阀史话(出书版)谍影凌云靖安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