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爱去小说网(www.aqxsw.cc)-- 热门排行--让【“爱”去】给你选一本书吧(^.^)
手机站:m.aqxsw.cc

第532节

作者:言无咎
眼见蝎尾枪疾速赶上距离目标越来越近,可是到慕容恪身后丈余时却忽地一沉,扑通一声掉落水中。原来蝎尾枪是熟铁所制,太过沉重无法及远。
“快给我对准慕容恪射——”石青一边招呼靠过来的弓骑兵,一边飞身下马,从左右抢过两支木枪。随即右臂连挥,连环掷出两支长枪。
慕容恪身边的死士并非等闲,岸上刚刚有点动静,一大群人已经拥簇到慕容恪身后,准备为他遮挡箭矢。弓骑兵弓弦绷响,四五个死士应声落马,只是不等新一轮箭矢袭到,补上空隙。
石青手持双枪,深深吸气,竭力静下心来,当弓骑兵一轮箭矢又射倒一批死士之时,不等对方有人补上,他右臂奋力一扬,掷出长枪,紧跟着抓起第二支长抢,再次奋力掷出。两根长枪首尾相接,连环刺向慕容恪后背。
“辅国将军小心!”燕军死士有人看出不对,其中一人顾不得驱马过来遮掩,一边惊呼报讯,一边从战马上飞身而起,向慕容恪背后扑去。
“噗哧——”第一支长枪袭到,轻易刺入死士胸口,长枪余势未尽,串着死士身子继续向前,狠狠撞在慕容恪背后的支架上,然后顺着支架向下滑落。
慕容恪经此一撞,身子一颤,眼看就要歪倒下去,只是不等他跌落马下,第二支长枪抢先赶到,噗地一声从后背掼入,穿过胸腔,在前面露出一截血红的尖刃。
望着慕容恪背后微微颤动的木柄,石青微微一笑,对自己的技艺非常满意。
第一百零八章 尾声
大晋永和八年八月初十上午,蓟城原燕王府。
这一天是石大将军祝捷的日子。燕王府前厅嬉笑喧哗,挤满了幽州塞内各郡县的乡党郡望以及民军中低级文武官员;当然其中没有代郡士人,代郡还在慕容俊和他的三万余残余燕军掌控之中。
中堂人员匆匆往来,王猛、雷诺、逢约、丁析、皇甫真、司扬等绷着掩不住喜气的脸,一本正经地处置各种军情公文。
王猛、逢约两部人马在李产、封奕、孙兴、皇甫真等人协助之下,一路逢城取城,遇敌降敌,不到半月便彻底抚平了昌黎、渔阳、广宁、上谷四郡,算上河间、渤海、范阳、北平、高阳以及治所蓟城,幽州塞内十一郡国仅剩代郡一地不在民军下辖。
雷诺完成了阻击悦绾部的行动之后也来到了蓟城。真定的两万燕军步骑在权翼和雷诺两方夹击下,仅悦绾率三千余骑逃过卢奴,可惜他时运不济,在朔平遇上了南下支援的李崇、小耗子两部混编骑。双方稍一接战,燕军精骑不是请降便是溃逃,乱军之中,悦绾身中十余箭,最终坠马而亡。
前面的闹腾好像是另一个世界,燕王府后院水榭静悄悄的,数十亲卫远远散开无声地在四周警戒,水榭中心亭子里,石青面向小湖负手而立,静静地思考着。
攻略幽州,完败慕容氏是开战之初没能预料的大胜,胜利带来的喜悦固然能让人惊喜交加,兴奋的难以自己。但是石青还是有些遗憾。遗憾真金白银布帛粮草等等收获得太少了。燕国这两年打得很苦,几乎耗光了幽州以前所有的积蓄,以至于民军大胜所获竟然不能为中原今冬提供太多熬冬辎用。
“扬州的积蓄被这一仗消耗的七七八八了;西凉太小,诸葛睿远就算有所收获也是有限的;关中还没缓过气来,没有太多余力接济中原;幽州又是这种情况,这样下来,中原民众过冬辎用还有不少的缺口啊,到底能从哪弄些粮食呢?和建康的边墟已经中断了,重开边墟一时半会谈不妥,只怕指望不上了……”
就在石青喃喃自语暗自算计之时,一阵轻捷的脚步声响起,何三娃领着郎闿进了水榭。
远远地,郎闿就开口招呼打断了石青的思绪。“恭喜石大将军!贺喜石大将军!此战过后,中原再无后患,石大将军可以专一对南方用兵,完成一统天下之大业矣。”
石青转过身子,微笑着望向走近的郎闿,招呼道:“郎大人真乃稀客,只是为何突然来蓟城呢?莫非幽州大捷的消息这么快就传到邺城了?”
郎闿来到近前,恭恭敬敬地行了一礼,随后在石青示意下抬起身子,解释道;“幽州大捷的消息还未传到邺城,属下是到蓟城后才听人详细说及此事的。不过,在属下动身之前,邺城收到了我军鲁口大捷的通报,两位夫人和申老大人、刘大人等当时都以为大局已定,这一仗该当快结束了,所以指派属下北上面见大将军,一来是恭贺大将军武功赫赫,击败燕军;另外还有一些事宜要向大将军回禀,请予以定夺。”
“哦?是什么事?郎大人坐下说话——”石青在亭子中石凳上坐下,又肃手相请郎闿到对面坐。郎闿却没在他指定的位置就座,而是在一边的栏杆长条木椅上小心翼翼地坐定下来。石青笑了笑,没有勉强。
“这段时间,邺城最主要的事就是筹备大将军登基称帝;天下不可一日无主,两位夫人和申大人、刘大人皆以为,这一仗结束,大将军就该即刻布告天下,登基称帝。只是属下有些事宜需要大将军乾纲独断,不是属下这等筹备之人能够做主的……。”
郎闿娓娓叙说,将诸如国号为何、年号为何、定都何处、立谁为后、何时举行大典等一大堆问题一一禀报,并请石青定夺。
郎闿回禀的各种问题都事关国体,不容有半点轻忽;以他想,石青需要召集属下计议并考虑斟酌许久才会有结果,哪知道等他说完,石青只是沉思了一下便即说道:“原来是这些事啊,好吧,石某就自个拿主意了。郎大人请记好了……。”
郎闿大吃一惊,还没反应过来,石青已经开口说道:“以后的国号吗……石某觉得‘民’字就挺好,一则是岳丈原就自称民王,石某开国,应该承继这个‘民’字;二来石某意欲以此提醒自己、提醒朝廷诸公;民乃过之本,不可对之轻忽,不可对之怠慢。至于年号就叫‘开元’吧,石某希望中原华夏能够从此开一新纪元。定都这个问题有些麻烦,洛阳位于天下中枢,长安便于向西域扩充影响,石某其实更属意这两地,只是并州北部张平未降,鲜卑慕容依然盘踞于代郡以及幽州塞外三郡;拓跋鲜卑蛰伏塞外代北亦不可不防;此三股势力未平,北疆难以安稳,以此说来,定都邺城甚或蓟城对眼下局面更为有利;罢了,还是不折腾了,暂且定都邺城吧,只是有一事汝等需要谨记,不可因为登基一事在邺城大兴土木,以免天下大定再行迁都时造成浪费……”
郎闿唯唯诺诺,不知该说什么好。敢情这主早有准备,什么都考虑周详了。他却不知石青这一切都非原创,只是照搬历史上的得失教训罢了。
“……。登基大典不妨定在正旦日,一来是双喜临门便于庆贺;二来一年之首开始,即便于计算日子,也便于规划朝政。至于立谁为后……”
听到这里,郎闿双耳忽地竖了起来,只见石青顿了顿,思虑着说道:“麻姑、祖凤皆是世间奇女子,能得一人相伴已是人生大幸,何况两人乎!石某侥天之幸,竟获两女同时委身,苍天厚爱多矣。然,石某并非贪婪无度之辈,上天对吾如此,吾亦暗自凛然,不敢再生妄想。是以,愿在此向诸天神明立誓,此生只以麻姑、祖凤为伴,再不多纳一位妻妾嫔妃……”
郎闿诧然大惊,这如何使得!石青是要登基称帝的天子,就算不为个人喜好,单为国家威仪着想,也不该只娶两人啊?他有心进言反对,但见石青誓言已出说得郑重,不好当场反驳逼其破誓,只好暂时忍耐,等下去后再找他人商量,一同想法劝谏。
石青不知道郎闿的心思,继续说道:“……既然只娶两人,就没必要分出大小主次,石某打算让麻姑、祖凤效仿上古娥皇、女英同侍黄帝之典,同时封后,以后不分彼此如家人般同处一宫,至于一家之主么——就由石某兼任了。开元、开元,既是开新纪元,就由石某开始移风易俗,汝等不要泥古不化妄图搬出以往规矩劝谏。”
郎闿目瞪口呆,彻底被诸般移风易俗吓住了。石青却浑不在意,像完成了一件小事般,挥手下了逐客令:“就这样定了,郎大人去中堂休息吧,在蓟城歇息一晚再回邺城。石某此时还有些急务待办,先不奉陪了,晚上再请郎大人过来叙旧。”
“属下告退——”郎闿茫然地应了一声,躬身退出水榭。
郎闿刚走,何三娃就领着小耗子、弓蚝进了水榭。
“大将军命令属下整束行囊,是否是有意进兵代郡,让小耗子和弓蚝为前锋?”两人行过礼,小耗子脸上露出些嬉笑之意,抢先问话出口。
“代郡地形多山,易守难攻,强行用兵攻打并非上策;自来山地产出都比较贫瘠,代郡同样如此,根本养不活慕容俊的数万燕军和上万家眷。只要控制住不让外面的辎用货物流入代郡,慕容俊等若不出亡塞外,就只能坐以待毙。这才是攻略代郡之正道。”
石青摇头否定了小耗子的猜想,然后笑着说道:“石某决定于正旦日登基称帝,传汝等过来是打算让汝二人去置办一件礼物,以为开国大典之贺,不知汝二人能否置办妥当?”
小耗子、弓蚝两人被石青这句话勾得双目放光,抓耳挠腮,喜不自胜地答道:“大将军尽管吩咐,无论置办何种礼物,我等不敢有负,定会置办的妥妥当当。”
石青哈哈大笑道:“这件礼物其实就是河东郡。此次大胜之后,燕国名存实亡,慕容俊早晚都会弃走塞外;张平中平之资,僻居并州北部扩充势力困难,兼且我军据有上党,他便有心作乱也难有作为;中原至此可算初定矣。只是河东郡乃中原腹心,如此要害之地却不在民军下辖,诚是不妥。石某有心兴大兵取之,奈何士卒鏖战日久,需要休整;国库空乏,无力供给辎用;是以有意命汝二人各领三千混编骑,依托上党郡向西一路攻略,于正旦日前将河东郡纳入民军辖下。汝等以为置办这个礼物是否太过艰难?”
两人一听顿时乐了。弓蚝先开口回答道:“大将军容禀,弓蚝原籍上党,与河东毗邻而居多年,对那儿的情况再熟不过了。河东原以内迁的匈奴四大部族为主,石勒兴起之后,四部族中的刘氏被诛除过半,另外三部族跟着受连累,伤了不少元气。石勒、石虎后来强迁不少汉人、氐人、羌人过去定居,河东因此变得更加混乱,各族人等或者结堡抱团,或者以部落而聚,如一盘散沙般各自为政,彼此不服,其中最大的堡寨部落也不过三五千青壮;大将军别说让我等各率三千混编骑,就算一共只有三千混编骑,末将也有把握各个击破,用三五旬时间抚平整个河东。”
“汝等勇气可嘉,但不可大意,要多向冯鸯请教最近河东情形——”
石青淳淳解释剖析道:“弓蚝说得是前两年的情形,眼下可能有了些变化;石某得到消息,有一个叫做刘康的西域胡人自称是刘曜之子,已经在平阳聚集了不少人马,可能要不了多久就称王自立了。汝等此次进兵河东,首要之一就是要根绝刘康这个隐患。”
“谨遵大将军号令!”小耗子收起嬉笑神色,和弓蚝躬身行礼,准备告退。
石青招招手,示意他们稍待,随即沉思着说道:“石某一直认为,若不能严惩罪恶,就是纵容坏人行凶作恶。八王乱后,四方蛮族乘势而起,荼毒中原汉人数十年,其中鲜卑、氐人、羌人未成气候就已烟消云散,可以不再计较;杀胡令出,羯人满族被诛,得到了应有的报应,也不用赘述了;石某要说的是最先开始祸乱中原的匈奴人,因为当初事败后得到了石勒、石虎庇护,至今还没受到应有的惩罚;这等恶行不严加惩值,天理难彰!”
石青越说越怒,不住地低声咆哮,杀机毕露无遗。小耗子和弓蚝心中一凛,隐隐明白自己的任务不仅是为民军收回河东,更是替大将军清算匈奴人以前的罪孽。
“现在石某说的话汝等心中清楚即可,不可宣之于外,否则石某是不会认帐的。”
石青声音一低,凑近两人用力说道:“汝二人此去河东,不妨先怀柔以收众心;待控制住局面后,找几个藉口,趁其不备将匈奴人一个不留地诛除干净,将匈奴人的财产牛羊带回邺城赈济灾民。哼!族际间的仇恨,最好的消除办法就是诛尽对手,否则就是彼此子孙心中永远的伤疤,随时都可能再度复发。”
“末将——遵命!”小耗子、弓蚝身不由己地扬声回答,声音大得出乎两人意料之外。

【历史军事】推荐阅读:1908远东狂人[精校版]衣冠不南渡特战先驱[精校版]宰执天下[精校版]娱乐春秋[精校版]回到明朝当王爷[精校版]奋斗在盛唐铁十字[精校版]武唐第一风流纨绔[精校版]汉祚高门[精校版]窃明[精校版]武林帝国[精校版]大唐第一世家[精校版]铁骨[精校版]天魔极乐[精校版]我大哥叫朱重八[精校版]上品寒士[精校版]李治你别怂小阁老[精校版]秦吏[精校版]护国公[精校版]天可汗[精校版]崛起之第三帝国[精校版]伐清[精校版]庆余年[精校版]东汉末年枭雄志[精校版]绍宋[精校版]张辽新传[精校版]三国之蜀汉我做主[精校版]谍影凌云李逵的逆袭之路[精校版]带着仓库到大明[精校版]唐朝好地主[精校版]庶子风流[精校版]北洋枭雄[精校版]步步生莲[精校版]我的师长冯天魁[精校版]覆汉[精校版]明末工程师[精校版]明末边军一小兵[精校版]重生之颠覆大宋[精校版]辽东钉子户[精校版]三国之吕布天下[精校版]金牌小书童[精校版]红色警戒之民国[精校版]江山国色[精校版]我当捕快那些年长安风流国色生枭古希腊之地中海霸主[精校版]我是一个原始人[精校版]崇祯十五年[精校版]我非痴愚实乃纯良[精校版]异域雄心[精校版]虎狼[精校版]大秦:这皇子能处,有事他真上三国之袁氏败家子黑道特种兵权臣[精校版]第五部队[精校版]巴比伦帝国[精校版]交锋[精校版]佣兵的战争[精校版]穿越时空之抗日特种兵[精校版]大国相[精校版]红楼春[精校版]南宋第一卧底[精校版]明朝败家子[精校版]寒门枭士[精校版]民国之文豪崛起[精校版]医统江山[精校版]赝品[精校版]三国之袁家我做主[精校版]大宋之天子门生[精校版]大宋之风流才子[精校版]天下[精校版]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万历十五年易中天中华史第一部:中华根驻马太行侧[精校版]抗日之铁血远征军[精校版]天下枭雄[精校版]浴血逃兵[精校版]锦衣[精校版]大唐扫把星[精校版]大秦开局时间倒退三十秒[精校版]末日之最终战争[精校版]唐朝小闲人[精校版]醉迷红楼[精校版]清末英雄[精校版]巨浪[精校版]七品封疆[精校版]大秦帝师[精校版]小军阀[精校版]重返大隋[精校版]晚明[精校版]国士无双[精校版]大明国师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镇抚大秦
【历史军事】最新入库:奋斗在盛唐衣冠不南渡三国之袁氏败家子大秦:这皇子能处,有事他真上大明国士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明末大军阀北洋军阀史话(出书版)谍影凌云靖安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