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爱去小说网(www.aqxsw.cc)-- 热门排行--让【“爱”去】给你选一本书吧(^.^)
手机站:m.aqxsw.cc

第497节

作者:风再起时
“成公子儁。孤可是久仰你的大名了。”盖俊似笑非笑地道。韩遂气倒城上,盖俊本来以为长安失去主心骨,转瞬即可陷落,偏偏为成公英所阻挠。这几日来,盖俊不管是当着文武面前,抑或私下里,念叨最多的名字便是此子,对他可说是又爱又恨,爱其才干出众,恨其不为所用。“抬起头来让孤好好看看。”
此时人为刀俎、我为鱼肉,成公英倒也没有大义凛然,宁死不屈的意思,闻言抬起头,目视盖俊,口中言道:“罪臣成公英,见过骠骑将军。”他先前之所以死保长安,任由盖俊百般劝诱,亦是心如铁石,不为所动,为的是回报韩遂的提携之恩,没有韩遂,就没有他成公英。如今长安已破,主公遁逃,大局已定,他便失了抵抗之心。
目下天色暗淡,成公英面上沾满污垢,不过盖俊还是能够看清他的容貌,他长相只能算中人之姿,年龄却仅有三旬上下,和盖俊相仿佛,这般年纪,便如此卓越,且又是西州乡人,盖俊何忍杀之?心中杀意瞬时淡去了几分。
“若非有你助纣为虐,韩遂决计拖不到今日。”盖俊先是感叹一声,旋而厉声斥道:“子儁,你可知道,你每拖延一刻,异日中兴社稷便难上一分。你险些成了国家的千古罪人!”
盖俊语气虽然严厉,却没了杀气,成公英如何听不出,心知自己这条命算是保住了一半,一边叩首,一边诚恳地道:“英生于边鄙微末,人莫知之,唯韩公青睐,委以腹心,事无巨细,皆与相商,恩宠至此。英鄙陋之人,身无寸长,惟有以七尺之躯,竭力报效而已。韩公虽为国之叛逆,然而英为下者,当劝之,劝不了,则辅之,除此之外,别无他法。”
盖俊脸色稍霁,询问一旁阎忠等人,成公英可曾在长安作恶,一听盖俊的口气,众人哪有不知之理,虽说成公英有过捕杀士人的恶劣行径,但其随便一句“依命行事”就可以将自己摘得干干净净,把责任通通推到韩遂的头上。在知道了盖俊的意图后,众人轻易也不愿违逆盖俊的心意,没有咬住成公英不放,当然,也没有几句好话。
盖俊谓成公英道:“念你并无大恶,又有悔改之意,孤便暂留你一命,所谓知错能改,善莫大焉,望你日后用自己的才能,尽心辅佐国家,弥补你曾经犯下的罪孽。”
“多谢将军不杀之恩。”成公英重重叩首道。
“嗯……”盖俊板着脸点头。得到盖俊的示意,成公英被左右搀扶而起,前一刻还如狼似虎把他按倒在地上,一声令下,便会毫不犹豫拔刀砍掉他脑袋的人,这一刻却小心翼翼地搀扶起他,人生际遇,离奇至此。成公英再行一礼,退往一边。
盖俊又勉励众人几句,双方正式会面便算是结束了,这时河朔文武纷纷上前,与长安旧故寒暄,其中也包括盖俊的父亲盖勋。没办法,两人虽为父子,却上下有别,盖俊倒是不在乎这些,可盖勋却谨守礼仪,从不逾越。用他的话来讲,身为上位者,岂能无威严?盖俊对此颇不以为然,自己的权威可不是靠这些得来的。
盖勋行到阎忠面前,两人见面一时无言,不知该从何说起才好。细细算来,两人相交近二十载,却总是天各一方,少有碰面的机会,靠着一封封信,两人交情不仅没有转淡,反倒愈加深厚,所谓人生得一知己足矣,两人就是这种关系。
“大兄……”盖勋率先开口。
“元固……”阎忠含笑道。这时他跳出中心,再看如同众星捧月般的盖俊,便不免感慨万千,谓盖勋道:“昔日射虎救父的少年郎,短短十数载,已经成长为一言而决天下社稷的骠骑将军,怎能不叫人唏嘘感叹?”
盖勋微微颔首,面上浮出骄傲之色,有哪一个父亲,不喜欢听旁人夸奖自家的孩子呢。何况他固然子嗣匮乏,但仅此一子,便是超世之杰,冠绝当世,无人能及。
盖勋和儿子盖俊皆欲救世,但在政见上有着本质的不同,相比起来,盖俊更加野心勃勃,欲为桓文,辅王命,号天下,并且迈过一道道险阻,走到了今天这一步。儿子向他证明了他不仅有野心,也有与野心相匹配的能力,盖勋不会再质疑他了,相反,他还要用自己的声望、才能,帮助儿子站稳脚跟,继而扫平天下。
剩余的,就交给后人评说。
盖俊不知父亲此时所想,若是知道的话,必定会长舒一口气,一直困扰他的难题,就这么彻底的解决了,因为这个,弄得父子心生隔阂,实在不是盖俊所愿。
敦煌盖氏,世代两千石,饱受汉室恩宠,盖勋又是最正统的士人,对盖俊堪称大逆不道的举止与想法有所抵触,是不可避免的。不说那几个与曹操反目成仇的女儿,像司马懿三弟司马孚,司马氏几次政变、废立,司马孚从不参与,终其一生,都以魏臣自居。二人长兄司马朗若非早死,想来也会和司马孚一样,古人的固执想法,是今人难以想象的。
盖俊不敢奢望父亲辅佐自己,能做个司马孚,不给他添乱就阿弥陀佛了。
第四百五十九章 自刎
随着清明门失陷,成公英被擒,同为东城门的宣平、霸城转眼间也相继落入河朔军的手中,大军的入城速度陡然加快数倍,已经有不下上万带甲之士进入长安。
与此同时,长安以西爆发出震天的喊杀声,不出意外,韩遂开始突围了。
盖俊手搓拇指上的骨韘,若有所思,盖胤、庞德麾下步骑超过两万人,韩遂手里满打满算也就一万能战之士,而且韩遂还要分出一部分人裹挟长安士民,难以集中兵力,己方的优势很明显,但他还是有些担忧盖、庞二人难尽全功,下令胡封等人将兵绕城到西郊,配合盖胤、庞德,务必将韩遂留下。
盖俊之所以不亲自前往,是因为这时有些敏感,小天子还在韩遂的手里,打狠了,小天子万一有个三长两短,他跳进黄河也洗不清,打轻了,又担心韩遂突破封锁,致使先前所有的努力付之东流。他躲在一旁,由诸将出面,会少许多的顾忌。
惟一让盖俊忧心的是,庞德、胡封等人出身边疆,厮混行伍,胆大包天,只知有盖俊,而不知有天子,故意弄死小天子的骇人行径倒不会,可以他们的杀兴,刀剑无眼,谁敢肯定不会出现差池?到时他就是长满身的嘴,又如何叫天下人相信?所幸有盖胤在上面看着,其人素来稳重,有他在,当可尽快避免发生意外。
盖俊虽然不能直接去打韩遂,却也不愿在这里傻等着。遂动了入城的心思,乃询问左右意见,不想这下算是捅了马蜂窝,不仅一干文臣大声反对。就连关羽等将领也是没有一个赞同。
说来说去,无非是城中骚乱尚未平息,溃军、乱民比比皆是,又有起火的危险,为上者不宜亲身涉险。盖俊不以为然,他可不是手无缚鸡之力的文弱之人,他的赫赫声威,无敌之名。是当年不避矢石,亲自搏杀,一刀一刀杀出来的。
盖俊心意坚决,众人口水说干了也劝说不住。只好捏着鼻子认了。
为了盖俊的安全,诸文武可谓煞费苦心,车驾里三层外三层被包的严严实实,连只苍蝇也休想通过。更夸张的是,车驾行进的道路两旁。甲士三步一岗,五步一哨,从清明门一直排到未央宫前,几有当年董卓进宫的架势。
盖俊坐在车中。拉着身旁儿子盖嶷的手,观望两侧。神情严肃,漆黑的长安城到处都是激烈的呐喊声、惨叫声、求救声。不仅被遗弃的溃兵绝望的胡乱杀人,长安百姓也在杀人,有的是杀溃兵,有的是报私仇,更多的是受到周围疯狂的气氛影响,趁乱盗窃、抢劫、强奸、放火,人世间所有的丑恶,都能在此刻的长安看到。
“这就是乱世啊!……”盖俊似在对身侧的儿子说,又似在自言自语。
三国,在后世看来,这是一个波澜壮阔的时代,猛将如云,谋士如雨,到处都闪烁着令人热血沸腾的光辉,可是又有几人能够体会到,乱世的苦呢?盖俊来到汉代的那年,也就是十八年前,大汉国户籍上的记录是:户超过一千万,口五千六百余万。时至今日,户肯定不满千万,口还剩下多少?五千万?四千万?亦或是三千万?在经历几十年战乱,最终会留下多少?两千万?一千万?……
“为了我自己也好,为了天下百姓也好,不管是为了什么,都必须尽快结束乱世……”盖俊目光一凝,暗暗下定决心,为了这个目的,他会使出一切手段,无论它是正大光明的,还是卑鄙无耻的……
“立功的机会来了!杀、杀……给老子杀!杀光奸宄,救出天子……”胡封带兵来到长安西郊,此刻天色已是甚暗,瞧不真切,只能模糊的看到双方混战成一团,当下便马不停蹄,从韩军左肋杀入,横冲直撞,疯狂砍杀。
胡封以天色不明为由,韩军也好,士民也罢,只要挡在面前的,通通砍了。
这种不分敌我的粗暴行为战后必惹非议,可也不得不承认,相比起盖胤军的束手束脚,胡封军的进展堪称神速,这么一番冲杀下来,韩军首尾难顾,几乎断为两截。更妙的是,位于后方的数千韩军将士发觉与韩遂前军失去联系,战心顿失,一哄而散,三五成群混在百姓中间,逃离战场,局势由势均力敌渐渐转向河朔军一方。盖俊派胡封前来的目的也在于此,只是不能明说而已。
胡封带领铁骑贯穿韩军,调转马头,一边命令麾下重新集结,一边打量战场,韩军整个后方已然完全崩溃,嘴角微微一撇,猩红的眼睛转向与盖胤军纠缠的前军身上。
目光扫过士卒一张张满是期待的脸,胡封举矟吼道:“南下一个多月,打了无数的大胜仗,再冲杀一次,咱们就可以回家了。当然,你要是不愿意回北方老家,这三辅的繁华之地,如今民生凋零,也不缺你的安身之所。”
士卒闻言,一阵哄笑,心里都是颇为动心。
胡封也跟着笑起来,随后说道:“此战过后,只要没死的,人人都有领赏,若是倒霉战死了,骠骑将军也不会亏待你的家人。”言讫,踢马而出,边驰边道:“儿郎们,随我杀!”
“杀——”将士齐喝,随着胡封,排山倒海一般扑向敌人。
身处绝境、视死如归者,终究只是少数人的选择,韩军士卒为了活命,正面冲击盖胤军已是颇为勉强,如今侧翼又遭胡封军铁骑打击,哪还有继续战斗的心思,纷纷向四周逃窜,而剩余死忠于韩遂的将士,则向韩遂及天子车驾靠拢,试图困兽犹斗。
“杀、杀、杀……”胡封大矟连连挥舞,咆哮不止。
“将军、将军,不能再往前了,前面是天子车驾……”战场嘈杂一片,部将为了提醒胡封,奋力大吼。
不等部将说完,胡封暴躁地打断他的话,“娘的!别在老子耳边嗡嗡,到底你是将军还是我是将军?天子?天子算个屁!给我杀!”
盖胤看着胡封不管不顾,一头撞入天子车队中,嘴角泛起一丝苦笑,这么冒失的冲进去,要死多少名士?毫无疑问,胡封今日之举,日后铁定会受到士人的敌视,对皇权毫无敬畏之心,对士人毫无尊敬之意,这种人,当得起“大逆不道”的评价了。不过话又说回来,士人什么时候待见过武人,他们打心眼里瞧不起行伍出身的粗汉。
庞德舔了舔干裂的嘴唇,看向盖胤:“将军……”
见盖胤默然,庞德说道:“胡子邑既然已经站出来背黑锅了,我们若是不笑纳的话,岂不是辜负了他的一片苦心?”说到这里,庞德嘿嘿一笑道:“我们总不能站在一旁看热闹?”

【历史军事】推荐阅读:1908远东狂人[精校版]衣冠不南渡特战先驱[精校版]宰执天下[精校版]娱乐春秋[精校版]回到明朝当王爷[精校版]奋斗在盛唐铁十字[精校版]武唐第一风流纨绔[精校版]汉祚高门[精校版]窃明[精校版]武林帝国[精校版]大唐第一世家[精校版]铁骨[精校版]天魔极乐[精校版]我大哥叫朱重八[精校版]上品寒士[精校版]李治你别怂小阁老[精校版]秦吏[精校版]护国公[精校版]天可汗[精校版]伐清[精校版]庆余年[精校版]东汉末年枭雄志[精校版]绍宋[精校版]崛起之第三帝国[精校版]张辽新传[精校版]三国之蜀汉我做主[精校版]谍影凌云李逵的逆袭之路[精校版]唐朝好地主[精校版]庶子风流[精校版]北洋枭雄[精校版]步步生莲[精校版]我的师长冯天魁[精校版]覆汉[精校版]带着仓库到大明[精校版]明末工程师[精校版]明末边军一小兵[精校版]重生之颠覆大宋[精校版]辽东钉子户[精校版]三国之吕布天下[精校版]金牌小书童[精校版]红色警戒之民国[精校版]江山国色[精校版]我当捕快那些年长安风流古希腊之地中海霸主[精校版]我是一个原始人[精校版]崇祯十五年[精校版]我非痴愚实乃纯良[精校版]异域雄心[精校版]虎狼[精校版]大秦:这皇子能处,有事他真上黑道特种兵国色生枭权臣[精校版]第五部队[精校版]巴比伦帝国[精校版]交锋[精校版]佣兵的战争[精校版]穿越时空之抗日特种兵[精校版]大国相[精校版]红楼春[精校版]南宋第一卧底[精校版]明朝败家子[精校版]寒门枭士[精校版]民国之文豪崛起[精校版]医统江山[精校版]赝品[精校版]三国之袁家我做主[精校版]大宋之天子门生[精校版]大宋之风流才子[精校版]天下[精校版]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三国之袁氏败家子万历十五年易中天中华史第一部:中华根驻马太行侧[精校版]抗日之铁血远征军[精校版]天下枭雄[精校版]浴血逃兵[精校版]锦衣[精校版]大唐扫把星[精校版]大秦开局时间倒退三十秒[精校版]末日之最终战争[精校版]唐朝小闲人[精校版]醉迷红楼[精校版]清末英雄[精校版]巨浪[精校版]七品封疆[精校版]大秦帝师[精校版]小军阀[精校版]重返大隋[精校版]晚明[精校版]国士无双[精校版]大明国师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镇抚大秦
【历史军事】最新入库:奋斗在盛唐衣冠不南渡三国之袁氏败家子大秦:这皇子能处,有事他真上大明国士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明末大军阀北洋军阀史话(出书版)谍影凌云靖安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