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爱去小说网(www.aqxsw.cc)-- 热门排行--让【“爱”去】给你选一本书吧(^.^)
手机站:m.aqxsw.cc

第139节

作者:猛子
“他是河西有名的大施主。”毛宇轩笑道,“既不信佛,也不信道,他就相信自己的拳头,自己的金钱。”
“你确定就是他?”伽蓝问道。
毛宇轩轻轻颔首。
“如此说来,太平宫也注意到他了。”伽蓝的目光转向坐在大堂东首的一位黄袍高冠道士,“修道之人也到寻欢之场,这是入世修行,还是自甘堕落?”
“那位声名显赫的道长,你也不认识?”毛宇轩佯装惊诧之态,夸张地瞪大了眼睛。
伽蓝狐疑地看看毛宇轩,再度细看,但因为隔得太远,灯火摇曳,人流川息,无法看得真切,于是忿然说道,“肯定不是太平法师。”
毛宇轩嗤之以鼻,调侃道,“伽蓝,你这样如何去长安?两眼一抹黑,必死无疑啊。”
伽蓝埋头喝酒吃菜,不予理睬。
毛宇轩得意大笑,“告诉你,他就是太平羽士史紫玉,太平法师的道法传人,太平宫的未来宫主,据说也是近年来楼观道最有可能羽化成仙的得道真人。”
伽蓝略感惊讶,手中的筷子停顿了一下,旋即笑道,“太平法师的幼子?就是那个传言要以百名玉女为鼎炉修炼升天大法的无耻淫贼?”
“正是那个淫贼。”毛宇轩鄙夷地撇撇嘴,“据说他正在研习合体双修之术,终南山的女冠哭着喊着要到太平宫与其合体双修……”
伽蓝摇手,示意毛宇轩小声一些。这种市井传闻当不得真,很多时候都是沙门信徒为了中伤污蔑道门而故意造谣生事,就像道门常常污蔑沙门行苟且之事一样,大家私下笑谈无伤大雅,但今天史紫玉就在这座大堂里,一旦闹出事来,亏了理,那就丢大脸了。
“你想干什么?”伽蓝问道。
毛宇轩端起酒杯一饮而尽,脸上悄然掠过一丝狡黠笑意。
第七十九章 如此娇娆
亥时初,鸣沙园人流熙攘,大堂上也是坐无虚席。
伽蓝环顾四周,发现所见之人非富即贵,自己还是低估了这顿酒钱,由此也看出这对即将出场的乐舞伎名气确实不小,捧场的人很多,鸣沙园的吸金之术当真是越来越高明了。
正当他饶有兴趣地聆听着龟兹乐师的琵琶曲时,一位黑袍长须的富态中年人在两个精壮汉子的扈从下,出现在大堂上,跃入他的视线。伽蓝漫不经心地看了一眼,察觉到中年人虽然笑容可掬,但眉宇间却隐藏着一层阴霾。或许,这位河西巨贾已从卫府那里得到了关外的消息,对未来黯淡的前景想必也是焦虑不安。
中年人直奔羽士史紫玉,阿谀赞美之辞如绵绵江水滔滔不绝。史紫玉神态平淡,不卑不亢,卓而不凡的气度之中自有一股拒人于千里之外的傲慢,让人敬畏之余更是自惭形愧。
接着中年人又匆匆转奔李轨一席,把一番阿谀之辞转献给这位河西豪望。李轨倒是客气,谦逊有礼,并不自恃身份而倨傲。眼前这位鸣沙园的少东家不仅仅是一个巨贾,他的背后也不是只有一个河西卫府,还有西北望族和京城权贵的深厚背景。这种人能在丝路要冲上混得风生水起赚得盆满钵满,其背后实力之强可想而知,即便是李轨这个“地头蛇”,也要忌惮三分。
丝路利益太大,合作两利,分则两输,越斗越吃亏,白白便宜了别人,但权贵望族、官僚、佛道、商贾都想在此争利,甚至想独揽其利,实力孱弱的商贾们自然就成了盘剥宰割的对象,为了生存,商贾们就不得不寻找“靠山”以求庇护,于是商贾们的身份也就变得越来越复杂了。
中年人与李轨及其属从一一寒暄完毕,正打算转向另外一席,目光无意中扫过伽蓝所在的角落,脸上的笑容顿时一凝,瞳孔骤然紧缩。伽蓝倒是没有注意,依旧在喧闹中凝听着清脆而婉转的琵琶之音,英俊的面庞上带着一丝宁静而悠然的笑意。
李轨敏锐地发现到了中年人的异常,顺着他的目光望向了西侧角落,然后看到一个英俊威武的年轻卫士,气宇轩昂,浑身上下透出一股凛冽气势,森冷、彪悍、强横,虽是一袭黄袍戎装,看上去是个普通戍卒,但只有稍有眼光的人都能看出此子的不凡,那从骨子里迸发出来的霸气令人心怯胆寒。不出意外的话,此人来自关外,是真正的戍边悍卒,是在最遥远的边镇与胡虏浴血厮杀的强者。
中年人移开目光,犹豫着,迟疑着,踌躇着,似乎很纠结,不知道是否应该去打个招呼,又好像眼前这个人的出现让他陷入了某种困境,抑或,是他所面临的困境因为这个人的出现而产生了某种转机。
中年人闪烁不定的目光和踌躇不安的表情,让李轨颇感疑惑,目光再度转向那个卓然不群的年轻卫士。那是个非同一般的人,上苍垂青于他,竟然把英俊威武强悍等诸多优点集中于一身,这样的人无论身处何地都是万众瞩目的人物,这是谁?为何咱一无所知?与其相对而坐的褐脸黑须大汉渊渟岳峙,也不是个普通士卒。
李轨的几个属从也转目而视,其中一人看到毛宇轩,略感惊讶,旋即凑到李轨的耳边低声说了两句。阳关令现身龙勒城并不奇怪,奇怪的是他竟然陪着一个普通士卒到鸣沙园寻乐,如此不难揣测,这个普通士卒根本就不是普通之人。
中年人似乎做了某个决定,先前藏在眉宇间的那层阴霾倏忽消散,脸上的笑容再度灿烂,但眼中却掠过一丝诡异之色。举步行进之际,他稍稍侧身,与跟在身后的一个扈从窃窃低语。那扈从神色如常,一言不发,迅速没入人群。
李轨缓缓坐下,心中的好奇与疑惑也随即淡去。他可没有一探究竟的想法,对方是卫士,是武夫,深不可测,完全没有必要自找麻烦。
在西北,西北军是一个强悍存在,卫府和诸鹰扬更是自成一系,军队与地方郡县基本上没有交集,即便开皇十年军户已经编入了民户,但因为军户不需要缴纳租庸调,地方官府也就是名义上管理一下,实际上各地军户还是控制在卫府手中,以确保兵源,所以不论地方官员还是地方豪望,与军队总是相隔万重,不到迫不得已,双方绝不会坐在一起,这是忌讳,人人都畏惧的忌讳。
亥时两刻,四个黄袍戎装的武官有说有笑地走了进来,为首之人大约三十岁左右,身材矫健,白面短须,英气勃勃,神态颇为倨傲,眼神更是咄咄逼人,锋芒毕露。
堂上的仆役婢女看到他们纷纷施礼,一口一个“将军”的亲热唤着,很是熟络。此刻大堂上已是人满为患,无处插足,但这几位在鸣沙园显然有特权,不待开口,早有健仆在大堂中央的木台边铺上毛茸茸的地毯,置上华贵食案,摆上精美可口的酒菜。
正在木台上弹奏琵琶和翩翩起舞的乐伎看到四人走近,竟然停了下来,齐齐躬身施礼,娇唤“将军”。四人傲慢挥手,示意她们继续歌舞,然后在侍婢的伺侯下围坐食案,旁若无人的顾自说笑。
这架势摆得很大,堂上之人纷纷猜测对方的身份,是卫府军官还是鹰扬府军官。衙门大了好做官,卫府是大衙门,同样一个诸曹参军事,卫府就是正八品或者从八品,而到了鹰扬府就变成了正九品或者从九品。
鸣沙园里没有秘密,有资格到这里寻欢的非贵即富,龙勒城里就那些富贵之人,彼此谁不认识?于是本地人就向外来者介绍,那几位是卫府的军官,为首者是骑曹参军事李豹,后面三位是他的下属掾史。
卫府的骑曹参军事是正八品,相当于地方上的县丞(副县令)、县尉,当然,这也要看县的大小,上上县的县丞品秩甚至高达从六品。总而言之,这个正八品是个芝麻大的小官,微不足道。如此小官,也敢嚣张?当然嚣张,人家是卫府,衙门大,没听过“宰相门前七品官”吗?
议论声四起,而话题就不再是风花雪月,转到官场时政、官秩品级上去了。
今上继承大统后,对军制、官制等制度进行了一系列改革,而这些改革无不损害到了既得利益集团。
现在军队里的卫府大将军与中枢的六部尚书,地方大员京兆尹、河南尹是正三品,同一品秩;再往下,卫府将军与御史大夫、上郡太守是从三品,也是同一品秩;再往下,军队里就是武贲郎将和武牙郎将,对应的地方大员则是正四品的中郡太守和从四品的下郡太守。
过去卫府下隶骠骑和车骑两府,骠骑将军正四品,车骑将军从四品,现在骠骑和车骑两府合为鹰扬府,改骠骑将军为鹰扬郎将,车骑将军为鹰击郎将。这种编制上的变化当然有助于中央集中军权,更牢固地控制军队,但致命的是,今上把鹰扬郎将的品级连降两档,从正四品降到了正五品。
上官的品秩降下来了,下官的品秩能不降吗?
鹰扬府是军队的基础编制,鹰扬府的品秩降下来了,那么中下级军官的整个品秩就全部降下来了,这对军官们来说,意味着自己的直接利益遭到了中央的“劫掠”。江山是我们打下来的,中土的安危是我们用鲜血和生命来戍卫的,但最后我们得到了什么?你不给赏赐也就算了,竟然还“掠夺”我们仅存的一点权力和财富,这是不可容忍的事。
地方上罢州置郡,目的是精简地方行政机构,裁减冗官,便于中央集权,政令通达,同时也减少了财政支出,虽然地方大员的品秩因此升级了,但官员手里的权力、官员的数量都减少了,这是文官集团所不能接受的事。
军人集团和文官集团再横向一对比,军人集团更是怒气冲天了,敢情我流血流汗拼命厮杀的,还不如阿谀奉承卖嘴皮子的,这还有没有天理?有没有公道?
与此同时,爵位制度的改革更是激化了矛盾。爵位不同于实职,爵位是皇帝对功臣的一种嘉奖,是可以世袭的,是权力和财富的某种象征,但今上的爵位制度改革剥夺了很多人的世袭权力和财富。中央把这部分权力和财富收回去,当然是为了集权,为了掠夺既得利益集团的直接利益。某种意义上这也是皇帝对功臣们的一种背信弃义,把薄情寡义演绎到了极致,典型的过河拆桥卸磨杀驴。
还有土地制度改革。今上重新核实了土地和人口数量,从权贵富豪集团手中“挖出”了大量的田地和人口,由此认定均田令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贯彻和执行,于是下诏各地,再推均田令。这一命令的阻力之大可想而知,如果切实执行了,中央财政是改善了,普罗大众的生活也能得到改善,但主宰中土命运的权贵集团的利益损失就非常惊人了。
过去先帝为了削弱和遏制功臣对军队的控制,把军户编入了民籍,如此征兵就得通过地方官府,并且中断了卫府对民户的压榨和盘剥。这是控制军队的一种手段,初期还是相当有效,尤其在中土腹地,因为没有战争,军户的生活得到根本性改善,但在边陲不行,战争还在继续,卫府和地方官府为争夺军户的控制权,冲突逐渐升级,矛盾越来越激烈。如今中央要把均田令进行到底,地方官府非常艰难,大权贵的田地不敢动,地方豪望的田地动不了,佛道的田地更是受到保护,唯一可以“掳掠”的就是军户的田地,毕竟在律法上,军户现在是民籍,隶属地方官府,但军户是卫府的“逆鳞”,这一动,双方的矛盾就更加激化了。
今上和中枢一系列的改革举措,表现在高层就是权贵们尤其是利益损害最大的关陇权贵们“咬牙切齿”,表现在军队和地方官府就是军人和文官一边愤怒地指责中央,一边拔刀相向,大打出手。从上到下都没有人说今上的革新好,不过大家不敢骂皇帝,只能异口同声痛骂中枢和那些中枢大臣,骂得狗头淋血,恨不能剥了他们的皮吃了他们的肉。
在一片骂声中,伽蓝端着酒杯,一边凝神倾听,一边思索着。

【历史军事】推荐阅读:1908远东狂人[精校版]衣冠不南渡特战先驱[精校版]宰执天下[精校版]娱乐春秋[精校版]回到明朝当王爷[精校版]奋斗在盛唐铁十字[精校版]武唐第一风流纨绔[精校版]汉祚高门[精校版]窃明[精校版]武林帝国[精校版]大唐第一世家[精校版]铁骨[精校版]天魔极乐[精校版]我大哥叫朱重八[精校版]李治你别怂小阁老[精校版]秦吏[精校版]护国公[精校版]天可汗[精校版]上品寒士[精校版]伐清[精校版]庆余年[精校版]东汉末年枭雄志[精校版]绍宋[精校版]崛起之第三帝国[精校版]张辽新传[精校版]三国之蜀汉我做主[精校版]谍影凌云庶子风流[精校版]北洋枭雄[精校版]步步生莲[精校版]我的师长冯天魁[精校版]李逵的逆袭之路[精校版]覆汉[精校版]带着仓库到大明[精校版]唐朝好地主[精校版]明末工程师[精校版]明末边军一小兵[精校版]重生之颠覆大宋[精校版]辽东钉子户[精校版]三国之吕布天下[精校版]金牌小书童[精校版]红色警戒之民国[精校版]江山国色[精校版]我当捕快那些年长安风流古希腊之地中海霸主[精校版]我是一个原始人[精校版]崇祯十五年[精校版]异域雄心[精校版]虎狼[精校版]大秦:这皇子能处,有事他真上国色生枭权臣[精校版]第五部队[精校版]巴比伦帝国[精校版]交锋[精校版]佣兵的战争[精校版]穿越时空之抗日特种兵[精校版]大国相[精校版]我非痴愚实乃纯良[精校版]红楼春[精校版]南宋第一卧底[精校版]明朝败家子[精校版]寒门枭士[精校版]民国之文豪崛起[精校版]医统江山[精校版]赝品[精校版]三国之袁家我做主[精校版]大宋之天子门生[精校版]大宋之风流才子[精校版]天下[精校版]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万历十五年黑道特种兵易中天中华史第一部:中华根驻马太行侧[精校版]抗日之铁血远征军[精校版]天下枭雄[精校版]锦衣[精校版]大唐扫把星[精校版]大秦开局时间倒退三十秒[精校版]末日之最终战争[精校版]唐朝小闲人[精校版]醉迷红楼[精校版]清末英雄[精校版]巨浪[精校版]七品封疆[精校版]大秦帝师[精校版]小军阀[精校版]重返大隋[精校版]晚明[精校版]国士无双[精校版]大明国师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镇抚大秦三国之袁氏败家子东唐再续
【历史军事】最新入库:奋斗在盛唐衣冠不南渡三国之袁氏败家子大秦:这皇子能处,有事他真上大明国士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明末大军阀北洋军阀史话(出书版)谍影凌云靖安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