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爱去小说网(www.aqxsw.cc)-- 热门排行--让【“爱”去】给你选一本书吧(^.^)
手机站:m.aqxsw.cc

第399节

作者:猛子
同日,白狼塞战场上的战斗更为激烈,北虏的消耗战术对帝国军队来说如同噩梦,东北道的燕北、幽州和北平三大主力军团受损严重,战局对帝国逐渐不利。
伽蓝急书薛世雄,恳请其不惜代价确保白狼塞战场军需供应。五万帝国将士日夜奋战,其军需消耗之大可想而知,但燕北所能征召的民夫实在有限,而从安阳镇到白狼塞又都是崎岖山路,运输极为不便。目前帝国军队最大的危机不是战斗减员,而是军需不足。
薛世雄此刻正与观国公杨恭仁疾驰在通往安阳镇的大道上,跟在他们后面的是东北道辽西、辽东两大军团一万五千名将士,还有从涿郡支援而来的数万名肩挑背扛的民夫和绵延数里长的满载着粮食武器的牛马车队。
大战开始至今,燕北已经倾其所有,涿郡也已经竭尽全力,薛世雄之所以与杨恭仁同赴白狼塞战场,就在于他已经没有任何办法支援白狼塞了,他唯一还能给予帝国将士以帮助的,便是亲赴战场,与将士们同生共死,以此来激励军心,来鼓舞将士们的士气和勇气。
九月十四日,帝国皇帝率军抵达桑干镇,与北虏大军迎头“相撞”。
帝国皇帝被北虏围攻了整整一个月,早已出离愤怒,此刻满腔怒火更是轰然爆发,指挥麾下各军猛烈攻击,发誓要报仇雪恨。然而,期望越大,失望也就越大。皇帝麾下的军队虽然都是帝国最精锐的军队,但他们坚守雁门、崞城长达一月之久,并在崞山防线拼死防守,各军都是伤亡惨重,精疲力竭,实际上已是强弩之末,如果不是皇帝处于暴怒失控状态,不顾劝谏亲自率军衔尾追击,今日根本就不可能出现在桑干镇,更不可能发生惨烈战斗。
同日,马邑太守王仁恭率军推进到桑干镇,并觐见了皇帝,得到了皇帝的褒赏。
代北军同样损失惨重,但皇帝考虑的是整个战局,是要给入侵北虏以沉重打击,所以根本不考虑军队的损失,也不关心哪支军队已经失去战斗力,他的要求是,只要你还能喘气,还活着,那就必须去战场厮杀,去砍下北虏的头颅。
十四日黄昏,始毕可汗率军抵达白狼塞战场,决战的最后一刻来临了。
第三百三十八章 绝不言退
始毕可汗听取了康鞘利对整个白狼塞战场的详细禀报后,对攻陷白狼塞成功突围充满了信心。
目前他的损失很大,所取得的战果已不能抵消牙帐为此战而投下的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假若损失进一步增大导致前期战果丧失殆尽,那么也就意谓着这一仗打败了,而军事上的失利将在政治上引发空前危机。始毕可汗别无选择,唯有以雷霆之势,一举突围。
始毕可汗遂连夜召集诸军统帅,部署攻击之策。同时命令连日急行军,早已疲惫不堪的将士们吃饱喝足,休息一夜以恢复体力。当夜又遣使翻山越岭赶至鹅毛水,寻到俟利弗设阿史那咄粟,命令其在白狼塞北线战场上持续攻击,以配合主力大军在南线战场上所发动的猛烈攻势,力求一击而中,一战而胜。
同一时间,在白狼塞东南方向毗邻桑干河的一座山岭上,右武卫大将军李景,武贲郎将伽蓝、赵十住和武牙郎将冯翊紧急会晤,商讨迎战对策。
这座山岭及其周边地区是临时开辟出来的辎重大营,负责向各战场运送物资。此刻营寨里的军用物资堆积如山,一队队民夫正奋力奔走在各条运输线上,而在另一个方向,从安阳镇运来的物资则源源不断地进入此处。
伽蓝、冯翊陪同李景、赵十住巡视了辎重营,查询了各类物资的囤积数目,安抚了营内民夫,又去慰问了伤员,直到入暮之后才坐下歇息,简单吃了点饭便开始商讨军情。
李景的神色颇为凝重,尤其他注意到伽蓝饭后换了一件新戎袍,顿时严厉起来,“听说将军每日必亲临第一线浴血厮杀,甚至定下每日斩首百级之目标,是否确实?”
伽蓝尴尬不语。
“为将者的确应该身先士卒,浴血奋战,以此来激励士气,但将军是否做得太过了?”李景毫不客气地质问道,“将军可曾想过,你若战死沙场,战局将如何变化?”
赵十住冲着老帅摇摇手,示意老帅适可而止,毕竟名义上伽蓝还是白狼塞战场上的最高统帅,老帅做为长者,又是德高望重的老前辈,于情于理都要给人家留点脸面。
老帅非常不满的摇摇头,舒缓了一下口气,问道,“受伤了?伤得是否严重?”
“皮肉小伤,无碍。”伽蓝微微躬身,致礼感谢。
“不要再这样骄纵任性了。”老帅叮嘱道,“从明天开始,每一天都是恶战,能否坚守到最后,关键在于临阵指挥,而将军做为战场上的最高统帅,更是三军将士的信心所在,将军不能倒!”
伽蓝恭敬受教。
“北虏主力大军已经进入白狼塞战场,并于神武川和金沙滩一线列阵。”老帅随即直奔正题,“据斥候探查,始毕可汗和行帐就在这支军队里,所以可以肯定,雁门之危已解,而雁门战场上的北虏大军将在未来两天内全部抵达白狼塞,二十多万乃至更多北虏控弦将对白狼塞发起猛烈攻击,形势对我们极度不利。”
“当然,这是最为恶劣的预计。”老帅眉头紧锁,继续说道,“假若北虏撤离雁门,是因为两京援军杀到了雁门战场,不得不撤,那么还有一种乐观的预计,便是陛下和两京援军正衔尾追杀而来,我们对北虏形成了包围。北虏前有阻截,后有追兵,腹背受敌,如此便有利于我们继续坚守白狼塞。”
“但令人不安的是,两京援军是否已到?即便到了,又来了多少军队?在决战战场上,我们的兵力是否已经形成绝对优势?”
老帅的目光从众人脸上缓缓扫过,问出了最后一个问题,“假若双方兵力相当,势均力敌,决战的结果不过是两败俱伤,那么这场决战的意义何在?假若皇帝和中央进行这场决战的目的是想赢得南北双方之间的和平,那么这场决战应该在何时结束?”
实际上这是决战最后阶段,帝国军队应该采取何种战术的问题,是围而不攻,迫使北虏签订城下之盟,还是围而歼之,双方打个两败俱伤?
李景在抵达白狼塞进入神武川战场之后,曾向伽蓝提出过警告,但伽蓝小心回避了,没有给予答复。今天,战局进入了最后阶段,李景抢先说话,尖锐质问,伽蓝便再也无法回避,不得不给予答复,并拿出决策了。
皇帝在拟制南北决战策略的时候,肯定有他的战略目的,而做为决战执行人之一的伽蓝,又是决战战场的最高统帅,他对此战略目的肯定是一清二楚,他当然知道在目前战局下,决战的最后阶段应该采取何种战术。战术不同,攻防策略也就不同,战斗结果也就不同,这直接关系到决战的胜负,关系到千千万万将士的生死存亡。
伽蓝还是无法给予答复,其一,他不知道皇帝是否会衔尾追杀而来,因为在他记忆中的历史里,皇帝并没有亲自率军追杀,其二,他也不知道两京援军,还有雁门解围后皇帝身边的军队,包括帝国禁卫军、代北军、太原军等众多精疲力竭的军队,是否会遵从皇帝的命令,在第一时间急速北上,紧紧跟在北虏大军之后,衔尾追杀而来。
不过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雁门战场上的帝国军队肯定要北上,肯定要在北虏撤走后,收复代北失地,收复长城一线,并一直推进到阴山脚下,在维持南北双方所划定的边境线的同时,镇戍边陲,戍守北疆,保证中土的安全。
历史上这场决战以帝国失败而结束,但北虏损失也不小,其后牙帐内部危机不断,并在短短时间内更替了三个可汗,其时也正是帝国崩溃中土混乱之刻,数年后待李唐统一中土之时,北虏则再次倾巢南下入侵,杀进了关中,兵临长安,给李唐和刚刚摆脱黑暗的中土带来了一场空前危机。
这场决战和未来的那场空前危机之间相隔十一年,也就是说,历史上的这场决战,在皇帝和帝国北疆军不惜代价的浴血奋战之后,仅仅给中土赢得了十年的南北稳定时间。
十年?伽蓝认为不够,未来的中土不论是继续沿着固有的历史轨迹陷入崩溃,还是在这场决战后迎来改变的契机创造新的历史,伽蓝都认为必需在南北对峙中赢得至少整整一代人也就是二十年乃至三十年的绝对优势,唯有如此才能确保中土北部边陲的稳定,才能给中土赢得充足的涅磐和新生的时间。
伽蓝据此认为,只要我守住了白狼塞,坚决堵截了北虏撤离的通道,那么当皇帝得到这一消息,基于帝国国防和外交大战略的考虑,基于皇帝对帝国未来的考虑,皇帝一定会再度鼓起勇气,指挥雁门战场上的所有帝国军队,向白狼塞发动攻击,完成对北虏的大包围,把这场南北大决战进行到底,即便玉石俱焚,即便两败俱伤,也在所不惜。
我或许拯救不了摇摇欲坠的帝国,也拯救不了无辜而羸弱的中土苍生,但现在,我有足够的力量改变北疆的命运,改变北疆的未来,我只要在这场决战中给予北虏以沉重的致命的打击,那么最起码可以给北疆赢得整整一代人的稳定时间,而北疆的长时间的稳定,必将给中土乃至帝国的命运带来难以估量的重大影响。这一点毋庸置疑,我坚信,为此我不惜付出一切代价。
“这场决战的意义就在于,给内忧外困中的帝国赢得宝贵的喘息时间,给中土北部边陲赢得整整一代人的休养生息的时间。”
伽蓝终于回答了,斩钉截铁,态度坚决。
“西征、东征,加上今天的南北大决战,皇帝和中枢倾尽国力,完成了帝国在国防和外交上积极进攻的大战略,缓解了外部诸虏所施加于中土的日益严重的危机。”伽蓝继续说道,“皇帝和中枢为了避免帝国陷入内忧外困、腹背受敌之窘境,决策先攘外后安内,以攻代守,以积极进攻代替消极防御,虽然此策耗尽了国力,激化了国内矛盾,动荡了国内局势,但这场决战结束后,皇帝和中枢就可以集中全部力量解决国内危机,而东、西、北三大边陲的长时间的稳定将导致国防支出急骤减少,这大大有助于国力的迅速恢复。国力恢复了,皇帝和中枢还解决不了国内危机?”
李景陷入沉默。他已经估计到了这个结果,只是他没有想到伽蓝所给出的解释和理由让他无力反驳。
皇帝和中枢的愿望是好的,出发点是好的,只不过心情过于急切,所拟制的策略充满了风险,而策略上的急功近利必将带来一系列弊端,这些弊端逐渐放大后则会产生危机。皇帝和中枢当真有能力、有时间、有机会、有策略解决这些正在不断蔓延和扩大的危机?
“我们的坚守策略一如既往。”伽蓝一锤定音,“积极防御,死守白狼塞,即便战斗至最后一人,也绝不言退!”
第三百三十九章 九月十五
九月十四日,左屯卫大将军云定兴疾驰忻口。

【历史军事】推荐阅读:1908远东狂人[精校版]衣冠不南渡特战先驱[精校版]宰执天下[精校版]娱乐春秋[精校版]回到明朝当王爷[精校版]奋斗在盛唐铁十字[精校版]武唐第一风流纨绔[精校版]汉祚高门[精校版]窃明[精校版]武林帝国[精校版]大唐第一世家[精校版]铁骨[精校版]天魔极乐[精校版]我大哥叫朱重八[精校版]李治你别怂小阁老[精校版]秦吏[精校版]天可汗[精校版]上品寒士[精校版]护国公[精校版]伐清[精校版]庆余年[精校版]东汉末年枭雄志[精校版]绍宋[精校版]崛起之第三帝国[精校版]张辽新传[精校版]三国之蜀汉我做主[精校版]谍影凌云庶子风流[精校版]北洋枭雄[精校版]步步生莲[精校版]我的师长冯天魁[精校版]李逵的逆袭之路[精校版]覆汉[精校版]带着仓库到大明[精校版]唐朝好地主[精校版]明末工程师[精校版]明末边军一小兵[精校版]重生之颠覆大宋[精校版]辽东钉子户[精校版]三国之吕布天下[精校版]金牌小书童[精校版]江山国色[精校版]我当捕快那些年长安风流古希腊之地中海霸主[精校版]我是一个原始人[精校版]崇祯十五年[精校版]异域雄心[精校版]红色警戒之民国[精校版]虎狼[精校版]大秦:这皇子能处,有事他真上国色生枭权臣[精校版]第五部队[精校版]巴比伦帝国[精校版]交锋[精校版]佣兵的战争[精校版]穿越时空之抗日特种兵[精校版]大国相[精校版]我非痴愚实乃纯良[精校版]红楼春[精校版]南宋第一卧底[精校版]明朝败家子[精校版]寒门枭士[精校版]民国之文豪崛起[精校版]医统江山[精校版]赝品[精校版]三国之袁家我做主[精校版]大宋之天子门生[精校版]大宋之风流才子[精校版]天下[精校版]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万历十五年黑道特种兵易中天中华史第一部:中华根驻马太行侧[精校版]抗日之铁血远征军[精校版]天下枭雄[精校版]锦衣[精校版]大唐扫把星[精校版]大秦开局时间倒退三十秒[精校版]末日之最终战争[精校版]唐朝小闲人[精校版]醉迷红楼[精校版]清末英雄[精校版]巨浪[精校版]七品封疆[精校版]大秦帝师[精校版]小军阀[精校版]重返大隋[精校版]晚明[精校版]国士无双[精校版]大明国师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镇抚大秦三国之袁氏败家子东唐再续
【历史军事】最新入库:奋斗在盛唐衣冠不南渡三国之袁氏败家子大秦:这皇子能处,有事他真上大明国士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明末大军阀北洋军阀史话(出书版)谍影凌云靖安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