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爱去小说网(www.aqxsw.cc)-- 热门排行--让【“爱”去】给你选一本书吧(^.^)
手机站:m.aqxsw.cc

第170节

作者:虾写
这边拢县的信使才走,又来个报信的,一问原来是河北东路的军使:“报西京道辽军三万骑兵突入西夏,三天内攻克三州,而今占据夏州停兵止步。”
“把消息发到拢县。”
“是!”
欧阳和李汉还没讨论,这边又有信使找来:“报吐蕃阿柴部,从青海出兵,而今攻占了西夏的宣化府。”
“哇四面包围终于形成!”欧阳大喜,朱达非常上道在桌子上摆上地图。欧阳边看边道:“老哥,北面有天惶县几万人和韩将军本部一万五千精锐骑兵。南面是我们拢县。西面是吐蕃人截断西去之路,东边是契丹人。这么一来,这西夏十几万大军外加横山一线,全部被包围了起来。西夏缺食少医,我看他们是真心想和谈。”
朱达道:“而今小半个西夏没了,西夏人实在控制的地方就是兴庆府以北,白马强镇到黑水镇这一带。”
欧阳道:“我不去兰州了,我得回拢县。这和谈必须要谈。”
李汉不明白:“你原先不谈,现在为什么要主动谈?”
“如果不放走这十几万大军,一来有可能和我们鱼死网破。二来没了他们谁去打吐蕃和辽国?老哥看,灵、永乐、横山、西凉、瓜、沙这几州全部在南面,而今已经是是非之地,三国总兵力加一起快超过西夏人。如果他们舍弃这一带,不仅可以让我们三国狗咬狗,还可以抽兵而出,抵御吐蕃和辽人再朝前推进。我们可以用粮食和他们做交换,再拿了肃州。再朝吐蕃买了宣化府。这样以西凉为防御中心,这一片国土就算是稳固下来。”
李汉道:“可是我们这回头就帮上西夏人,是不是太不厚道了,!”
“没有永远的敌人,也没永远的朋友。老哥你看,这片可是好地方,有种地福地瓜、沙。有养马地凉州。而且还通回鹘,这边商业发展起来,西有回鹘,南有吐蕃,北有西夏,东有辽国。没有比这更好的商业线路了,我得马上走,让刘将军别杀嵬名窝窝,免得节外生枝。”
“恩!”李汉吩咐:“来人,分两百卫队给欧大人。老弟万事小心。你尽管放手,皇上那边我会上书说明。”
……
于是欧阳又杀了回来,连夜赶路到达拢县,直接到了北面大帐,也不等亲兵通报直接进去,却看见刘锜和嵬名窝窝正在讨论事情。刘锜见了欧阳一惊站了起来,而后又镇静下来道:“大人回来正好,已经商议好,嵬名将军趁傍晚会议动手,事成之后,我军骑兵接到信号,掩护嵬名将军带五千人马进城。”
欧阳道:“杀他们干什么?西夏人已经败了。嵬名将军把这张地图带个李乾顺,只要同意归还红圈标识的州县,下午我就在小村等你们使节。机会就一次。”
嵬名窝窝疑惑问:“什么意思?”
“河北东路已经抽调了三万精骑,河北西路抽调五万精骑,日夜兼程,估计四天左右就会到达拢县。同时后勤厢军编了四万守城部队,你们西夏已经没有后路。十几万大军烟灰只是时间问题。不过我难以想像这十几万精锐军队消失后,你们无粮无兵无后勤,怎么抵御吐蕃、契丹和我大宋联手?这张地图就是你们唯一机会,收好,别弄丢了。”
刘锜摊手:“看来戏唱不成了,早上刚接到快报,韩将军已经在七天前拿下兴庆府。而围困天惶县西夏部,由于没有粮食已经开始宰杀战马,士兵十散二三。”
欧阳道:“只要你们答应条件,我大宋将分四批提供你们两千石粮草,可以解你们当前之危。”
“原来你们早就知道我是诈降?”嵬名窝窝问。
“恩,你演技并不好。”欧阳道:“你应该感谢我,否则你五千骑兵必然被刘将军虐杀。”
“……好”嵬名窝窝沉默一会,拿起地图道:“末将这就去禀告皇上,告辞。”
嵬名窝窝走后,刘锜担心道:“大人,你要这些地方末将不反对。但是你要拿两千石粮草救济西夏人,恐怕会有大麻烦。”就是刘锜这个武将也知道,欧阳这是剑走偏锋。资敌攻盟,宋朝变成了一个唯利是图的小人,宋朝是不会接受的。中原人都好面子,朝廷更好面子。一有利益立刻翻脸,朝廷受不了辽人的指责。西夏人有了这批粮草,并且宋军威胁消失,辽国孤军深入,下场如何,明眼人一望就知。这个黑锅可不小,朝廷不能不有所交代。而身为始作俑者欧阳,必然首当其冲。按刘锜想,可以接收这些地方,而后停战。但是资助敌人反击盟友,那就是另外一回事。
“我哪里不知道。”欧阳苦笑道:“可是如若没有这个条件,西夏人左右都没好处,哪会乖乖地交出这些地方。如果他们把十几万人化整为零,分散到各城去,要啃下来恐怕要耗费很大的功夫。”这些地方可不是没有守军,瓜、沙还好,但是距离拢县太远。灵、永乐有横山天屏,凉州还有五万守军,花几千石粮草换取这些地方,这买卖实在是太划算了。而且西夏重兵都在南面,等宋军花了好多力气收拾完时候,辽人已经把该拿地方全拿了。
刘锜叹口气道:“此战功劳本是大人最大,可惜了啊但末将定然配合大人,有任何需要尽管说。”
……
无名小村!
本次西夏人和谈拿足了诚意,李乾顺亲自出马,两名文官陪同左右。从这场面看,欧阳知道西夏人急了,目前他们面临亡国的可能。这是西夏出现的重大的战略错误所导致的局面。
第一早先对付宋军,西夏最多只出一个军司人马大概十万人对付,而真正战斗人员不过数万,但是连续遭遇败仗。贞观五年至六年,宋军多次进攻夏,夏军一再被击败。而后打胜战是四部军司齐齐发兵,分两部,一部追袭,一部反攻城。这样的战法讲究就是快,让宋军头尾不能相顾。但本次,宋军一反常态,以守为攻,用少量人马调动西夏军大量人马。而如此大规模召兵发生在春夏两季,导致种植停止。而宋朝早露风声,西夏人准备战争是在年前,而后四月开打,一直拖到了而今八月。全民皆兵的战争制度,如果不能有效的以战养战,必然是被耗费一空。
第二,西夏军事机密的泄露。西夏人知道宋朝有意思朝西夏用兵,但是不知道规模,不知道带兵将领,不知道从哪个位置入侵。如果按宋朝公开说的灵永乐,那和秦凤路关系一点都不大。反看宋朝,却是对西夏年节前后布置的兵力了如指掌,而后兵力变化也甚为熟知。
第三,是宋军大规模配备的火器犀利非常,特别是甩手炮的秦凤路士兵普及化,让宋军在冷兵器时代成为单兵之王。一个携带了两枚甩手炮的士兵可以干掉最少六名西夏骑兵。
第四,内部动荡,此次战争最失败莫过于对拢县的第一场大战,竟然被其生擒了近两千质子军。朝廷本还是信任这些被俘虏质子军的家人,但没想到造就了萧银引部放敌叛逃的事件。而后又矫正过枉,导致大量政府部门官员被闲置,后勤补给造成很大困难。从攻城器械如此久才到主战场就可以看出来,西夏办事效率已经极为低下。
第五,对手不讲道理,翻开古往今来的战争,都是两军相争,当然也有个把收买将领的,但从没有把钱当了草纸的打发,不仅买将领,士兵也买,马也买,甚至连几块牛肉干都收。出的价值又是巨恐怖的天价。去年西夏全年税收也不过五百万贯,而宋朝整队加零碎收买,加上奖赏士兵的花费已经达到了两百八十万贯。铁鹞子不攻而破,往利氏人放敌进心脏,全军士气低糜。细作混杂,大军无任何秘密可言。并且宋朝一反往年重赏将而轻赏兵的政策,对宋士兵进行大规模的奖赏,宋军士气之高,令人恐惧。
第六,宋军两名将领的杰出表现。可以说对这两个名不见经传的人物,西夏人根本不知是哪方神圣。但是这两人统兵的能力却让他们大为惊怕。韩世忠稳如泰山,刘锜锐如匕首。两个如此有性格的将领让西夏无法应付。反看西夏,几个将军从头到脚资料宋军手上都有,一成不变的打法早就被人当成儿戏。
第七:朝廷直接掌控的人马不多,各地王爷、军司、部落在火器面前都不愿意当炮灰。
第154章 拢县和约
当然失败的原因还有很多,比如西夏一直和吐蕃交恶,比如没有派遣专人游说辽国等,客观还有这两年自然灾害严重,国力削弱等等。事情就是这样,成了就是胜点多,输了就是败点多。挨打可以变成忍辱。所以最主要就是成或败。
不管怎么说,而今是以失败者坐到这个位置上来。李乾顺打量了欧阳好久才叹一声道:“没想欧大人是如此年轻。而今就有如此出息,假以时日,恐怕无我等生存之地。”
“多谢陛下夸奖,其实在下就是钱多了点。对打仗真的一点都不懂。”欧阳客气道:“倒是陛下贤名在下略有耳闻,勤政爱民,整顿吏治,减少赋税,注重农桑,兴修水利。”
“如果不是兴修水利,重农废牧,恐怕也到不了今天这个下场。”李乾顺明白,自己最大错误就是在牧向农转变之时,仍旧采用了游牧民族一直使用的全民皆兵战法。士兵过于依赖朝廷的补给。
欧阳道:“人都是向好的看,从原来居住帐篷到现在居住房屋,以前只吃肉,现在有青菜有粮食有商品。难道为了一直打胜仗,就坚持游牧?再者说如果没有转变,冷锻甲,西夏剑从何而来?陛下似乎过于自责。”
“有句汉话说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唐时,我党项和吐谷浑联合抵抗吐蕃被灭,而后依附中原强盛,对吐蕃穷追猛打,对中原也吞土夺城。没想又反过来,吐蕃和中原反对我党项侵蚀而来。”三十多岁的李乾顺说起话来如同五十岁一般,振作下精神道:“欧大人恐怕已知道我党项人如今的艰难处境,朕也不瞒你,而今西夏说是内忧外患一点都不为过。”
“确实知道。”欧阳问道:“陛下考虑的怎么样了?”
“朕的意思是让出灵、永乐于宋军。而宋朝立刻撤回兴庆府、天惶县的宋军,并且交纳一千石粮草。”
欧阳又拿出一张地图:“陛下,在下的意思是,从灵州到瓜州,这一线在下都想要。”
李乾顺阴着脸道:“欧大人这是趁火打劫。”
“其实在下感觉还是陛下合算。”欧阳摊开地图道:“首先西夏就不再和吐蕃接壤,等于陛下少了一个敌人。其次,这一带是要弄工业区,就相当把西夏边疆带动繁荣起来。再者,宋朝可以打通丝绸之路,必然不会再对西夏用兵。”
凉州控制半个河西走廊,是养马之地。而瓜、沙州又是农业大州,这两块肉乃是李乾顺的心头肉。李乾顺有点愤怒道:“欧大人会不会觉着自己胃口太大了些?”

【历史军事】推荐阅读:1908远东狂人[精校版]衣冠不南渡特战先驱[精校版]宰执天下[精校版]娱乐春秋[精校版]回到明朝当王爷[精校版]奋斗在盛唐铁十字[精校版]武唐第一风流纨绔[精校版]汉祚高门[精校版]窃明[精校版]武林帝国[精校版]大唐第一世家[精校版]铁骨[精校版]天魔极乐[精校版]我大哥叫朱重八[精校版]李治你别怂小阁老[精校版]秦吏[精校版]护国公[精校版]天可汗[精校版]上品寒士[精校版]伐清[精校版]庆余年[精校版]东汉末年枭雄志[精校版]绍宋[精校版]崛起之第三帝国[精校版]张辽新传[精校版]三国之蜀汉我做主[精校版]谍影凌云庶子风流[精校版]北洋枭雄[精校版]步步生莲[精校版]我的师长冯天魁[精校版]李逵的逆袭之路[精校版]覆汉[精校版]带着仓库到大明[精校版]唐朝好地主[精校版]明末工程师[精校版]明末边军一小兵[精校版]重生之颠覆大宋[精校版]辽东钉子户[精校版]三国之吕布天下[精校版]金牌小书童[精校版]红色警戒之民国[精校版]江山国色[精校版]我当捕快那些年长安风流古希腊之地中海霸主[精校版]我是一个原始人[精校版]崇祯十五年[精校版]异域雄心[精校版]虎狼[精校版]大秦:这皇子能处,有事他真上国色生枭权臣[精校版]第五部队[精校版]巴比伦帝国[精校版]交锋[精校版]佣兵的战争[精校版]穿越时空之抗日特种兵[精校版]大国相[精校版]我非痴愚实乃纯良[精校版]红楼春[精校版]南宋第一卧底[精校版]明朝败家子[精校版]寒门枭士[精校版]民国之文豪崛起[精校版]医统江山[精校版]赝品[精校版]三国之袁家我做主[精校版]大宋之天子门生[精校版]大宋之风流才子[精校版]天下[精校版]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万历十五年黑道特种兵易中天中华史第一部:中华根驻马太行侧[精校版]抗日之铁血远征军[精校版]天下枭雄[精校版]锦衣[精校版]大唐扫把星[精校版]大秦开局时间倒退三十秒[精校版]末日之最终战争[精校版]唐朝小闲人[精校版]醉迷红楼[精校版]清末英雄[精校版]巨浪[精校版]七品封疆[精校版]大秦帝师[精校版]小军阀[精校版]重返大隋[精校版]晚明[精校版]国士无双[精校版]大明国师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镇抚大秦三国之袁氏败家子东唐再续
【历史军事】最新入库:奋斗在盛唐衣冠不南渡三国之袁氏败家子大秦:这皇子能处,有事他真上大明国士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明末大军阀北洋军阀史话(出书版)谍影凌云靖安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