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爱去小说网(www.aqxsw.cc)-- 热门排行--让【“爱”去】给你选一本书吧(^.^)
手机站:m.aqxsw.cc

第161节

作者:赤虎
“刘公子”,守兵喊着:“事态非常,刘公子无需排队,您带的人可以上前来,先行查验入城。”
队列中,百姓齐声呼应:“刘公子先走吧,我等无大事,可慢慢等候。”
刘公子向队列中拱拱手,答谢道:“多谢各位容情,如此,我先走一步。士兵们,上前来,我们入城。”
徐庶自城门守兵说出龚景病逝的消息后,立刻大喜,喃喃自语说:“蛟龙出渊了,中原大地,风云要起了。”
刘公子仿佛听到了这自语声,面色随即缓和下来,吩咐说:“各位,你们领单先生到驿馆安歇。我先去公民会所打听消息。午饭时间,我们在驿馆会合。”
看着刘公子远去的背影,徐庶询问身边的兵士:“徐某鲁钝,不知这位刘公子是玄德公那位义子,为何他不去县衙打听消息,却要去公民会所。”
士兵们恭敬的回答:“回单先生的话,这位是主公义子刘宙。中平二年春,刘公子率商队返回青州,带来了大量益州良种,并以此得军功。青州军政分家,县衙不管军务,而刘公子虽然从商,但却是军人身份。故此,必须到公民会所打听消息。”
“哦”,徐庶恍然,原来,青州政务如此不同于它处。县令并不是县中最大的官,至少,县令无法干涉军队事务。
驿馆中,乘着军士们收拾行李的功夫,徐庶向驿吏打听着青州事务:“我听说,龚使君几年来缠绵病榻,并不理事。青州政务均出自玄德公手笔,为何龚使君辞世,各位如此慌乱忧伤。”
驿吏叹了口气,心烦意乱的回答:“使君大人虽然缠绵病榻,无心理事,却为青州百姓选了位好别驾,并且对玄德公言听计从。青州大治,靠的是玄德公东征西讨,以及玄德公属下官吏政令清明。
如今,使君大人一去,朝廷不知道再派谁来担当州牧。玄德大人是州牧属吏,若是新州牧任命了新别驾,玄德公岂不是要退下去,做他的齐国相,下密丞。如此一来,青州是个什么样,我等小民不知。故此,大家忧心忡忡。”
徐庶淡然一笑:“猛虎出山,蛟龙出渊,此其时也,何必惊扰。”
驿吏眼前一亮,犹豫半天,终于开口:“先生,我听军士们说,先生是玄德大人请来的高人,既受玄德大人看重,先生必有大智慧。可愿为小吏解惑?”
徐庶悠然的说:“我听说,青州境内,每县每乡都有公民会所,各县军务、治安均有公民会所管理,而公民会所又是由退役军人和玄德公的师弟控制,各县官吏又都出自玄德公任命,青州公文都要玄德公加盖印绶。我一路行来,看到青州盘查甚密,以此情形推测,若是玄德公不点头,谁能踏入青州半步?”
驿吏连连点头,追问道:“先生方才说‘蛟龙出渊’什么的,可否在解释一番?”
徐庶拍拍驿吏肩膀,说:“那些道理太深奥了,你不需明白,你只要做好一件事就行了。”
驿吏忙问:“什么事?”
徐庶微笑着,答:“漯阴是玄德公的门户,驿所是来往官员的必经场所,若无玄德公的印绶,什么公文你也不认,明白吗?”
驿吏连连点头,表示意会。
等徐庶回房间不久,驿吏盘算已定,迅速找来一名手下,在他耳边一通嘀咕。随后,这名驿卒快马驰向了最近的驿站。稍后,这所驿站的驿卒也奔出了驿所,向附近的驿站驰去。
这波动迅速扩大到了整个青州,驿站之间,快马奔驰相互传信。几天的功夫,青州所有驿站达成了攻守同盟:若无玄德公加盖印绶,驿站拒绝接待任何官员。
不久,这信息传递到了一个公民会所,立刻,各地公民会所也呈现出类似驿站般人仰马翻的情景,几天之内,城门守兵也达成了共识:若无玄德公加盖印绶,任何自命为朝廷官员的人,都禁止入城。
等手下出发后,驿吏微笑着敲响了徐庶的房门:“得先生为我等解忧,十分感谢。小吏自备薄酒一杯,以答谢先生,望先生赏脸。”
徐庶在屋内捧着一杯热茶,心满意足的说:“客气了,在下只是一个白丁,驿官何必这么客气。”
驿吏恭敬的回答:“先生就玄德公重视,日后前途不可限量。小吏冒昧,能请先生同饮一杯,已是不自量力。然,小吏鸣谢之心拳拳,望先生体谅。”
徐庶流浪江湖,闯荡惯了,倒也不在乎繁文礼节,慨然答应:“也罢,都说青州美酒甲天下,今日我就与你同饮一杯。”
两人随后在驿馆饭厅落座,正准备招呼饭菜,门外一阵喧哗,一个红脸大汉,手抚着三缕长髯,带着三名偏将闯入了饭厅。
“驿吏何在?速速准备饭菜,我等吃完之后,准备即可动身?”——那红脸汉子身边,一个参将模样的人一迭声高喊着。
不等驿吏回答,刘宙的身影出现在门口:“关二叔,小侄在公民会所听到你的消息,紧赶慢赶,终于在此处追上了您。”
关二叔,那么,这就是关羽关云长。
徐庶心中打了个突,迅速打量这红脸汉子,只见他一脸的肃杀,一脸的傲然。身后,三名校官紧紧跟随——那是参军刘浩(字厚之)、校官殷灵(字凤瓴)、刘渊(字浩平)。这三名校官都是赫赫有名之人。中平四年,关羽驻守白狼石堡,正是靠着三名校官策划配合,以两个军团(7000人)之力,大破辽西鲜卑(乌恒)骑兵3万,并追杀500里,虏获甚多。
这一刻,看着关羽的傲然和三校官的沉稳。徐庶恍然,正是通过了鲜卑铁骑这块磨刀石,刘备磨砺了他手中的几把尖刀,磨合了他手中的军校。
那红脸男子一捋长髯,微笑着答:“刘公子,何事惊慌?”
刘宙赶忙回答:“关二叔,听说你带着青州第8、9、10军团,出征平原。小侄近年来一直在外经商,想向关二叔打听一下青州事务。”
关羽冷然一笑,扫视着厅堂中唯一的客人徐庶,摇头不答。
刘宙抢上前几步,介绍说:“二叔,这位是父亲大人特地请回来的智者单先生福。”随后,刘宙又向徐庶介绍关羽及手下校官。
厅堂的客人既然自己人,关羽便不在顾忌,微微冲参军刘浩颔首。刘浩会意,抢上前解释说:“公子,龚使君大人三日前病逝,平原郡黄巾盗匪于毒拒不举哀。主公震怒,命我等领青州第8、9、10军团,会同杨虚、平原守军,三面合围,逼令于毒降顺。如今,军队已至漯阴城外安歇,我等吃完就上路。”
刘宙摇了摇头,道:“二叔,于毒将军有千里送还义母大人的恩情,战场之上,还望二叔容请。”
关羽一捋长髯,答:“不需贤侄操心,你义父早有准备。”
刘浩补充说:“主公吩咐,于毒将军若是降顺,他手下的黄巾军将整编成四个军团,驻扎平原。”
嗯,要动手了。看来,龚景的辞世让刘备腾出手来,准备一举剿平青州盗匪——徐庶心中默默思量着:猛虎准备下山了。
正在青州牧龚景病逝的消息,传达到洛阳时,中平六年(189)春,朝廷征辟董卓为少府、并州牧,敕令董卓把兵权归属皇甫嵩通管,董卓拒绝接受。皇甫嵩侄子皇甫郦建议说:“本朝失政,天下倒悬,能安危定倾者,唯叔父与董卓耳。今怨隙已结,势不俱存。董卓拒诏,此逆命也。又以京师昏乱,踌躇不进,此怀二心也。叔父今为元帅,可以仗国威以讨伐董卓,上显忠义,下除凶害。”
皇甫嵩迟疑良久,回答:“董卓专权不交兵,虽然是大罪,但他身为朝廷封疆大吏,诛杀他也需要专门的权力。我们不如向朝廷奏明其事,使朝廷裁决。”(《后汉书·皇甫嵩传》)于是皇甫嵩上书朝廷。灵帝责让董卓,董卓依久抗命,驻兵河东,以观时变。
东汉朝廷,财政日渐紧促,民不聊生。史书记载,灵帝此时依旧好胡服、胡帐、胡桌、胡椅、胡饭、胡空侯、胡笛、胡舞,此皆为青州出云贡品。京都贵戚亦皆竞为之。
夏四月,灵帝在皇宫与太监驾青州所贡羊车(四轮马车)竞走,不慎摔下羊车,旋,驾崩。
天下大乱,就此拉开帷幕,从此,新皇帝被挟制于强臣之手,东汉王朝名存实亡。
第四章 群雄割据 第三节 家底
广饶城中,青州别驾官署,徐庶与刘备围着一张小方桌,面对面而坐。刘宙插手侍立在徐庶身后,跟刘备身后侍立的刘浑挤眉弄眼。右军师沮授、青州军务都督田畴、别驾署主薄简雍陪坐在刘备两侧。

【历史军事】推荐阅读:1908远东狂人[精校版]衣冠不南渡特战先驱[精校版]宰执天下[精校版]娱乐春秋[精校版]回到明朝当王爷[精校版]奋斗在盛唐铁十字[精校版]武唐第一风流纨绔[精校版]汉祚高门[精校版]窃明[精校版]武林帝国[精校版]大唐第一世家[精校版]铁骨[精校版]天魔极乐[精校版]我大哥叫朱重八[精校版]上品寒士[精校版]李治你别怂小阁老[精校版]秦吏[精校版]护国公[精校版]天可汗[精校版]崛起之第三帝国[精校版]伐清[精校版]庆余年[精校版]东汉末年枭雄志[精校版]绍宋[精校版]张辽新传[精校版]三国之蜀汉我做主[精校版]谍影凌云李逵的逆袭之路[精校版]唐朝好地主[精校版]庶子风流[精校版]北洋枭雄[精校版]步步生莲[精校版]我的师长冯天魁[精校版]覆汉[精校版]带着仓库到大明[精校版]明末工程师[精校版]明末边军一小兵[精校版]重生之颠覆大宋[精校版]辽东钉子户[精校版]三国之吕布天下[精校版]金牌小书童[精校版]红色警戒之民国[精校版]江山国色[精校版]我当捕快那些年长安风流古希腊之地中海霸主[精校版]我是一个原始人[精校版]崇祯十五年[精校版]我非痴愚实乃纯良[精校版]异域雄心[精校版]虎狼[精校版]大秦:这皇子能处,有事他真上黑道特种兵国色生枭权臣[精校版]第五部队[精校版]巴比伦帝国[精校版]交锋[精校版]佣兵的战争[精校版]穿越时空之抗日特种兵[精校版]大国相[精校版]红楼春[精校版]南宋第一卧底[精校版]明朝败家子[精校版]寒门枭士[精校版]民国之文豪崛起[精校版]医统江山[精校版]赝品[精校版]三国之袁家我做主[精校版]大宋之天子门生[精校版]大宋之风流才子[精校版]天下[精校版]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三国之袁氏败家子万历十五年易中天中华史第一部:中华根驻马太行侧[精校版]抗日之铁血远征军[精校版]天下枭雄[精校版]浴血逃兵[精校版]锦衣[精校版]大唐扫把星[精校版]大秦开局时间倒退三十秒[精校版]末日之最终战争[精校版]唐朝小闲人[精校版]醉迷红楼[精校版]清末英雄[精校版]巨浪[精校版]七品封疆[精校版]大秦帝师[精校版]小军阀[精校版]重返大隋[精校版]晚明[精校版]国士无双[精校版]大明国师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镇抚大秦
【历史军事】最新入库:奋斗在盛唐衣冠不南渡三国之袁氏败家子大秦:这皇子能处,有事他真上大明国士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明末大军阀北洋军阀史话(出书版)谍影凌云靖安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