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爱去小说网(www.aqxsw.cc)-- 热门排行--让【“爱”去】给你选一本书吧(^.^)
手机站:m.aqxsw.cc

第23节

作者:何昊远
第030章 状元游街?
接到圣旨后的第二天一早,许清就到吏部报备了一下,虽然他这个朝请郎不用坐堂办差,但也免不了走这个程序,不然到时候可能连奉禄都领不到。去吏部自然在穿上正式的官服,他的朝清郎属于正七品上阶,官服为绿色。
从吏部出来后,许清看着自己一身绿油油的,不由得感到好笑,值得庆幸的是,帽子不是绿色的,不然许清宁愿不做这官,也不愿意戴绿帽子。官帽后面两边各有一条长长的帽翅,走路时一晃一晃的。也让许清很不习惯,戴上这种官帽后,走路只能踏着方步,一板一眼的了。否则帽子翅晃得太利害,失了体统。
二柱正在赶着车子正在阶下等着,见到许清下来便上前施礼问道:“少爷,都办妥了吧?是否现在就回去?”
二柱的态度比以前恭敬了不少,本来在许清封官后,许安曾让二柱他们改口叫许清老爷的。许清一听连吃饭没味口了,自己还没满十七岁,就被一口一个老爷地叫着,那感觉实在是太别扭了。所以许清坚决否定了许安的提议,倒是小颜这个小丫头,越是知道许清不乐意,她反而叫得越起劲,直到许清忍无可忍,满后院地追上她,在她的小屁股上施展了几招降龙十八掌后,小丫头才安分了下来。
许清吩咐了一声,二柱便赶起小毛驴,一路欢快地往回走。
坐在车上的许清也有些感慨,没想到一下子也成了官员了,目前虽然只是散官,但也算真正进入了北宋士大夫的行列了。这个年代一但成了士大夫阶层,相对于平民就多了很多特权,而且宋朝是对文官是极为优容的朝代,不但奉禄高,而且即使犯了什么错,或是政争失败,最多也只是流放,没有杀头的酷刑。文官本身关系就盘根错节,有同窗,有同年,有座师有门生,总之只要不死,起复的可能就还存在。所以在宋朝,成为文官不失为一种保身立命的好路子。有了这些好处就足够了,许清想到最后,觉得还是赶紧回去接着背四书五经的好,不然哪天朝廷心血来潮给自己派个差使下来,自己要是连公文都看不懂的话,那可麻烦大了,其实他这近一个月来,已经背了不少,只是还消化不了那么多,前世习惯了白话文,一下要改过来还真不容易。自己是不是要去请个老师呢,许清一个人在车上琢磨着,嗯,看看能不能找欧阳修这位大佬帮帮忙,那天看得出他对自己好象还是挺关心的,找个机会直接拜到他门下也不失为一个好办法。
范仲淹和韩琦在看过神臂弓的试射后,领着狄青再次回到了经略使衙门,这才细细问起了京中的情况,问完俩人又不禁唏嘘了起来,狄青的回来,和神臂弓的出现虽然让他们兴奋了一阵,但他们知道,朝廷的跟本问题还是在体制上。如今大宋内忧外患,如果不加以改革,已经是举步维艰了,合举国之力,竟筹不出西北军的粮饷来,若是北边辽国再开战的话,恐有不忍言之事了生。其实很多年前范仲淹就曾上书朝廷要求改革时弊过。只是由于人微言轻,没有得到采纳。
相对而言,范仲淹对许清改革将作槛的事情更感兴趣。他详细询问了许清关于将作槛改革的情况,把情况前后对比之后,也不禁感叹许清的奇思妙想。虽然许清的方法只适合将作槛,对其他职能部门没有作用,便对于一心想着革除时弊的范仲淹与韩琦来说,还是对许清这个人有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他们能敏锐地觉察到许清用的是一种全新的思路。如果在其它方在许清也能象这次一样,提供一些新思路的话,或许能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历经宦海浮沉几十年,范仲淹深深地体会到了一个国家想进行改革,是多么的不容易,历史上成功的例子本就很少。商鞅算是一个,虽然他最后也落得了个五马分尸的下场,但他的改革方略得以保留了下来,从而奠定了大秦横扫六合,平定八荒的霸业。若能革除大宋的时弊,就算同样落个五马分尸,范仲淹也会毫不犹豫地去做,他相信自己的决心,只是他也知道,许多事情光靠决心是解决不了问题的。陛下目前被内忧外患逼得焦头烂额,也露出了对国事改革的意愿,但这还不够,相对于这些,既得利益阶层的反对力量更加强大。在这种情形下,找到一条行之有效的改革之路,就成了摆在范仲淹和韩琦这些改革派面前的最紧迫的事。
狄青也很快觉察到范仲淹两人对许清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趁此机会,他又把许清针对西夏人的见解说了出来。
“派兵深入焚烧西夏人的牧场?嗯,这算是个不错的建议,可以试试,这也算是间接应对西夏人骑兵的一个方法。”范仲淹听完狄青的话后,觉得这条建议还算可行。现在与西夏人交战正酣,但商人的来往从未真正断绝过。派兵化装一下,选择在恰当的季节进入西夏人的草场还是有可能的。至于离间党项各族,朝廷也做过一些,这个范仲淹是知道的,只是没有许清说的系统和深入,按许清的意思,是要成立专门的机构,有组织地对西夏进行专业的破坏。并对西夏的重要人员进行刺杀,打散西夏人的凝聚力。也就是说,要西北军成立一个集谍报、破坏、刺杀、离间于一体的机构。专门用于在西夏内部活动。范仲淹与韩琦商量了一下后,也觉得这一条非常有必要,他们与西夏作战几年来,由于西夏人来去如风,在战场上宋军吃多了情报落后,信息不足的苦。只是他们没有许清来自于后世的深切认识,在的世说到中央情报局之类的组织,几乎无人不识,这些组织往往在不经意间就能颠覆一个国家,其重要和可怕是古代人无法认识到的。直到明朝,中国才出现了真正的间谍机构——锦衣卫,并显示出了它可怕的一面,只是明朝的锦衣卫更多的是用来针对内部的清洗,对外的作用基本没有发挥出来。这不禁让人非常遗憾。
范仲淹与韩琦商量了一下后,也觉得有必要成立这样的一个机构,随后他们就下令由狄青亲自去军中选人,慢慢摸索成立间西北军谍报司。
同样范仲淹与韩琦也有些遗憾,许清在关于西北军所提的建议中,没有一项是针对内部改革的,不知道这是许清没有意识到内部的问题,还是他故意避而不谈,也许后者居多吧。反正范仲淹与韩琦对许清的好奇心更强烈了,真想直接找这个据说只有不到十七岁的小秀才好好谈谈。
相对于那些还沉浸在大宋太平盛世的内地官员,范仲淹与韩琦可以说是整个大宋朝改革欲望最强烈的两个人,也许是因为他们长年在边关作战,更直接地感受到大宋军队的糜烂;同时他们又都在地方做过文官,对地方机构的臃肿,人浮于事的情形也有深刻的了解。两相映衬,自然更容易产生危机感吧。
“少爷,少爷,你穿上这身官服真是太好看了。”
刚回到家,小颜就从大门里跳了出来,估计在门口已经等了不少时间,自从许清封官后,小丫头整天笑得格外灿烂,仿佛是她自己做了官一般,也许在小颜心里,这本来就没什么差别吧,今天一早,她可没少去张员外家在秋分白露她们面前显摆。如果小颜真长条尾巴的话,估计早就翘上天去了。也不知道是不是由于小颜出去显摆的原故,许清今早算是第一次见到了邻居张员外,五十出头的老头儿,圆圆的脸让他看上去更加富态,一大早便过来给许清道贺,还送上了不少银钱和贺礼。由于许清要去吏部报到,也没久留他,只交待让他晚上再到家里来喝酒。左邻右舍听到消息来道贺的也不少,大都由许安出面接待了。
许清上前捏了一下她的小鼻子,笑着说道:“小颜啊,本少爷以后可是官老爷了,你可不能再对本官无礼哦,不然的话,本官就要治你大不敬之罪,判你十天不得吃饭,还要打板子。怕不怕?”
“少爷你乱来,哪有官儿判人家不得吃饭的,不行,不行,十天不吃饭人家可没力气磨墨了!”小颜皱着鼻子一付娇憨地说道。
总算不是法盲,许清哈哈一笑打趣道:“小颜啊,既然你觉得少爷我这身官服这么好看,要不要少爷我穿着官服,带上小颜你,让二柱哥赶着毛驴在东京城了显摆一翻,就象人家种了状元游街一样。”
“好啊,好啊!二柱哥,快别卸下车子了,咱们马上就出发。”小丫头唯恐天下不乱,拽着许清的胳臂就往外拉。
第031章 欧阳修的请柬
季节入夏后,天气渐渐变得炎热了。院子里的老石榴已经悄然开放,一树红花映朝阳,许家整个后院都为之鲜活起来,等许清用过早饭后,许安许管家便红光满脸地走了进来,这两几天许管家显得年轻了不少,走路时给人感觉精神头十足,自家少爷去年就考了个秀才,这已经让许管家老怀大慰了,没料到这才过去一年,少爷便成了朝廷的七品官,官家还赐了金鱼袋,这份荣宠让许安感觉就象在做梦一般。许清是他从小看着长大的,家主过世得早,主母一直也是病体缠身,前几年也丢下年幼的儿子去了,说许清是许管家一手带大的也不为过。他对许清的感情比两个亲儿子还要亲,看着许清今日有了出息,许管家安做梦有时都会笑醒,这几天接待左邻右舍的道贺,许管家就算再累脸上的笑容也没有消失过。
今天他是来和许清商议家里翻修房子的事情,这几年由于家境拮据,前厅后院都有许多地方已经破败,前天前宫里赏赐了一千贯,加上左邻右舍的贺喜钱,家里的经济一下子好转了起来,加上现在少爷大小也是个朝廷命官了,脸面上怎么也要过得去才行,所以许管家就琢磨着是不是把家里翻新一下。
许清看到许管家走进后院,便也站了起来,许清对这位忠心耿耿的管家,也是非常尊敬的,一直把他当家里的长辈看待。他把手上的书放下来后问道:“许叔,有什么事吗?”
“少爷,咱们家前几年光景不好,家中房子已经多年失修了,少爷现在也成了朝廷官员,总得顾着些体面,所以我琢磨着是不是把家里翻修一遍,少爷您觉得怎么样?”
许清想了想后说道:“也行,但动作尽量小一点,该修补的地方修补一下就可以了,这方面我也不太懂,许叔你看着办吧。”
许管家得了话,又和许清聊了几句,这才告辞出去,许管家刚走到门口,这时许清倒想起一件事来,于是叫住他道:“许叔,等一下,大柱哥如果还在油坊里做帮工的话,你就把他叫回来吧,现在家里也不缺他那点工钱了,还有,大柱和二柱哥年龄也不小了,前几年家里境况不好,耽误了他们,现在是不是让蓝婶帮他们张罗一下,如果有哪家的姑娘合适,就帮他们把亲事办了,要是觉得家里地方小的话,到时候给他们置办个独立的小院也行。总之这些事就劳烦许叔您操持了。”
大柱的年龄已经二十一岁,在这年代到这年龄没有成亲已经是极少数的了。许清不是心血来潮突然说这些,其实从上次听说大柱竟要外出打工养自己这个主人,许清就想过大柱和二柱的事,他觉得自己欠这一家子太多,现在家境好了起来,是该为他们补偿些什么了。
许管家听完许清的许后,竟一时说不出话来,眼眶有些湿润,遥遥向许清深深鞠了一躬才转身离去。
朝露已经干了,知了开始在高枝上鸣叫了起来,一声声的让人听了有些烦躁,许清书也看不进去了,他在内院里转一圈,想给自己泡杯茶,却连茶叶也找不到,小颜这个疯丫头不知道又跑哪里显摆去了,这些天她最乐意干的就是这事儿。平时不觉得怎么样,现在许清才发现,离了这小丫头,自己连水都喝不上,还没等他仔细反省自己的腐败堕落,二柱又突然出现在院门,扯着嗓子嚎了一声:“少爷,有位晏公子找!”
许清一愣,难道是晏楠那丫头找自己,好啊,还敢上门来,上次赖账的事还跟他算呢,虽然现在不缺那十贯钱了,但蚊子再小那也是肉啊,许大少爷气势汹汹地出来,正想找晏楠讨回旧账,到发现门前站着的是一个二十来岁的书生,脸形虽然与晏楠有几分相似,但许清显然不认为那丫头有这么高明的易容术。许大少爷不由得气势一弱,换上一脸笑容说道:“在下许清,可是这位兄台找在下,不知道兄台怎么称呼?找在下何事?”
“朝请郎不必客气,愚兄晏思飞,早闻朝请郎大名,今日冒昧来访还望朝请郎多多赐教。”那书生说完向许清揖了一礼。
许清赶紧还礼道:“晏兄客气了,您还是叫我的姓名吧,呵呵,这样听起来舒服一点,来者是客,晏兄里面请。”
许清一边把书生引向客厅,一边在心里嘀咕,晏思飞,长得跟晏楠那丫头还有几分相似,大概是兄妹吧。自己可没得罪那丫头啊,反而是她赖了自己的账,这把哥哥叫来到底是什么意思?
两人进了客厅,等茶上完之后,两人便海阔天空地聊了起来,许清摸不清晏思飞的来意,又不好直接询问,只能陪着他倜侃一通。晏思飞对许清在秦香楼所作的两首词十分推崇,直把许清夸得有些脸红,最后又提到许清的画,同样把许清夸得花团锦簇,这让许清更纳闷,听着好象不是来找麻烦的,这家伙今天仿佛就是专程来夸自己一样。许清不知道,晏思飞闲得无聊,今天是特意来审视许清这个“妹夫”的,那天听秋月说出帮妹妹作画的叫许清之后,他没少打听这个人,今天得了个方便,于是自请上门来了,总的来说,许清给他的感觉还不错,人才文才都让他挺满意,家势虽然不怎么样,但他却知道许清“简在帝心”,这就够了,两人又聊了许久,最后晏思飞才掏出一份请柬,递给许清道:“今天下午欧阳学士府上宴客,我得知后自告奋勇给你也带来了一份请贴,许老弟可别错过这种机会哦。”
送走晏思飞后,许清反复把请柬看了看,自己也有意去拜访一下欧阳修,没想到他的请柬就来了,许清自然很高兴,从赵岗对欧阳修崇拜的样子,可就以推断出欧阳修在朝堂之上和社会中的地位都不低,能与这样的人交好,对自己也有好处。许清回到后院认真准备了一翻,还向许安询问了一下该带点什么礼物,这方面他真不懂,来北宋这么久,他还没有去哪家作客过,不知道这个时代送礼上有什么讲究。
到了下午时分,许清收拾一新后,才叫二柱赶上小驴车,往欧阳修府上而去,欧阳修的府邸离西水门不离,这里临着汴河,景色很美。所以很多文人雅士喜欢在这里建府,象后来的权臣蔡京,就曾在这里建府,蔡京的府邸华丽庞大,据说正是由于蔡京对自己府邸的违章扩建,使得西水门的防御成了整个东京城最薄弱的一环,金兵便是通过攻破西水门进入东京的。
许清来到欧阳修的府邸后,向迎客的管家递上了自己的请柬,在管家的指引下进了欧阳学士府,欧阳修的府邸算不上奢华,但却打理得很雅致精巧。院子里各种花草争奇斗艳,拱门上鹅黄色的蔷薇正含苞欲放,宁静的院落里时而有几个侍女经过,给这份诗意增添了许多生动的韵味。刚到客厅,欧阳修便笑呵呵地迎了出来:“许清啊,没想到你是第一个到来,快里面坐。老夫还邀了几位老友,到时候一并给你介绍介绍。”
许清赶忙上前行礼说道:“欧阳学士能想起晚辈,是晚辈的荣幸,岂敢不早点来聆听学士教诲。”
欧阳修一边把他往客厅里引一边说道:“你不会怪老夫一直隐瞒自己的姓名吧?那时老夫是怕你知道了老夫的姓名后,拘束起来反而不好说话了,真没想到啊,你不声不响的就让陛下封了个朝请郎,老夫正好奇呢,那神臂弓你是怎么想出来的?”
“欧阳学士应该也知道,晚辈对军事方面挺感兴趣的,平时没事的时候就往这方事琢磨一下,碰巧把神臂弓给弄出来了,晚辈也没想到陛下为因此封官于我,实在惭愧!”
“惭愧什么,那是你应得的,老夫虽然不通兵事,但也知道神臂弓一出,将对我大宋抗击外敌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呵呵,这几天还听说你在秦香楼作了两首词,嗯。非常好,让老夫都刮目相看啊,老夫第一次见到你时,就觉得许清你有灵性,果然没让我失望,只是你四书五经方面还是不要放松,现在虽然不用再去科举了,但圣人之道多学一些总是好的。”欧阳修还是老样子,并没有因为许清当了官就改变,仍是对许清殷殷教导着,生怕一时得意误了自己。
第032章 晏殊赐字
许清和欧阳修两人聊了没多久,迎客的管家便来报说晏相携二公子到了,欧阳修连忙带许清一起迎出大门去。从欧阳修的话里许清得知,这位叫晏殊的宰相刚进入政事堂没多久,为人谦和,素有贤名,五岁能诗,十四岁便因才华横溢,被朝廷特赐为进士。而且喜欢提携晚辈,象范仲淹等都曾受他举荐过,在文人士子中声望也极高。
许清随欧阳修到大门后,就看到早上刚去给自己送请柬的晏思飞,扶着一位五十岁左右的老者正在上台阶。老者相貌清瘦,颚下一把美须飘然,穿着交领大袖儒装,脸上带着和煦的微笑。欧阳修上前一揖笑道:“晏相光临,修迎接来迟,恕罪,恕罪;!”

【历史军事】推荐阅读:1908远东狂人[精校版]衣冠不南渡特战先驱[精校版]宰执天下[精校版]娱乐春秋[精校版]回到明朝当王爷[精校版]奋斗在盛唐铁十字[精校版]武唐第一风流纨绔[精校版]汉祚高门[精校版]窃明[精校版]武林帝国[精校版]大唐第一世家[精校版]铁骨[精校版]天魔极乐[精校版]我大哥叫朱重八[精校版]上品寒士[精校版]李治你别怂小阁老[精校版]秦吏[精校版]护国公[精校版]天可汗[精校版]伐清[精校版]庆余年[精校版]东汉末年枭雄志[精校版]绍宋[精校版]崛起之第三帝国[精校版]张辽新传[精校版]三国之蜀汉我做主[精校版]谍影凌云李逵的逆袭之路[精校版]唐朝好地主[精校版]庶子风流[精校版]北洋枭雄[精校版]步步生莲[精校版]我的师长冯天魁[精校版]覆汉[精校版]带着仓库到大明[精校版]明末工程师[精校版]明末边军一小兵[精校版]重生之颠覆大宋[精校版]辽东钉子户[精校版]三国之吕布天下[精校版]金牌小书童[精校版]红色警戒之民国[精校版]江山国色[精校版]我当捕快那些年长安风流古希腊之地中海霸主[精校版]我是一个原始人[精校版]崇祯十五年[精校版]我非痴愚实乃纯良[精校版]异域雄心[精校版]虎狼[精校版]大秦:这皇子能处,有事他真上黑道特种兵国色生枭权臣[精校版]第五部队[精校版]巴比伦帝国[精校版]交锋[精校版]佣兵的战争[精校版]穿越时空之抗日特种兵[精校版]大国相[精校版]红楼春[精校版]南宋第一卧底[精校版]明朝败家子[精校版]寒门枭士[精校版]民国之文豪崛起[精校版]医统江山[精校版]赝品[精校版]三国之袁家我做主[精校版]大宋之天子门生[精校版]大宋之风流才子[精校版]天下[精校版]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三国之袁氏败家子万历十五年易中天中华史第一部:中华根驻马太行侧[精校版]抗日之铁血远征军[精校版]天下枭雄[精校版]浴血逃兵[精校版]锦衣[精校版]大唐扫把星[精校版]大秦开局时间倒退三十秒[精校版]末日之最终战争[精校版]唐朝小闲人[精校版]醉迷红楼[精校版]清末英雄[精校版]巨浪[精校版]七品封疆[精校版]大秦帝师[精校版]小军阀[精校版]重返大隋[精校版]晚明[精校版]国士无双[精校版]大明国师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镇抚大秦
【历史军事】最新入库:奋斗在盛唐衣冠不南渡三国之袁氏败家子大秦:这皇子能处,有事他真上大明国士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明末大军阀北洋军阀史话(出书版)谍影凌云靖安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