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爱去小说网(www.aqxsw.cc)-- 热门排行--让【“爱”去】给你选一本书吧(^.^)
手机站:m.aqxsw.cc

第163节

作者:何昊远
许清的声音从回廊那头传来时,晏楠还觉得额上一片灼热,有种轻轻的眩晕感,在许清消失那一刻,她小嘴也轻轻的抿了抿,嘴角开始慢慢上翘甜甜的笑了,多日来心底的纠结悄然解开。
本以为鸿胪寺事件此了结,没想到第二天一早,辽国驻宋使者却将一份国书递到御前,对许清谈判中污辱夏国使者的行为进行了谴责,认为大宋枉称礼仪之邦,要求大宋朝廷给各国使臣一个说法。
辽国使者的这封抗议书,使昨天的事情再一次被引爆,朝廷之上,昨天的争端再一次成为焦点,倒‘许’和倒‘王’的叫嚷声在宣德门外都能听到,欧阳修、富弼、蔡襄为首的一派力挺许清,并再次给王拱辰上纲上线,要求严惩。
而以贾昌朝、胡得象为首的一派则死保王拱辰,辽国使者的抗议书,成了他们攻击许清的得力武器。最后夏竦出乎意料的加入贾昌朝一派,随着这位枢密使的加入,跟风的人加多,一时倒‘许’的声音占据了上风。
老丈人晏殊眼见许清就要倒霉,终于坐不住了,奋然撑起了力挺许清一派的大旗,这场风暴愈演愈烈,几乎将所有有资格参加朝会的大臣都卷了起去,文德殿里唇枪舌剑,急流汹涌,双方撸着袖子,怒目圆睁,引经据典驳斥对方,一波一波的声浪差点将文德殿的琉璃瓦掀翻,剧烈程度难用语言描述,就差直接上演全武行了。即使赵祯想再次扔稀泥弹也没办法制止。
从开始单纯的倒‘许’倒‘王’之争,到后来的外交礼仪之争,再演变成两党之间的派系之争,事情的演变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之外,牵涉之广更是数十年来前所未有这样的派系之争自然不可能马上争出结果来。中午到了,先是散朝,明日再来。
许清今天没有去参加朝会,静静的夏宁侯府倒成了暴风眼,还没散朝,许清就得知了今天早朝上发生的风暴,知道事态的严重性,连赵祯也已经失去了控制力。
“马上出动所有人手,尽力监视贾昌朝、王拱辰等人的所有行动!”书房里,许清沉着脸对荆六郎说道,这段时间他们做得很不错,结识了不少城狐社鼠,跟踪及监听能力已经增强了不少,许清还是感叹,若再给半年时间荆六郎他们发展,一切怕是不同了,对贾昌朝等人的阴私事,大概多少就能摸到些了。
荆六郎领命而出后,许清便骑马出门,准备先去晏府一趟,刚走到御街,就看到太学方向涌出成百上千的太学生、国子监生,沙沙的步伐声坚实而有力,汇成一片沉闷的回响,前排的士子有的捧着孔子的画像、牌位,有的捧着厚厚的表文,高喊着严惩叛徒、严惩卖国贼拒绝与西夏和谈,夏宁侯无罪!
各种口号喊得纷纷扬扬,热血铿锵声浪一波波的传出去,整个东京城顿时被激活,人潮如水般向御街涌来,对这一大群学子进行围观,许清看到领头捧着表文的就有曾巩在,只听他大声地喊着:“西夏正使张元,本是华州一落第秀才,背祖忘宗,叛国投敌,引敌攻我大宋,毁我家园,烧杀抢掳,无恶不作,西夏派此等奸人为使,表章之上还自称‘吾祖’,这是对我大宋最大的污辱,严惩国贼,许清无罪拒绝和谈,誓不休战!”
士子们如一个个膨胀的火药桶,瞬间被点爆,齐声呐喊。
“严惩国贼,许清无罪拒绝和谈,誓不休战!”
“严惩国贼,许清无罪拒绝和谈,誓不休战!”
“严惩国贼,许清无罪拒绝和谈,誓不休战!”
街上的百姓都为之侧目,许多热血的百姓跟随在身后加油助威,纷纷向皇城正南方向的朱雀门涌去,五城兵马司和开封府的兵丁衙役连拦都不敢拦,只能努力着希望能维持一些秩序,围观的人潮越聚越多,无论是老人孩子,贩夫走卒,纷纷和应着士子们口号,就连青楼的女子,也在楼上挥舞着彩袖,拔动着琴弦,急奏着琵琶,莺歌燕舞加入助威的行列!
许清从队伍中拉出一名士子,询问之下才知道士子们涌向皇城上书的起因,原来,今日散朝后不久,国子监直讲石介撰文《正统论》,从尧、舜、禹、文、武、周、孔说起,引经据典论述了大宋的正统地位,接着便是三纲五常、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论术,最后挟泰山压顶之势,对张元的叛国投敌行为进行了最猛烈的评击!
认为朝廷接受张元这种无君无父,背祖忘宗的叛贼做来使,本身就是最大的错误,许清吐他口水是轻的,这种人应该拒绝入境,并将他家祖坟开出来晒晒太阳,否则任由这种人堂而皇之入朝为使,一些奸佞之徒岂不纷纷效仿,国将不国啊!
石介这套说法,虽然和许清在朝堂之上的说法根子上相差不远,但人家石介有尧、舜、禹、文、武、周、孔打先锋,每句话都有典章为论据,洋洋洒洒,气势磅礴,让人驳无可驳,在这个时代来说,其牟利程度比许清的话强了百千倍。
这篇《正统论》一出,可谓是一‘石’激起千层浪(许清都怀疑这成语是不是因此得来的),总之把国子监,及太学的士子思想浪潮给全部激发了出来,纷纷奔走相告,结对成帮对张元进行声讨,对朝廷接受张元作为来使表示愤慨,几千学子于是写下万言书,捧着圣贤牌位、画像,如潮水般涌出校门,前往皇宫上书。
朱雀门前,几千学生加上助威的百姓,足足聚集了近两万人,值守皇城的禁军紧张万分,但士子们到了朱雀门就停了下来,并没有冲击皇城,他们可不敢把这些读书人怎么样,不用守城军士并报,几千学生引起的动静早以惊动的朝中的大臣,三省六部顿时一片哗然,数千学子及几万百姓聚集于宫门,这在大宋开国以来从未有过,许多大臣根本不知道如何应对。
赵祯刚回到后宫歇口气,小太监便一路跌跌撞撞的跑来并报,说数千太学生及几万百姓高喊:严惩国贼,许清无罪,拒绝和谈,誓不休战。一路向皇城压过来,如今已到朱雀门外。
赵祯听说这样的声势,竟吓得脸色发白,跌坐在椅子上,一片慌乱,失声喃喃说道:“怎会如此?怎会如此?子澄他有什么话不能好好跟朕说,怎会让数万学子百姓来闹皇城,来逼迫朕?许清呢?许清呢?快传许清!”
小太监气还未喘匀,听了只得又往外跑。
第182章 朱雀门
“慢着!”
从不过问政事的曹皇后,叫住了往外跑的小太监,平日恬淡如菊的她,此刻更多了一份处变不惊的自若,真不愧是将门之女,她镇定的神态如一剂良药,让赵祯也迅速的安静了下来。
“官家,且不论夏宁侯有没有能力煽动太学生,就算有,以官家对夏宁侯的了解,他会这么做吗?官家将夏宁侯视为心腹之臣,夏宁侯待官家如父如兄,处处推心置腹为官家谋划,你们君臣相得,臣妾看着打心里高兴,可如今只是听说太学生喊一句许清无罪,官家便道是夏宁侯煽动,此事若是让夏宁侯得知,官家想想夏宁侯会何等失望,说不定这等国之英才就此归隐市井林泉。”
赵祯被曹皇后说得愧色满面,想起许清为自己奔走南北,尽心策划,心中更是如做错了事的孩子,惴惴不安。
“皇后所言极是,是朕一时糊涂了。朕也相信子澄不会这样做。”
阎文应冷冷的目光扫过殿中侍候的太监宫女,那警告的意味不言自明。
“官家,太祖皇帝曾说过与士大夫共天下,近百年来,文人士子无不对我大宋拥护有加,别说是三千太学生来上书,便是全天下的士子都来了,又有何干系?官家只须站到宫门前好声安抚,臣妾相信,换来的定是满城高呼万岁的声音。”
赵祯先来到天章阁,本打算招集几位重臣来商议如何应对,可想起如今朝中争持不下的情形,刚平静下来的心绪又变成一团乱麻。
“快传夏宁侯进宫!”
朱雀门外,此刻已是黑压压的人群,守卫皇宫的禁军都已出动,宫门前一片铁甲磷光,刀枪林立,国相晏殊、杜衍、副相贾昌朝、胡得象都已赶到,正在极力地劝着学子们。
晏殊站在台阶上,面对数千学生喊道:“各位学子,尔等关心国事,明辨忠奸,这非常好,但此般聚集宫门,声扰禁宫却是不该,各位学子先回去,尔等所提之事,朝廷自会处理。”
晏殊在士子中的威望极高,他喊话时,几千人都静了下来细听着,等他说完,抱着万言书的曾巩上前拜道:“晏相国,我等并无作乱之意,实乃西夏欺人太甚,派张元这样的国贼作使者,还让我大宋尊其为‘吾祖’,夏宁侯怒叱张元乃正义之举,表达了我万千大宋子民的心声,却要受到惩处,此乃朝中出奸臣也我等来是要向陛下上书,严惩国贼,许清无罪,拒绝和谈,誓不休战!”
曾巩的话又引来了士子们一声声的呐喊:“严惩国贼,许清无罪,拒绝和谈,誓不休战!”
贾昌朝一看场面又要大乱,连忙大声喝道:“尔等意欲何为?如何处理夏国之事,朝廷自有朝廷法度,岂能容尔等任意胡来,这般聚众闹事,胁迫朝廷,尔等是要造反吗?还不快快退去!”
几千人会聚到朱雀门上书,谁不是血气方刚,慷慨激昂?贾昌朝一句造反的责问,如同捅了马蜂窝一般,瞬间将几千学生激怒了,声讨贾昌朝的声音顿是汇成一片浪潮,震得贾昌朝不秩的后退,两耳嗡嗡作响。
“就是他就是他要惩办夏宁侯使亲者痛,仇者快!”
“没错,他枉自窃居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之高位,不为国事谋划,专对忠臣打压……”
一阵高过一阵的呐喊,使贾昌朝脸无人色,直退到禁军后面,又脚还在打摆,士子们虽然没有冲击宫门,但那被触怒的声势着实吓人,连晏殊都无力再压制下来。
许清进到皇宫时,天已经将傍晚,从则门一路奔向天章阁,他也知道事态严重,士子们高喊着‘许清无罪’的口号,等于是把他抬到了风口浪尖上,一个不好,自己就会成为这场学潮的第一个牺牲者。便是赵祯不招见,他也会进宫先稳住赵祯,这丫的性格他太清楚了。
许清一进天章阁,根本不容他行礼,赵祯便不秩地说道:“子澄你终于来了,快快快,说说眼下如何处置才好!”
许清暗暗舒了一口气,让自己的情绪先平静下来,才沉声说道:“陛下莫急,学子们聚集宫门,行为虽不值提倡,但忧国忧民之心可嘉。”
说到这里他给后面的阎文应使了个眼色,阎文应机警地领会到了,忙把茗茶端给赵祯说道:“官家,想必夏宁侯定有办法,官家将心放宽,且喝杯茶。”
许清趁这时候调整了一下思路,这次学潮就象一把双刃剑,看看自己怎么利用好,既不使之伤到自己,又能作为攻敌的利器。
“陛下,宫门之外的学子不足为虑,他们只是想表达一下自己的心声,乱不起来,等下臣陪着陛下出去接过他们的万言书,安抚一下,就能使之散去。此事一过,陛下关心天下学子,虚怀纳谏之美名必将千古传诵。”

【历史军事】推荐阅读:1908远东狂人[精校版]衣冠不南渡特战先驱[精校版]宰执天下[精校版]娱乐春秋[精校版]回到明朝当王爷[精校版]奋斗在盛唐铁十字[精校版]武唐第一风流纨绔[精校版]汉祚高门[精校版]窃明[精校版]武林帝国[精校版]大唐第一世家[精校版]铁骨[精校版]天魔极乐[精校版]我大哥叫朱重八[精校版]上品寒士[精校版]李治你别怂小阁老[精校版]秦吏[精校版]护国公[精校版]天可汗[精校版]伐清[精校版]庆余年[精校版]东汉末年枭雄志[精校版]绍宋[精校版]崛起之第三帝国[精校版]张辽新传[精校版]三国之蜀汉我做主[精校版]谍影凌云李逵的逆袭之路[精校版]唐朝好地主[精校版]庶子风流[精校版]北洋枭雄[精校版]步步生莲[精校版]我的师长冯天魁[精校版]覆汉[精校版]带着仓库到大明[精校版]明末工程师[精校版]明末边军一小兵[精校版]重生之颠覆大宋[精校版]辽东钉子户[精校版]三国之吕布天下[精校版]金牌小书童[精校版]红色警戒之民国[精校版]江山国色[精校版]我当捕快那些年长安风流古希腊之地中海霸主[精校版]我是一个原始人[精校版]崇祯十五年[精校版]我非痴愚实乃纯良[精校版]异域雄心[精校版]虎狼[精校版]大秦:这皇子能处,有事他真上黑道特种兵国色生枭权臣[精校版]第五部队[精校版]巴比伦帝国[精校版]交锋[精校版]佣兵的战争[精校版]穿越时空之抗日特种兵[精校版]大国相[精校版]红楼春[精校版]南宋第一卧底[精校版]明朝败家子[精校版]寒门枭士[精校版]民国之文豪崛起[精校版]医统江山[精校版]赝品[精校版]三国之袁家我做主[精校版]大宋之天子门生[精校版]大宋之风流才子[精校版]天下[精校版]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三国之袁氏败家子万历十五年易中天中华史第一部:中华根驻马太行侧[精校版]抗日之铁血远征军[精校版]天下枭雄[精校版]浴血逃兵[精校版]锦衣[精校版]大唐扫把星[精校版]大秦开局时间倒退三十秒[精校版]末日之最终战争[精校版]唐朝小闲人[精校版]醉迷红楼[精校版]清末英雄[精校版]巨浪[精校版]七品封疆[精校版]大秦帝师[精校版]小军阀[精校版]重返大隋[精校版]晚明[精校版]国士无双[精校版]大明国师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镇抚大秦
【历史军事】最新入库:奋斗在盛唐衣冠不南渡三国之袁氏败家子大秦:这皇子能处,有事他真上大明国士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明末大军阀北洋军阀史话(出书版)谍影凌云靖安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