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爱去小说网(www.aqxsw.cc)-- 热门排行--让【“爱”去】给你选一本书吧(^.^)
手机站:m.aqxsw.cc

第690节

作者:寂寞剑客
此外,至于为什么要以秦始皇首创的:“皇帝”尊号为年号,又要以秦始皇元年为:“皇帝元年。”那就是出于对秦始皇这个千古一帝的极度推崇了,项庄以为,纵观华夏历史,也只有雄才大略的秦始皇才配用来命名万世一系的年号。
第568章 内阁、武院
公元前179年元旦,楚王项庄在再三推辞之后最终接受了各路诸侯的劝进,先于洛阳东郊筑坛祭天,然后诏告天下正式继皇帝位。
同日,项庄颁下继位后的第一道圣旨,改国号为华夏。
这道圣旨在朝中3起极大的争议,江东籍的勋戚贵族、官员士绅对此极为抵触,但其他地域的勋戚贵族以及官员豪强却是赞不绝口。
次日,项庄又颁下了他的第二道圣旨,正式推行皇历,钦定以秦始皇称帝的次年即公元前四年为皇帝元年,而项庄称帝的年份则是皇帝四十二年,从此华夏族的纪年彻底走向另一个方向,五花八方的年号被万世一系的皇帝纪年所取代。
皇帝四十二年二月,经过一个多月的叙功、论功,项庄正式下诏封赏群臣,百里贤受封楚国公、蒙殛仍为秦国公、高初仍为魏国公、庞钰迁齐国公、钟离昧封吴国公、虞子期受封越国公,皆世袭罔替,食禄一万石,是为华夏帝国六大国公。
再封项他、项佗、武涉、晋襄、呼延、子车师、西乞烈、百里茂等三十六人为彻侯,皆世袭罔替,食禄两千石。
彻侯以下爵位以及封赏由武院议定。
武院是项庄想出来的武官机构,有些类似于大明的五军府,主要功能就是蓄养武将,蓄于武院中的武将平时不统兵,只有对外作战时才由皇帝授予兵符印信,然后才能前往各郡折冲府调兵,战事结束后再将兵符印信交还给皇帝。
当然这只是一般情况下的程序,也会有特殊情况,那就是边关。
因为边关与周边蛮族领地相邻,譬如辽东、九原或者陇西等郡,战事通常会在突然间爆发,如果等蛮族打过来再上奏朝廷,然后再由皇帝选派大将统兵前去讨伐,显然时间上来不及,所以必须在边关各郡常驻武将,并赋予统兵权。
项庄效法明太祖朱元璋在辽东、九原、陇西、黔中、闽越、丹徒设六镇总兵,其中辽东镇负责攻略乌桓、鲜卑、夫余、肃慎、高句丽等蛮族,九原镇负责攻略匈奴各支,陇西镇负责攻略月氏、羌、白马等蛮族,黔中郡负责攻略夜郎、漏卧、句盯等蛮族,闽越镇负责攻略山越,百越各族,丹徒镇却是水师总兵。
边镇总兵拥有统兵权,如果跟地方长官勾结在一起,很容易就能形成军事割据,所以为避免出现藩镇割据的情形,项庄给负责军事的边镇总兵、负责民政的边郡郡守设置了任期年限,以五年为一任期,而且绝不允许连任!
这种:“兵蓄于府、将蓄于朝”的制度虽然会或多或少地影响军队的战斗力,却可以有效地杜绝手握重兵的军阀的出现,有利于帝国的长治久安。
此外,魏王魏错、苫王吕台、齐王田横、韩王韩信、汉王刘恒等诸侯王的王爵不除,但不准予世袭,换句话说,这些诸侯王只能确保自己一世荣华,他们的儿子就不能袭王爵,只能依靠自己的本事去获取荣华富贵了。
设置武院之后,项庄遂即开始改革文官机构。
华夏历史上的文官机构历经演变,由先秦时期的三公九卿制,发展为隋唐时期的三省六部制,到了明朝,最终演变成了高度完善的内阁六部制。
说到内阁六部制,就不能不提朱元璋这个布衣皇帝。
后人说起大明朝,第一印象便是专横跋扈的锦衣卫和阴气森森的厂公权阉,仿佛大明朝就是华夏历史上最黑暗、最腐朽的王朝,说起明太祖,世人的第一印象便是胡蓝二案、剂皮塞草,仿佛朱元璋就是封建史上最残暴不仁的皇帝。
其实这根本就是满清对大明朝和明太祖的污蔑。
事实上,大明朝绝对是华夏历史上吏治最清明、田赋最低、农民负担最轻的朝代,而明太祖朱元璋,也绝对是华夏历史上最具政治智慧的皇帝!
如果说,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又遍修驰道,为华复各支融合成为一个大一统民族奠定基础的秦始皇是千古一帝,如果说兴科举、修大运河的隋炀帝是千古二帝,那么将官僚机构完善到极致的明太祖就是当仁不让的千古第三帝。
朱元璋虽然是布衣出身,可他的政治智慧却堪称空前绝后!
以内阁大学士取代宰相,以五军都督府取代大都督府,赋予低品级的御史言官无话不可说、无权贵不可弹劾的特权,设锦衣卫监察百官,又设东厂制衡锦衣卫,凡此种种,无不体现了朱元璋这个布衣皇帝的过人智慧。
尤其是设内阁大学士以取代宰相,堪称经典。
宰相负责协助皇帝处理全国政务,其中很重要的一项权力就是人事任免权,通过对各级官员的任免,宰相很容易就能培植起只忠于自己的体系,进而架空皇权,等到宰相的权力渗透进了军队,改朝换代恐怕也就不可避免了。
从先秦时期出现宰相时始,到明太祖止,凡两年余年就没一个皇帝能够想出有效制约宰相权力的办法,但是明太祖朱元璋却做到了。
以内阁大学士取代宰相,并不是将一个宰相的大权分摊给多个大学士这么简单,关键是大学士本身的品级只有五品,任免内阁大学士时皇帝拥有很大的选择余地,换言之,资历浅声望低的官员只要拥有皇帝的信任,也能够出任大学士。
这样一来,内阁事实上就成了皇帝身边的秘书班子,如果不借助皇权,内阁根本就压不住六部,挑战皇权也就绝无可能了,至于六部官员,既便是吏部尚书,虽拥有无可比拟的人脉资源,可他要受内阁节制,也同样失去了挑战皇权的可能。
所以,项庄决定师法明太祖,采用内阁六部制。
当然,文官机构的改革要比武官机构复杂得多。
武院只是一个很笼统的机构,说白了就是盖几栋院子,让那些个国公、彻侯以及从太学毕业的年轻武将有个喝茶聊天的去处,武院里的军阶划分也简单,除了国公以及彻侯,底下还有将军、中郎将、校尉三个军阶。
文官机构则不同,除了内阁外,还有六部、都察院以及庞大的地方机构。
项庄从皇帝四十二年初开始改革文官机构,直到皇帝四十三年冬才完成。
……
皇帝四十四年春,项庄称帝后第一次巡视江东。
不过项庄到的第一站不是种陵,而是丹徒水师大营。
项庄称帝之后办的第一件大事,不是从江东、巴蜀、河北移民充填边塞,更不是发兵征讨匈奴、月氏,而是假称天神托梦画了一幅太平洋海图,诏令丹徒镇首任水师总兵姜济率领五十艘大海船,远涉大洋去寻找美洲大陆。
作为一个穿越众,项庄深知大航海运动所能带来的巨大回报。
南洋的香料,美洲的白银以及非洲的黄金尚在其次,关键是美洲的蕃薯、土豆、玉米等高产农作物却是必须搞到的!
在真实的历史上,无论是强汉还是盛唐,都无法让华夏文明的实际统治超出黄河、长江两大流域,强汉虽然打败了匈奴,却根本无力完成对大漠的实际控制,盛唐在中亚虽然有过军事存在,但是延续的时间很短,根本来不及对中亚各族的同化。
之所以会这样,最大的桎梏就是人口,无论是强汉还是盛唐,她的人口规模都不足以支撑起对漠北、中亚、远东、东南亚等周边地域的实际统治。
假如强汉或者盛唐拥有上亿的人口基数,那就可以通过庞大的移民工程,逐步蚕食周边蛮族的生存空间,那么华夏民族的生存环境就能得到极大的改善,五胡乱华、五代十六国以及蒙元、满清入主中原的悲剧就绝对没机会上演了。
华夏族的传统势力范围集中在黄河、长江两大流域。
有人做过计算,以秦汉时代生产力,黄河、长江两大流域可以养活五千万人左右,六千万人是极值,超过这个极限值就会引发严重的饥荒,进而导致一系列尖锐的社会矛盾,东汉末年的黄巾大起义就是因为饥荒而引发的。
项庄要想摆脱人口桎梏,就必须引入蕃薯、土豆和玉米!
所以,在项庄称帝之后,办的第一件大事就是派水师远涉重洋,去南美洲寻找蕃薯、土豆及玉米,这是华夏民族人口大爆炸的物质基础,在真实的历史上,也是在这几样高产耐旱农作物引入之后,人口才出现了爆炸式的大增长!

【历史军事】推荐阅读:1908远东狂人[精校版]衣冠不南渡特战先驱[精校版]宰执天下[精校版]娱乐春秋[精校版]回到明朝当王爷[精校版]奋斗在盛唐铁十字[精校版]武唐第一风流纨绔[精校版]汉祚高门[精校版]窃明[精校版]武林帝国[精校版]大唐第一世家[精校版]铁骨[精校版]天魔极乐[精校版]我大哥叫朱重八[精校版]上品寒士[精校版]李治你别怂小阁老[精校版]秦吏[精校版]护国公[精校版]天可汗[精校版]崛起之第三帝国[精校版]伐清[精校版]庆余年[精校版]东汉末年枭雄志[精校版]绍宋[精校版]张辽新传[精校版]三国之蜀汉我做主[精校版]谍影凌云李逵的逆袭之路[精校版]唐朝好地主[精校版]庶子风流[精校版]北洋枭雄[精校版]步步生莲[精校版]我的师长冯天魁[精校版]覆汉[精校版]带着仓库到大明[精校版]明末工程师[精校版]明末边军一小兵[精校版]重生之颠覆大宋[精校版]辽东钉子户[精校版]三国之吕布天下[精校版]金牌小书童[精校版]红色警戒之民国[精校版]江山国色[精校版]我当捕快那些年长安风流古希腊之地中海霸主[精校版]我是一个原始人[精校版]崇祯十五年[精校版]我非痴愚实乃纯良[精校版]异域雄心[精校版]虎狼[精校版]大秦:这皇子能处,有事他真上黑道特种兵国色生枭权臣[精校版]第五部队[精校版]巴比伦帝国[精校版]交锋[精校版]佣兵的战争[精校版]穿越时空之抗日特种兵[精校版]大国相[精校版]红楼春[精校版]南宋第一卧底[精校版]明朝败家子[精校版]寒门枭士[精校版]民国之文豪崛起[精校版]医统江山[精校版]赝品[精校版]三国之袁家我做主[精校版]大宋之天子门生[精校版]大宋之风流才子[精校版]天下[精校版]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三国之袁氏败家子万历十五年易中天中华史第一部:中华根驻马太行侧[精校版]抗日之铁血远征军[精校版]天下枭雄[精校版]浴血逃兵[精校版]锦衣[精校版]大唐扫把星[精校版]大秦开局时间倒退三十秒[精校版]末日之最终战争[精校版]唐朝小闲人[精校版]醉迷红楼[精校版]清末英雄[精校版]巨浪[精校版]七品封疆[精校版]大秦帝师[精校版]小军阀[精校版]重返大隋[精校版]晚明[精校版]国士无双[精校版]大明国师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镇抚大秦
【历史军事】最新入库:奋斗在盛唐衣冠不南渡三国之袁氏败家子大秦:这皇子能处,有事他真上大明国士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明末大军阀北洋军阀史话(出书版)谍影凌云靖安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