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爱去小说网(www.aqxsw.cc)-- 热门排行--让【“爱”去】给你选一本书吧(^.^)
手机站:m.aqxsw.cc

第692节

作者:寂寞剑客
第570章 禅位、储君
车辚辚、马啸啸,一支庞大的军队正沿着大路逶迤向东。
周亚夫身披轻甲,胯骑白马,在数百名亲兵的簇拥下走在行军队列的中间,望着大路前方、后方那一眼望不到头的队列,周亚夫忽然间有些恍惚。
四个月前,当周亚夫接到圣旨的时候还有些不敢相信,皇帝竟然下旨由他率领五万骑兵外加二十万步兵讨伐高句丽?这怎么可能?!要知道他周亚夫可是汉国降将,皇帝与他有着杀父之仇,难道就不怕他带着大军造反?!
后来周亚夫知道,还是太项政保举的他。
对于太项政,周亚夫的感观是复杂无比,当初在齐地,他周亚夫在项政手下连续吃亏,以致连横同盟彻底瓦解,这有了十路楚军大举伐汉,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讲,他周亚夫和项政的角逐直接决定了楚汉相争的结局。
周亚夫毫不犹豫地接下了圣旨,因为他有着跟白墨一样的心思,事到如今,也只有彻底取信皇帝,有可能恢复汉国了,而要想取信皇帝,好的办法无疑是建立足够的功勋,使自己成为朝中显赫的功勋大将。
远征高句丽的准备工作是庞杂的。
既便是华夏帝国这样的庞大帝国,也足足准备了几个月!
四月间皇帝下旨,直到六月间大军完成集结,七月底大军走出辽东。
一队探马忽从前方狂奔而来,领头的小校于马背上向周亚夫拱手一揖。喘息道:“大将军,前方就是蛮族的王廷所在了,筑有一座方圆十几里的土城,墙高丈许,不过这个蛮族好像不叫高句丽,而叫什么夫余国。”
“没错,就是它了。”周亚夫淡淡地道。
临出征时。项庄曾召周亚夫御前奏对,俱言这次要征讨的国家也许并不叫高句丽,但是叫什么名字不重要。反正就是处于辽东、箕朝鲜之间的一个由几个蛮族建立的政权,蛮族建立政权如何得了?必须坚决地予以摧毁。
其实,所谓的高句丽就是一个由夫余人、沃沮人建立的蛮族政权。至于从什么时候开始采用高句丽这个国名,史学界也有几种说法,有说公元前一世纪,有说公元前两世纪,可以考证的是,西汉初是肯定有高句丽了。
周亚夫扬了扬手中马鞭,淡然道:“传我将令,全军就地扎营,辎重营开始组装攻城器械,休整一日后再向蛮族王廷发起攻击。”
……
十月初。项庄巡视完丹阳返回洛阳。
丹阳郡,项庄圈定的上百亩皇田取得了丰收,半筐土豆已经变成了几十筐,半筐玉米是收了上百石,不过收成大的还是蕃薯。因为蕃薯种在割了苗后又能长苗,不过半筐蕃薯种,前前后后却竟然栽种了五十亩面积!
蕃薯、土豆和玉米的成长周期差不多都是四个月,现在已经是十月初,已经来不及播种第二季了,不过分明至少可以播种两季。然后就可以将种植规模扩大万亩,到后年江东四郡就有足够的种进行开始大规模种植了。
项庄刚回洛阳,就接到了周亚夫发回的捷报。
金碧辉煌的奉天殿上,太项政正向项庄奏报:“父皇,周亚夫已攻破高句丽王城,斩首八万余级,掳妇孺十余万,高句丽王城之内,身高超过马车车轮的男丁几被斩尽杀绝,少数遁入山中,正谴游骑追杀,不日即可击破之。”
项庄轻轻颔首,这样的结果早在他的意料之中。
当年秦国以不足五百万的人口,却可以发动百万大军南征北战,先后扫灭六国,依靠的是什么?靠的就是耕战体系的力量!现在的华夏帝国足足拥有两千万人口,且拥有比耕战体系完善、好战的商战耕读体系,还能灭不掉区区一个高句丽?
别说此时的高句丽只是一个刚刚立国不久的蛮族政权,既便高句丽有着不输于战国七雄中秦国的军力、国力,也断然抵挡不住周亚夫的二十五万骑步大军,要知道,这二十五万大军无论是兵器、训练还是辎重器械,都要远远胜过秦军!
至于为什么要将高句丽男丁杀绝,而不是像盛唐那样海纳百川,采取开放、包容的民族政策,项庄也是迫于无奈,因为现阶段华夏族的人口只有两千多万,便是黄河、长江两大传统聚居区都还远未到饱和,遑论大规模地对外移民了。
在人口还没到六千万,不具备大规模对外移民之前,对周边蛮族只能采取残酷、血腥的减丁政策,等到华夏族的人口规模过了六千万,可以开始大规模对外移民了,再尝试着将周边蛮族的遗传基因融入华夏族不迟。
毕竟,从生物学、遗传学的角度上讲,维持血统的纯正其实是没有任何好处的,一个民族只有不断融入别的民族的基因,能变得加优秀,加强大,譬如说大唐帝国,甚至连皇室的母系血脉都来自于草原蛮族。
项庄并不排斥引入蛮族的母系基因来改善华夏族的基因谱系。
正是由于来自草原蛮族的母系基因,使李唐的皇帝比华夏历史上任何朝代的皇帝都具有开拓精神以及扩张野望,进而使大唐帝国成为华夏历史上疆域为辽阔的王朝,蒙元的疆域虽然比大唐帝国辽阔,但那根本不是华夏的王朝。
项庄目光柔和地望着项政,说道:“太,你推荐了一个好统帅。”
“儿臣不敢居功。”项政道:“这一切,都是周亚夫以及出征将士的功劳。”
项庄微微一笑,忽然说道:“太,还记得父皇跟你定下的三年之约吗?屈指算算,差不多就要到时间了,呵呵。”
项政心头微跳,一时间竟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说父皇当初只是戏言?开什么玩笑,有道是君无戏言,这么说岂不是藐视父皇?附和父皇好像也不妥,那不成急着抢班夺权了?
阶下大臣也是面面相觑,根本不知道三年之约是什么。
项庄的目光转向殿上群臣,淡然道:“三年前,朕跟太有过约定,要在三年之后将帝位禅让给他,现在三年之期已到,朕也该兑现自己的承诺了。”说到这里顿了顿,项庄又冲项政道:“政儿你上来,到父皇身边来。”
殿上群臣大惊失色,项政也是神情惶急,不知所措道:“父皇,儿臣……”
项庄笑笑,亲自步下玉阶牵着项政走回阶上,又将项政摁坐到了龙椅之上,然后回头对着满殿群臣道:“也不搞那些虚头滑脑的仪式了,自即日起,朕便正式退位了,政儿便是华夏帝国的二世皇帝,你们还不叩见皇?”
“这……这……这……”满朝文武面面牙觑,不知所措,直到项庄再三催促,终于纷纷拜倒丹墀之下,高呼万岁。
……
是夜,大华宫上书房。
行过叩首大礼,项政恭恭敬敬地坐到了项庄对面。
虽然已经是帝国皇帝了,可项政在项庄面前却还是一如既往的毕恭毕敬、如履薄冰,因为项政很清楚,父皇的权威绝不是他这个二世皇帝能够挑战的,若是他什么事做得不对,父皇只言语一声,他就得乖乖地逊位。
总而言之,皇位交替只是表面上的。
与此前相比,唯一的区别就是项庄不再坐朝听政了,而项政则从玉阶下的太椅坐到了玉阶上的龙椅上。
项庄当然也清楚,无论他再怎么放权,无论太再怎么调整内的官员,再怎么简武院中的将校,他也绝对无法挑战自己的权威,因为他项庄是唯一一个不用兵符、仅凭脸面就能够调动三大禁军以及各郡府兵的特权人物。
望着项政,项庄平静地说道:“政儿,万寿宫已经落成,明日父皇就要搬去那边,这大华宫从此便是你的了,呵呵。”
项政忙道:“父皇不如留在大华宫,以便儿臣日日觐见……”

【历史军事】推荐阅读:1908远东狂人[精校版]衣冠不南渡特战先驱[精校版]宰执天下[精校版]娱乐春秋[精校版]回到明朝当王爷[精校版]奋斗在盛唐铁十字[精校版]武唐第一风流纨绔[精校版]汉祚高门[精校版]窃明[精校版]武林帝国[精校版]大唐第一世家[精校版]铁骨[精校版]天魔极乐[精校版]我大哥叫朱重八[精校版]上品寒士[精校版]李治你别怂小阁老[精校版]秦吏[精校版]护国公[精校版]天可汗[精校版]崛起之第三帝国[精校版]伐清[精校版]庆余年[精校版]东汉末年枭雄志[精校版]绍宋[精校版]张辽新传[精校版]三国之蜀汉我做主[精校版]谍影凌云李逵的逆袭之路[精校版]带着仓库到大明[精校版]唐朝好地主[精校版]庶子风流[精校版]北洋枭雄[精校版]步步生莲[精校版]我的师长冯天魁[精校版]覆汉[精校版]明末工程师[精校版]明末边军一小兵[精校版]重生之颠覆大宋[精校版]辽东钉子户[精校版]三国之吕布天下[精校版]金牌小书童[精校版]红色警戒之民国[精校版]江山国色[精校版]我当捕快那些年长安风流国色生枭古希腊之地中海霸主[精校版]我是一个原始人[精校版]崇祯十五年[精校版]我非痴愚实乃纯良[精校版]异域雄心[精校版]虎狼[精校版]大秦:这皇子能处,有事他真上三国之袁氏败家子黑道特种兵权臣[精校版]第五部队[精校版]巴比伦帝国[精校版]交锋[精校版]佣兵的战争[精校版]穿越时空之抗日特种兵[精校版]大国相[精校版]红楼春[精校版]南宋第一卧底[精校版]明朝败家子[精校版]寒门枭士[精校版]民国之文豪崛起[精校版]医统江山[精校版]赝品[精校版]三国之袁家我做主[精校版]大宋之天子门生[精校版]大宋之风流才子[精校版]天下[精校版]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万历十五年易中天中华史第一部:中华根驻马太行侧[精校版]抗日之铁血远征军[精校版]天下枭雄[精校版]浴血逃兵[精校版]锦衣[精校版]大唐扫把星[精校版]大秦开局时间倒退三十秒[精校版]末日之最终战争[精校版]唐朝小闲人[精校版]醉迷红楼[精校版]清末英雄[精校版]巨浪[精校版]七品封疆[精校版]大秦帝师[精校版]小军阀[精校版]重返大隋[精校版]晚明[精校版]国士无双[精校版]大明国师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镇抚大秦
【历史军事】最新入库:奋斗在盛唐衣冠不南渡三国之袁氏败家子大秦:这皇子能处,有事他真上大明国士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明末大军阀北洋军阀史话(出书版)谍影凌云靖安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