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爱去小说网(www.aqxsw.cc)-- 热门排行--让【“爱”去】给你选一本书吧(^.^)
手机站:m.aqxsw.cc

第32节

作者:魔力鸟
“大人,事不宜迟,吴巨谋反已经证据确凿。援军自然要请,但如能在援军抵达之前对诸位大人来说也是大功一件。至于那吴巨,依下官来看并不难对付。下官以为吴巨虽然年过半百,却不是有智谋之人,副手霍俊、王威皆是有勇无谋之人。
大人只需用计稳住他们,然后率兵前往突然发动攻击。大人站在正义的一面,江陵城内虽有守军数千,但现阶段并不见得完全听命于吴巨,若是时间拖久了,那便难说……”张博见刘琮手下众将态度不一,便又开始调动情绪。
“你们以为如何?”刘琮又看看甘宁和魏延等人。
“诚如张大人所言,不能再给那厮时间,不然江陵城更加难攻!”甘宁想了想:“要不我率部从水路发动佯攻,大人率大部队从陆地进攻,两相夹击。”
“不妥,我不人马本来就不多,再分兵实在单薄。大人,就算暂时不能拿下江陵城,也要尽快切断吴巨与外界的联系,等到襄阳援军抵达再做打算不迟。”魏延尽管也想和甘宁一样立刻冲到江陵城下杀敌立功,但王忠的话也提醒了他,尽管江陵城没什么名将,但毕竟有城墙做掩护,但他也坚持认为不能再给吴巨时间。
讨论了大半个时辰,黄权也发表了自己的意见,虽然各抒己见,但有点基本达成了共识,那就是证据表明吴巨反相已明,应该尽快控制局面。这就是刘琮想要达到的效果,吴巨谋反是张博提出来的,众将领商议之后确定的。
将来万一有人拿这事做文章,刘琮也算是个说法,至于如何取江陵,刘琮昨晚已经想得差不多了,首先要做的就是稳住吴巨,不管吴巨信不信,他和张博两人度各自休书一封,简要向吴巨汇报了刘琮等人收复秭归和暂住夷陵的情况。
刘琮更是提出,手下将士勇猛,为了表彰他们的功绩,希望太守能够亲自接见他们,以鼓舞士气,同时也震慑郡内那些不安分的小股山匪势力们。刘琮提出三日后自己亲率大军前往江陵县城。
同时刘琮也没让甘宁、魏延等人闲着,散会后第一时间让诸将回营操练士兵,随时准备出发前往江陵。
尽管形势刻不容缓,但刘琮也不想冒险,这支部队里有近五百人是新兵,五百是山匪和家丁收编的,做不到操练,起码得让他们识得旗语等战场基础号令才行。
待到众人离去,刘琮便只留下黄权一人。
“你调查得情况如何?”
“大致和张县令说得差不多,只是就此判定吴巨必反是不是有点仓促了?……”
“你糊涂了,难道等到他登高树旗那一天才行动吗?”刘琮知道黄权担心什么,但自己是自己一定要改变刘表那种温尔文雅的作风。
“可是将军那里……”
“这个你不用担心。父亲享誉荆州,不愿意落下什么骂名。只是现在是乱世,是讲究实力的时代。你要记住了,那曹操逐袁术,攻吕布,驱刘备伐袁绍都不曾有什么明正言顺的理由。那吴巨先不说他谋反,就是前些日子在战场上不救我等已经是死罪。
我们不能容忍这样的人留在荆州,留在身边,何况还是南郡这样的要害之地。不然今日是南郡失控,明日武陵、零陵、桂阳、长沙等郡都会仿效,到时候父亲的将令还会有几人听从。反与不反,他吴巨必须让位了。与其让他心怀怨恨,不如让他死个明白!”
“属下明白,这南郡太守是该换个忠诚之人了。”黄权听得刘琮执意要掌控南郡,顿时明白了。这二公已经是南郡都尉,此番讨伐有功,南郡太守空缺……看来以前真是小看了这二公子啊。这二公子看着年龄和自己差不多,谋划其事情来却一点不含糊啊。现在已经在为将来继承大位做准备了。
那边张博也按照刘琮的意思给吴巨修书一封,详尽相近汇报了刘琮等人行踪,并提及如今刘琮归来,即将返回江陵,还希望吴巨将先前带走的三百县兵调回夷陵以恢复夷陵正常秩序。
两份公文先后送达江陵,吴巨看了两份信虽然没有怀疑,但却十分郁闷,本来一步一步算好了,谁料这脓包二公子竟然翻盘了,秭归顺利拿下,那夷陵自然也在刘琮等人的掌控之中,看来这独立之事要押后了……
至于刘琮提出率兵前往江陵,吴巨并没有引起重视,因为刘琮和张博来信都说刘琮如今剩下不到一千人,剩下的要留在夷陵养伤。这刘琮本来就是南郡都尉,吴巨没有什么好理由拒绝他率兵进城。到时候只能等他带人进来之后再将其控制,说不定又自己能够增加一千余人。
吴巨虽这样想,但并没有表露,而是在太守府衙公堂上将两人来信公布,并开始安排迎接刘琮等人凯旋。无论如何,表面功夫还是要做的。
户曹主薄刘巴就分到一个好任务,专门负责接待刘琮等人进城事宜。
话说这刘巴,汉末荆州零陵烝阳(今湖南邵东),字子初,是荆州世家名人,少年时就很有才干,祖父刘曜,苍梧太守。父刘祥,江夏太守、荡寇将军。
灵帝末年,黄巾起义失败后,刘祥被任命为江夏太守、荡寇将军。汉献帝永汉元年(189年),时孙坚举兵讨伐董卓,因为南阳太守张咨不给军粮,就攻杀之。刘祥与孙坚同心,南阳士民因此怨恨刘祥,举兵攻打他,刘祥与他们交战,战败身亡。
刘表也素来不喜欢刘祥,刘祥阵亡后,就拘禁了他的儿子刘巴,想要杀他。苦于没有借口便数次派遣以前刘祥所亲信的人骗说刘巴:“刘州牧想要害你,我们一起逃离这里吧。”再三劝说,刘巴就是不应允。该人回报刘表,刘表于是不杀刘巴。后来刘表接连征辟刘巴,还举荐他为茂才,刘巴都不接受。
第十九章 江陵来使
也是这吴巨和刘表不识人才,不然以刘巴的身世和才干应该委以重任,而不是区区一个郡户曹主薄。
当然,刘巴还年轻,如今才二十一岁,算是和刘琮同年,仕途上虽不算顺利不比得刘琮年纪轻轻就是秩比两千石。但这一点也不影响刘巴对汉室的忠心,对刘氏江山的忠心。吴巨在江陵所做的一切,刘巴算是历历在目。
这回听闻刘表二公子要领兵入城便知道不好,这吴巨心怀不轨,二公子年纪轻轻岂是他的对手,要是率兵入了江陵城只怕是要被软禁了。只是自己父亲与刘表交恶,刘表也曾经几度想杀了自己,自己该帮哪一个呢?
正在刘巴犹豫不决时,吴巨亲自登门拜访了刘巴。
吴巨的回复张博和刘琮的公文刚到夷陵,刘巴也到了夷陵。
刘琮听闻刘巴求见先是一愣,随即连忙起身相迎,刘巴其人以前的刘琮也见过,中队长刘琮也略有所闻,只不过史书记载刘巴与刘琮并没有什么交集,而且刘表不喜刘巴已经是公开的事实,众人皆知难道自己的穿越这么快就有蝴蝶效应了吗?
尽管很是狐疑,但刘琮可不想错过招揽刘巴的好机会,自然不想给刘巴一个不好的印象,因为在刘琮看来刘巴确实算得上一个难得的人才,尤其是在荆州。如果被吴巨那种庸才所纳是在可惜了。
刘琮清楚的记得史书记载:赤壁之战前夕,刘备为曹操所败,逃难江南,荆楚的士族大多随刘备而去,只有刘巴北上拜访曹操。可见刘巴的眼光还是很好的,知道该投明主。而曹操对他的投奔又惊又喜,任命他做掾(助理)。曹操败于乌林,还于北时,欲遣桓阶,使招纳长沙、零陵、桂阳。
阶推辞说自己不如刘巴。刘巴对曹操道:“刘备据荆州,不可也。”曹操道:“备如相图,孤以六军继之也。”刘巴乃去。不过赤壁之战曹操惨败,诸葛亮指导刘备的战略就是去夺长沙、零陵等郡。刘巴这次算是惨败而归。
等刘备入主零陵,刘巴南逃。逃到越南的刘巴,怕刘备通过渠道找到他,改姓为张,在交趾的太守士燮手下做事。士燮是拥吴派,也是三国时代少数没有卷入斗争的领导者。或许是刘巴给他的意见与他的作风不合,两人处得不好,刘巴便离开了。经由牂牁道时,被益州郡守拘留差点被杀掉。
所幸太守的主簿觉得刘巴似乎是个不简单的人物,便将他送去见益州牧刘璋。刘璋本来是亲曹派,派张松去对曹操表明态度。不料因为张松其貌不扬,曹操对他冷冷淡淡。张松回来便劝刘璋和刘备联合起来对付曹操。刘璋没什么主见,也就同意了。
这时刘巴被抓到刘璋面前,刘璋以前就听过他的大名,大喜过望,马上问他对自己有什么好的意见?刘巴只给他一个意见:“备,雄人也,入必为害,不可内也。”刘璋不听,派法正与孟达去迎接刘备。果如刘巴所说般,迎刘备,无异于引狼入室。刘璋终为刘备所败。
刘备打败刘璋,收刘巴为己用。张飞曾到刘巴家睡觉,在刘巴家待了一整天,刘巴都没开口说话。张飞发现刘巴不欢迎自己,很是气愤。孔明居中调解:“张飞虽实武人,敬慕足下。主公今方收合文武,以定大事;足下虽天素高亮,宜少降意也。”
刘巴曰:“大丈夫处世,当交四海英雄,如何与兵子共语乎?”刘备听了,怒道:“孤欲定天下,而子初专乱之。其欲还北,假道於此,岂欲成孤事邪?”备又道:“子初才智绝人,如孤,可任用之,非孤者难独任也。”诸葛亮也说:“运筹策於帷幄之中,吾不如子初远矣!若提枹鼓,会军门,使百姓喜勇,当与人议之耳。”
此事传到东吴,张昭说:“刘巴实在是很不上道,对张飞这么没礼貌。”孙权说:“刘巴就是这样嘛,高人都是有架子的。”正是:“若令子初随世沈浮,容悦玄德,交非其人,何足称为高士乎。”
刘巴雄才盖世,在刘备攻取益州之后,国库空虚,刘备十分忧心。刘巴对道:“易耳,但当铸直百钱,平诸物贾,令吏为官巿。”备从之,数月之间,府库充实。
三国主政者曹操、刘备、孙权对刘巴评价都颇高,说明其人确实非同一般,所以刘琮见到刘巴自然很是客气,完全忘记了端公子的架子,亲自将刘巴迎入县衙后堂叫人缝座上茶,然后来到刘巴身边笑着问道:“子初兄来得似乎很匆忙所谓何事啊?”
“二公子当真不知道?”面对刘琮的客气,刘巴倒是一点不变色,兴许是见惯了人情世故,至少在刘巴看来,无论刘琮是何种态度对待自己,自己的职责就是要将吴巨的所作所为告知,没然后返回江陵。
“不知,还望子初兄赐教。”
“二公子可是要领兵前往江陵?”
“不错,此时我已公函告知吴太守,太守大人已经允诺,明日午后我便要率军出发,此次秭归大捷将士们理应受到嘉奖,所以我想请太守大人检阅军队的同时给予封赏。”

【历史军事】推荐阅读:1908远东狂人[精校版]衣冠不南渡特战先驱[精校版]宰执天下[精校版]娱乐春秋[精校版]回到明朝当王爷[精校版]奋斗在盛唐铁十字[精校版]武唐第一风流纨绔[精校版]汉祚高门[精校版]窃明[精校版]武林帝国[精校版]大唐第一世家[精校版]铁骨[精校版]天魔极乐[精校版]我大哥叫朱重八[精校版]上品寒士[精校版]李治你别怂小阁老[精校版]秦吏[精校版]护国公[精校版]天可汗[精校版]崛起之第三帝国[精校版]伐清[精校版]庆余年[精校版]东汉末年枭雄志[精校版]绍宋[精校版]张辽新传[精校版]三国之蜀汉我做主[精校版]谍影凌云李逵的逆袭之路[精校版]带着仓库到大明[精校版]唐朝好地主[精校版]庶子风流[精校版]北洋枭雄[精校版]步步生莲[精校版]我的师长冯天魁[精校版]覆汉[精校版]明末工程师[精校版]明末边军一小兵[精校版]重生之颠覆大宋[精校版]辽东钉子户[精校版]三国之吕布天下[精校版]金牌小书童[精校版]红色警戒之民国[精校版]江山国色[精校版]我当捕快那些年长安风流国色生枭古希腊之地中海霸主[精校版]我是一个原始人[精校版]崇祯十五年[精校版]我非痴愚实乃纯良[精校版]异域雄心[精校版]虎狼[精校版]大秦:这皇子能处,有事他真上三国之袁氏败家子黑道特种兵权臣[精校版]第五部队[精校版]巴比伦帝国[精校版]交锋[精校版]佣兵的战争[精校版]穿越时空之抗日特种兵[精校版]大国相[精校版]红楼春[精校版]南宋第一卧底[精校版]明朝败家子[精校版]寒门枭士[精校版]民国之文豪崛起[精校版]医统江山[精校版]赝品[精校版]三国之袁家我做主[精校版]大宋之天子门生[精校版]大宋之风流才子[精校版]天下[精校版]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万历十五年易中天中华史第一部:中华根驻马太行侧[精校版]抗日之铁血远征军[精校版]天下枭雄[精校版]浴血逃兵[精校版]锦衣[精校版]大唐扫把星[精校版]大秦开局时间倒退三十秒[精校版]末日之最终战争[精校版]唐朝小闲人[精校版]醉迷红楼[精校版]清末英雄[精校版]巨浪[精校版]七品封疆[精校版]大秦帝师[精校版]小军阀[精校版]重返大隋[精校版]晚明[精校版]国士无双[精校版]大明国师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镇抚大秦
【历史军事】最新入库:奋斗在盛唐衣冠不南渡三国之袁氏败家子大秦:这皇子能处,有事他真上大明国士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明末大军阀北洋军阀史话(出书版)谍影凌云靖安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