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爱去小说网(www.aqxsw.cc)-- 热门排行--让【“爱”去】给你选一本书吧(^.^)
手机站:m.aqxsw.cc

第55节

作者:魔力鸟
所谓世兵制就是将兵户和民户的户籍分开,专门的兵户是父死子继,兄忘弟从。为了更好的落实世兵制和掌握军队世兵,张博要建设的公安县就是准备专门用来安置士兵家属。这些家属进行统一管理,既是方便控制,也是方便抚养。
刘琮记得曹操还是兖州牧的时候,治中从事毛玠就提出了两条重要的建议:一是要奉天子以令不臣,就是旁人所说的挟天子以令诸侯。二是要修耕植以蓄军资。
修耕植以蓄军资,其中心任务就是要通过发展农业生产增加粮食收成解决十分紧迫的军粮问题。民以食为天,军队更是如此,解决好粮食问题才能在群雄角逐中站稳脚跟,进而消灭对手,实现统一大业。
刘琮明白,诸葛亮也明白。但是自从黄巾之乱一来,连年的战争造成了大量人民流亡,与战争相伴而行的便是瘟疫,可以使现在的社会经济已经到了崩溃边缘。南郡除开荆州治所襄阳外,下辖九县七王国,人口不过六十余万,平均到每个县也就是四万人。
人口稀少,受影响的自然便是农业,而农业是现在的支柱产业,农业遭到破坏,工商业自然随之凋零,刘琮要励精图治,也必须首先振兴南郡的农业。但现在不是和平时期,江东孙权,北方的曹操个个做梦都想吞并荆州,不可能给刘琮时间按部就班的采用通常的一套发展农业生产的办法。
思来想去也只有学习曹操,采用非常手段将劳动力和土地高速高效结合,也就是屯田。好在南郡地处荆州腹地,刘表入主荆州以来,还算稳定,江陵人口相对集中。另外地处江汉平原的江陵及周边县国有大量的空地和荒地,也有足够的灌溉条件,这也是当初刘琮非要置吴巨与死地,拿下南郡太守之位的主要原因。
另外屯田制兴起的另外一个好处就是可以吸引全国各地流亡的农民,冷兵器时代的战争主要还是消耗人力财力,而财力又是靠人创造的。将来如果和曹操对峙打消耗战,人口也是个重要因素。拥有五虎上将和诸葛亮、蒋琬、费祎等人蜀汉却是最早灭亡的,除了刘备当初一意孤行急于为关羽报仇导致夷陵兵败之外,另外一个重要的就是辖下得人口太少,国力太弱。
汉代屯田自古有之,但刘琮不打算安全采取军屯。尤其刚刚起步,虽然抄了吴巨的太守府,但征兵需要的花费太大。军屯在江陵附近先推行,第二年再往东江汉平原推广是刘琮的既定政策。而且屯田还是实行军事化管理。组织从军队淘汰下来的士兵和募集的农民,屯田的队伍也按照军队编制,五十人一屯,分给相应的田地和农耕器具、耕牛。
江陵主要是现役士兵直接进驻,而将来建设成的公安县以士家为主,军户生产者为田兵,或者屯田兵,平时屯田,展示入伍也是个不错的选择。当然刘琮并不指望这些屯田兵上战场,真要到了那个份上,荆州也岌岌可危了。而将要实行的完全民屯,刘琮心中也没底。
毕竟农民的纪律性很差,如果不采取强迫性只怕收成没有保障,而农民又不习惯军事化管理,如果因为强迫屯田而导致百姓大举外迁也是得不偿失,所以真正意义上的民屯只是小范围先行试验。刘琮能做的就是让刘巴率众先行兴修水利,利用长江和汉江的天然灌区,争取一年两熟甚至三熟。
定下来第一步要做的事情之后,刘琮便将江陵城内的兵马进行了拆分,甘宁只选了水性较好的加上原来从巴郡带过来的兄弟共计三曲,剩下的刘琮要求甘宁边训练便招纳旧部,然后在剿灭水贼中扩大队伍。张博分得五百兵卒过江进行基础建设。刘巴分一千兵士在江陵城周边实行军垦。
剩下的给各曲侯、司马配备亲兵之后两千兵交给魏延,虽然只有两千人却安排了包括王威、霍峻两名成名已久的将军。分工上,文聘统管水步两营,平时甘宁、魏延负责两营训练,王威、霍峻负责郡内治安巡查。文聘的主要任务便是募集新兵和战场阵法、战法的训练。
只留下一百亲兵负责太守府的安全,剩下的三百人全部交由黄权。
黄权出任五部督邮之后便不再兼任刘琮的亲兵队长。刘琮见黄权与自己年纪相仿,为人也机灵,而且相当忠诚,有意将其培养成类似于明代的锦衣卫统领。
庞山民则补张博之缺调任夷陵县令。刘琮知道庞山民虽然没有诸葛、庞统之才,但作为襄阳名流庞德公之子胸中还是有些才学,夷陵只不过是一个小县,而且靠近江陵,政务方面也容易督查。
其他县和王国,刘琮只能等慢慢掌握情况之后再考虑更换长官。
第四十七章 化盗圈钱
一切安排妥当,刘琮便第一时间写成文书将江陵的大致情况向刘表做了汇报。而作为众人的主心骨,刘琮的主要任务便是努力挖掘人和财,有抱负得有人帮你去实现,得有财力作保证。
人才方面,刘琮所熟知的出了攸县的刘磐、黄忠,荆州本地比较有名的还有蒋琬、费祎、潘睿。董允、马良等人年纪尚轻只能暂时作罢。
人才方面还可以缓一缓,但财却是很让刘琮为难,吴巨时代郡兵不超过两千,刘琮一来陡然增加到五千五,而且刘琮的目标远远不止如此,屯田的农具、耕牛都需要花钱购买。
不可能一开始就什么都向刘表要,刘表也不见得有多少闲钱。所以弄钱先自爱成了刘琮的第一要务。
如何迅速的集聚财富还真不是刘琮擅长的,一方面他与诸葛亮商议,让诸葛亮想办法开源节流,另一方面吩咐黄权如秭归一样故技重施,开始严厉查处与反贼吴巨有瓜葛的家族。
黄权在这方面还真是有天赋,加上先前吴巨手下几个得力的干将交代,短短几天黄权基本上就将江陵城内的几大家族的情况摸了个大概。
江陵比较大的几个家族便有王威所在的王家,霍峻所在的霍家等,不过由于王威和霍峻两家都是从邻县迁至江陵,在江陵县城内并不算第一梯队,而那个人几大户,刘琮却发现他们的家族中并没有历史上的名将坐镇。
这就好办了,晚上刘琮也变得忙碌了。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刘琮便换上劲装出没在江陵城大街小巷,目标自然是黄权所掌握的那些城内豪族的府邸。
以刘琮的身手,加上天黑,刘琮基本上没有收到什么阻碍,就像逛超市一样,在几个大户府邸来去自由!偶尔不小心被发现了,那些个巡夜的家仆也远非刘琮对手,当然刘琮也不下狠手,只是将对方打晕了事。
很快人们就发现江陵城内就出现了一个江洋大盗,此人每每后半夜入室盗窃,来去无影。
而且经常能找到那些望族的族长或者最富有的家中窃取金银财宝,平均一个晚上有三四家失窃,多的时候一个晚上有六七家。更有离奇的是,有些人的书信、墨宝也被莫名搜去。
失窃的人家多了,自然就有人到官府报案,更多的人则在观望新来的太守如何处置。刘琮接到下面的汇报后便组织人员全力“破案”,以安民心。
事发后第七天,江洋大盗被“抓住”,据说是太守大人亲自带人抓住的,并亲自主持了突击审查,盗贼全部交了,赃款赃物也悉数追回!太守府第一时间贴出布告,请各家各户凡属有物品失窃的尽快到衙门登记,等太守府厘清之后便及时返还。
就在各大家族庆幸江洋大盗被抓,财产可能完璧归赵的时候,太守府传出一个令人担忧的消息。那就是那个盗贼在偷盗财物的同时也“收集”了不少吴巨的墨宝和各家族与吴巨来往的书信。只是盗贼似乎一时不能详细想起具体在哪家盗得了些什么……
消息一出,那些还没来得及去太守府登记的家族纷纷打起了退堂鼓,就连先前那几个早早报案的家族也派人到衙门销案。
要知道吴巨可是谋逆之罪,虽然三族没有完全被诛灭,但刘琮当日在江陵的手段大家也是有所耳闻。财宝事小,与谋逆分子牵上关系事大!秭归三族因为与山匪有勾结被抄家,江陵城的百姓也是有所耳闻。吴巨在江陵多年,谁家没送过吴巨礼?谁又没请吴巨献过墨宝之类?估计大部分人也不记得自己到底有没有,有多少了。
在这个节骨眼上去太守府将吴巨送给自己家族的墨宝领回来?只怕领回来的不是墨宝而是灭顶之灾!没有人敢冒险!
于是就出现了一件怪事,江洋大盗被擒获,财宝基本被追回,衙门张榜公示,却无人前往领取遗失之物!刘琮让人整理了下赃物总计黄金两千斤,吴巨的墨宝二十一件,各种玉璧、香炉、财宝一百余件。既然没人认领,刘琮便安排人手,待到五日已过,便邀请城内豪族前来观瞻。
顺便刘琮安排了豪华酒宴,讲叙了如今天下大乱,盗贼横行,自己打算加强城防,训练士兵确保南郡平安。奈何吴巨治下国库亏空,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希望各大家族能够本着造福乡邻,造福南郡出发,多多支持太守府的工作。
这些个江陵豪族,个个都是人精,或在朝廷,或在襄阳多多少少有点靠山。要是换了一般的太守来还真不一定买账,但说话的是刘琮!当然刘琮事先也是做过充分的准备,面对二十位各家族的代表,先是慷慨陈词。痛诉吴巨的无能和盗贼的可恶。
接着便许下宏愿,立志将南郡尤其是江陵城打造成平安之都!当然要想确保平安,内要防贼外要防敌。增兵势在必行!到最后便是那句话希望诸位有钱出钱,有人出人,大家尽力便好!大有江陵是我家,平安靠大家的意思!刘琮自觉口才一般,临了还让诸葛亮补充一番,反正言而总之,总而言之,江陵城空虚,太守府缺钱,大家看着办!
刘琮虽然年轻,但他说的话,江陵城内的豪族们不得不掂量下,毕竟刘琮是新官上任,按照惯例孝敬一下父母官也是必然的,何况刘琮说得冠冕堂皇!而南郡最近确实山匪盛行,尤其是前几日的江洋大盗着实可恶!刘琮能第一时间捉拿住盗贼也是算出手不凡!作为江陵城的望族,犒劳下也不算过分!
尤其是几个先前跟吴巨关系比较亲密的家族,明明知道刘琮有趁机敲诈的嫌疑,但还是想花钱免灾。不等刘琮说完,便起身表示愿为南郡城防建设做贡献,捐钱捐粮都行!
有人带头,其他各家也不再好意思一毛不拔,被邀请的二十个家族第一时间捐出黄金一千,白银三千。刘琮一点也不客气,从容笑纳之后又对众人道:“众所周知,前几日江陵城内出了个大盗。本府已下令将其就地处决,只是这诸多赃物无人认领,却是为难了本府。
在本府看来,无论那吴巨还是那江洋大盗确实可恶。但这些财宝和墨宝本身并没有罪恶。本府是个粗鄙之人,留在府中也是浪费。琮以为在座的诸位都是富贵之人,有识之士。所以本府以为不如大家拿去分了。”刘琮说得大方,在座的却听得胆颤心惊。
“不妥,不妥。明府为我等缉拿大盗费尽心机。如今大盗已灭,这些财宝自然应该归太守府衙门。就算是真有人看上这些财宝也理应出钱购买!”这些人当中自然有明白刘琮心思的,太守大人就算不喜欢,也没有让大家白拿的可能。既然太守不要,自然是希望大家买回去折现!
“是啊,我等愿意出钱购买!”很快便有人附和。
“我等愿意出现购买……”
诸葛亮一直在一旁似笑非笑的看着刘琮,对于刘琮这些天来的做法他越来越看不懂,不过他明白刘琮最终目的只有一个就是攒钱。也不知道那几个带头的是不是刘琮找的托。当然诸葛亮也不管这些,看看时机差不多了,便按照事先与刘琮的商议起身:“诸位,既然太守大人如此说了,诸位若是有意,不如就让亮来主持下,请衙役将财宝悉数搬出来,大家看看再做打算。”

【历史军事】推荐阅读:1908远东狂人[精校版]衣冠不南渡特战先驱[精校版]宰执天下[精校版]娱乐春秋[精校版]回到明朝当王爷[精校版]奋斗在盛唐铁十字[精校版]武唐第一风流纨绔[精校版]汉祚高门[精校版]窃明[精校版]武林帝国[精校版]大唐第一世家[精校版]铁骨[精校版]天魔极乐[精校版]我大哥叫朱重八[精校版]上品寒士[精校版]李治你别怂小阁老[精校版]秦吏[精校版]护国公[精校版]天可汗[精校版]崛起之第三帝国[精校版]伐清[精校版]庆余年[精校版]东汉末年枭雄志[精校版]绍宋[精校版]张辽新传[精校版]三国之蜀汉我做主[精校版]谍影凌云李逵的逆袭之路[精校版]带着仓库到大明[精校版]唐朝好地主[精校版]庶子风流[精校版]北洋枭雄[精校版]步步生莲[精校版]我的师长冯天魁[精校版]覆汉[精校版]明末工程师[精校版]明末边军一小兵[精校版]重生之颠覆大宋[精校版]辽东钉子户[精校版]三国之吕布天下[精校版]金牌小书童[精校版]红色警戒之民国[精校版]江山国色[精校版]我当捕快那些年长安风流国色生枭古希腊之地中海霸主[精校版]我是一个原始人[精校版]崇祯十五年[精校版]我非痴愚实乃纯良[精校版]异域雄心[精校版]虎狼[精校版]大秦:这皇子能处,有事他真上三国之袁氏败家子黑道特种兵权臣[精校版]第五部队[精校版]巴比伦帝国[精校版]交锋[精校版]佣兵的战争[精校版]穿越时空之抗日特种兵[精校版]大国相[精校版]红楼春[精校版]南宋第一卧底[精校版]明朝败家子[精校版]寒门枭士[精校版]民国之文豪崛起[精校版]医统江山[精校版]赝品[精校版]三国之袁家我做主[精校版]大宋之天子门生[精校版]大宋之风流才子[精校版]天下[精校版]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万历十五年易中天中华史第一部:中华根驻马太行侧[精校版]抗日之铁血远征军[精校版]天下枭雄[精校版]浴血逃兵[精校版]锦衣[精校版]大唐扫把星[精校版]大秦开局时间倒退三十秒[精校版]末日之最终战争[精校版]唐朝小闲人[精校版]醉迷红楼[精校版]清末英雄[精校版]巨浪[精校版]七品封疆[精校版]大秦帝师[精校版]小军阀[精校版]重返大隋[精校版]晚明[精校版]国士无双[精校版]大明国师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镇抚大秦
【历史军事】最新入库:奋斗在盛唐衣冠不南渡三国之袁氏败家子大秦:这皇子能处,有事他真上大明国士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明末大军阀北洋军阀史话(出书版)谍影凌云靖安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