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爱去小说网(www.aqxsw.cc)-- 热门排行--让【“爱”去】给你选一本书吧(^.^)
手机站:m.aqxsw.cc

我不做妾 第73节

作者:不语忍冬
思及此处,沈澜叹息一声,郑重道:“潮生,娘向你保证,绝对不会不要潮生的。”
闻言,潮生趴在她肩上,啜泣不止。
沈澜一时愧疚不已,骗潮生祭拜空瓷罐五年,她又何尝不煎熬呢。
沈澜心中五味杂陈,只一下一下轻抚着潮生的脊背。潮生哭了一会儿才停下来,闷声道:“娘,官僧说你要嫁给他三叔了,你会嫁吗?”
沈澜脸色一冷,官僧的三叔自然是武昌知府的三弟,此人倒不好财,也不好色,却酷爱钻营,前些日子刚拢了一批女子送给了湖广巡抚。
“自然不会。”沈澜抚着潮生的发髻,笑盈盈道:“娘向你保证,如果要嫁人,第一个告诉潮生。”
潮生这才擦擦眼泪,破涕为笑,只是抽噎声止不住,一时有几分害臊,忸怩道:“娘,你能不能别告诉别人,我哭了呀?”
沈澜哑然失笑,尊重他的自尊心,郑重道:“娘答应你,保证不告诉别人。”
潮生依恋地蹭了蹭沈澜的脸颊:“娘,那你能不能再给我讲讲爹啊?”
沈澜生怕潮生因为没父亲而自卑,故而总给他讲父亲是如何在逃难途中保护她、保护潮生的故事。
她希望在潮生的心里,父亲的形象是高大的,也是爱他的。
思及此处,沈澜心中五味杂陈,不知多年后潮生知道了真相,会不会恨她。
“娘。”见沈澜一直不说话,潮生睁着亮晶晶的眼睛,催促道。
沈澜笑了笑,轻抚着他的鬓发,慢慢道:“潮生的父亲是个大英雄,那一年,我们遭了倭寇,刚从杭州逃难……”
作者有话说:
1. 白龙挂是明代南京偷米贼的意思。这里有化用。
2. 明代是有火葬的。如明人谢肇淛言,“吴越之民多火葬”。且永乐年间,巡按福建御史上奏:“今福建之俗,凡有亲丧,率多火烧,弃置不葬。”
第75章
第二日一大早, 晨起轻寒, 三月料峭春风微冷。厨下便进了两碗芡实蔓菁粥,一碟鸡春饼, 两盏热腾腾的牛乳来。
那牛乳和着鹤觞、花露百沸蒸之, 滋味微甜,潮生爱吃这个,咕咚咕咚喝了一小盏, 又吃了两个鸡春饼, 笑嘻嘻道:“娘, 我去学堂了。”
沈澜搁下瓷勺,摇摇头道:“今日不必去学堂了, 我们一同去德安府。”
潮生一愣,坐在玫瑰椅上, 仰着头好奇道:“娘, 是不是德安府出事了?”他记事很早,隐约记得自己两岁的时候娘带着他去过洞庭湖岛上躲兵灾。
“没出事。”沈澜摸了摸他的发髻, 笑道:“不过是娘想着许久没陪你了,且陪你去四处逛逛,顺便也去查查帐。”
裴慎刚从四川平叛回来,已来了湖广,大军分散驻扎在武昌卫、江夏卫、咸宁卫等七八个卫所。
这般大的动静,必要调拨米粮,沈澜的伙计昨日便将消息报了上来。
她此番带着潮生,不过是想出去避避风头,躲过裴慎罢了。
“那我去告诉彭玉、柱子他们。”潮生跳下玫瑰椅, 兴冲冲要去跟自己的玩伴道别。
见他带着书童出去, 沈澜正欲继续用饭, 忽闻秋鸢来报,只说外头武昌知府的夫人遣人来了。
秋鸢迟疑道:“夫人,那嬷嬷自称姓余,带了几个丫鬟来,面色不善,怒气冲冲的。”
沈澜点点头,心道无非是昨日潮生和官僧打架,官僧母亲气不过,今日派个家仆找上门兴师问罪。
“让她进来罢。”沈澜净了手,剥了个樊江陈橘,慢条斯理地吃了,全当清口。
待她吃完陈橘,秋鸢便领着一个年约四十,面颊圆润的嬷嬷,怒气冲冲地进来了。
余嬷嬷穿着秋香色如意大袖衫儿,窝丝攒髻梳得齐整,上头插着两排一点油金簪。
沈澜笑盈盈道:“嬷嬷来寻我,可是有何要事?”
余婆子冷着脸,一字一顿道:“这沈潮生心性毒辣,太过凶顽,竟将官僧打成那样,夫人遣我来问问,沈娘子是如何教子的?竟教出个无法无天的活邢敖来?!”
沈澜脸色一沉。虽早已料到余嬷嬷是来兴师问罪的,可心中到底不愉,分明是官僧先挑的事。而这位余嬷嬷说话忒得难听。
她神色淡淡的:“不过是小儿玩闹罢了。”
余嬷嬷冷着脸,一字一句道:“商户子弟,果真没规矩。”
沈澜面不改色:“叫嬷嬷见笑了。”语罢,又淡淡道:“嬷嬷骂一个五岁小童毒辣、活邢敖,果真好规矩。”
余嬷嬷一愣,大概是没想到她一个商户妇,竟敢这般大胆,待回过神来便恼怒道:“你这般作态,也不怕我去告诉知府夫人?”
沈澜笑了笑:“嬷嬷说笑了,邵和尚杀进湖广那会儿,王知府手下没一个兵,还是靠了我的船方才保得一命。”语罢,笑道:“嬷嬷如今痛骂王知府恩人之子,便是知府夫人知道了,也要怪罪你的。”
余嬷嬷心知她威胁自己呢,王知府忘恩负义这名声,若传出去了,自家主子只怕即刻要将她发卖了去。
余嬷嬷僵着脸,不情不愿地躬身道:“是老奴早上喝了二两马尿,猪油蒙了心,一时失言了。”
沈澜笑了笑,见好就收,上前拉住余嬷嬷袖子,只将几两碎银塞入余嬷嬷手中。
余嬷嬷握住荷包,掂了掂重量,心情稍缓,只是心中到底还有几分怒气,又要给自家主子交差,便笑道:“夫人,潮生这孩子,忒得顽劣,还请夫人将他唤出来,好生教导一二。”
这是要沈澜当着余嬷嬷的面,责罚潮生。
潮生打架固然有错,却是官僧先口出恶言。况且沈澜便是要责罚潮生,也绝不会大庭广众之下罚他。
沈澜摇头笑道:“余嬷嬷说笑了,昨日潮生脸上还挨了一拳呢,小孩子今日闹腾,明日和好,哪里就要责罚了。”说罢,便又塞了一包银子。
余嬷嬷心满意足,那点不快也散了,笑道:“夫人,潮生这孩子挨了夫人两巴掌,还是得好生休养,近日便不要出门了罢。”
沈澜会意,这位余嬷嬷收了钱,随意编了个借口去糊弄知府夫人,又怕露馅,便想让潮生在家歇几日,避避风头。
“嬷嬷说的是。”语罢,沈澜又叫秋鸢取了两斤沉檀马牙香、一坛桃花酢、五斤樊江陈橘,五斤银杏白,全当赔罪。
余嬷嬷带着几个丫鬟护院,提着赔罪礼,笑盈盈离开了。
“夫人,这帮人当真好生贪心!”春鹃气愤不已:“那桃花酢是贡品,樊江陈橘本就价贵,放进黄砂缸里,盖上燥松毛,能放到三月底,拿出去一卖,好大一笔银钱。还有那檀香和银杏白,都是……”
“好了。”沈澜温和地笑了笑:“做生意,和气生财。况且冤家宜解不宜结嘛。”
春鹃恨恨道:“早知如此,三年前湖广发大水那半个月,夫人何必带着人划了小船到处救人,还救了那个没良心的王知府。”
沈澜心道她不过一个外来户,辛辛苦苦,冒着大水救人,求得也不过是个仁善的好名声。
当年,沈澜并未将全部首饰尽数插戴在那女尸头上。一则自己需要本金,二则全部首饰都未被潮水冲走,实乃破绽。
于是沈澜昧下了两根金簪。到了湖广后,撬下上头的宝石死当,又将金簪融了,得了第一笔银钱。
靠着有情有义、为夫守节的名声,她在湖广农户手里拿钱买了米和船,撑着船去毗邻湖广的四川、江西等地倒卖。挣着辛苦钱,生存了下来。
此后又经了洪灾救人的那一遭,沈澜仁善的名头传开,被她救了的失地百姓投奔她、各地的流民来了湖广无处可去,听了她仁善有情义的名声也来投靠她。至此,沈澜的事业版图方才迅猛扩张。
“不过些许财货罢了,千金散尽还复来嘛。”沈澜点了点她脸颊:“好了好了,你这嘴撅得都快能挂油瓶了。”
“夫人你总这般。”春鹃嘀咕了一句,语罢,又恨恨道:“什么时候来个青天大老爷,只管将这帮狗官都打杀了去!”
沈澜心道这怕是不可能了,局势糜烂成这样,便是北边刚定下来,还不知道未来如何呢。
她刚要劝春鹃消消气,却忽然听得外头秋鸢匆匆喊道:“夫人,巡抚府送帖子来了。”
秋鸢刚送走了余嬷嬷,便从门子手里接了张五寸苏笺单帖。
沈澜接过帖子一看,原是邀她明日去湖广巡抚府上赴宴。
沈澜沉吟良久,忽然道:“秋鸢,你去寻谷掌柜,叫他去问问李老爷、赵老爷家里,可有收到湖广巡抚的帖子?”谷仲是沈澜手下负责米粮生意的另一人。
秋鸢应了一声,步履匆匆离去。
沈澜大约等了半个时辰,谷掌柜便匆匆赶来了。
一见沈澜到了议事厅,谷仲便起身禀报道:“夫人,李老爷、赵老爷家里也都收到了帖子。”
沈澜叹息一声,这二人与她,是整个湖广最大的三家粮商。
“夫人,巡抚突然下帖子请粮商赴宴,是不是来要粮的?”语罢,又道:“听说魏国公世子带兵入了湖广,这当兵的得吃粮啊。”
沈澜沉吟道:“恐怕是。“这样一来,她便不能去赴宴了。若撞上了裴慎,岂不是自寻死路。
“谷叔,明日你代我去赴宴,只说清明时节,刚刚祭祀过亡夫,心中悲苦,酒后风寒,病倒了,不好过给诸位贵客。”
谷仲点点头,又迟疑道:“那夫人,咱到底给不给粮啊?若要给,给多少?”
沈澜沉吟道:“你只管看着,宴上其余粮商给多少,咱们便给多少。”随大流、不出挑最安全。
待谷仲应了一声,沈澜又道:“若宴上出现了魏国公世子,或是巡抚提及了世子,你便私下里去拜访世子,照着两万石给。”
“两万石!”谷仲惊呼道:“夫人何至于此?两万石给出去,咱们半年白干!”
沈澜叹息道:“湖广巡抚手里没兵,光杆子一个,他来要粮,意思意思给个几百石也就罢了。可若是那魏国公世子来要,手握雄兵二十万,哪里敢不给呢?”
谷仲急切道:“便是要给,何至于给这么多?两万石粮食啊!咱们手里的湖田、垸田拢共也就十顷。夫人还开了高价,收购福建的山薯、广东的猪肝薯、番薯,还有沿海的玉蜀黍,又得花钱找果农、种田老把式育良种,还得养活一支渔队南来北往的跑生意,还有新开的鱼塘,要养什么青鱼、鲢鱼……哪一样不要钱啊!”
谷仲唠唠叨叨个不停:“夫人还不肯提高米价卖粮食,非说要平抑米价,这平抑米价是官府的事儿,官府都不管,夫人倒好……”说到这里,他长长叹息一声。
“夫人是个仁善的。”语罢,又自嘲一笑:“若非夫人心善,小老儿带着个孙女打陕北逃进湖广,只怕要被饿死。”
沈澜叹息一声:“往事不必回首,总得往前看。”语罢,又安慰道:“谷叔,这两万石给了巡抚,只怕要被层层贪墨了去。给了魏国公世子,好歹能发到那些兵丁的手里,也算物尽其用了。”
裴慎既不喝兵血,也不役使军卒,军纪森严,粮饷给足,加之他军事天分极高,百战百胜,短短几年功夫,这才能拉起一支士气如虹的强军。
沈澜笑道:“我自湖广发家,若出了两万石便能将湖广水匪平了,也算报答湖广百姓了。”
谷仲长长叹息一声:“夫人实在不像个生意人。”
夜眠仅需六尺,日食不过三餐。多出来的富贵又有何用呢?
沈澜笑了笑:“求个心安罢了。”
作者有话说:
1. 牛乳、鹤觞、花露百沸蒸之,出自张岱《陶庵梦忆》
2. 活邢敖我前面提过,邢敖是个死刑犯,赶时髦的明人就拿活邢敖来骂人。——《明代社会生活史》
3.樊江陈氏橘出自《陶庵梦忆》。原句为“用黄砂缸,藉以金城稻草或燥松毛收之。……可藏至三月尽。”
4.明代有湖广熟、天下足的谚语,所以湖广多米。我觉得米价应该比较低。而很多其他地方,例如江浙一带虽然有田,但多种棉花等经济作物,粮食多为其他地方运过去的。所以从湖广运粮食去别的地方卖,肯定是有钱赚的。
5. 明代湖广水系发达,所以多有围湖造田,铸堤防洪水,以保护开垦出来的田地,也就是湖田(结果湖田还不交税,三倍获利)。然后因为围湖造田导致水泊变小,调蓄能力不够,就会加剧洪灾。
——《明代湖广地表水体变迁研究》,项露林
6. 山薯,闽、广等地土产;番薯,明末由海外传入广东,品种有白鸠、力薯、猪肝薯、番薯。
玉蜀黍,就是玉米。明代玉米已传入冀、鲁、豫、陕、甘、苏、皖、两广、云南等省。

【架空历史】推荐阅读:驭宦三嫁权臣贵妃娘娘千秋东宫重组家庭婢女娇媚九千岁她如此薄情逃玉奴高门弃妇清冷表叔他男二上位了错登科娘娘总是体弱多病小楼一夜听春雨继室她娇软动人望门娇媳东宫藏春含宁待放错撩后侍郎他黑化了折青枝藏玉怀姝成为怨偶的第七年伯爵府吃瓜日常公府娇媳我靠破案升官发财贵妃春台花慢正良缘关山南北娇贵命夫君养了外室以后春满酥衣我抛弃的前夫登基了杜德日记世婚/被迫嫁给首辅后明月照九州《双璧》作者:九月流火把暴君认作未婚夫了怀中月掌中春色我不做妾小姐有病岁岁平安身体互换后,将军手撕他的白月光我BE后全员火葬场月落双枝诱佛破戒古代猎户的养家日常弄娇笨蛋美人失忆后欢喜债花满长安道贵婿猎户家的小娘子朕和她燕京闺杀(破案)娇媚(通房又娇又媚)贤妻大驸马陛下请自重小两口儿小豆蔻权宦心头朱砂痣琳琅姝色/表哥恶我固伦纯悫公主攻玉我与宿敌成双对嫁给白切黑夫君以后我夫君他有病予我千秋表妹难为祝姑娘今天掉坑了没表姑娘生存实录青陵台恃君宠剑拥明月静春行止晚如她一般善良的替身不多了乌金坠嫁给阴鸷锦衣卫女配读心后改选禁欲太子龙香拨第一辞色宫女上位记奶一口漂亮崽崽折金枝假千金回家种田了太子暗恋太子妃咸鱼嫁纨绔和离后养崽日常春日暄妍/袅袅春腰毒医小宫女堂前燕陛下他总是假正经当皇后失去记忆承欢(作者:简小酌)照金巷怀娇东宫小青梅海棠压枝
【架空历史】最新入库:循循东宫重组家庭九千岁婢女娇媚贵妃娘娘千秋逃玉奴错撩后侍郎他黑化了继室她娇软动人正良缘身体互换后,将军手撕他的白月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