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爱去小说网(www.aqxsw.cc)-- 热门排行--让【“爱”去】给你选一本书吧(^.^)
手机站:m.aqxsw.cc

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 第47节

作者:肥鸟先行
那这个时间实在是太长了,五年才能中举人,而且lv10之后经验又会膨胀,那这辈子还怎么连中三元?
今天听了海瑞讲课,苏泽终于找到了更快肝经验的方法,听海瑞讲学一个时辰就能涨10点经验,如果日后能天天听讲学,岂不是一天就能肝几十点经验?
而且海瑞还不是科举名师,如果听延平书院的科举名家讲课,是不是能升级的更快?
一想到这里,苏泽恨不得天天来听海瑞讲学。
休息了一会儿,海瑞正准备继续讲课的时候,突然听到县学门子进门,急匆匆向海瑞说道:
“教谕老爷,县尊大老爷来了!”
一听说县令来了,陈朝源、熊岳和林清材立刻局促不安的站起来,他们纷纷看向还安坐不动的海瑞。
门子催促说道:“老爷,县尊大人马上就到了,得快要去门口迎接啊!”
海瑞却没有起身的意思,这下不仅仅门子急促不安了,另外三个寒门读书人也坐立不安起来。
海瑞是举人,又有官身自然可以不怕县令,可是他们都是连生员资格都没有的普通百姓,又怎么能不怕呢?
海瑞叹息一声,放下手中的书说道:
“随我在校舍前迎接就是。”
第070章 典型的大明官
白县令是三甲同进士出身,没有资格参加馆选,他在朝中也没人,无法留任京师,只能外任南平做了县令。
大明朝做官也有清浊之分,若是能通过馆选成为庶吉士的,那就是清流华选,不需要经历地方为官,就可以平步青云,成为朝廷储备大员。
而白县令这种就要沦入浊流,从县令做起接受考成,靠着不断积累官声和名望,讨好上司和朝廷大员获得晋升机会,最后能升入朝中为官,就算是烧高香了。
不过白县令这种也要比举人为官的好多了,明代中期后,除了海瑞这种特殊情况的,大部分举人做官的终点也就是县令了。
一些人的终点就是一些人的起点,大明朝做官就是如此残酷,一场科举决定了终生。
白县令是接近四十岁才中的进士,这个年龄在进士中中规中矩,但是相比那些举人同学他已经很满足了。
白县令是一个典型的大明朝官僚。
所谓的典型官僚,并不是想尽办法就抢劫民女抄家富户吃拿卡要的那种贪官污吏。
现在还是嘉靖年间,大明朝的基本秩序还在,南平县也是文风昌盛,本地就有不少出过进士的家族,白县令如果这么蛮干肯定要被弹劾的。
这绝对不是说白县令是一个清官,四十岁才中进士,白县令又不是什么望族子弟,这时候不为子孙积累一些家业,那就枉自苦读了这么些年了。
要知道,鄢懋卿这种做贪官酷吏能进明史的,也是贪官中的顶流。
白县令顶多算是大明朝这座腐朽机器中的一颗螺丝钉,贪也是贪的循规蹈矩,没什么出众的地方。
县令这個层次,早就不需要像胥吏那样去抢老乡的粮食了,也不要强抢民女,更不需要天天喊打喊杀,只要他坐在县令这个位置上,该有的自然都有。
若是盘剥的狠些,也只需要交代手下的胥吏去做,若是胥吏做的过火了,那直接抓一两个胥吏来平息民愤就是了,又怎么需要脏了官老爷的手。
总而言之,白县令就任南平县令之后,和当地仕宦乡绅相处还算愉快,朝廷要求的各种税捐他也都能按时交上去,这两年南平虽不算是风调雨顺,除了闹倭寇之外倒是也没有灾难。
至于倭寇,县令守土有责,若是倭寇攻入南平县城自然是白知县丢官罢职。
但是附近的倭寇和白知县很有默契,侵扰的只是县外,从不进攻县城,那每年报给上面的报表中自然是“今年无事”。
府里和省里也都愿意自己“治下无事”,只会将“今年无事”报给朝廷,白县令任职以来也是平平安安的。
大明朝以考成来决定官员升迁,如今还不是张居正执行“考成法”的时候,大部分官员只要考成不落入下等,可以很舒服的躺在任上捞银子。
不过白县令也是有进步想法的,对于他这种有进步想法的官员,每天所关注的自然就只有“考成”这么一件事了。
税捐征收一定要完成,反正不管是富户还是贫户交的,只要能收上来就行,白县令关心的就是税收能不能收足。
诉讼官司一定要少,能在申明亭里调解的一定不能打官司,打了官司也要尽快平息,千万不能到上级上访复审。
县里的好人好事一定要多,每年都要努力树几个典型来表彰一下,毕竟发出去的旌表也是考成的指标之一,旌表发的越多就说明南平县民风淳朴,就说明县令教化的越好。
如果没有典型,那也要写好材料多弄几个典型出来,南平县政通人和就好,那白县令才能考成得到更高的等次,才能有更多的升官机会。
这就是一个典型的大明朝基层官僚的想法,他们未必有做出什么震惊全国业绩的想法,只求在日常考核中超过同僚,然后按步升迁就可以了。
但是白知县最近不太痛快。
不痛快的原因自然就是海瑞这个县学教谕了。
一县的文教,也是县令被考核的指标之一,本来这个指标南平县是领先的,白知县根本不用太担心。
还是因为南平县文风昌盛,每次科举考试都能名列前茅的缘故。
但是海瑞这个教谕执掌县学之后,逼迫县学生员退学,这就触犯到了白知县的利益了。
之所以白知县不高兴,当然不是为了那几个县学生被从县学赶出去,领不到每个月二两银子的禄银,作为一县的知县,这些连举人都不是的普通生员,还入不了白知县的眼。
他们就算是再抨击海瑞,白知县也是不在意的。
白知县真正在意的,是县学不能足额,影响到他的考成。
影响了考成就影响自己进步,所以在今天海瑞第一天给学生讲学的时候,白知县就杀到了县学。
知县的仪仗来到了县学前,白知县从轿子上下来,却看到只有两名县学训导跪在棂星门外,白知县的心情立刻就不好了。
这两名县学训导也是倒霉,上一次海瑞城门迎接新知府的时候,就是他们两个跪迎而海瑞不跪,海瑞落了一个“笔架”的绰号,而山字笔架上两个矮峰就是他们两个了,搞得他们在县里都抬不起头。
如今知县老爷来县学视察,海瑞又不肯出来迎接,更是搞的两个训导里外不是人。
他们如今想要辞职的心都有了,再跟着这位海教谕,怕是在南平县混不下去了。
“你们海教谕呢?”
白知县的预期已经不善,其中一个训导立刻说道:
“回知县老爷,海教谕在授课呢。”
白知县没有发作,而是带着手下浩浩荡荡的进了县学,等到了校舍门口,才见到了站的笔挺的海瑞。
白知县走上前去,陈朝源、熊岳和林清材已经膝盖发软跪了下来,只有海瑞和苏泽站在原地。
白知县看着海瑞,用戏谑的语气说道:“本官今日巡县学,乃县官公事,为何不跪?”
这句话自然是来堵上一次海瑞不肯跪拜知府时候用的那句“廪事则跪”,巡视县学也是知县份内公事,这次海瑞不能再用上次那个理由搪塞了。
却没想到海瑞还是行了两个拜礼,然后才对白知县说道:
“县尊乃一县父母,当以礼治县,此堂,师长教士地,不当屈。”
第071章 破题
听到海瑞这么说,白知县也不好让他再跪拜。
自己是知县不假,但是知县也大不过师道啊,海瑞搬出“师道尊严”这个终极杀招,白知县也只能作罢。
不过海瑞是举人可以不跪,白知县看到海瑞身边的苏泽,皱眉说道:
“你是何人,见本官为何不跪?”
海瑞正准备张口维护苏泽,却没想到苏泽不卑不亢说道:
“草民苏泽,县尊莅临县学,当先祀至圣先师,吾等再拜县尊。”
白知县愣了一下,这才忘记了自己忙着要找海瑞麻烦,竟然将礼仪给忘了。
至圣先师自然是正堂供奉的孔子了,作为读书人进了县学,自然应该先拜孔子,苏泽所说的没毛病。
甚至这件事如果传出去了,白县令反而会落下一个在县学内轻慢先师的骂名。
“伶牙俐齿。”
白县令倒是没有继续为难苏泽,毕竟对于他这个知县来说,苏泽只是個没有功名的小人物。
而且海瑞这么难缠的人在这里,苏泽反倒是提醒了白知县要按照礼法来,这是帮着白知县纠正错误。
毕竟也是读过这么多年书的,白知县还是先祭拜了正堂的孔子像。
海瑞带领县学的生员署吏出来,苏泽用上了兵法中列阵的方法,指挥一群人站成了一个整齐的方阵。
“拜至圣先师!”苏泽肃然喊到,俨然成了唱礼人,一群人整齐的跪下,对着孔子像行了跪拜礼。
苏泽接着又喊道:“拜县尊大人。”
海瑞愣了一下,这次他倒是再犯脾气,毕竟白知县确实是来巡视县学的,海瑞规规矩矩的按照礼法拜了白知县。
浩浩荡荡的人站在县学正堂前向白知县行礼,这下子白知县对苏泽的那点不愉快全部烟消云散了。
白知县终于明白了什么叫做领导的快乐,海瑞带着四个功名都没有的穷书生跪拜自己有什么意思?
现在整个县学的人列队整齐,摆出这么大的阵仗来拜,这才叫威风!
白知县突然体会到了刘邦任用叔孙通后的快乐,原来这才叫“礼”啊!
白知县看向肃然而立的苏泽,表情柔和起来,这是个人才啊!
白知县心情好了,对海瑞的话也温和了一些。
“我听说海教谕最近都在县学忙着讲课,还捐出自己俸禄栽培几名读书人种子?”
白知县看向苏泽等四人,海瑞则还是那张平静的脸,慢条斯理的向白知县汇报工作。
苏泽则引导众人走向侧厢讲课的明伦堂,又非常伶俐的引白知县进入堂中主座坐下,又安排众生员坐下。
按理说苏泽一个没功名的,根本指挥不动这些秀才。
可是白知县在前面压着,苏泽这副样子俨然是县学二把手的模样,众人不自觉的老老实实的听他的安排。
白知县满意的看着忙前忙后的苏泽,这小子可要比县学里那些酸读书人顺眼多了。
海瑞看了看苏泽,倒是也没有斥责他自作主张,等到众人都坐下之后,白知县这才说道:
“今日本县来,主要还是督导劝学的。”
听到这句话,众多生员纷纷低下头。
县令说督导劝学,自然就是考较功课了,是个人都看得出来,白县令和海教谕不对付,这下子要是回答的不好,恐怕要被县令斥责。
周秀才这样的更是暗暗后悔,为什么就舍不得这每月二两的禄银,非要赖在县学读书,这下子又惹知县老爷厌恶。

【历史军事】推荐阅读:1908远东狂人[精校版]衣冠不南渡特战先驱[精校版]宰执天下[精校版]娱乐春秋[精校版]回到明朝当王爷[精校版]奋斗在盛唐铁十字[精校版]汉祚高门[精校版]武唐第一风流纨绔[精校版]窃明[精校版]武林帝国[精校版]大唐第一世家[精校版]铁骨[精校版]天魔极乐[精校版]我大哥叫朱重八[精校版]上品寒士[精校版]李治你别怂小阁老[精校版]秦吏[精校版]护国公[精校版]天可汗[精校版]崛起之第三帝国[精校版]伐清[精校版]庆余年[精校版]东汉末年枭雄志[精校版]绍宋[精校版]张辽新传[精校版]三国之蜀汉我做主[精校版]谍影凌云李逵的逆袭之路[精校版]带着仓库到大明[精校版]唐朝好地主[精校版]庶子风流[精校版]北洋枭雄[精校版]步步生莲[精校版]我的师长冯天魁[精校版]覆汉[精校版]明末工程师[精校版]明末边军一小兵[精校版]重生之颠覆大宋[精校版]辽东钉子户[精校版]三国之吕布天下[精校版]金牌小书童[精校版]红色警戒之民国[精校版]江山国色[精校版]我当捕快那些年黑道特种兵长安风流国色生枭古希腊之地中海霸主[精校版]我是一个原始人[精校版]崇祯十五年[精校版]我非痴愚实乃纯良[精校版]异域雄心[精校版]虎狼[精校版]大秦:这皇子能处,有事他真上三国之袁氏败家子权臣[精校版]第五部队[精校版]巴比伦帝国[精校版]交锋[精校版]佣兵的战争[精校版]穿越时空之抗日特种兵[精校版]大国相[精校版]红楼春[精校版]南宋第一卧底[精校版]明朝败家子[精校版]寒门枭士[精校版]民国之文豪崛起[精校版]医统江山[精校版]赝品[精校版]三国之袁家我做主[精校版]大宋之天子门生[精校版]大宋之风流才子[精校版]天下[精校版]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万历十五年易中天中华史第一部:中华根驻马太行侧[精校版]抗日之铁血远征军[精校版]天下枭雄[精校版]浴血逃兵[精校版]锦衣[精校版]大唐扫把星[精校版]大秦开局时间倒退三十秒[精校版]末日之最终战争[精校版]唐朝小闲人[精校版]奋斗在红楼[精校版]醉迷红楼[精校版]清末英雄[精校版]巨浪[精校版]七品封疆[精校版]大秦帝师[精校版]小军阀[精校版]满唐春[精校版]重返大隋[精校版]晚明[精校版]国士无双[精校版]大明国师
【历史军事】最新入库:奋斗在盛唐衣冠不南渡三国之袁氏败家子大秦:这皇子能处,有事他真上大明国士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明末大军阀北洋军阀史话(出书版)谍影凌云靖安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