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爱去小说网(www.aqxsw.cc)-- 热门排行--让【“爱”去】给你选一本书吧(^.^)
手机站:m.aqxsw.cc

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 第71节

作者:肥鸟先行
看到苏泽只是不停的喝茶,于宗远说道:“苏兄,别忙着喝茶,我可是愁死了。”
“于兄为何发愁啊?”
于宗远看了看茶摊附近没有人,这才低声说道:“还不是那御史清军的事情。”
苏泽装作糊涂的说道:“上次于兄不是说没问题了吗?”
于宗远长叹一声说道:“苏兄在长宁卫,不知道最近县里的情势。”
“原本派往福州城,协助御史清军的户房徐书吏和我家相熟,有他周旋这次清军就能平安过去了。”
“可没想到徐书吏当日出城,就遭了意外。”
“意外?”苏泽装作无辜的问道。
于宗远再次压低声音说道:“据说是遭了倭寇,不过知县老爷封锁了消息,对外只说是徐书吏急病死的。”
苏泽连忙装作惊讶的捂嘴。
于宗远叹息说道:“这县城外就有倭寇,如今南平城内人心不安,偏偏爹这时候派往去福州城。”
于宗远像是溺水的人看到救命稻草,对着苏泽说道:“苏兄,能帮我算算这次去福州城,我在家借口生病拖了几日,终于等到了伱进城的日子,才赶在今日出发,就想问问你是吉是凶吗?”
苏泽也是无语了,都知道事关于家富贵,这于宗远还磨磨蹭蹭到今天才启程,就为了找苏泽算一卦。
就这样他们于家还能世代承袭正三品的都指挥使,林家老百户那样英勇殉国的这辈子只能是百户。
也难怪鹿大王麾下一千真倭,就能吓得整个福建不宁。
不过于宗远主动送上门来,正是打探消息的好机会,苏泽装模作样的掐指算了算说道:
“于兄,这徐书吏和你家牵涉极深啊。”
于宗远一惊,徐士盛虽然和于家关系密切,但是于宗远是在徐士盛死了之后,父亲发了好大的一通火,才知道徐士盛在父亲心中地位竟然这么高。
苏泽只是掐指一算,就算到了徐士盛和于家的关系,于宗远更是相信苏泽是真的“道行”的。
苏泽又说道:“徐书吏的死,也连累了你家的气运,你这次去福州城,怕是得不到想要的结果了。”
于宗远连忙祈求说道:“苏兄救我!我为了等你拖了几日才出发,要是差事再出了差错,怕是要被我爹打死了!”
苏泽摸着茶碗说道:“怕是贵府要破财消灾了。”
听到破财消灾,于宗远反而淡定了,不就是花银子吗!
反正目前于家的产业也和自己没有一分钱关系,只要能办成事情,多花点银子算什么!
于宗远突然又有了别的心思,万一诅咒不死兄长,是不是可以乘机从中再赚上一笔,给自己分家后多攒一笔本钱?
于宗远郑重对苏泽一拜,又掏出一个包裹塞进苏泽怀里说道:
“这是我的一点心意,苏兄等我从福州城回来,再在邀月楼设宴请你!”
说完这些,于宗远立刻走出茶摊,坐上马车向这福州城匆匆而去。
苏泽打开包裹,又是一枚二十两的束腰银,只能感慨这位于二公子真的是爆金币的好“npc”。
苏泽此时真心希望,延平卫于家能撑过这次清军,这么好骗的冤大头可是不多的。
进了南平县城,果然城内的气氛比上次紧张了不少。
行商们都行色匆匆,平日里在城门口抽税的税吏和讹诈客商的城门守军,此时都没了搞钱的心思,倒是加紧了对路引的盘查。
好不容易排了长队进了城,原本热闹的城门前大街上没了往日的热闹,那些聚集在这里的罗汉脚们都不见了踪影。
苏泽不知道这些罗汉脚们都成了香饽饽,不仅县衙的壮班拉丁,让他们披上衣服成了差役。
城内的大户也都拉拢这些罗汉脚,请他们看家护院。
特别是那些城外有庄子的地主,虽然他们能躲进城内,但是城外的庄子也需要人看护,于是开出大价钱让这些罗汉脚去做护院。
苏泽并不知道,自己装作倭寇袭杀徐士盛,竟然引起了这么多的连锁反应。
此时还没到下午报道的时候,苏泽准备先在城内逛逛,看看能不能学会什么新技能。
首先要去学习的是医术,乱世将至,学会医术不仅仅保护自己,也能医治其他人。
在进城之前,苏泽向林显扬打听过了,南平城内有两家医馆。
一家是官府的惠民药局,一家则是在南平县世代行医的邵家医馆。
惠民药局从北宋王安石变法之后就已经出现,宋代时立时废,到了元代才开始常设。
大明建立后,惠民药局和养济院(养老孤儿院)和漏泽园(公墓),都成为城市标配的设施。
只是可惜的是,等到清军入关之后,各地的惠民药局被捣毁,这项惠民政策就此废除。
在大明前期,惠民药局还是相当不错的,那时候药局有自己的药田,还有专门的医户世代行医,免费给百姓看病开药。
不过等到了成化年,成化帝在历史上的风评类似于汉之文景,算是一个比较宽厚的帝王。
但也和文景类似,在宽松的执政风格下,各地基层迅速豪强化,明初还执行的不错的抑制兼并政策,在成化年间也迅速放松,鱼鳞清册也是在这个时候逐渐失真,最后朝廷彻底失去了对基层的控制。
成化年间还有一项政策,就是允许官府出售官田。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各地官府开始将掌控的官田售出。
其实这项政策也不是不合理,当时官田耕种效率低下,还需要派人管理,租种官田的佃户往往世代霸占田地,只向官府交很少的税。
而当时各地衙门人员正在飞快增加时期,衙门经费日渐枯竭,而朝廷的各项工程又要钱。
在朝廷不给钱的情况下,各地衙门只能将手中的官田出售出去。
结果就是成化年间官田数量急剧减少,大量官员和亲属都乘机买田,地方豪强更是鲸吞上等的官田。
惠民药局的药田也是在成化间被卖出去的,也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失去了廉价药材的惠民药局,也逐渐变成了只能看小病的诊所。
而医户制度的松动,要让大量医户迅速流失,要么自己开设药店医馆,要么干脆就放弃从医改为科举。
苏泽想了想,还是决定先去惠民医局看看,自己只是来白嫖技能的,又不是真的要看病。
惠民药局设在靠近西门的地方,距离府衙不远,苏泽牵着马很快就来到了惠民药局前。
不得不说,作为大明朝样板工程,惠民药局的门脸还是不错的。
高大的牌楼上书“惠民”二字,据说这是全国统一样式,都是洪武皇帝亲笔手书。
不是说现在惠民药局衰落了吗?看着这个门面的样子,应该是日常维护的不错。
苏泽走进惠民药局,只看到药局中空空荡荡,只有寥寥几个病人。
【发现地点药局,可以学习技能“医术”,是否学习?】
“学习。”
学习到了医术,苏泽正准备离开,医局正门走进来两个人,挡住了苏泽出去的路。
身穿医官服侍的老者,正在毕恭毕敬的跟在一位身材纤细的锦衣公子身后,点头哈腰说着些什么。
女扮男装?
苏泽很快注意到这个锦衣公子的走路姿势,她的扮相比林默珺的还不如,身上还有淡淡的脂粉味,大明朝女扮男装这么普遍的嘛?
不过想想这个时代的风气就是如此,现在江南地区每到了节日,闺阁中的女子就穿男装相约踏青,各种艳情公开印刷发行,甚至有文人专门写这种书为业。
福建沿海,明代之前还有女性当家的传统,朱熹就批评过自己家乡“引伴为妻,野合私奔”,福建的风气还是偏向开放的。
不过能够穿男装出游的,估计是官宦士绅人家的女眷。
自由的风气也只能上等人玩玩,普通百姓玩就会被礼教坑死。
苏泽也不想惹麻烦,本想要绕着离开,却被两人的谈话吸引了注意力。
第095章 救困方,惠民事
苏泽只听到这个女扮男装的锦衣女子,正在和身穿医馆服饰的老者说道:
“黄提举,我朝制度惠民药局要设止疬(防传染病)、保济(妇产科)、惠民(廉价药)等诸堂,为何我们这里的惠民医局只有寒热(感冒)一堂啊?”
“方,方公子您有所不知啊,医局的收入实在太低,大夫们都去了邵氏医馆,寒热堂也是靠着老朽和儿子才勉励支撑,实在无法再开其他堂口了。”
锦衣女子蹙眉问道:“新知府到任之后,不是已经补足了拖欠医局的保生钱了吗?怎么还这个样子。”
“这点保生钱刚刚到药局,就被几家供药草的庄子找上门来,咱们这些年拖欠太多药钱,还不够这些庄子分的。”
这老者是惠民药局的提举,药局提举不是官,甚至连吏都算不上,和卫所百户一样是医户世代传承的职位。
黄家就是南平县惠民药局的当代提举,放在苏泽穿越前大小也是个地级市的三乙医院院长。
不过这位黄提举衣服上满是补丁,手上满是老茧和烫伤,苏泽用【医术】一看就知道这是长期炮制中药留下的痕迹。
这么大的一个惠民药局提举,竟然还要自己炮制药材,可见这位黄提举确实混得挺惨的。
锦衣女子问道:“怎会有如此的亏空?”
黄提举苦着脸说道:“每月初施药的时候,城里的泼皮无赖都会堵在药局门口,领了低价的药再拿到街上贩卖,若是药施的不足,他们还要纠着小老儿我去见官,每月初施药都会将药局进的药材消耗大半,哪里还有进项。”
惠民药局算是福利机构,每个月初的时候都会布施药品,一般都是一些治疗腹泻或者感冒的合剂。
原本这项政策算是好政策,但是很快地痞无赖就盯上了药局布施。
每次布施的时候,这些地痞无赖都会冲进药局,抢夺布施的药物,然后再到药局前的街道上高价贩卖。
真正需要用药的百姓反而抢不到免费的药,而这些地痞无赖将每月施药当做是发福利,若是药局供应的免费药少了,还要打骂黄提举。
锦衣女子惊讶的问道:“衙门不管吗?”
“衙门,衙门怎么管得过来,药局这边的地痞多是霸王社的,和城门口的罗汉脚并称南平县两大会社,背后都有大族撑腰,根本不是黄某这个药局提举能得罪的。”
黄提举又叹息一声说道:“我也教过几个伶俐的徒弟,现在都去医馆做了,惠民药局这个收入,养家糊口都难。”
“就算没有这些地痞无赖抢药,药局也赚不到钱,我这里药材都备不全,又怎么给人看病。”
黄提举父亲那一辈,惠民药局是有药田的,那时候靠着药田的产出,惠民药局还算是能维持,城里官宦乡绅病了,也都是客气的请他父亲去看病的。
可是到了黄提举这一辈,药局的药田都被官府卖了,专项拨款的“保生钱”也是时常拖欠,在新知府到任之前竟然拖了整整一年!
黄提举为了将药局办下去,还砸进了自己的家当。
若不是亲儿子还在药局帮衬着,这家药局连寒热病都看不了了。
锦衣女子总算是信了黄提举所言,延平府这家惠民药局是真的支撑不下去了。

【历史军事】推荐阅读:1908远东狂人[精校版]衣冠不南渡特战先驱[精校版]宰执天下[精校版]娱乐春秋[精校版]回到明朝当王爷[精校版]奋斗在盛唐铁十字[精校版]武唐第一风流纨绔[精校版]汉祚高门[精校版]窃明[精校版]武林帝国[精校版]大唐第一世家[精校版]铁骨[精校版]天魔极乐[精校版]我大哥叫朱重八[精校版]上品寒士[精校版]李治你别怂小阁老[精校版]秦吏[精校版]护国公[精校版]天可汗[精校版]崛起之第三帝国[精校版]伐清[精校版]庆余年[精校版]东汉末年枭雄志[精校版]绍宋[精校版]张辽新传[精校版]三国之蜀汉我做主[精校版]谍影凌云李逵的逆袭之路[精校版]带着仓库到大明[精校版]唐朝好地主[精校版]庶子风流[精校版]北洋枭雄[精校版]步步生莲[精校版]我的师长冯天魁[精校版]覆汉[精校版]明末工程师[精校版]明末边军一小兵[精校版]重生之颠覆大宋[精校版]辽东钉子户[精校版]三国之吕布天下[精校版]金牌小书童[精校版]红色警戒之民国[精校版]江山国色[精校版]我当捕快那些年长安风流国色生枭古希腊之地中海霸主[精校版]我是一个原始人[精校版]崇祯十五年[精校版]我非痴愚实乃纯良[精校版]异域雄心[精校版]虎狼[精校版]大秦:这皇子能处,有事他真上三国之袁氏败家子黑道特种兵权臣[精校版]第五部队[精校版]巴比伦帝国[精校版]交锋[精校版]佣兵的战争[精校版]穿越时空之抗日特种兵[精校版]大国相[精校版]红楼春[精校版]南宋第一卧底[精校版]明朝败家子[精校版]寒门枭士[精校版]民国之文豪崛起[精校版]医统江山[精校版]赝品[精校版]三国之袁家我做主[精校版]大宋之天子门生[精校版]大宋之风流才子[精校版]天下[精校版]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万历十五年易中天中华史第一部:中华根驻马太行侧[精校版]抗日之铁血远征军[精校版]天下枭雄[精校版]浴血逃兵[精校版]锦衣[精校版]大唐扫把星[精校版]大秦开局时间倒退三十秒[精校版]末日之最终战争[精校版]唐朝小闲人[精校版]醉迷红楼[精校版]清末英雄[精校版]巨浪[精校版]七品封疆[精校版]大秦帝师[精校版]小军阀[精校版]重返大隋[精校版]晚明[精校版]国士无双[精校版]大明国师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镇抚大秦
【历史军事】最新入库:奋斗在盛唐衣冠不南渡三国之袁氏败家子大秦:这皇子能处,有事他真上大明国士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明末大军阀北洋军阀史话(出书版)谍影凌云靖安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