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爱去小说网(www.aqxsw.cc)-- 热门排行--让【“爱”去】给你选一本书吧(^.^)
手机站:m.aqxsw.cc

将军好凶猛 第603节

作者:更俗
那封没有写完的遗诏,是缨云公主拿起,在得到建继帝的默许之后再送到徐怀手中,又或者就是建继帝要缨云确保送到徐怀手中,对外人来说已经没有什么区别了。
那封遗诏最后落入绍隆帝手里,都已经不存在了。
不过这两者的微妙,对破开徐怀的心障却有本质的不同。
前者乃是建继帝迫于当时的形势,不得不使徐怀专擅行事;后者则是建继帝生前以一切相托。
“娶我吧,让一切都顺理成章,不要叫我再等了,你知道我是愿意的。”缨云说过这话,便朝车驾走去,留下众人在长堤之上对望……
第二百六十章 婚事
城西新建的都亭驿乃是两百余间屋舍鳞次栉比的建筑群,这一日先是皇城司派员将都亭驿里里外外都检查过一遍,午后就有选锋军先遣侍卫接管内部的守卫,驿舍附近的街口巷道则由襄阳府军把守。
虽说徐怀不喜铺张,但附近民众看到驿舍内外守卫森严的架势,也都知道今日不同往时,必然是有极重要的人物要入住都亭驿之中。
周鹤、顾藩、钱择瑞等人车驾也早早赶到都亭驿在此恭候。
一路车马劳顿,徐怀简单寒暄几句就先往起居院舍洗漱收拾一二,等换身衣袍再出来与诸公畅谈。
韩圭却是不顾路途的疲惫,拉住刘望师以及潘成虎、陈子箫二人,先陪同周鹤、顾藩、钱择瑞诸公先往宴厅叙旧。
在宴厅坐下,韩圭也是迫不及待的将鱼梁坪长堤发生的事情,说于周鹤、顾藩、钱择瑞等人知晓。
“真的?”周鹤、顾藩二人皆是惊喜,钱择瑞则是又疑又喜。
“那还能有假的?”韩圭笑着反问道,“我与刘公、子箫、潘公皆在长堤之上,亲耳所闻,亲眼所见……”
“缨云殿下身边可有人在?”周鹤问道。
周鹤不是怀疑韩圭拉着刘师望、钱择瑞、潘成虎一起编造谎言,而是考虑到整件事后续谁来推动下去。
他们这边显然不能太过迫切、急切,不然很难避免给世人留下“相行逼迫”的错觉,最好还得是与司空府关系不那么密切的先帝遗臣出面张罗。
若非如此,难道他们想不到这点?
最合适的人选,周鹤此时也能想到两人,一是胡楷,一是刘献,但是又要如何说服胡楷、刘献愿意出面?
胡楷、刘献二人此时都不在襄阳,就算他们人在襄阳,也不可能拉着他们直接跑到缨云公主跟前求证吧?
倘若齐王府有人在场,加以佐证,就能省去一些尴尬。
“齐王府宾客袁枢当时就在缨云殿下身边。”韩圭说道。
“袁枢在场就好。”周鹤拍着大腿,兴奋得斑白胡须都抖动起来。
袁枢早年就是胡楷僚属,曾出任蔡州防御使司主簿,又曾在枢密院任佥事官。
胡楷被贬横州,袁枢亦从枢密院去职;只因他年岁已大,就没有随胡楷、胡渝父子前往横州赴任。
逃京事变之后,胡渝归京任齐王府詹事,袁枢也入齐王府任宾客,教导齐王赵寅课业。
“韩先生以为胡公、刘公谁更适合出来做这个媒?”顾藩双手撑住长案,身子前倾,目光灼灼的询问韩圭。
袁枢、胡渝既是缨云公主身边的臣属,又是胡楷子僚,由他们将消息传出去,自然能取信于人,当中能省去太多的麻烦。
“周相、顾相或可荐刘公为齐王傅。”韩圭说道。
建继帝于襄阳登基即皇帝位,刘献时任荆湖北路经略使。焦陂之败,致宣武军覆灭,刘献削职为民,后建邺帝又用刘献出知武州,协助高峻阳整饬西秦岭防务。刘献受高峻阳排挤,矛盾日益深重,最终于绍隆四年致仕。
迁都襄阳后,徐怀曾想举荐刘献,但为刘献所拒。
不过,在韩圭看来,刘献依旧是比胡楷更合适的人选。
不是说胡楷资历不如刘献。
相反是胡楷资历太足了,韩圭以为胡楷或许会默认一些事情,却不愿意亲自站出来为这事奔走。
逃京事变之后,史轸、韩圭以及顾藩、周鹤等人就已经在考虑禅让之事,在他们眼里,甚至绍隆帝以及此时仍然被囚于漠北的天宣年都不是最主要的障碍。
前朝末年,恭帝幼年登基,太后临朝称制,国人相疑,太祖皇帝众望所归,黄袍加身,接受恭帝禅让即皇帝位,开创大越延续迄今逾一百七十年的基业。
因此从大越的法统上,天子昏聩无能,致天下亡疲,众望所归者禅继皇位开创新朝,还是颇有一番说辞的;至少朝野并不会有太激烈的反对声音出现。
反对者如葛氏、高氏,都很清楚这一点。
因此近年来他们一方面上表奏请还都汴梁,一方面在其辖境宣扬建继帝的功绩,奏请立齐王寅为储。
天下倾圮之际,建继帝奔走河洛、河中、泽潞御虏,于襄阳登基又殚精竭虑组织天下兵马,建立秦岭-淮河防线,保住半壁江山,为大越赢得难得的喘息之机,这是谁都无法抹除的功绩。
且不管徐怀功绩如何,但他得建邺帝拔擢草莽之间,却又是世人所公认的事实。
第二次淮南会战时,建邺水师为赤扈歼灭,建邺城外虏骑驰骋杀戮,魏楚钧曾主张立齐王为储,以拉拢先帝遗臣,挽回潜邸系及绍隆帝破灭的声望;奈何绍隆帝未从其计,以致彻底失去先帝遗臣一系的支持。
要不然的话,现在大越朝野是什么格局,还真难预料。
虽说时至今日司空府权势更大,声望更隆,甚至此时就着手安排禅让之事,也没有问题,但历史评价却难逃瑕疵。
历史评价并非是虚妄的,也并非简单是个人身后之名的权衡,而是要考虑“得国不正”的历史评价,极可能会给新朝埋下动荡的隐患——此时朝野反对势力并不单纯就葛伯奕、高峻阳这些人,更主要的还是从内心深处畏惧以及抵触新政的,庞大之极的士绅群体。
缨云公主与徐怀的婚事,除了能最大限度消弥日后动荡的隐患外,更能解决眼下很多悬而未决的难题。
钱择瑞、刘师望、刘衍、杨祁业、陈缙、凌坚、余珙、余整、韩文德、乔继恩、陈由贵等先帝遗臣,从此可以真正放下心障,彻底融入司空府。
朱沆、胡楷、刘献等人算是先帝遗臣的顽固派,可以预见他们的态度也会因婚事会发生变化;韩圭、顾藩他们甚至希望由刘献出面推动婚事。
顾继迁、顾琮父子所主掌的东川路,这些年来与京襄(楚山)协同作战密切,也保持较好的私谊。
然而在逃京事变之后,哪怕与司空府的协同作战没有发生大的变化,双方军事合作层面的联络没有中断过,也无意加强对东川路地方的控制,州县官员始终接受中枢的任命,但哪怕是在韩时良率龙武军做出选择之后,顾氏在根本性的抉择上却依旧保持沉默。
说到底顾氏还是以先帝遗臣自居。
没有办法,先帝遗臣还是太要脸面了:
刘献不仕,胡楷闲居横州不归襄阳,而刘衍、钱择瑞等人也多次表示要致仕还归田园。
然而也恰恰是这些人太要脸面,汴梁沦陷后天下才没有彻底的崩坏。
要不然楚山也是独木难支。
缨云公主与徐怀的婚事,使得徐怀可以名正言顺的继承先帝的政治遗产。
这不仅能令胡楷、刘献等人不会成为日后的障碍,不仅能令骁胜军、宣武军以及靖胜军也将变得与天雄军、选锋军再无区别,彻底成为司空府的嫡系,东川路的问题也将随之迎刃而解。
要不是他们这边不能表现得太急切,周鹤都要拉上顾藩等人赶往齐王府,给缨云公主问安去了。
第二百六十一章 潭州
荆南制置安抚使后宅的小园里,竹篁小亭之中凉风习习,却没有七月潭州治长沙城的酷热,朱沆与女婿周延坐在小亭里对弈。
朱桐与忠心耿耿的老家将吕文虎,立在一旁说话。
“吐蕃那边是艰苦了一些,我前次走了一趟,都脱层皮回来,但吕靖想更上一层楼,还得咬牙在贡嘎山多坚持几年,”朱桐悠哉的摇着蒲扇,说道,“谁功劳多、谁更能吃苦耐劳,司空府都有帐算得清清楚楚,不会亏待了谁。再者说了,开疆拓土这是要进青史的。我真要在使相跟前求情,将吕靖调回内地,到某个州府当个都指挥使、都虞侯,或者直接塞到徐心庵手下任事,都不是难事,但吕靖他自己乐意吗?”
缨云公主与徐怀大婚的消息传出后,朱桐却担心他父亲那榆木疙瘩一样的脑筋,仅是写信相告或不能令其抹下面子转变,这次特意告假携妻儿来到潭州探望。
如今朱芝携妻儿在黎州坐镇,朱桐则将家安在襄阳。
朱沆除了老妻及吕文虎等家将奴婢随同来到潭州赴任,此时大女儿朱多金一家也住在潭州。
汴梁沦陷后,朱多金新嫁夫周延原任浙东路润州通判,逃京事变发生时,因其父病逝辞任归家守孝而逃过一劫;周延守孝期满后,就与朱多金二人带着奴仆,赶到潭州投奔朱沆。
朱沆身为荆南制置安抚使,周延正儿八经的科举出身,又担任过知县、通判等差遣,朱沆举荐周延,又或者使周延前往襄阳,参加吏部的选官,谋个一官半职,自非难事。
却是朱沆拿两个儿子没辙,却也不愿向司空府低头,因此周延在潭州晃荡了两年,一直未授实职。
却是吕靖等朱府家将子弟,随朱芝赴任黎州之后,或在黎州出任吏事,或从军协同燕西郡国征战,都有不错的发展。
不过,吐蕃终究是苦寒之地,令父母家人牵挂。
吕文虎的妻子乃是朱桐的乳娘,这次见朱桐来潭州探亲,就忍不住求情,想将儿子吕靖调回内地任事。
朱桐没办法跟吕靖的母亲讲道理,只能跟吕文虎唠叨几句。
吕文虎笑着说道:“吕靖早就成家立业了,凡事自有主张,哪里轮得到我这个老家伙去唠叨?”
“大婚日子定在冬至,但此时各种筹措,都是谁在做?再个,大婚之后缨云她倘若去了泌阳,齐王怎么办,也要跟着去泌阳吗?”朱多金好奇的问道。
“大婚之事,襄阳这边都是舅舅府上在张罗,”朱桐说道,“泌阳正紧急给齐王专门建一座府邸,虽说不大,却是能供一部分人暂居,也方便缨云照顾,等齐王成年之后再回襄阳不迟!”
“那个小寡妇能有什么见识?”朱多金对她舅舅武威郡王赵翼当年离开桐柏山时,竟然将临时搭伙的小媳妇带出来接受册封郡王妃,一直看不顺眼,此时强忍住翻白眼的冲动,嘀咕道,“这么大的事情,真要都交给她去做,指不定闹出什么不体面的笑话来!”
“是啊,舅娘她心里也直发忤,怕诸事思虑不周到,还想推脱不肯接手呢,却不想现在汴梁城里除了她,又哪里找得到能信任,又懂这种种规仪的人啊?”朱桐说道,“你跟娘却是懂的,但你们都在潭州,也是鞭长莫及啊!”
“我跟娘却是可以回襄阳小住一段时间……”朱多金窥着父亲朱沆的脸色,小声嘀咕道。
“离开襄阳也有好些年了,迁都时就短短住了两个月,一晃三四年过去了,也该回去看一眼了。”荣乐郡主意有所指的附和说道。
“就怕爹爹身边离不开娘照顾……”朱多金说道。
“他这老家伙有什么需要我照顾的,我看他巴不得我去襄阳,他好出去花天酒地!”荣乐郡主不忿说道。
“……”朱沆不想听老妻、长女站亭子里一唱一和的挤兑自己,将棋子扔棋盘上,头也不回的走出小亭,往偏院走去。
“你看看,你爹到潭州后,脾气可是一天天见涨了,稍有不顺心的事就使脸色给我们看,可越来越有封疆大吏的架势了;好像是我们这辈子欠他似的。”荣乐郡主气鼓鼓的说道。
朱桐笑了笑,跟着他父亲朱沆身后,往偏院追过去。
见朱桐从后面追过来,朱沆说道:“你娘、你姐姐乐意去襄阳张罗,你且领她们过去就是了,我还能将她们绑在潭州?”
“父亲以靖平天下为志,此时盛世将开,父亲为何又郁郁寡欢?”朱桐问道。
“真能如此轻易就迎来盛世吗?”
朱沆还有颇有疑问的轻轻叹了一口气,拍庑廊围栏,示意朱桐坐下来陪他说说话,问道,
“收复河洛、郑汴已经有两年多了,司空府打算何时收复齐鲁,又何时杀入关陕、河东,拯倒悬之万民?齐王长大成人之后,又如何处之?此外,新政在京襄、河淮等地铺开,乃是这些地方皆残,而京襄这些年又有数万老卒退役还归地方。不过新政想行之荆湖、江淮,就非易事,而天下终有靖平之日,等到武偃文修之时,司空府又以何法治天下?”
“这些可都是司空府的绝密消息,爹爹可真想听?爹爹,你可想清楚了,这张网钻进去,可就没有脱身的机会了啊?”朱桐开玩笑道。
朱沆也没有心情跟朱桐斗气,形势已是如此,他更关心往后局势能否更平稳的过渡,不出什么动荡。
朱桐说道:
“北伐之事,司空府一直都没有放松筹措,但选锋军的扩编、龙武军的整编都需要时间,因此停顿了两三年,但此时条件已经基本成熟,也许入秋后就会发动,不一定要等大婚过后……”
“……而齐王长大成人,应该可以效仿西燕郡国——徐怀志也不会仅限于收复河东、关陕、河北等地就收兵甲归库、放马归山。目前已经进入司空府的视野之内,除了色莫岗、木雅热岗等吐蕃东部地区以及云燕十六州外,还有河西、河湟、漠南、辽东以及大理等地,这也是司空府近年更积极扩编骑兵的关键。更远一些的,有高丽、扶桑、安南、蒲甘及西域诸邦,将来也不会不考虑,但这些地域远僻难驯,即便勉强征服,也难以直接驯化经制,还需要以世袭藩国治之,到时候不愁没有齐王的安身之所。至于新政延续之难点,司空府诸公也有疑虑,但徐怀说,人力有时尽、物力有时穷,这话并非亘古不变之理。魏晋时一亩十斛,就谓之良田,然今时在荆北稻麦连作,年收四百斤以上才算得上良田,年收五百斤以上的水田也早非孤例。这便是物力之发展,只是千百年来耕种之增长缓慢,因此感受不深。不过,此值大争之世,物力之发展也日新月益。天宣年磁州都作院征募役夫三万余众,年冶铁料二百万斤,便称天下之最,而今日云阳铁场,开矿冶铁募工也仅有三万余众,但年冶铁料一万五千万斤,是磁州都作院七十余倍,是何其之盛也?然而这也非司空府孤例,又比如今时泌阳工造院募工三万余众,纺纱织布可当三十万眷力,又是外人所能想象?然而这一切,徐怀说只是物力飞速发展之始。司空府之所以要解除宗法对乡野之治理,也是为物力发展解开枷锁。不过,江淮荆湖等地,这会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司空府不会谋求一蹴而就。虽说在徐怀眼里,这一切才是开始,但已足以横扫天下了……”
虽说在逃京事变后,朱沆出任荆湖南路制置安抚使坐镇一方,但他现在也接触不了代表司空府目前真正实力的几个核心数据。

【历史军事】推荐阅读:1908远东狂人[精校版]衣冠不南渡特战先驱[精校版]宰执天下[精校版]娱乐春秋[精校版]回到明朝当王爷[精校版]奋斗在盛唐铁十字[精校版]武唐第一风流纨绔[精校版]汉祚高门[精校版]窃明[精校版]武林帝国[精校版]大唐第一世家[精校版]铁骨[精校版]天魔极乐[精校版]我大哥叫朱重八[精校版]上品寒士[精校版]李治你别怂小阁老[精校版]秦吏[精校版]护国公[精校版]天可汗[精校版]伐清[精校版]庆余年[精校版]东汉末年枭雄志[精校版]绍宋[精校版]崛起之第三帝国[精校版]张辽新传[精校版]三国之蜀汉我做主[精校版]谍影凌云李逵的逆袭之路[精校版]唐朝好地主[精校版]庶子风流[精校版]北洋枭雄[精校版]步步生莲[精校版]我的师长冯天魁[精校版]覆汉[精校版]带着仓库到大明[精校版]明末工程师[精校版]明末边军一小兵[精校版]重生之颠覆大宋[精校版]辽东钉子户[精校版]三国之吕布天下[精校版]金牌小书童[精校版]红色警戒之民国[精校版]江山国色[精校版]我当捕快那些年长安风流古希腊之地中海霸主[精校版]我是一个原始人[精校版]崇祯十五年[精校版]我非痴愚实乃纯良[精校版]异域雄心[精校版]虎狼[精校版]大秦:这皇子能处,有事他真上黑道特种兵国色生枭权臣[精校版]第五部队[精校版]巴比伦帝国[精校版]交锋[精校版]佣兵的战争[精校版]穿越时空之抗日特种兵[精校版]大国相[精校版]红楼春[精校版]南宋第一卧底[精校版]明朝败家子[精校版]寒门枭士[精校版]民国之文豪崛起[精校版]医统江山[精校版]赝品[精校版]三国之袁家我做主[精校版]大宋之天子门生[精校版]大宋之风流才子[精校版]天下[精校版]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三国之袁氏败家子万历十五年易中天中华史第一部:中华根驻马太行侧[精校版]抗日之铁血远征军[精校版]天下枭雄[精校版]浴血逃兵[精校版]锦衣[精校版]大唐扫把星[精校版]大秦开局时间倒退三十秒[精校版]末日之最终战争[精校版]唐朝小闲人[精校版]醉迷红楼[精校版]清末英雄[精校版]巨浪[精校版]七品封疆[精校版]大秦帝师[精校版]小军阀[精校版]重返大隋[精校版]晚明[精校版]国士无双[精校版]大明国师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镇抚大秦
【历史军事】最新入库:奋斗在盛唐衣冠不南渡三国之袁氏败家子大秦:这皇子能处,有事他真上大明国士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明末大军阀北洋军阀史话(出书版)谍影凌云靖安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