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爱去小说网(www.aqxsw.cc)-- 热门排行--让【“爱”去】给你选一本书吧(^.^)
手机站:m.aqxsw.cc

第201节

作者:韭菜东南生
朱慈烺心有欣慰,不管实战如何,右掖营起码像是一支精锐。
再过去是左掖营,虽没有右掖营的气势,但却也是甲胄鲜明、军容严整,握着刀枪的军士一动不动。
左哨营和右哨营就差了,只有前排的军官是铁鳞甲,后面的兵丁全部都是棉甲,手里虽然也握着刀枪,军旗虽然也在飞扬,但气势明显不足,阵型也是松松垮垮。
左哨右哨之后是三千营。
三千营的军旗是飞豹旗,各色小旗也都是以豹子为主。马上骑士清一色的笠盔和铁鳞甲,武器则各不相同,马槊,狼牙棒,铁锏,还有几种朱慈烺说不上名字的重武器。
朱慈烺纵马而过,各营情况收在眼底,最后在点将台上勒马而定。
兵部尚书陈新甲,右侍郎吴甡和田守信正在点将台前候着他。
京营面貌一新的气势让两位大人颇为振奋。
“参见太子殿下!”
贺珍张纯厚为首,五军营三千营中尚在建制的千户以上的七十八名将官躬身参见。
朱慈烺翻身下马,在田守信和宗俊泰的护卫下登上点将台,上台阶时,他小声问吴甡:“右掖营如何?”吴甡点头,意思是可以一战。上到台上,接过兵册,对千户以上军官一一点名,被点到的军官依次出列,大声回报麾下士兵所到的情况,应到多少,实到多少,汇报的很是清楚。
右掖营六千,左掖营八千,左哨右哨各自六千余,三千营两千,再加上神机营的三千多,一共有三万两千兵——京师的守卫,流贼的剿灭,辽东的收复,未来就要全依靠他们了。
望着台下黑压压的方阵,朱慈烺思绪澎湃,脸上忍不住就露出了叹息的表情,贺珍以为自己出了什么漏子,不安的问:“殿下,是有什么不对吗?”
这七八天来,贺珍虽然一直待在五军营,忙着挑选精兵,但朝堂中的那些流言他却也听到一些,他知道自己正在被勋贵们疯狂弹劾,表面不在意,但心里却还是有点小担心的,京营整顿不出问题也就罢了,如果出了什么问题,惹皇太子都不高兴了,那弹劾他的奏折,恐怕会多上一倍。
朱慈烺回过神来,平和的笑:“没事。”看向陈新甲和吴牲,询问他二人对京营的看法,陈新甲说京营军容齐整,士气高涨,必然是胜利之师,威武之师,吴甡却只肃然说了四个字:大有可为。意思是现在还不行。听了吴甡所言,陈新甲微微尴尬,有点马屁没有拍准,被人戳破了的感觉。
朱慈烺看向众将,朗声道:“编制完成,现在咱们该说说军规了,吴伟业……”
“臣在!”
吴伟业带着乌纱帽,身穿五品青色官袍从东宫属官中走了出来,向朱慈烺深深一礼,然后向台下挥手:“抬上来!”
十几名军士将四五个高两米、长两米,像是屏风一样的大木板抬上了点将台,木板被刷成白色,上面密密麻麻的写满了字——都是吴伟业亲笔所书,吴伟业一代才子,书法甚是漂亮,楷书写的尤其好,朱慈烺命他在木板上写字,也算是帮他展示才华了。
众将都伸长了脖子看。
台下的千户们则是仰脖子踮脚,都想知道木板上写的是什么?
点将台地方小,朱慈烺和四营主将,三个副将,七八个参将站在点将台上,千户都站在台下。
连陈新甲和吴甡都是好奇,陈新甲伸长了脖子看,小声的念了一句:“京营军规……”
第195章 四项改革
“不错,正是京营军规。”朱慈烺威严的道:“当年戚少保成立戚家军时,共订立六十四条军规,要求全体士卒必须统一步调,万为一体。临敌时,须谨遵号令,结阵而行,闻鼓进,闻金退。既不能临阵退缩,也不能逞一人之勇而乱阵。全军行连坐之法,一人退却则斩一人,全队退却则斩队长,队长不退而全队退,则斩全队!惟其如此,戚家军才能横扫倭寇,扬威蓟辽,今日我京营就是要仿效戚少保,再建戚家军!吴伟业,你帮将士们念出来吧。”
“是。”吴伟业答应一声,清清嗓子,走到台前,开始大声的念。
准确的说,应该是背,因为他根本没有看木板。
吴是大才子,江左三大家之一,从小就过目不忘。
十名声音洪亮,大嗓门,事先就挑选好的锦衣卫站在台下,吴伟业每背一句,他们就大声的重复一句。
声音远远传开,校场上三万人每个人都听得清清楚楚。
虽然是仿效戚少保,但京营新军规跟戚家军并不完全相同。
前面的几条军规没什么,都是大明军队的基本。
但听到后面,台上的将军和台下的将士却都变了脸色。
兵部尚书陈新甲微微惊讶,侍郎吴甡却面色淡然,就好像他早就知道军规的内容一样。侍郎如此,尚书自然也不能失了身份,于是陈新甲连忙收起惊讶,正襟危坐,威严的看着台下的官兵。
朱慈烺制定的新军规有四条特殊之处。
第一,将官值班制度,
各营主将副将参将轮流夜宿军营,千户必须住宿军营,五天可回家一次,百户十天回家一次,有特殊情况需提前请假。百户以下的将官必须以军营为家,过去那种点一下卯,就回家抱孩子的事情,再也不能发生,中下层军官必须时时待在营中,非有命令,不得离开。
军官们听了心中都是叫苦,这么执行,他们以后连喝酒的时间都没有了。
第二,军饷直发制度。
以后饷银的发放,由代发改为直发,设置专门的发饷官,负责把饷银发送到每一个士兵的手里,发饷官直属京营戎政,各级军官无权节制,断绝军官们贪墨底层军士饷银的路径。
第三,战死抚恤制度。
凡京营将士,战场战死的都有三十两银子的抚恤金,家中有未成年子女者,由京营负责抚养成人,并设置专门的学堂,供烈士子女读书;伤者从二十两到五十两不等,但如果是战场退缩、逃跑抗命被斩首之人,一分抚恤金也没有,严重者,还可没收其家中财产。
听到这一条,校场上的议论之声几乎是有点压不住了,士兵们都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什么?战死有抚恤金,伤了也有?最令人难以置信的是,自己战死了,家中儿女负责抚养,而且还可以上学?
比起抚养,上学更令他们心动。
这个时代,可不是谁想上学谁就能上的。
“肃静!肃静!”
军法官狠狠甩着皮鞭,好不容易把这一阵骚动压了下去。
吴伟业继续念。

【历史军事】推荐阅读:1908远东狂人[精校版]特战先驱[精校版]宰执天下[精校版]衣冠不南渡回到明朝当王爷[精校版]窃明[精校版]娱乐春秋[精校版]奋斗在盛唐天可汗[精校版]大明国师铁骨[精校版]铁十字[精校版]秦吏[精校版]汉祚高门[精校版]庶子风流[精校版]医统江山[精校版]武林帝国[精校版]大唐第一世家[精校版]东汉末年枭雄志[精校版]七品封疆[精校版]天魔极乐[精校版]虎狼[精校版]武唐第一风流纨绔[精校版]上品寒士[精校版]抗日之铁血远征军[精校版]崛起之第三帝国[精校版]三国之吕布天下[精校版]庆余年[精校版]绍宋[精校版]护国公[精校版]明末边军一小兵[精校版]枭臣[精校版]大将小阁老[精校版]寒门枭士[精校版]北洋枭雄[精校版]伐清[精校版]1255再铸鼎[精校版]重生之颠覆大宋[精校版]极品家丁[精校版]谍影凌云天下枭雄[精校版]覆汉[精校版]黑道特种兵明朝败家子[精校版]带着仓库到大明[精校版]清末英雄[精校版]金牌小书童[精校版]三国之袁家我做主[精校版]江山国色[精校版]万历十五年交锋[精校版]我大哥叫朱重八[精校版]崇祯十五年[精校版]明末工程师[精校版]三国之召唤猛将[精校版]醉迷红楼[精校版]巨浪[精校版]唐朝好男人[精校版]二鬼子汉奸李富贵[精校版]李治你别怂弹痕[精校版]第五部队[精校版]大国相[精校版]我是一个原始人[精校版]李逵的逆袭之路[精校版]捡到一只始皇帝[精校版]末日之最终战争[精校版]民国之文豪崛起[精校版]乱世宏图[精校版]异域雄心[精校版]赝品[精校版]红色警戒之民国[精校版]张辽新传[精校版]巴比伦帝国[精校版]世子很凶[精校版]我非痴愚实乃纯良[精校版]大明文魁[精校版]男儿行[精校版]晚明[精校版]北宋大法官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易中天中华史第一部:中华根权臣[精校版]间谍的战争[精校版]穿越时空之抗日特种兵[精校版]猛卒[精校版]大唐扫把星[精校版]醉卧江山[精校版]我的二战不可能这么萌[精校版]重返大隋[精校版]国士无双[精校版]步步生莲[精校版]她们为我打天下三国之袁氏败家子天可汗国色生枭东唐再续我的师长冯天魁[精校版]古希腊之地中海霸主[精校版]
【历史军事】最新入库:奋斗在盛唐衣冠不南渡三国之袁氏败家子大秦:这皇子能处,有事他真上大明国士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明末大军阀北洋军阀史话(出书版)谍影凌云靖安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