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爱去小说网(www.aqxsw.cc)-- 热门排行--让【“爱”去】给你选一本书吧(^.^)
手机站:m.aqxsw.cc

第356节

作者:天空之承
在这场重量级的比赛中,苏联虽然凭借陆空军的出色表现最终占得上风,但在阻止敌方轰炸、保卫己方国土方面,他们的表现却只能用差强人意来评价。据统计,战争时期盟军向苏联境内派遣轰炸机达四十多万架次,投弹七十多万吨,给苏联的工业和军事设施造成了巨大的破坏,而苏军先后击落盟军轰炸机5000余架,击落比率仅仅超过百分之一,远远不及二战时期德国空军战绩。究其原因,并不是苏联战斗机飞行员畏死,也不是苏联空军指挥官无能。经过二战的磨合,美英皆建立起了一流的战略轰炸机部队,且拥有数以千计的高性能轰炸机,从指挥官到飞行员都有着丰富的作战经验,战术安排也较为合理,反观苏联一方,他们从沙俄手中继承了广袤的国土、庞大的人口和几乎处于封建时代的工业基础,机械和电气技术与欧美强国相去甚远,这一情况纵然在多个“五年计划”时期得到了显著改善,但苏联决策者更着重于那些“看得见”的领域,飞机、坦克乃至步兵武器。在顶尖高手的对决中,这种坡脚走路的方式弱点尽显——缺乏优秀的高空拦截机,地面警戒雷达性能原始、数量不足,易受对手干扰压制,如此种种使得苏联人在国土防空方面吃到了不少苦头。他们只好通过分散工业设施的办法来减小轰炸损失,而这种办法带来的最直接后果便是工业效率的下降。第二次苏德战争爆发后,西方国家的暗中抵制与软性封锁使得苏联的工业经济困难重重,前线部队时常得不到充足的物资供应。为了克服这些困难,苏联人决心重整工业,鉴于西方盟国直接参战的可能性不大,德国空军又苦于招架,他们将许多散布在乌拉尔以东地区的工厂重新迁回交通便利的工业城市,在莫斯科、列宁格勒、斯大林格勒、基辅等地,沉寂多年的烟囱又开始喷吐烟雾,而军工企业尤其是生产飞机、坦克、火箭的核心工厂仍留在乌拉尔工业区和西伯利亚铁路沿线。由此一来,苏联腹地又有了具备轰炸价值的目标,美国的战略情报部门最先发现这一点,他们迅速将封存入库的B-29轰炸机送到德国人手中,英国人紧跟着也以极其低廉的价格将冗余无用的兰开斯特送来,德国空军几乎是一夜间重建了轰炸机部队,其攻击范围、破坏力和自卫能力远超昔日第三帝国空军的轰炸机群!
苏军在立陶宛地区的防空警戒中枢亦设立于希奥利艾雷达站内,在位于地下掩体内的中枢大厅,军士们一面将雷达探测到的信息反馈在地图指示版上,一面将这些重要信息提供给战斗机指挥部,由他们传递到正在飞行的战斗机驾驶员那里。冲破由米格-9型喷气式战斗机组成的前沿防线之后,浩荡而至的德军轰炸机群已经越过海岸线进入立陶宛空域,与此同时,从立陶宛各处机场起飞的战机正在集结之中。它们不仅有喷气式战斗机,还有大量采用增压技术的活塞式战斗机,在地面高炮射程难以企及、防空火箭效率尚低的情况下,由这些高空截击机组成的第二道防线被视为是保卫苏联腹地的最重要屏障。
与指挥中枢相隔不到二十米的雷达机房内,一切工作都在紧锣密鼓的进行当中。突然间,以转针方式显示探测结果的雷达屏幕被不计其数的光点所布满,脉冲波显示的雷达也出现了极端异常的画面,仿佛同一时间有数以万计的飞机在探测空域飞行。见此状况,这里的军阶最高者,一位稳健老练的苏军大校,下令启用抗干扰方案。尽管技术上的差距依然明显,苏联人还是通过实战摸索出一系列抗干扰的办法,由多个雷达站和多种雷达组成的雷达网亦大幅提高了地面警戒系统的工作效率。
“注意!敌人机群正在朝北转向!方位33-49,方向2-31!重复,敌人机群正在朝北转向……”
防空警戒中枢的指挥大厅里,由军官和通讯兵依次传递的信息最终将通过有线电话传递到各战斗机部队,这些电话线同样将前方的关键信息传递回来。事关重大,人们在忙碌中仍会抽出哪怕十分之一的精力来倾听同僚们口中的只言片语。
“什么?什么?你再重复一遍?好的,第18战斗团率先接敌!战斗已经开始……”
确认信息之后,通讯兵转头向指挥官报告去了。透过指挥室的玻璃窗,人们只能看到那位资深将军的神情而无从听到他们在说些什么,但可以确定的是,无论苏联在这场战争中的处境有多么被动,绝大多数苏联军民都在为最终的胜利而努力。既然己方的高空截击机已于敌方机群展开虎狼斗,雷达暂时受到干扰的关系也就不那么重要了,军官们稍稍放松了神经,甚至小声讨论着在这场战争中首次空袭苏联的德国轰炸机部队会有多么惨淡的下场,他们并不知道,每一架移交给德国空军的美制B-29上都已安装了火控雷达,这意味着它们的夜间自卫能力依然十分强大,而除了少数米格-15,大部分苏联战斗机直至今日也未列装机载雷达,主要武器也还停留在非制导式空空火箭弹和机关炮阶段。两相比较,双方的夜间争锋已在技术层面定出胜负。
三个小时后,莫斯科。
虽然对首都遭到德军轰炸没有足够的心理准备,苏军在莫斯科周边毕竟拥有一个相对完整而庞大的防空系统——空袭警报发出后不久,大功率探照灯的光柱开始在深蓝色的夜空中搜寻目标,而市区周边以及负责保卫重要设施的防空部队也及时进入了战斗状态,一部分从附近机场起飞的战斗机紧急升空,但它们依然没能给对手造成致命的威胁。很快,一枚枚从高空落下的航空炸弹发出刺耳的怪叫声,地动山摇的爆炸声开始摧残着原本欣欣向荣的城市,刺眼的火光中,一片又一片整齐划一的集体式建筑物由于强大的冲击而摇晃、坍塌,碎裂的玻璃如雪片一般四处飘零,莫斯科人在窗帘后面被这从未见到过的场景震撼了!黑乎乎落下的炸弹,并非每一颗都会引来振聋发聩的爆炸,落到城区西面的一些就只是燃烧、剧烈地燃烧,那里拥有莫斯科最繁华的街区和许多政府办公大楼,尽管春天的空气较为潮湿,风力也较冬天时收敛了很多,但是冲天的烈焰还是迅速沿着密集的建筑物蔓延开来,以至于耳边充斥着人们的哭喊声、惊叫声,许多人还来不及离开居所就已经被大火所围困,城区上空很快出现了一条条卷动的火龙!
呜呜呜……
爆炸声还未远去,一辆辆消防车勇敢地冲向了火势最大的建筑物,不少市民已经自发地加入到灭火的行列,另一些人则拖家带口试图逃往相对安全的开阔地带。视线中,一条条纤细的水龙正在和自己的死对头作战,不少从城外开来的军人也开始帮助居民们撤离。城区周围的高射炮声渐渐减弱了,探照灯的巨大关注还在徒劳地搜索着,噩梦一般的空袭看起来就这样告一段乱,但由于中途受到了苏军战斗机的拦截干扰,长途奔袭的德军轰炸机分成了前后几个波次,就在前面一个波次的空袭结束后大约十分钟,第二群德国轰炸机也飞抵了这座被浓烟和大火标明了方位的城市。导航员们得以不慌不忙地瞄准了城市的中心地带,在数千米的高空中,美制雷达瞄准器可以辨认出城市的轮廓。一颗颗高爆炸弹和燃烧弹无差别地落下,如死神的重锤一般砸向了人们的灵魂深处——死亡成了这一晚莫斯科的主题,炸弹和大火吞噬了无数鲜活的生命,四溢的浓烟令许多躲在家中的居民陷入了绝境,在一些街区,踩踏同样夺走了许多人的性命。经此一役,苏联民众的信心受到了难以估量的影响,望着莫斯科城内的冲天烈焰,克里姆林宫的主宰者们不得不重新审视这场战争的前景……
第100章 终战之歌
辽阔的国土和寒冷的冬天曾是俄罗斯人击败强敌的制胜法宝,但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发展,自然界的鸿沟已无法阻挡人类的战争脚步。使用经过技术升级的B-29和“兰开斯特”远程轰炸机,德国空军完成了一场意义非凡的远征,从炸弹落在莫斯科人头顶的那一刻起,透过克里姆林宫窗户所看到的战争前景蒙上了一层挥之不去的阴霾。即便如此,红色帝国的主宰者依然像是不服输的赌徒,冰冷的进攻命令层层传达到了前线,情绪低落的苏军官兵们不得不爬出战壕,冒着敌人的枪林弹雨强者无望的胜利挺进。此时此刻,他们面对的敌人已不再是一年前那支总是避实就虚的德国军队,来自西方国家的援助就像是汽油和润滑剂,让德意志战车又重新充满了动力。海量的美式装备令精于战术配合的德军将士如虎添翼,不屈的战斗精神在国家荣誉的感召下得到了升华。在汉堡,在汉诺威,在卡塞尔,在法兰克福,在曼海姆,在斯图加特,纵贯德国中部的这条轴线上,三百万德军将士构成了一条不可撼动的防线,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将苏军一次又一次声势浩荡的进攻化解于无形。
带着“饭桶”、“废柴”、“软蛋”的咆哮,赫鲁晓夫携一干国防部委员和参谋部成员飞临前线视察,在他们的威严目光注视下,苏军官兵们誓死捍卫苏维埃的荣誉。经过仓促的补充和调整,苏军三大突击集团军即展开了以汉诺威为主攻点的“风暴计划”。在从瓦尔斯罗德到希尔德斯海姆这不足一百公里的战线上,苏军集中投入了三千辆坦克、九千门火炮及三十四个师的兵力,火力和进攻人员的密集程度令人咋舌,而不计伤亡的投入也为苏联人换来了看似不错的回报——经过19个小时的激战,苏军突破并占领了德军在汉诺威南北两翼的阵地,对固守汉诺威的德国第6集团军形成了钳形包夹。出乎苏联人意料的是,这支德军兵团没有像以往那样趁着夜幕掩护迅速撤走,而是以磐石般的姿态稳守汉诺威。战役发起次日,苏军完成了对汉诺威守军的合围,赫鲁晓夫一行来到距离战场仅有几公里的前线指挥部视察,秘书们甚至已经草拟好了一篇对外宣布汉诺威歼灭战胜利的稿件,然而看起来随时可以结束的战斗却一拖再拖。为了拿下汉诺威,苏军从第2和第3突击集团军抽调了大量重炮,并以攻城经验丰富的王牌部队压阵。凶猛的炮火一遍遍翻犁着德国人脚下的废墟,昔日的花园城市变得了无生气,尽管看不到一面飘扬的战旗,每当苏军官兵怀着忐忑的心情进入城区,顽固的德军士兵总会像从地底爬出的怨灵对他们发起攻击。瓦砾堆中,跑不起速度的T-34只能沦为德军反坦克火箭的标靶,扛着重炮的战车好像总在挥拳击打空气,苏军步兵们依然勇敢,可惜他们的勇气换不来昔日的光辉。经过四天三夜的激战,苏军攻城部队换了一批又一批,伤亡数字迅速逼近六位数,汉诺威的主要城区还是由守军牢牢掌控着。面对这样的结果,不仅赫鲁晓夫大发雷霆,就连随行的资深将帅们也觉得颜面无存,华西列夫斯基元帅甚至要求亲率突击队投入作战。若是这样一位叱咤风云的陆军元帅阵亡在了德国,苏军士气所受到的打击是可想而知的,赫鲁晓夫果断拒绝了华西列夫斯基的请缨,他迅速主持召开了国防部现场会议,就地免去第2突击集团军指挥官彼得罗夫职务,任命其副手戈利科夫接替指挥,限令其24小时内攻占汉诺威。
重压在肩,戈利科夫可不敢有分毫怠慢,他连忙组织预备部队投入正面进攻,从已经向不莱梅南翼运动的兵力中抽回坦克部队,同时要求空军实施更为猛烈的对地轰炸。鉴于赫鲁晓夫在前线督战,苏联空军的指挥官们也顾不上部队的伤亡消耗,12个小时内出动战机三千多架次,在汉诺威地区投下了近五千吨炸弹,其中有不少是针对隐蔽地堡研制的航空穿甲弹,结果参战的几个航空队仅机械原因就坠毁了四十多架战机,另有七十余架战机在德国空军的强势阻截下损失掉了。
将限定时间的一半用在调兵遣将和火力准备上,戈利科夫的冒险很快取得了收效。进攻发起后,知耻后勇的苏军官兵们一鼓作气突破了德军在市区中部的防线,四个小时的激战后,十数万德军已被压缩在西郊地区,处境岌岌可危。关键时刻,从黑森地区杀出的德军快速部队逼近布伦瑞克,由于该地位于汉诺威东南方,一旦为德军所占领,围攻汉诺威的苏军部队将有后路被断的危险,而从不莱梅出击的德军部队也在费尔登击败苏军右翼部队,从北方迅速逼近距汉诺威仅三十多公里的瓦尔斯罗德。在此形势之下,汉诺威的德国守军拼死守卫最后的阵地,从中午一直撑到了入夜。借着夜幕掩护,德军出动运输机向汉诺威投送了数百名伞兵和一批弹药物资,强大的德国第2集团军也攻入布伦瑞克城区,赫鲁晓夫一行人匆匆撤往安全地带,围攻汉诺威的苏联军队也只能无奈吞下功败垂成的苦果。
如果说汉诺威之战留给苏联人的是无尽惋惜,那么在斯图加特,苏联第4突击集团军的境遇就只能用“绝望”来形容。在德国南方,复杂的地势阻碍了苏军大兵团的展开,因而在这场春末攻势中,苏军的进攻重心放在了德国北部和中部,南部仅由实力稍逊的第4突击集团军牵制对手。攻势之初,德军在法兰克福以东的威尔特海姆、洛尔等地顽强阻击苏军第4突击集团军,使之取得的进展仅能够用米来衡量,而就在其他三个苏联突击集团军长时间受阻之际,第4突击集团军却意外在法兰克福东南方的菲尔特地区突破德军防守,并以快速部队包抄威尔特海姆和洛尔的德军,连续赢得两场击溃战的胜利,歼灭、俘获德军近两万人,并迅速兵临斯图加特城下。一枝独秀的胜利让苏军指挥官决意拿下德军南部重镇,未料德军再一次上演大兵团机动作战。仅仅两天时间,39个师的德军部队即从北部和西部战线调往南部,并在运动中完成了集结和部署,各部按照严密的时间表投入反击,在空军和装甲部队的引领下,他们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击破苏军在斯图加特南、北两个方向的侧翼部队。当两翼友军战线出现崩溃迹象时,苏军第4突击集团军便试图脱身后撤,怎奈身后的道路已遭德军破袭,纵使受困各部有丢弃装备辎重的魄力,也无法从同仇敌忾的德国军民手中逃脱,近三十万苏军官兵很快陷入重围。为免重蹈慕尼黑战役之覆辙,苏军统帅部强令各部远制近援,并以空投维系受困部队补给。德军此番虽无天时之利,凭借地理和心理的双重优势,反过来在关键战场牢牢牵制住了苏军部队,尤其使苏军最精锐的三大突击集团军无法抽身南下。随着时间一天天流逝,受困于斯图加特城外的苏军每况愈下,德军则步步收紧包围圈,他们利用现代化的通讯手段对战况进行播报,从而牢牢掌握着舆论之战的主动权,使得苏军在德国的军事行动陷入哀声一片的惨淡境地。
至5月下旬,斯图加特战役事实上已临近尾声,苏军第4突击集团军的命运基本尘埃落定,单方面的舆论封锁挡不住无孔不入的无线电讯号,苏联的民心士气很快又将遭受重创。在这种情况下,苏联人虽扶持德国布尔什维克份子在德国东部组建了所谓的“德意志联盟共和国”,甚至以德奥合并的幌子争取德国民众的支持,但在苏军占领区,多数德国民众对东德的成立和所谓的德奥合并前景反响冷淡,“德意志联盟共和国”政府的号召力低到了可笑的地步,更谈不上组建一支“捍卫国家主权”的军队了。面对西方国家以联合国名义发出的和平号召,苏联派出外交代表出席在葡萄牙举行的和谈,也即是第三轮苏德停战谈判。谈判桌上,苏联代表仍希望维持德国东西分治的现状,坚称所谓的“信仰自由”,遭到德国代表的强烈抨击。基于空军轰炸的显著心理成效,德国代表甚至暗示下一阶段可能动用原子弹武器轰炸苏联,而形同焦土的德国领土已无惧于任何形式的破坏。会谈期间,斡旋和谈的联合国官员播放了一段未名的影像,困顿中的苏军官兵们在低声吟唱《故乡》,他们身上所体现的绝望与哀伤令每一个经历过残酷战争的人黯然失魂……
当他们重回勃兰登堡门下
1951年5月7日,柏林市中心。两天前,苏德停战协议正式生效,数百万苏联军队如退潮的洪水般缓缓东撤。尽管柏林近郊的铁路线上还能看到满载苏军士兵和坦克大炮的军列,数以十万计的德国军民仍迫不及待地聚集到菩提树大街和巴黎广场。六年前的这一天,德国正式宣布投降,正史中的德意志第三帝国就此消亡。六年来,德意志几度濒临被肢解分裂的命运,危难时刻,那些原本隐藏在历史暗处的斗士站了出来,他们振臂高呼,他们殊死搏杀,以超乎寻常的勇气和智慧创造了惊天大逆转。为了保护国家的完整,为了捍卫民族的尊严,为了今天这光荣的胜利,无数人失去了年轻而宝贵的生命,无数人洒下了炙热的鲜血。他们走过的道路无比艰辛,他们付出的努力数倍于常人,他们时常身处险境,他们屡次死里逃生。当英雄们再一次站在这个国家的中心,站在象征着胜利和荣誉的勃兰登堡门下,他们热泪横流,他们默默相拥。
勃兰登堡门前已成幸福的海洋。
在这里,二战末期远遁北欧寒地的帝国战士们荣耀归来,他们穿上了收存的旧军服,胸前佩戴着擦拭一新的战功勋章。他们有的人朝气蓬勃,有的人老气横秋,有的人四肢健全,有的人已成残疾。虽然他们曾是盟军通令缉捕的战犯,在亲人朋友眼里已经阵亡,对这个不屈的民族而言,他们是毋庸置疑的英雄,他们完全配得上周围人的敬慕和赞颂!
在这里,曾经沦为盟军战俘的将士们负重归来,他们大都经历了难以想象的屈辱和苦痛,比起那些葬身于异国陌土的同伴来说,他们的生命足够顽强,他们的意志足够坚定。回到了对抗宿敌的战场上,他们知耻后勇,他们所向披靡,他们用胜利实现了救赎,他们在烈火中完成了涅槃,他们得以昂起骄傲的头颅,在德意志的旗帜下接受神圣洗礼!
曾经在战场上留下浓重笔墨的德国将军们回来了,他们的傲气不复存在,他们的傲骨不曾改变!
一直默默工作在装备研发和制造领域的工程师们回来了,他们的智慧和天赋是这个国家最宝贵的财富,也是它重新崛起的重要基石!
拿起武器山林之间展开游击战的勇士们回来了,他们总是以少敌多、以弱击强,他们的袭扰和破坏为拖垮苏联军队立下了无可替代的功勋!
活着的人回来了,他们可以纵情欢呼,他们可以肆意哭泣,而那些献出生命的人只能在远方聆听胜利钟声。
如果他们的灵魂还在,如果他们的精神未逝,曾经受过的痛,曾经伤过的心,甚至曾经沦丧的意志,此刻都已无足轻重。
在喧闹的人群之外,隔着透明的玻璃窗,满头白发的阿道夫·希特勒仿佛变成了一尊雕塑,他长时间地注视着欢呼的人群,注视着勃兰登堡门上迎风飘扬的旗帜。无情的岁月可以让他的脸庞变得苍老,可以让他的动作变得迟缓,甚至可以让他的记忆变得模糊,但享受胜利荣光、接受万众欢呼的感觉不会消弭,就如同德国人不会忘记这位领袖曾经带给他们的希望和荣耀。
在阿道夫·希特勒身后,约瑟夫·戈培尔、埃尔温·隆美尔等早已载入死亡名册的帝国要员以相同的平静情绪望着外面的人群。经过浴血苦战,德意志终于重获新生,德国人也将在废墟上重建他们的家园。尽管这个过程将是漫长而艰辛的,但没有什么比在自由阳光下生活更有意义的事情了。怎奈敌人并未彻底溃败,苏联军队只是迫于内外交困的窘境才勉强接受停战,西方盟国的支持也仅仅是利益的苟合,德国的生存环境并不稳固,一旦这些帝国亡魂走出坟墓,势必打破当前的脆弱平衡。哪怕盟国还能保持中立,苏联人也会毫不留情地大举进犯,以德国的国力,十年内根本不可能打赢那样的战争。
于是,林恩成了站在阳光下接受民众欢呼的人,逆转赢得战争胜利也使得他的个人威望达到空前程度。即便如此,他对自己的政治根基和治国能力有着清醒的认识。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他还得依靠幕后的帝国领袖来维持国家稳定,直到新生代的军队将领和内政官员取代帝国时期的老人,政权更迭就如同新陈代谢,是无人能够改变的自然顾虑。
苍穹,即为广阔天空。当林恩跨越时空成为帝国末日之无名小兵,他想过放弃,想过逃离,最终还是选择了一条与命运抗争的道路。在这条漫长曲折的道路上,他凭着过人的胆识和魄力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历史拐点,最终创造了属于自己的广阔天空,帝国苍穹。
※※※
前后历经16个月,190余万字的《帝国苍穹》正文部分已告完结,创作过程中有高歌猛进也有踉跄磕绊,不管怎么说,天空写出了设想中的另类帝国末日史,也是对厚重风格的一种有益尝试。正文完结之后,天空还将针对书中的主要配角写一些外篇,已确定的有“亡魂隆美尔”、“屠夫小传”、“艾莉丝之泪”三个部分,敬请诸位品鉴。
(第四卷 涅盘王者 完)
作品相关
第三帝国狂想曲(纳粹末日科技)
纳粹德国是人类进入文明社会以来前所未有的残暴政权,其罪行罄竹难书,从道德角度来说是穷凶极恶的犯罪集团,种族灭绝等等惨绝人寰的事是他们一手的杰作,虽说如此,纳粹军队强悍的战斗力,高超的军事素质还是令人叹服,尤其是其科技水平,有科学家曾说:“恶魔的花园里却开出了最美的鲜花。”正是对其的最高褒奖,虽说如此,以毁灭人类的文明和道德为代价的科技进步,我想还是不要的好!
纳粹帝国和日本法西斯在末日将近的时候都曾经疯狂研究秘密武器妄图以此改变战场局势,显示了他们神经失常的头脑和荒谬的唯武器论,以一两件武器挽救自己失败的宿命是绝无可能的,当年德国研制原子弹从占领下的波兰搜刮实验必需的纯净石墨,当地波兰工人不知道他们要做什么但是知道绝对不是好事,于是故意添加了一些杂质导致实验失败就很能说明问题。就算他们有了原子弹也无法阻止同盟国前进的脚步,而美国会给他们扔更多的原子弹。
对于其他秘密武器,盟军在数脸上占压倒性的优势,即使很不现实的德军大批新式战机飞上天空也难以在漫天的盟军空中力量手中夺得制空权,再说德国炼油厂多半被毁,油料不足,飞行员大批伤亡后继无人都使依靠秘密武器取胜化为泡影。
一、飞翼机
在二战中所出现的众多飞翼机计划中,Go229是最有希望成真的一种,(在《战地1942:秘密武器》中出现过)其设计者进行过大量的飞翼机尝试,所以Go229的设计十分成熟。飞翼机的最大的缺陷是稳定性差,要想改善就需要采用大后掠的气动外形,同时使重心尽量靠前,而229就能满足上述两点。

【历史军事】推荐阅读:秦功1908远东狂人[精校版]箱子里的大明窃明[精校版]宰执天下[精校版]回到明朝当王爷[精校版]特战先驱[精校版]武林帝国[精校版]世子很凶[精校版]秦吏[精校版]铁骨[精校版]步步生莲[精校版]明末边军一小兵[精校版]上品寒士[精校版]天可汗[精校版]大明国师汉乡[精校版]寒门枭士[精校版]唐朝好舅子[精校版]天下[精校版]大唐第一世家[精校版]大明文魁[精校版]大宋的智慧[精校版]我的二战不可能这么萌[精校版]晚明[精校版]医统江山[精校版]衣冠不南渡战国野心家[精校版]重生之红星传奇[精校版]江山国色[精校版]我的师长冯天魁[精校版]寒门状元[精校版]明朝败家子[精校版]银狐[精校版]红色警戒之民国[精校版]极品家丁[精校版]国士无双[精校版]谍影凌云天下枭雄[精校版]东汉末年枭雄志[精校版]大唐新秩序[精校版]天魔极乐[精校版]寻秦记三国之蜀汉我做主[精校版]大明风月[精校版]铁血德意志[精校版]佣兵的战争[精校版]娱乐春秋[精校版]辛亥大英雄[精校版]权臣[精校版]海魂[精校版]明天下[精校版]大唐扫把星[精校版]民国之文豪崛起[精校版]庶子风流[精校版]春秋我为王[精校版]明朝好丈夫[精校版]亮剑之军工系统驻马太行侧[精校版]大明之雄霸海外[精校版]我的帝国[精校版]冠冕唐皇[精校版]我非痴愚实乃纯良[精校版]大唐贞观第一纨绔[精校版]红楼之庶子风流[精校版]孺子帝[精校版]男儿行[精校版]三国之吕布天下[精校版]三国之袁家我做主[精校版]大明国士我是一个原始人[精校版]小阁老[精校版]崇祯十五年[精校版]汉祚高门[精校版]皇家娱乐指南[精校版]庆余年[精校版]北宋大法官奋斗在盛唐民国投机者抗日之铁血远征军[精校版]浴血逃兵[精校版]逍遥小书生[精校版]崇祯十七年秋[精校版]十国千娇[精校版]无良皇帝[精校版]大唐一品[精校版]抗战之血染山河[精校版]大秦开局时间倒退三十秒[精校版]天下豪商[精校版]大魏宫廷[精校版]崛起之第三帝国[精校版]巨浪[精校版]武唐第一风流纨绔[精校版]明血[精校版]天汉之国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国策[精校版]绍宋[精校版]锦衣春秋[精校版]护国公[精校版]
【历史军事】最新入库:秦功箱子里的大明奋斗在盛唐衣冠不南渡三国之袁氏败家子大秦:这皇子能处,有事他真上大明国士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明末大军阀北洋军阀史话(出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