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爱去小说网(www.aqxsw.cc)-- 热门排行--让【“爱”去】给你选一本书吧(^.^)
手机站:m.aqxsw.cc

第795节

作者:木林森444
就在这时,铁木真却果断下令,撤退。
当然这个撤退并不表示蒙古军真的放弃了这场战斗,而是蒙古军的一种惯用战术,用撤退诱使敌军追击,拖乱敌军的阵型,并且在撤退中,利用自己娴熟的骑射技术边退边攻击敌军。等敌人发现不妙,停止追击而返回的时候,蒙古军却都回过头来,反过来追击。如果敌军不追,那么蒙古军就会在脱离战场之后,会立刻重新整队,再次与对手决战。因此当战场陷入疆局,或都是困境的时候,蒙古军经常会使用撤退战术,达到反败为胜的结果。
经过了刚才的激战,铁木真也认识到,虽然在个人战斗力上,蒙古兵确定要比宋兵胜出一筹,但这种差距并不大,而且宋兵在装配上的优势也完全可以弥补,正面硬拼显然是对蒙古军不利,还是应该发挥蒙古军精于骑射的优势。因此才下令撤退,现在也是蒙古军最后的一招了。
撤军的号角吹响之后,蒙古军也纷纷脱离战场,拔转马头,向后跑去。
但就在这时,铁木真突然发现,就在战场的外侧,各有一支宋军的骑兵,竞然已经迂回到了蒙古的两翼边上。
其实在宋军的两翼各有七千骑兵,但只到目前为止,宋军只使用了四千骑兵,始终还保留着三千骑兵,而杨炎见双方的中路人马交织在一起之后,这才下令,命令两翼待命的骑兵立刻出动,迂回到蒙古军的侧后方,发动进攻。其要不是这时蒙古军撤军,宋军说不定就真会迂回到蒙古军的侧后方去了。
铁木真一见,也不大吃了一惊,大范围的迂回包超,正是蒙古军最擅长的战术,现在反到被宋军学了个十足。等蒙古军全都转回过头之后,迂回到两侧宋军几乎已经和蒙古军并架齐驱了。并且正在逐步像蒙古军挤压过来。如果从空中俯视,就可以清晰的看到,这时宋军已经形成了个巨大的月牙形,将整个蒙古军半包围在其中,而且月牙口正在慢慢的收缩合陇,就仿佛像一只张开了大口的巨兽,正要将蒙古军一口吞没掉。
现在蒙古军别说使用什么撤退战术,以救反败为胜,弄不好还会被宋军赶到前面,拦住去路,彻底被宋军包围。因此铁木真也立刻下令,全军速退,一定要逃出宋军慢慢合陇的包围圈。而两翼的宋军也崔马紧赶,希望能够赶到蒙古军的前面去,拦住蒙古军。
这时蒙古军的前军仅仅只比宋军领先十数步,后面的绝大部份队伍还在宋军的半包围之中,而两军也争相打马奔驰,都不愿落后一步。不过蒙古军倒底是马背上长大的民族,一边拼命打马逃走,还一边像自己侧边包抄上来的宋军开了放箭。
宋军同样不示弱,立刻也对蒙古军展开反击。虽然宋军的骑射能力要比蒙古军逊色一些,但从两侧包抄上来的三千宋军使用的全是可以连续发射的马皇弩,技术上的优势弥补了个体能力上的不足,也使宋军和蒙古军的并驱对射中不落下风。
而这时宋军的后阵中又吹响了号角声,两侧的宋军听见了号角,迅速调整方向,不求追赶上蒙古军的前队,而是迅速向中间靠陇,直插蒙古军的两肋。
原来杨炎看到,虽然在短途冲刺中,蒙古战马比不上宋军的战马,但毕竟宋军中步军占了大半,还不能宋军追到蒙古军前面,步军就要和战场脱节,因此只能放弃包围蒙古军的诱人想法,立刻从蒙古军的腰部插进去,尽管放开了蒙古军的先头人马,却可以紧紧咬住蒙古军的后半部份,虽然不能全歼蒙古军,依然可以取得不小的胜利。
果然,宋军的两翼拦腰插入蒙古军的肋部之后,除去先头的一万多人马逃出以外,剩余的四万多蒙古军全都被宋军截断,不得不停了下来。
宋军后面追击的人马立刻赶上,赵月如也率领具甲骑军,从蒙古军的后队冲杀而入。蒙古骑兵本来就抵挡不住宋军的具甲骑兵,现在宋军又是从背后杀,更是拦挡不住,被宋军杀入自己的阵式中。而刘复武和刘仁先也率领着骑兵追上来,从蒙古军的斜后方发动进攻。
蒙古军在宋军的前后夹击之下,立刻人马大乱,有人拔马回头迎战,也有继续向前逃,还有寻找宋军包围圈的空隙奔逃,终于从有组织,有条理的撤退,演变成了一场溃逃。
幸好这时先前逃出宋军包围的蒙古军前部经过了铁木真的重新组织之后,整顿好了人马,又杀了回来,这才算是冲破了宋军的包围圈,使大部份蒙古军能够逃出重围。
但这时铁木真能做的,也仅仅只能把蒙古军损失减少到最低,而蒙古军的败势,已经不可挽回了。
第一千零三十章 温榆河之盟
温榆河边一战,宋军背水结阵,大败蒙古军,斩首万余,俘虏二千余众,夺取战马三千二百多匹,兵械、盔甲、旗帜无数,而床军自身的损失也达到了近七千余人。
而杨炎看着战后的战场,心里也不禁叹了一口气,如果这一战宋军也是全骑兵,不,那怕只有四万骑军,他也有把握全歼蒙古军。只可惜宋军只有两万五千骑军,难以达到这个目地。不过等到五年以后,宋军组建出一支十万人规模的骑军部队,也不是梦想。
蒙古军战败之后,全部都退到顺州休整。铁木真立刻下令在与通州与宋军对持的郭宝玉,让他也撤回到顺州附近驻扎。也而宋军也不苦追,还是退回倒温榆河南岸下寨,与通州的守军互为犄角之势。双方暂时又形成了僵持局面。
退回到顺州之后,马上又转来一个坏消息,就在宋蒙大战的同时,曹勋和李公佐从海上出兵,连续夺取了蓟州、滦州和平州,因为宋军在数量上占了绝对的优势,完全可以多路齐进。现在燕山府周边的诸郡,只剩下一个顺州,其他地方以全都被宋军占领。
铁木真又招集众将商议,对付宋军的办法。但议论了好几天,蒙古诸将谁也提不出一个好主意来,就连一向足智多谋的木华黎缄口无言。虽然现在蒙古军还有八万多人马,但谁也不敢再提与宋军决战的事情。而一直叫嚣最凶,与宋军决一死战的契丹诸将更是抵头搭脑,都不好意思向前凑。
因为温榆河一战之后,谁都能够看出,宋军绝对是一支训练有素,而且装配精良的强大军队,绝不是可以轻易战胜的。
这时耶律楚材才发言道:“大汗,依我之见,这一仗不能再打下去了,不如撤军回蒙古吧。”
铁木真沉默了半响,才道:“如果我们退军,宋军却不肯罢手,等我们退回草原之后,宋军继续进军,夺取大定、临璜府之地,那么这次我们蒙古出兵进攻金国,所有的努力不是全都白废了吗?”
郭宝玉在一边听了,知道铁木真已经动了退军的心,因此道:“大汗放心,依末将看,宋军恐怕也希望能够立刻和我们罢战,因此我们蒙古军退兵之后,宋军决不会继续进军。”
听了郭宝玉的话之后,铁木真也饶有兴趣,道:“玉臣,你凭什么这样认为。”
郭宝玉道:“宋军现在已经完全收复了昔曰的失地,扩地万余里,国势陡然倍增,急需时间来稳定这些时方的统治,此为其一;自去年金国伐宋至今,战事以进行一年有余,这时宋军北伐,动员大军五十余万,耗废钱粮不计其数,依末将看来,宋军恐怕也到了难以为继的地步。因此两下罢兵休战,固然是我蒙古之愿,也是宋朝所愿。”
顿了一顿,郭宝玉又道:“宋军在温榆河大胜之后,又连续攻取蓟州、滦州、平州,但并未乘胜进军,来攻取顺州,反而退到温榆河南岸驻扎,可见宋军也不想把战事再继续下去,只要我们让出顺州,彻底退出燕云之地,宋军也绝不会再向大定、临璜府之地进攻了。因此还请大汗早作决断。”
铁木真听了,点了点头,沉呤了半响,才道:“让我再想一想吧。”
因为听了郭宝玉的分析之后,铁木真又生出了另一个想法,再和宋军耗一耗,看看宋军还能撑多久,就算是退军,也要争取从宋军那里捞一点好处才行。但就在第二天,铁木真就改变了主意,因为探子来报,宋和金在进行议和。
原来杨炎将金国有意与大宋议和的想法传回到建康之后,经过赵忱和众大臣的商议,大宋既然在未来五年时间内不准备大规模军事行动,自然也就不会进攻金国,因此不如就和金国议和,然后挑动金蒙之间战争,大宋正好可以从中渔利。
因此建康朝廷立刻发来诏书,如果金国愿意向大宋称臣,交纳岁币,则可以与金国议和,请金国派遣正使、国书来建康府商谈议和条件。
而金国的两位暗使在来到燕山府之前,已经得到了国内的指示,立刻答应下来,于是留下安煦烈和在燕山府和宋朝保持沟通,而蒲速烈立刻返回辽阳府,回奏金国朝廷,马上派出使团赴宋。杨炎在送走了蒲速烈之后,也立刻将这一消息公布出去。
铁木真和蒙古诸将得知了这一消息之后,也都大为震惊,宋金重新议和,也就意味着蒙古被彻底孤立了起来,弄不好就会陷入宋金的联合夹击之中。而耶律楚材和郭宝玉也一起进言,请铁木真立刻决断,这一次就连木华黎也支持他们的意见。
到了下午,从临潢府的耶律留哥发来急报,原来金军趁着蒙古军与宋军交战,撤走主力人马,向临潢府发动了进攻,先后攻取了白城、洮安、榆通等地。请救蒙古军速来救援。
这个消息也终于促使铁木真下定了退军的决心,立刻派札八儿火者去宋营约请杨炎,第二天到温榆河边面谈。
杨炎接到了札八儿火者的传信之后,知道蒙古军终于打算退军了,当即答应下来。
第二天,杨炎和赵月如带着宋军诸将来到温榆河边,只见在对岸,铁木真也率领蒙古诸将赶到了。
杨炎纵马来到河边,大声道:“大汗,大宋与蒙古本有联盟之谊,只是前者因为一些小许误会,以至反目成仇,刀兵相见。如今为何不化干戈为玉帛,再度和好,从此互为兄弟友邦,永不相侵。不知大汗意下如何?”
铁木真也提马来到河边,道:“杨驸马,你说得到是轻巧,难到我的弟弟博尓忽就白死了不成。”
杨炎当然听得出来,铁木真不过是在故做刁难,希望能够得到一些好处,于是淡淡道:“如果大汗还不撤军,那么就会有更多的蒙古士兵和博尔忽一样,把生命留在这里,永远都无法再回蒙古草原。而在草原上又会多了失去儿子的父母,死了丈夫的妻子,没有父亲的子女。大汗既为草原之主,为何不为自己子民多多着想。回 草原去吧,那里才是蒙古人应该待着的地方,让你的战士们去和家人团聚,不耍再做无谓的牺牲了。”
铁木真沉默半响,终于道:“好,我答应你,明天就率军撤退,并且把顺州也交还给你们,但你们要支付给我们三万石粮食。在三年之内,我保证决不会出兵南下。”
杨炎也点点头,道:“好,我也保证,只要蒙古军撤退,让出顺州,可以给你们提供三万石粮食。而且三年之内,宋军也决不会攻击蒙古的地方。”
随后,双方在温榆河上搭起了一座浮桥,按照各自的习惯进行了结盟仪式,宋军宰杀了一匹白马,杨炎和铁木真歃血为盟。而蒙古军在河边踩塌了一片岸滩,然后双亏又各自在岸边的树林中砍断了一棵树,投入水中,表示以应誓言。致此,整个结盟仪式才宣告结束。
史书将这一次宋蒙结盟称为:“温榆河之盟”。或“第二次宋蒙结盟”。
结盟完毕之后,蒙古军立刻撤出了顺州,全军都退回到大定府中。而杨炎派军接管了顺州之后,也如约向蒙古支供了三万石粮食。

【历史军事】推荐阅读:1908远东狂人[精校版]特战先驱[精校版]宰执天下[精校版]衣冠不南渡回到明朝当王爷[精校版]窃明[精校版]娱乐春秋[精校版]大明国师奋斗在盛唐天可汗[精校版]铁骨[精校版]铁十字[精校版]秦吏[精校版]汉祚高门[精校版]庶子风流[精校版]医统江山[精校版]东汉末年枭雄志[精校版]武唐第一风流纨绔[精校版]武林帝国[精校版]大唐第一世家[精校版]七品封疆[精校版]天魔极乐[精校版]虎狼[精校版]上品寒士[精校版]抗日之铁血远征军[精校版]绍宋[精校版]崛起之第三帝国[精校版]三国之吕布天下[精校版]庆余年[精校版]明末边军一小兵[精校版]小阁老[精校版]护国公[精校版]伐清[精校版]枭臣[精校版]大将明朝败家子[精校版]寒门枭士[精校版]北洋枭雄[精校版]1255再铸鼎[精校版]重生之颠覆大宋[精校版]极品家丁[精校版]谍影凌云天下枭雄[精校版]覆汉[精校版]黑道特种兵交锋[精校版]大国相[精校版]崇祯十五年[精校版]带着仓库到大明[精校版]清末英雄[精校版]金牌小书童[精校版]三国之袁家我做主[精校版]江山国色[精校版]万历十五年我大哥叫朱重八[精校版]李逵的逆袭之路[精校版]明末工程师[精校版]三国之召唤猛将[精校版]醉迷红楼[精校版]巨浪[精校版]唐朝好男人[精校版]二鬼子汉奸李富贵[精校版]李治你别怂弹痕[精校版]第五部队[精校版]我是一个原始人[精校版]捡到一只始皇帝[精校版]末日之最终战争[精校版]民国之文豪崛起[精校版]乱世宏图[精校版]异域雄心[精校版]赝品[精校版]红色警戒之民国[精校版]张辽新传[精校版]巴比伦帝国[精校版]穿越时空之抗日特种兵[精校版]世子很凶[精校版]我非痴愚实乃纯良[精校版]大明文魁[精校版]男儿行[精校版]晚明[精校版]天下[精校版]北宋大法官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大明国士东唐再续易中天中华史第一部:中华根权臣[精校版]间谍的战争[精校版]猛卒[精校版]大唐扫把星[精校版]神圣罗马帝国[精校版]醉卧江山[精校版]我的二战不可能这么萌[精校版]品花时录[精校版]三国之小兵传奇[精校版]重返大隋[精校版]国士无双[精校版]步步生莲[精校版]晚唐浮生
【历史军事】最新入库:奋斗在盛唐衣冠不南渡三国之袁氏败家子大秦:这皇子能处,有事他真上大明国士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明末大军阀北洋军阀史话(出书版)谍影凌云靖安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