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爱去小说网(www.aqxsw.cc)-- 热门排行--让【“爱”去】给你选一本书吧(^.^)
手机站:m.aqxsw.cc

第491节

作者:风再起时
程宜、麴胜阻挡盖军这么久,河朔诸将若是眼睁睁看着他们离开,还有何面目回见骠骑将军,猛然发力,击溃联军最后一道防线,或绕袭背后、或包抄两翼、或从后追击,一副不取二人首级,绝不罢休的架势。程、麴心里暗暗叫苦不迭,他们也察觉到好像做得太过火了,以至于现在想抽身而走,成为一件无比艰难的事。
没有丝毫犹豫,程宜、麴胜各自带领部曲,弃军而逃。两人皆为河朔军欲杀之而后快的西凉军统帅,在一起太过显眼,是以分开逃跑。两人作别时,把臂祝福,其实心里都是期盼对方能够为敌军发觉,好吸引住敌军的注意力,使顺利突破重围。
也不知是麴胜倒霉,还是程宜更得老天钟爱,不论怎样,麴胜暴露了,受到河朔军的“盛情挽留”,左突右冲,挣扎良久,终是被包围在一条宽广的街巷。
前后堆满密密麻麻的河朔甲士,用“密不透风”一词形容最恰当不过,左右屋顶亦是列满弓弩手,泛着青芒的箭簇,在日光的照射下隐隐有些狰狞。
看着身边不满百人,皆惶惶不安,浑身颤抖,麴胜两腮不断抽搐的肌肉,牵动着嘴角,心里默默地想道,这里,是我的葬身之地吗?当即惨嚎一声,冲向前方的敌阵,哪怕只有万一之希望,他也要试上一试,身后近百部曲,只有半数相随。事实证明,乖乖留在原地的部曲是对的,麴胜连万一之希望也没有,尚未冲击军阵,便被左右弓弩雨发,射成刺猬,伏尸阵前,数十部曲亦遭到相同的命运。
平贼校尉程微拨开人群,径直来到麴胜尸体前,他年约三十四五岁,身量中等偏上,体态精瘦,脸容亦显狭长,即俗称的马脸,胡须很淡,且微微卷起,看上去颇有几分猥琐的味道,不过没有人敢笑话他的长相,除非是活得不耐烦了。他乃河东襄陵县人,早年游侠,名冠一郡,远迈关羽,后依附徐晃,随其归黑山,降河朔,由于作战勇猛,屡立战功,稍迁至平贼校尉,堪称徐晃手下头号心腹爱将。
程微蹲下身子,揪住麴胜头发,抬到眼前看个真切,待确认无疑,随即冲左右努努嘴,部曲心领神会,拔出腰间匕首,抵住其头,生生割了下来。程微作为征战沙场数载的惯将,这种血腥场面见得太多了,也不觉恶心,讨来头颅,回到徐晃面前,一边递去,一边说道:“中郎,此人我看了,正是麴胜,西凉军贼帅之一。”
徐晃并未接过首级细看,而是命人取来木匣盛放。
“中郎先破杨秋,再斩麴胜,西凉军三大贼帅,两个折在中郎手中,只有那程宜,暂时不知下落。此番勤王,中郎功绩,无人可及,说不得进入长安,便要坐上那将军之位。”程微言行举止,意气风发,仿佛是他将要受封将军一般。
徐晃斜视程微一眼,语气平淡地道:“何谓功绩无人可及?我有几分功劳,自不知晓?战事重在帅,而非将,不说盖、庞诸位统帅,便是一干将领中,我亦不能独占鳌头。现今大战尚未结束,劝你趁早收起多余心思,把重点放在战事上。”
程微嘿嘿笑道:“也对。若是能够一举杀入长安,中郎功绩就真的是无人可及了。去年胡将军尚是校尉,就因为袭占雒阳有功,连跨数级,直登将军。”
徐晃对程微的话不以为然,说道:“胡将军追随骠骑将军颇早,是将军最信任的大将,多年来虽无大功奇捷,战功却是一点一滴,累积甚多,只是胡将军一直不得机会,方才屡屡失升迁机会。夺取雒阳,不过是触发升迁的契机而已,新功旧勋,累累叠加,方至将军。换成是你,凭借雒阳之功可以当上将军?别说你,连我也不行。”
“反正中郎只要攻入长安,必为将军……”程微间,目光望向对面,脸上笑容,渐渐收起,另一侧盖军移动,领兵将领不是行武猛中郎将高顺又是谁?
徐晃早一步注意到了,默默地看着高顺。
就像平原隶属于青州,地缘上却更近冀州,两地交流也远比青州频繁。徐晃是河东人,高顺是并州人,皆在黄河以北,地缘接近,同归河朔。在汉代这个讲求乡亲、讲求关系的时代,这一点很重要,甚至有些时候是最重要的,出身河东的关羽与出身并州的张辽相交默契,很重要的原因便是两人同为河朔人,视对方为人。
徐晃、高顺出身相同,才华相当,理应同关羽、张辽一般惺惺相惜,不过到底也不能一概而论,关、张分属上下级,无利益冲突,而徐晃、高顺则存在着激烈的竞争,两人的关系不能说差,却也和友好不沾边。也许有一天,两人地位稳固,抑或分出伯仲,关系当会有所改善,但现在肯定不行。
高顺身躯挺拔,步履沉稳,目光如电,周身自然而然散发着虎虎生威的气势,连程微这种护主心切,对他抱有敌意的人,亦不禁暗暗感到钦佩不已。心叹也只有这样的人,才配与徐晃并驾齐驱,争夺魁首。程微视线很快转到高顺身后的奋武校尉胡泰身上,徐晃、高顺这边还未怎地,两人麾下大将则开始大眼瞪小眼,互别苗头。
高顺抱拳对徐晃道:“恭喜徐中郎,斩杀贼帅。”
徐晃回道:“余仅比高中郎早一步,侥幸、侥幸……”
“……”
两人交情迟迟不得进展,除了视对方为竞争对手外,也与各自性格有着极大关联,两人都是那种寡言少语之人,敏于事而拙于言,感情重在交流,像现在这般,一人一句,便陷入沉默,关系淡漠,也就不足为奇了。最后还是徐晃开口,言敌人未尽,宜当歼之,高顺称善,两人随即各率部曲,再次投身到追击溃军的大潮中。
清明门下,尸堆如山,血流成河,喊杀声直上云霄。
数千名联军将士,尽数堆在城门口,面对河朔军的疯狂冲杀,心惊胆战,即使有成公英及其数百部曲竭力维持秩序,亦是收效甚微。期间不断有人被挤得跌入护城河,身体被水下尖锐利器贯穿,又浮在水中,无处借力,惟有拼命挣扎、求救、哀嚎,直到溺水而死、创发而卒、血尽而亡……心里未尝不悔,投降河朔,何至于此?
护城河彻底变成了一条死亡之河,尸体或立或仰或伏,密密麻麻铺满河面,水色赤红,宛若血河。
河内尸体看着吓人,和地面上死亡人数一比,不过是小巫见大巫,很多人不明不白,突然死去,无一例外是一些为了尽快进入城中,不惜对同袍背后捅刀。问题是,你能杀别人,别人也自能杀你,事情一经发生,便不可抑制地蔓延开来,每时每刻,都有联军兵士死于人之手,着实可悲。
霸城门外,与清明门发生的事情如出一辙,几无分别。
韩遂站在清明门上,城外所有事情,尽数收于眼底,心中既怒又悲,无以复加。这些士卒,都是他白手起家,省吃俭用,一点一点积攒起来的家业,他们征战疆场多年,有着丰富的经验,每一个人,都是韩遂安身立命、建功成业的本钱。他们就算是死,也应该是为了他的计划而死,而不是像现在这样,毫无价值地死去。
韩遂目光延伸向更远的地方,盖军弓弩排成数重,一箭如蝗矢如雨,己方将士摩肩接踵,挤作一团,避无可避,成批成批中箭倒地。盖军弓弩身临前线,左右无盾戟掩护,是相当危险的行为,然而联军将士胆魄尽丧,宁愿等死,也不敢还手回击。
额头上青筋毕现,剜心剖肺般的剧痛,不断折磨着韩遂,他忽感鼻孔一胀,旋而一股腥咸入口,陪在身侧的李相如大惊失色,急忙从怀内掏出手巾,按住他的鼻翼。
韩遂平静地接过手巾,擦拭鼻血,另一只手摆了摆,示意李相如不必担心,无碍。
李相如也知大兄这是气急攻心所致,低声劝道:“这些时日以来,大兄劳心劳力,为弟怕再这么继续下去,终会一病而倒,到时叫我等该当如何是好?不若暂回司徒府,安心休养,这里,就暂时交给我和成公都督,必保无恙。长安大战,远非三五日就能结束,来日方长,待大兄精力尽复,再与那盖俊小贼周旋不迟。”
韩遂苦笑着说道:“刻下忧心局势,纵然回到府邸,又岂能安生?”
李相如暗暗叹一口气,韩遂性刚硬屈彊,基于此,方能屡仆屡起,屡败屡战,终成大业,同样,沦落到今日这个地步,亦基于此。真是成也性格,败也性格,奈何?
城外聚集之联军将士,或死或降,散去太半,再耽搁下去,盖军恐怕会一举夺得城门,那时,他就真的完了。韩遂痛苦地闭上双眼,谓李相如道:“相如,传我将令,关闭城门。”
“是……”李相如略有迟疑,要,现在每多进一人,长安便安全一分。
韩遂何尝不知这个道理,但是他不敢赌,也没有本钱赌,催促道:“速去。”
李相如道诺领命。不一会儿,城上传来绞车“吱嘎吱嘎”的响声,厚达数寸,包以铁皮的护城桥缓缓升起,近处七八名士卒神色大骇,眼看就要过河,不想生出这等意外,急忙跃起,用手肘勾住桥板。可惜最终顺利到达对面的只有区区两人,剩下那五六人,皆是被后面同袍抱住大腿,因承受不住两人重量,纷纷落水。
城外余卒气急败坏,哭嚎着冲城头破口大骂,连韩遂亦未能幸免。韩遂紧合双目,毫无反应,城上士卒却是恼羞成怒,痛下狠手,乱箭齐发,撂倒数十人。余卒急忙后撤,躲避箭矢,目光无不猩红地看着城头,咬牙切齿,怒不可遏。
韩遂勃然大怒,揪出下令攻击的一名军司马,鞭十余,连贬五级,降为队率。所谓五级,即军司马、假司马、军侯、假侯、屯长、队率。
前路已绝,盖军渐近,余卒悉降。盖军直抵城下,摇摇与城上敌人隔恐对峙。
此时大营火势渐小,盖因盖俊见大势初定,未免大火焚烧过猛,殃及自身,使士卒监管民夫、俘虏,展开灭火行动。虽然投入人数以数万计,奈何这个时代的灭火手段极其匮乏,盖俊纵然有着现代思想,也没有特别好的办法。所幸他的要求也不是一定要扑灭大火,控制住火势即可,拆除周围房舍,任其自行熄灭。
盖俊带着一帮文臣,及射虎落雕二营,行过炼狱一般的街巷,最终来到清明门前,为了避免弓弩危及安全,他所处位置距城墙约近百丈,以其目光锐利,也只能模模糊糊看到韩遂的身影,心里自然不免吐槽这个时代没有望远镜云云。
相比于韩遂,盖俊无疑更加显眼,如众星捧月般被文武护在中央。
虽然瞧不清晰,韩遂依然竭力睁大眼睛,一瞬不瞬地望着把逼入绝境的对手,开战以来,甚至多年以来,两人尚是首次在这么近的距离下相遇。
盖俊不敢亲至去城下与韩遂交谈,乃以十数步安置一人,连成一线,直抵城下,变成二人的传声筒。
盖俊缓缓说道:“韩文约,在孤看来,你能做到今日这一步,也算是一时英雄了,今大局已定,何必拖着数万将士,乃至整个长安陪葬?如此作为,有失风范。出城投降吧,孤不仅可保将士周全,你一家老小,孤亦厚养善待之,何如?”
盖俊话语层层传递,引得城头一片骚动。
韩遂回道:“盖子英你在仆眼中,亦是一时英雄,既然同视为英雄,盖子英缘何仆?仆时下虽暂且孤困,异日未必不能扭转乾坤,鹿死谁手,尚未可知也。”
“扭转乾坤?哈哈哈哈……”盖俊不屑地笑了笑,豪气干云道:“孤用兵如神、机变如神、料事如神,韩文约,你能奈我何?”文武、将士闻之,无不喜气云腾,欢声雷动。
“骠骑将军威武……骠骑将军威武……”数万人齐声欢唱,霎遍及整个长安,引得长安士民,纷纷瞩目。

【历史军事】推荐阅读:1908远东狂人[精校版]特战先驱[精校版]宰执天下[精校版]衣冠不南渡回到明朝当王爷[精校版]窃明[精校版]娱乐春秋[精校版]奋斗在盛唐天可汗[精校版]大明国师铁骨[精校版]铁十字[精校版]汉祚高门[精校版]秦吏[精校版]庶子风流[精校版]医统江山[精校版]武林帝国[精校版]大唐第一世家[精校版]东汉末年枭雄志[精校版]七品封疆[精校版]天魔极乐[精校版]虎狼[精校版]武唐第一风流纨绔[精校版]上品寒士[精校版]抗日之铁血远征军[精校版]崛起之第三帝国[精校版]三国之吕布天下[精校版]庆余年[精校版]绍宋[精校版]护国公[精校版]明末边军一小兵[精校版]大将小阁老[精校版]寒门枭士[精校版]北洋枭雄[精校版]伐清[精校版]枭臣[精校版]1255再铸鼎[精校版]重生之颠覆大宋[精校版]极品家丁[精校版]谍影凌云天下枭雄[精校版]覆汉[精校版]黑道特种兵明朝败家子[精校版]带着仓库到大明[精校版]清末英雄[精校版]金牌小书童[精校版]三国之袁家我做主[精校版]江山国色[精校版]交锋[精校版]我大哥叫朱重八[精校版]崇祯十五年[精校版]明末工程师[精校版]三国之召唤猛将[精校版]醉迷红楼[精校版]巨浪[精校版]唐朝好男人[精校版]二鬼子汉奸李富贵[精校版]李治你别怂万历十五年弹痕[精校版]第五部队[精校版]大国相[精校版]我是一个原始人[精校版]李逵的逆袭之路[精校版]捡到一只始皇帝[精校版]末日之最终战争[精校版]民国之文豪崛起[精校版]乱世宏图[精校版]异域雄心[精校版]赝品[精校版]红色警戒之民国[精校版]张辽新传[精校版]巴比伦帝国[精校版]世子很凶[精校版]我非痴愚实乃纯良[精校版]大明文魁[精校版]男儿行[精校版]晚明[精校版]北宋大法官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易中天中华史第一部:中华根权臣[精校版]间谍的战争[精校版]穿越时空之抗日特种兵[精校版]猛卒[精校版]大唐扫把星[精校版]醉卧江山[精校版]我的二战不可能这么萌[精校版]重返大隋[精校版]国士无双[精校版]步步生莲[精校版]三国之袁氏败家子天可汗国色生枭东唐再续我的师长冯天魁[精校版]古希腊之地中海霸主[精校版]神圣罗马帝国[精校版]
【历史军事】最新入库:奋斗在盛唐衣冠不南渡三国之袁氏败家子大秦:这皇子能处,有事他真上大明国士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明末大军阀北洋军阀史话(出书版)谍影凌云靖安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