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爱去小说网(www.aqxsw.cc)-- 热门排行--让【“爱”去】给你选一本书吧(^.^)
手机站:m.aqxsw.cc

第194节

作者:韭菜东南生
“这些人,今安在?”朱慈烺冷冷问。
李顺脸色尴尬:“回殿下,大凌河战役时,兵备道张春抽调炮兵营增援,一番血战,大部分人都战死在大凌河了。”
“他们死了,但你还在,西洋瞄准之术,距离和抛物线的测算,你应该是会的,你为什么没有传给他们?难道是你藏私,或者是有其他的意图?”朱慈烺厉声而问。
李顺吓的噗通跪下:“回殿下,臣怎敢藏私?不是臣不传,而是他们大部分人都不识字,不会计算,臣说半天,他们也不知道臣在说什么呀?”
朱慈烺明白了,也猛的惊醒了。
这个时代的士兵百分之九十九都是文盲,识字的人极少,连神机营炮兵这种高技术含量的军种,使用的也都是文盲。
不识字,没有一定的数学知识,就不可能有精确瞄准的可能。
德国的毛奇元帅就有战争结果取决于小学老师的课堂之说。
要想练出一支精锐的炮兵,文盲问题必须解决。
“神机营现在识字的有多少人?”朱慈烺问。
“除了千户和百户外,识字的人不超过二十个,现在都在炮营里。”李顺回答。
朱慈烺沉思道:“从明天起,我会派内监的小太监到你军中教将士们识字,以后炮兵营的每一名炮兵都必须识字,另外,我还准备给神机营派一名炮兵教导官,明后天他就会到任,到时希望你们能精诚合作。”
谁是炮兵教导官?
朱慈烺心中已经有人选,那就是工部主事,现在镇虏厂的负责人焦勖。焦勖写了《西洋火器攻略》,又跟着汤若望铸了这么多的火炮,对火炮的使用和保养非常了解,又是汤若望的学生,炮兵使用手册翻译完成之后交给他,再派他到神机营担任炮兵教导官,和李顺一文一武,一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臣明白了。”
李顺知道自己过关了,心里长长地松了一口气。
“刚才命中的那一组炮兵,每人赏三两银子!”朱慈烺说。
“是。”
田守信随身就带有银子,听了朱慈烺的命令,立刻就赏。
一组六名炮兵跪下谢恩,个个喜形于色。
“魏闯,给本宫装发纸包弹,本宫要试枪。”在神机营巡视一圈,基本满意之后,朱慈烺决定亲试一下鸟铳的威力。其实他早就手痒了,只不过一直都没有合适的机会。
从魏闯以下,所有将官都是脸色大变,田守信更是急道:“殿下,不可啊!”
“没事。”朱慈烺知道他在担心什么,笑:“我对神机营中的鸟铳还是很放心的,魏闯,你帮我挑铳,我大明皇太子如果连鸟铳都不敢打,还有什么资格统领京营?”
“殿下,你是我皇明的储君,不可轻易犯险啊……”田守信噗通跪倒。
这就是皇太子的无奈,无论做什么事情都有人看着、护着,几乎没什么自由。
朱慈烺无奈的绕开他,向魏闯伸手:“魏闯,你没听到本宫的军令吗?”
见朱慈烺态度坚决,魏闯只好将手中的鸟铳呈送过来:“就用臣的铳吧。臣的铳,绝对安全。”
原本朱慈烺想要留在神机营中练习一下枪法,顺便和神机营的将士们共用午餐,增进一下感情,但魏闯刚帮他装上子弹,正要举枪瞄准呢,一名锦衣卫急急来禀报:“殿下,宋先生进京了!”
“太好了!”
朱慈烺豪气顿生,举枪瞄准八十步外的木靶,在一双双心惊胆战的眼神中,叩响了手中的扳机。
“砰!”
第187章 天工开物
宋应星,《天工开物》的作者,明末著名的科学家,农学家,他最大的贡献就是把中国几千年来出现过的农业生产和手工业生产方面的知识作了一个系统性的总结,并著述成书使之能够流传下来。
除了农业和手工业,《天工开物》还收录了诸如机械、砖瓦、陶瓷、硫磺、烛、纸、兵器、火药、纺织、染色、制盐、采煤、榨油等生产技术,是一部真正意义上的百科全书。
这其中有两个科目对现在的大明尤其重要。
第一当然是农学。现在的大明处在“小冰河”时期,年年大旱,饥民食不果腹,最迫切需要的就是一种耐旱高产的农作物。作为穿越者,朱慈烺清楚的知道,红薯,土豆,玉米这三种农作物都极其适合。前世里,北方地区到处都种满了玉米,但可惜的是,虽然这三种农作物早就传入了大明,但播种的人极少,就朱慈烺的记忆,在明末,只有三个人对红薯土豆玉米有所涉猎,分别是徐光启,宋应星和陈子龙。
这三人都是农学家。
徐光启早逝,陈子龙是徐光启是学生,现在绍兴为官,朱慈烺已经请吏部帮忙调人了,宋应星无有官职,此时在家中闲居,二十天前,刚刚适应这个时代的朱慈烺第一个念头就是一定要请到宋应星,不然就无法应对粮食危机,派出的人日夜兼程,今日终于是把宋应星先生带回京师了。
宋应星对农业研究深刻,连土壤、气候、栽培方法对作物品种变化的影响在《天工开物》中都有详细记载,简单讲,宋应星就是一个是明末的袁隆平,如果能把他任命为“农业部长”,当然了,大明还没有农业部,不过只要给他一个适当的职位,并且全力支持他,让他向大明百姓传授耕种玉米、土豆和红薯的方法,使北方地区提前一百年遍种玉米和土豆,并不是什么难事。
第二,除了农业,宋应星对机械也颇有研究,在《天工开物》的《机械》篇中,他详细记述了包括立轴式风车、糖车、牛转绳轮汲卤等农业机械工具,相信只要给他一点启发,朱慈烺急需的水力研磨机和水力捶锻机,一定也能制造出来。机械是工业的基础,机械有了发展,大明的工业化水平必然也会随之提高,工业提高了,大明军队使用的枪械和刀枪,自然而然就会变的精良。
除了宋应星,苏州人薄珏对机械之术也颇有研究,朱慈烺也派人去请了。
至于宋应星通晓的其他科学,如冶金,火药,纺织,制盐、采煤等技术,都是大明需要的,因此朱慈烺迫不及待的想要见到这位百科全才。
朱慈烺急急回城,刚进了城门,就看见对面街道来了一顶轿子。
轿夫走的很急,两边有骑马的家丁护卫,轿子晃动剧烈,显然是轿中之人在催促。
田守信小声道:“殿下,好像是吴甡吴侍郎。”
朱慈烺勒马等待。
轿子停下,轿帘一挑,吴牲从里面走出来,快步到朱慈烺面前躬身行礼:“见过殿下。臣正要去见殿下呢。”
朱慈烺下了马,笑:“先生有事吗?”

【历史军事】推荐阅读:1908远东狂人[精校版]衣冠不南渡特战先驱[精校版]宰执天下[精校版]娱乐春秋[精校版]回到明朝当王爷[精校版]奋斗在盛唐铁十字[精校版]武唐第一风流纨绔[精校版]汉祚高门[精校版]窃明[精校版]武林帝国[精校版]大唐第一世家[精校版]铁骨[精校版]天魔极乐[精校版]我大哥叫朱重八[精校版]上品寒士[精校版]李治你别怂小阁老[精校版]秦吏[精校版]护国公[精校版]天可汗[精校版]伐清[精校版]庆余年[精校版]东汉末年枭雄志[精校版]绍宋[精校版]崛起之第三帝国[精校版]张辽新传[精校版]三国之蜀汉我做主[精校版]谍影凌云李逵的逆袭之路[精校版]唐朝好地主[精校版]庶子风流[精校版]北洋枭雄[精校版]步步生莲[精校版]我的师长冯天魁[精校版]覆汉[精校版]带着仓库到大明[精校版]明末工程师[精校版]明末边军一小兵[精校版]重生之颠覆大宋[精校版]辽东钉子户[精校版]三国之吕布天下[精校版]金牌小书童[精校版]红色警戒之民国[精校版]江山国色[精校版]我当捕快那些年长安风流古希腊之地中海霸主[精校版]我是一个原始人[精校版]崇祯十五年[精校版]我非痴愚实乃纯良[精校版]异域雄心[精校版]虎狼[精校版]大秦:这皇子能处,有事他真上黑道特种兵国色生枭权臣[精校版]第五部队[精校版]巴比伦帝国[精校版]交锋[精校版]佣兵的战争[精校版]穿越时空之抗日特种兵[精校版]大国相[精校版]红楼春[精校版]南宋第一卧底[精校版]明朝败家子[精校版]寒门枭士[精校版]民国之文豪崛起[精校版]医统江山[精校版]赝品[精校版]三国之袁家我做主[精校版]大宋之天子门生[精校版]大宋之风流才子[精校版]天下[精校版]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三国之袁氏败家子万历十五年易中天中华史第一部:中华根驻马太行侧[精校版]抗日之铁血远征军[精校版]天下枭雄[精校版]浴血逃兵[精校版]锦衣[精校版]大唐扫把星[精校版]大秦开局时间倒退三十秒[精校版]末日之最终战争[精校版]唐朝小闲人[精校版]醉迷红楼[精校版]清末英雄[精校版]巨浪[精校版]七品封疆[精校版]大秦帝师[精校版]小军阀[精校版]重返大隋[精校版]晚明[精校版]国士无双[精校版]大明国师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镇抚大秦
【历史军事】最新入库:奋斗在盛唐衣冠不南渡三国之袁氏败家子大秦:这皇子能处,有事他真上大明国士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明末大军阀北洋军阀史话(出书版)谍影凌云靖安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