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爱去小说网(www.aqxsw.cc)-- 热门排行--让【“爱”去】给你选一本书吧(^.^)
手机站:m.aqxsw.cc

第191节

作者:从小不会爬
为了让她进一步了解情况,赵抗带她看了看那些宝贝,秦莹见到这么多价值连城的宝物,一时竟然说不出话来。尤其是其中的一些珍贵首饰更是令她爱不释手,但是想到这些又不是自己家的,秦莹把玩了一小会还是悻悻地将它们放下了。
赵抗为了调动她的积极性,许诺道,“只要你能帮我把这件事办好,这些东西里任你挑选几样。”
这样一来,秦莹的积极性更高了,就在这里对赵抗现场讲解起来。
“就拿这珍珠来说吧,像这么大这么圆的珍珠,怎么也要几百贯一颗,这已经不算少了。但是如果是一串这样的珍珠,而且一般大小,价值却要超过三十万贯,为什么?稀罕而已,这就是所谓的‘物以稀为贵’。”
赵抗这时才注意到那些零散的珍珠,居然还真是一般大小,一样的色泽,他立刻明白过来,原来这些珍珠都是原料,还未进行过加工。而他居然拿这些原料直接去卖,自然卖不到多少钱了。至此,出售制成品比直接售卖原料要赚钱的理念已经铭刻在赵抗的心中。
“说到物以稀为贵,就拿这青瓷莲花尊来说,它们是南北朝时烧制的,而现在已经不再生产。所以价值大增,但是这里的存量太多,如果都拿出去卖的话,一下子就会变成大路货,反而赚不到什么钱。所以,应该毁去其中的绝大部分,这样剩下的珍品就成了国宝,价格自然会大幅度上涨,反而比全部卖出要高上十多倍。”秦莹越说越有信心,原本白皙的脸上也因此微现红晕。
“这不是破坏吗?怎么反而赚得更多?”赵抗有些迷糊了,但他自己并不需要对这了解太多,“我没那么多时间听你讲这个,要不这些就委托你来帮我售卖好了,只要超过两千万贯,多出的部分我们对半分,怎么样?”
秦莹听后显然也有些心动,像赵抗这样大方的出手可并不多啊,但稍想了一会她还是为难地摇了摇头,“不行啊,我们女孩子怎么可以到处抛头露面呢?”
赵抗真是气不打一处来,那她之前说了那么多有什么用?除了珍珠加工可以立即发挥作用以外,其他的都不是短时间内就能学会的,难道还要请她开培训班不成?而初步了解秦莹性格的赵抗很明白,如果提出这样的要求,也肯定会被她以同样的要求拒绝。赵抗感到自己似乎被眼前的少女给耍了,但对方也确实提供了一些帮助,又不好对她发作。憋闷中的赵抗突然有了灵感,“对了,不如请些这方面的专业人士来帮我处理吧,肯定比我们这些外行要强得多了。”
这么想是没错,可赵抗对这个行业并不熟悉,而名气越大的往往开价也越高,赵抗与他们又不沾亲带故,不被趁机痛宰才怪。再说赵抗在商界的名声一直不好,想要他们真心帮助自己,难哪!如果有没什么名气的此道高手,那是最好,但是哪儿有这么容易?
“有一个人应该能帮到您,不过要请动他可不容易……”秦莹吞吞吐吐地说道。
“这种有本事的人往往脾气都很大,没关系,我这点器量还是有的。”赵抗听后精神一振。
“不是一般的古怪,他从来不为外人帮忙……”秦莹有些忐忑地说道。
“这……那你说这些话有什么用?”赵抗终于忍不住发火了,但他很快便明白秦莹话中的意思,“呃,你是说你有办法请动他吗?只要他确实有本事,我自然会给出相应的回报。”
“他这人无欲无求……”秦莹低声说道,脸上不知何故又笼上了一层绯红。
赵抗立刻便明白了,秦莹是在要好处呢,暗自摇了摇头,应允道,“你的好处自然也是少不了的,大可放心。”
秦莹立刻现出喜色,但脸却红得更厉害了。
“如果您到时候满意的话,殿下您必须答应我一件事情。”秦莹低声说道。
“这……得看是什么事情了,总不能你叫我去死我也答应你吧。”赵抗有些头痛了,最怕的就是这类一直悬着的条件。
“现在我还没想好……怎么办呢?”秦莹看起来很为难的样子。
赵抗的时间宝贵得很,可没那么多时间浪费,立即答道,“只要不涉及公事,不伤害人,什么事我都可以答应了,这下你可以说了吧。”
秦莹也不敢得寸进尺,忙不迭地点了点头,这才老实将那人的情况说了出来。
原来秦莹说的那人是清河郡王张浚府上的老管家,这倒是出乎赵抗的意料。张浚和秦桧可一直是政敌,虽然在陷害岳飞一事上两人短暂合作了一次,但总体上来讲双方的关系还是很差。这种情况下,秦莹身为秦桧的孙女,怎么会和张浚的老管家熟识呢?
见赵抗提出质疑后,秦莹笑着进行了解释。原来她的亲生母亲几年前病故后,父亲便娶了张浚的独生女儿张宁馨过门。秦莹运气不错,这位后娘心地很好,待她胜过亲生的女儿,即使因夫妻不和而吵架时,只要秦莹在场,她也会尽量克制以免波及到她。而那位张府的老管家可以说从小看着张宁馨长大,一直对其关爱有加,而因此爱屋及乌,对秦莹也相当不错。
“几年前?我明白了,难怪他们两个政敌那时竟然能搞到一起,原来是联姻了啊!”赵抗恍然大悟道。他在再一次地感受到政客的两面性的同时,也确认了联姻这一古老结盟方式的效力,虽然说不上牢不可破,但比起其他方式,可都要稳固得多了。
据秦莹说,那个老管家脾气古怪,虽然很疼她,但就靠秦莹这个秦府小姐估计很难说动他帮忙,除非能说服张宁馨相求。对于说动自己的后娘,秦莹还是比较有把握的,实在不行还可以拉上一向很听自己话的弟弟一起去求。
“一个管家怎么有这么大架子?”赵抗听后很惊讶。
第四百零一章 张浚发家史
“大概天下就娘她一人的话还有点用,就算是他主人张相公的话,那位老爷爷都是爱理不理的。”秦莹补充道,“不过这也难怪,张相公的亿万家财大部分都是那位老爷爷出海挣回来的。”
“出海?难道那个故事是真的?”赵抗吃惊地站了起来。
张浚虽然很是贪财,但是他好歹是主战派的领袖,也不能做得太明目张胆,所以他受贿与私吞战利品的情况倒并不是很多见。事实上,他的亿万家私大都是赚回来的,而他被世人诟病的原因不是他敛财本身,而是在战场上指挥时还念念不忘家中生意的态度,实在是很令将士们泄气。还好,不知道是不是财大气粗的原因,这家伙赏赐起部下来倒还挺大方,所以他的军队虽然战斗力很烂,但对他可是忠心耿耿。再加上这些年里他也确实发现和提拔了大量人才,形成了盘根错节的势力网,所以他在南宋朝中才能屹立不倒,稳稳坐在主战派领袖的位置上。
但是赚钱并不是说说这么简单,如果依靠权势做生意,赚得是多,但风险也大,张浚是不会干这种自毁政治前途的蠢事的。但是做常规生意,利润率就低得多了,他的偌大家产难道是天上掉下来的不成。于是,民间就有很多关于他发家的传说,其中流传最广的那个传说,主角正是个老头子……
据说,那时张浚才崭露头角,有一天他发现给他站岗的那个老兵整天打瞌睡,心中有些不快,便责备道,“你这家伙除了睡觉,还能干什么?”因为那个老兵从一开始就跟着他,有些感情,张浚也就发发牢骚,并没想真的处罚他。
谁知那个老兵这时却拍拍胸脯,说道,“我会做买卖。”
如果是一般人,肯定以为这老兵是在瞎吹,一个老兵油子而已,怎么可能会做买卖?但张浚的眼光何其厉害,南宋超过八成的武将和接近三成的文臣可都是他提拔的,这识人之能大概是他最大的长处了。张浚一听这话,就发现这老兵似乎不是在开玩笑,他说不定真有这本事呢。于是张浚便试探性地问道,“那好,我给你本钱,你替我做买卖如何?”
那老兵居然真答应了,但他提出的条件却令人瞠目,他竟然要一百万贯的本钱。要是一般人,这时肯定放弃了,可张浚只要看准的,就从来没错过,他越发觉得这个老兵不凡起来。可他的家产还远不到这个数,于是他便东拼西凑好不容易弄到五十万贯交给了那个老兵,为此还欠下了一屁股债。
老兵拿到钱后,买了一条大船和很多上等的丝绸瓷器之类的商品,这也就算了,他居然从中拿出相当大一部分款子买了十多个美女,甚至还在临安吃喝玩乐了差不多一个月。这时张浚的很多亲友都看不下去了,都认为那个老兵就是一骗子,纷纷劝说张浚把那钱要回来,大不了那笔损失大家一起垫好了,如果真的全被骗走,大家就全都血本无归了。但是张浚不但没怪罪那个老兵,反而还在他出海前特地为其设宴送行。张浚的亲友都认为他真是鬼迷心窍了,而之后两年,老兵杳无音信,可以说全临安都知道张浚是个凯子了……
张浚当时是怎么想的,只有他自己知道,大家能看到的,只是他照样上朝,照样打仗,就好像那巨额债务不存在那样。不过那两年他可谓官运亨通,一路升迁,他的债主自然不会在这种情况下去逼债,所以张浚当时虽然看上去损失了一大笔钱,但日子过得还算可以。
等到第三年时,几乎所有人都认为那个老兵肯定是卷款潜逃了,一时间张浚这个名字在临安官宦口中成了冤大头的代名词。可就在这时候,老兵回来了,还带回了十几艘大船,上面全是海外的奇珍异宝,其中还有上百匹不但体型高大(和南宋的马匹相比),而且外形异常漂亮的骏马,是中原人从来没见过的。这些骏马并不是徒有其表,它们中的大部分都接近所谓千里马的标准,而更为难能可贵的是,它们训练起来特别容易,即使是初学者甚至是小孩都能操控得很好,这实在是太难得了!于是这批骏马立刻被南宋的将领们抢购一空,而其他的奇珍异宝则更是让张浚赚得盆满钵满。从此以后,再没有人敢质疑张浚的眼光了,而他也一跃成为了南宋屈指可数的大富翁。
张浚在为自己的准确判断而得意的同时,也有些好奇,这几十倍的利润,老兵他到底是怎么赚到的啊?
在传说中那个老兵是这样说的,“我带着在临安买的丝绸瓷器等中土特产,还带了那么多美女,乘船来到了海外各国。到了海外各国之后,我就自称是大宋的使臣,要跟各国贸易。这平常人哪有这么大的排场啊?所以他们很快就相信了我的话,然后他们就得咱们大宋上贡,这一路走一路拿,就变成那么多了。”
张浚一听自然很高兴,贪心很快又起来了,他表示愿意出更多的钱让老兵再跑一趟。但老兵毫不犹豫地拒绝了,他说已经骗过他们一回了,这再去不是找死吗?被骗的国王们估计都磨好刀等着他呢,所以老兵坚决不去,张浚也就只好打消了这个念头。
传说就是这样的,但赵抗一直以为这只是个传说,因为这故事中的问题和漏洞实在太多。一般的汉人对海外知之甚少,可能会信以为真,但是赵抗可是在海外建国的,他一听就知道有问题。首先,北方沿海都在金国和高丽控制之下,没别的国家,这两个国家对南宋相当了解,根本没法骗;然后是东边的日本和琉球,日本商人精得很,而且对中国相当了解,更不好骗,至于琉球,国家太小,估计全国的财富加起来还没那老兵带回来的多;然后是南洋诸国,他们要么有了文明而不太好骗,就算那些愚昧未开化的部族,也不可能对一个一直没什么来往的国家进贡,哪怕这个国家再强大,做做贸易倒是有可能的,但利润不应该有那么大。
最重要的是,赵国在南洋扎根,开疆拓土的过程中,从来都没听说过哪个地方有南宋使臣来过,就连与中土偶有往来的三佛齐,也足有几十年没与大宋有过接触了。另外,南洋各国乃至一直向西到天竺一带都不产马,怎么可能有那么多骏马呢?何况马匹用海船运载,死亡率是相当高的,没有类似军队管理马匹的严格制度,那个老兵究竟是怎样将它们平安带回来的呢?
第四百零二章 夫妻合谋
正因为疑团实在太多,所以赵抗对此一直是一笑了之,可没想到竟真有这号人物存在,他的好奇心一下子就被激发了。当然,赵抗知道真相肯定不是传说的那样,但他三年不到的时间内赚取了几十倍的利润却是有实证的,这个老兵绝对值得一见。

【历史军事】推荐阅读:1908远东狂人[精校版]衣冠不南渡特战先驱[精校版]宰执天下[精校版]娱乐春秋[精校版]回到明朝当王爷[精校版]奋斗在盛唐铁十字[精校版]武唐第一风流纨绔[精校版]汉祚高门[精校版]窃明[精校版]武林帝国[精校版]大唐第一世家[精校版]铁骨[精校版]天魔极乐[精校版]我大哥叫朱重八[精校版]上品寒士[精校版]李治你别怂小阁老[精校版]秦吏[精校版]护国公[精校版]天可汗[精校版]伐清[精校版]庆余年[精校版]东汉末年枭雄志[精校版]绍宋[精校版]崛起之第三帝国[精校版]张辽新传[精校版]三国之蜀汉我做主[精校版]谍影凌云李逵的逆袭之路[精校版]唐朝好地主[精校版]庶子风流[精校版]北洋枭雄[精校版]步步生莲[精校版]我的师长冯天魁[精校版]覆汉[精校版]带着仓库到大明[精校版]明末工程师[精校版]明末边军一小兵[精校版]重生之颠覆大宋[精校版]辽东钉子户[精校版]三国之吕布天下[精校版]金牌小书童[精校版]红色警戒之民国[精校版]江山国色[精校版]我当捕快那些年长安风流古希腊之地中海霸主[精校版]我是一个原始人[精校版]崇祯十五年[精校版]我非痴愚实乃纯良[精校版]异域雄心[精校版]虎狼[精校版]大秦:这皇子能处,有事他真上黑道特种兵国色生枭权臣[精校版]第五部队[精校版]巴比伦帝国[精校版]交锋[精校版]佣兵的战争[精校版]穿越时空之抗日特种兵[精校版]大国相[精校版]红楼春[精校版]南宋第一卧底[精校版]明朝败家子[精校版]寒门枭士[精校版]民国之文豪崛起[精校版]医统江山[精校版]赝品[精校版]三国之袁家我做主[精校版]大宋之天子门生[精校版]大宋之风流才子[精校版]天下[精校版]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三国之袁氏败家子万历十五年易中天中华史第一部:中华根驻马太行侧[精校版]抗日之铁血远征军[精校版]天下枭雄[精校版]浴血逃兵[精校版]锦衣[精校版]大唐扫把星[精校版]大秦开局时间倒退三十秒[精校版]末日之最终战争[精校版]唐朝小闲人[精校版]醉迷红楼[精校版]清末英雄[精校版]巨浪[精校版]七品封疆[精校版]大秦帝师[精校版]小军阀[精校版]重返大隋[精校版]晚明[精校版]国士无双[精校版]大明国师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镇抚大秦
【历史军事】最新入库:奋斗在盛唐衣冠不南渡三国之袁氏败家子大秦:这皇子能处,有事他真上大明国士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明末大军阀北洋军阀史话(出书版)谍影凌云靖安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