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爱去小说网(www.aqxsw.cc)-- 热门排行--让【“爱”去】给你选一本书吧(^.^)
手机站:m.aqxsw.cc

第245节

作者:从小不会爬
第五百六十五章 香魂渺渺
就在宋军大部分将士信心爆棚,纷纷提议乘着己方士气高涨而越军没来得及收聚兵力的良机,一鼓作气将越军彻底打垮的时候,主将杨政却显出了异于常人的冷静。他以军法条例警告大家,命令各部不得擅自追击,而迅速将手中的兵力重新拧成一股绳,那些无关紧要的地盘则移交给大理民众自发组织起来的队伍。由于杨政处置得当,征二不得不放弃了示弱诱敌,寻机歼灭的打算,转而选择了以偏师监视杨政所部,而越军主力则分兵尽快扑灭大理残余势力的抵抗。征二心知一旦宋军主力进入大理,越军的处境就会艰难很多,她一面传信国内让丈夫想办法拖延大宋发兵,一面力争尽快平定大理局势,实在不行的话也要与大宋平分大理,增强越南的国力,然后再耐心等待更好的机会。征二与姐姐的情况有所不同,征侧当初一直不服赵抗,等到被彻底弄怕之后她连带着对和宋军作战也信心不足;而征二很早就对赵抗心服口服,但是她服的只是赵抗个人,对于大宋军队她却不会心生怯意,事实上这次入侵大理的决策很大程度上正是由于她的坚持才得以付诸实施。
吴铭知道征二的决定后有些无奈,但现在夫妻一体,就算为了几个孩子也得卖力干活,反正争夺大理并不是入侵大宋,吴铭的良心上还过得去。再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有几个人不想自己的权力变得更大呢?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吴铭发挥了自己身为汉人的优势,与大宋朝廷进行了长达三个多月的交涉,暗中达成了平分大理的“分赃协议”毕竟一来吴铭不愿和同胞开战,二来也畏惧大宋如今的国力,能这样和平解决应该是最好的选择了。
但是,就在越南人放松警惕的时候,大宋军方却作出了一系列的动作,使得越南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在南方,南洋舰队上千艘战船出现在澜沧江口以东的海面上,虽然并没有什么具体举动却一样令越南人如鲠在喉;在大理,两个山地师五万多人进入四川作为威慑,令越军的兵力优势转眼间荡然无存,如果这时宋军突然翻脸的话,越军将会前后不能兼顾,后果堪虞……
征二再也不能忍耐了,她准备出动出击,给宋军以重创,这样才能令大宋正视越军的实力,保障越南的安全,说不定还能乘机摆脱现在附庸的地位。征侧虽然部分认同妹妹的观点,但当年意气风发的她如今却变得谨小慎微,心中始终对大宋军队有所畏惧,而且她也更顾虑丈夫的感受。
“正因为大宋实力强劲,我们才必须先下手为强,如果等他们调兵结束,我们就只能磕头求饶了!”征二急道,“至于大哥,我想他会体谅我们的,就算不在意我们,也得为我们的孩子着想啊!”
见姐姐仍然信心不足,征二又劝慰道,“这里的宋军主将我在上次战役中已经观察过了,虽然也很有才能,但并不是我的对手,何况我们现在仍然占有兵力上的优势,下决心吧!”
征侧终于接受了妹妹的劝告,准备偷袭宋军大营,然后一股作气将现在大理境内的宋军全部翦除,再凭险固守逼宋军和谈。至于越南那边虽然压力也相当大,但她们两个都相信丈夫的能力足以应付,不论他是运用军事手段还是外交手段。
越南人的偷袭得手了,宋军大营被他们付之一炬,然而征氏姐妹却是一脸的愁容,“不对,人数太少了……”
女人的感觉很敏锐,姐妹俩的判断是准确的,杨政早就猜到越南人可能会撕毁协议,向宗主国发起突袭,所以他早早地将主力调出。虽然有些对不起留守大营的兄弟,但只有让越南人率先发难,才能说服内阁的那些家伙通过战争拨款以支持扩大化的西南战争,毕竟总不能靠皇帝的内库来支付战争费用吧?虽说,当初赵抗的“遗产”到现在也才用掉了一点零头……
既然偷袭不成,就只有强攻了,正如征二预计的那样,杨政虽然是全才,但在军事才能上确实比不上她。连续四次战败之后,杨政不得不放弃了羊苴咩城向东撤退,而征氏姐妹现在也非常别扭,杨政保存实力的本事太高明了,越军虽然连战连胜,但却到现在还没能歼灭宋军主力,打成消耗战的话对越南人来说可是很不利的。有鉴于此,征二不顾士卒的疲劳,率领三万人穷追不舍,再次大败宋军,这下宋军再也支撑不住,终于全线崩溃,而越军则乘胜追击,一路上杀伤甚众。然而,当征二率军追入一处丘陵地带后,却发现情况有些不对劲了……
由于越军前锋进军过快,与后面的越军主力完全脱节,而丘陵地带又严重影响了他们的机动性,而这时本该还在四川的宋军两个山地师却如同飞将军一样以日行百里的速度赶到了大理加入战场,反而将成为孤军的征二等人四面包围。而就在征二下令死战突围的时候,她突然注意到宋军援军的大旗,上面赫然写着一个大大的“郑”字……
宋军中姓郑的不多,而师级以上高级将领之中就只有堪称宋军第一名将的郑南臣了,可越南得到的情报明明是说这两个山地师是由吴氏兄弟二代(一个是吴玠的儿子,一个是吴璘的儿子)率领的,怎么郑南臣也会出现在这里?征二的瞳孔猛地一缩,她想到自己恐怕上了当年赵括上过的当了,而之前大宋传来的消息说郑南臣因酒色过度而身体欠佳,已经不再带兵,恐怕也只是为了诱出越南人的野心罢了。
征二却不知道,这个消息倒是真的,郑南臣由于纵欲过多,如今的身体已经大不如前,所以才特别请求让他指挥这次战役。此战获胜后,他便能成为有史以来经历战争类型最多而且全部获胜的伟大将领,平原野战、守城战、攻城战、海战、沙漠作战、雨林作战、山地作战……他几乎全齐了,就差一个高原作战,恐怕会来不及尝试。即使如此,他的功绩也足以震烁古今。由于宋军兵力占优,又是专精于山地作战的部队,越军的抵抗虽然很顽强,却完全是徒劳无功,只是几个时辰的工夫,越南军队便全军覆灭。而上次逃过一劫的征二,这次终于没能幸免,在血与火中香消玉殒……
第五百六十六章 暗棋
虽然知道妹妹战死后悲恸不已,但征侧还是理智地下达了撤军回国的命令,她可不认为自己是郑南臣的对手,尤其是在大理这个到处都对越南人充满敌意的地方。征侧的想法和妹妹一样,以吴铭的才能,即使大宋在越南本土有所动作,也很难讨得了好去。可当征侧穿越国境线后不久,就发现自己错得离谱,现在的祖国已经是一片混乱……
事情还要从赵抗没走时说起,当年他虽然借助越南人的力量轻易打下了大片疆土,但越南也因此壮大起来,成为人口过千万的大国。如果越南人处理不好与其他民族的关系,赵抗倒还不必担心,但是吴铭却大度地宽赦重用异族人才,很快稳定住了国内局势,这下赵抗就不能置之不理了。于是,他在那些异族将领之中策反了多个重要人物,吴铭虽然令他们非常敬畏,但和赵抗一比就如同麻雀与凤凰一样天差地远,他们很自然地接受了赵抗的密令。如果越南人一直很安分,那么这些暗棋就一直都不会启动,而对他们的报酬将转移到他们的后代身上,可是越南人现在真的如赵抗担心的那样显出了反乱的苗头,于是他们便开始进行相关的准备了。其实吴铭也算是有识人之明,但是这种长期潜伏的情况本来就是最难辨别的,何况他当时也不知道赵抗会离开中国,他只要还在又何须这么做呢?所以吴铭并没想到这一点,就算想到,这十多年下来也早就不在意了,结果越南就这样陷入了几乎波及全境的大动乱之中。
宋军并没有过早地介入越南内战之中,因为目前大宋的重点还是消化大理的土地,赵训和他的大臣们可不想将已经吃进肚子的肥肉再吐出来。而且,赵训他们想要的不是一个半独立的大理,那些不受管辖的土司绝不允许存在,这项改革被称为“改土归流”已经在南方山区推广实行,极大地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然而这种改革必然激起那些土司头人的反抗,所以大宋还必须在大理维持相当的驻军进行弹压。在大理局势逐渐安定下来之后,大宋将其原有领土分成了两个行省,即贵州省与云南省。这两个省都是直辖行省,只要是聪明人都能看出其中暗示了什么,而因失去爱妻而心痛如绞的吴铭终于决心捍卫越南的独立,以慰其在天之灵。
然而,光是应付国内的乱局就已经够辛苦的了,哪儿还有力气来对付随时可能杀来的宋军啊?但吴铭自有办法,说起来这一渠道本来是为了帮助大宋的,想不到现在却被他用来对抗大宋,真是天意弄人。但吴铭想到死去的征二和自己的孩子,还是下了决心,即使为此被后世史家写成叛国贼也在所不惜……
吴铭早在十年前就开始与吐蕃诸部加强联系,希望日后可以说服他们成为大宋的臣属,但是现在他却要劝说他们与大宋为敌了。结果由于现在的吐蕃早已是一盘散沙,饶是吴铭派出的使者说得天花乱坠,也只有十七个部落愿意出兵大理,其兵力就算往多里算,加起来也不过三万余人,偏偏他们还自信爆棚,好像击败宋军比捏死一只蚂蚱还简单的样子。吴铭暗自叹息之余,也只能祈求他们好运了。
但垃圾就是垃圾,这三万进入大理后连水花都没能泛起一朵来就血本无归了,而宋军的脚步根本没有停下,反而正式向越南本土发起了进攻。吴铭见宋军来势汹汹,不得不将各地平乱的军队调回,致使此前的工作功亏一篑。但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吴铭却看出了一点胜机……
由于大宋如今的皇位继承制度在很大程度上是依据皇子的军功大小来确定继承顺位,所以赵训的几个儿子对于带兵参战都很踊跃,只有酷爱艺术的老二除外,他看来是铁了心要当个风流才子了,尽管那意味着他将失去大部分应得的地位和收入。而赵训的长子赵性就在这次进攻越南的军队之中,由于当初赵抗规定皇族带兵也得从基层干起,现在的赵性不过是个团长,吴铭知道这些情报后很快便有了定计。
赵性现在才刚满十八岁,自然年轻气盛,因为吴铭没费多大的力气就将其诱入了早就准备好的包围圈中。尽管如此,吴铭并没有急着将其歼灭,在他看来,赵性虽然军阶不高,但毕竟是大宋皇子,按中原习惯更是太子之位的最有力竞争者,现在自己将其围住,附近的宋军各部一定会急速来援,到那时自己就可以打他们的伏击了。然而,吴铭的如意算盘打得虽好,却未免太小看被他包围的赵性了。这也难怪,大宋皇族普遍心地仁慈但却能力不足的形象早已深入人心,即使出过赵抗这样的异类,也被人当成了纯粹的偶然。再加上赵性实在太过年轻,又轻易上了自己的当,似乎能力确实不怎么样,吴铭犯下轻敌的错误也是可以理解的就是了……
事实上,赵性是赵训几个儿子之中唯一一个在他崛起之前出生的,所以从小吃过的苦头远比他的几个弟弟要多得多,这使他养成了坚忍的性格,现在的他就如同一只受伤的狼,正瞪大了眼睛寻觅着可能稍纵即逝的生机。他虽然因为年轻的关系有点冲动,但脑子并不笨,见到越军对他们围而不攻,自然觉得蹊跷,脑子里稍一琢磨,便想通了其中的玄机,不由微微冷笑起来。
等到夜幕降临之后,赵性召集了部下所有军官商议对策,“你们也该猜到了吧,这些越南猴子迟迟不向我们发起进攻,是想以我们为诱饵将我们的友邻部队吸引过来逐个歼灭,你们怎么看这件事?”
场上的气氛有些沉闷,过了一会才有一个排长开口道,“我们就这么点人,只能乘着他们厮杀的机会突围,到时候我们全力保护殿下您杀出去,应该还是能做到的……”
这个排长的话说到这里就戛然而止了,因为赵性的长剑已经从他的胸腹之间刺了进去,这家伙口吐血沫翻到在地,挣扎了几下便不再动弹了。而凶手赵性则以他阴骘的眼神环视大家,沉声道,“居然首先想到牺牲友军来保全自己的方法,再过一会岂不是要投敌保命?你们说他是不是该死?”
第五百六十七章 逆袭
大家一时有些不知所措,赵性此举不合军法,但若等苟且之气蔓延开来那再处置肯定就来不及了,所以军法里也准许主官在战斗中便宜行事,所以也不能说赵性做得一定不对。但大家确实不知道赵性的想法,与其多说惹祸,还不如多听更好一些。
尽管如此,赵性接下来说出的话还是令大家以为自己的耳朵是不是出了什么问题,“与其祸害友军,还不如现在就与那些越南猴子拼死一搏,就算全军覆灭也比这个混蛋的缺德主意要好。”
大家的脸上普遍出现了怪异的神情,这打仗哪有一上来就拼命的?平常觉得这位殿下文武双全,算是个人物,想不到他竟然是个只知道拼命的愣头青,或者就是一个烂好人,这下大家真的不知道说什么是好了,个个心里感觉拔凉拔凉的……
赵性见状勃然大怒,喝道,“我都不怕死,难道你们的命比我还值钱吗?”
大家一想也是,自己贱命一条,死就死好了,若真的全军覆没,也有太子殿下同死,那可是少有的光荣啊!年轻人本就普遍有着血气之勇,这些将士也都是赵训亲自为儿子挑选的,各方面素质自然都没话说,一旦脑子想通了,之前一时的胆怯便迅速消退,士气顿时高涨起来。
可就在大家斗志满满地准备冲出去杀个痛快的时候,赵性却突然放松了表情笑起来,“别那么紧张,我只是看看大家到底像不像父皇说的那样,是真正的勇士,看来父皇果然圣明。不过光勇气没问题是打不了胜仗的,还得有智慧才行,我们这次不就是因为我上了敌人的当,才陷入现在的困境吗?”
大家连忙出言劝慰,表示这是敌人太狡猾,殿下不该过于自责之类……
而这时赵性的表情又重新变得严肃起来,他低声说出了自己的计划,“可是,打仗总得死人的,现在敌军人数超过我军十倍,我们必须有壮士断腕的决心才能反败为胜。我想大家都作好了死于敌手的准备,但若是死于自己人呢?”
听完赵性的计策,大家心中不由倒抽一口凉气,“这位殿下太狠了,对敌人狠,对自己人也狠……但正是因为这样,我相信他会带领我们获得胜利……”
赵性对大家的反应还算满意,他清了清嗓子继续说道,“这一计策能否成功,关键在于大家之间是否信任,如果想要借此机会除去仇人,或者是担心别人这么做,我们演的戏就会露出破绽,那大家的努力就会功亏一篑,所有人的希望都将因此葬送!但这次战斗若能胜利,在场的每一个人都将是你的兄弟,因为他们的表现证明了自己值得你全心地信任!”
当军官将赵性的计划传达下去以后,士兵之中虽然也有轻微的骚动,但由于军官带头执行,而现在确实没有别的出路,所以并没有什么人提出异议。赵性看着自愿站出来的五百多人,深深地鞠了一躬,“你们是相信我们才站出来的,所以我也相信你们会成为真正的英雄!”
次日天亮后,吴铭亲自赶到阵地前沿,观察了一下宋军的现状,明显感觉到他们的士气已经越发低落,军官只会打骂士兵来化解压力,而士卒看上去则个个有气无力。这倒令他有些担心起来,如果宋军太早崩溃的话,那他打援的计划就泡汤了。不过若能擒住赵性,也许一样有机会逼大宋求和,想到这一点吴铭的脸色才变得稍微好看了一点。
而他的运气似乎还算不错,就在宋军被围的第二天,离这里最近的一个团听说皇长子被围,立刻不顾双方的实力差距急吼吼地赶了过来。吴铭虽然有些嫌少,但总比没有好,便松开了口子请君入瓮。差不多就在这个时候,被围的宋军终于崩溃了……
一大群宋军士兵乱糟糟地从简易工事中逃了出来,想要向越军乞降,而赵性和那些不愿投降的军官则怒不可遏地拉弓就射,不少逃兵中箭倒地,有些当场死去,有些则带着入肉寸许的箭支痛苦地哭嚎。这时反倒是作为敌人的越军救了他们的命,吴铭深知激怒大宋的后果,所以一直要求越军优待俘虏,以达到分化瓦解宋军的目的。现在越军看到宋军射杀逃兵,立即射出了更加密集的箭雨进行压制,这下赵性等人便只能干瞪眼了,结果还是有三百多个宋兵活着逃到了越军那边。由于他们都已经丢弃了武器,而吴铭的主力那边宋军又有两个团赶来,使得越军全歼宋军的难度增大,吴铭要求这边的越军立刻派兵增援,所以抽不出多少人手来看管那些大宋逃兵,便暂时将他们安置到了营地里面,只派出了十几个人进行看管。
可谁也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眼见逃兵全部进了越军营地之后,赵性脸上终于露出了满意的笑容,随即吹响了号角下令全军出击。由于这两天这支宋军显得士气低落,今天更是出现了大批逃兵,连吴铭都开始小看他们,何况是那些越军基层官兵?结果越军很自然地出现了应变迟缓的情况,即使如此,数量上至少是宋军三倍的越军还是很快集结起足够的弓弩手,希望用猛烈的箭雨将宋军逼回土围之中,然而,出乎他们意料的变故在这时发生了……
宋军那三百多名降兵听到土围方向传来的喊杀声后,其中某个相貌平常的士兵突然喊了一声“动手!”他的同伴们立刻抽出贴身暗藏的短剑将那些负责看管他们的越军士兵刺翻在地。原来他们投降不过是赵性的计策罢了,为了戏演得像一些赵性和留下的官兵甚至还真的用弓箭射他们,所以赵性才感谢这些官兵对他们的信任,因为他们愿意当箭靶子,一是说明这些人相信他们射出的箭可以避过要害,二是说明这些人相信他们不会趁此机会公报私仇。其中一些人为了将戏演得更像一点,中箭之后还装死一动不动,即使箭伤再痛也依然坚持到宋军反击的那一刻,但其中有几个倒霉的家伙还是因为失血过多,装死变成了真死……
这三百多人都是悍勇之士,而且个个擅长近身刺杀,随身暗藏了短剑以待时机。而他们逃到越军阵前的时候大多带着制式兵器,便利用越军思维上的盲区避过了搜身,现在越军的主力已经被赵性他们吸引过去,这些家伙轻易便摆平了少得可怜的看守越兵,并大肆屠杀大多为非战斗人员的越军留守官兵,同时四处点火焚烧营帐,正在激战的越军见到后院起火,军心立刻大乱……

【历史军事】推荐阅读:1908远东狂人[精校版]衣冠不南渡特战先驱[精校版]宰执天下[精校版]娱乐春秋[精校版]回到明朝当王爷[精校版]奋斗在盛唐铁十字[精校版]武唐第一风流纨绔[精校版]汉祚高门[精校版]窃明[精校版]武林帝国[精校版]大唐第一世家[精校版]铁骨[精校版]天魔极乐[精校版]我大哥叫朱重八[精校版]上品寒士[精校版]李治你别怂小阁老[精校版]秦吏[精校版]护国公[精校版]天可汗[精校版]伐清[精校版]庆余年[精校版]东汉末年枭雄志[精校版]绍宋[精校版]崛起之第三帝国[精校版]张辽新传[精校版]三国之蜀汉我做主[精校版]谍影凌云李逵的逆袭之路[精校版]唐朝好地主[精校版]庶子风流[精校版]北洋枭雄[精校版]步步生莲[精校版]我的师长冯天魁[精校版]覆汉[精校版]带着仓库到大明[精校版]明末工程师[精校版]明末边军一小兵[精校版]重生之颠覆大宋[精校版]辽东钉子户[精校版]三国之吕布天下[精校版]金牌小书童[精校版]红色警戒之民国[精校版]江山国色[精校版]我当捕快那些年长安风流古希腊之地中海霸主[精校版]我是一个原始人[精校版]崇祯十五年[精校版]我非痴愚实乃纯良[精校版]异域雄心[精校版]虎狼[精校版]大秦:这皇子能处,有事他真上黑道特种兵国色生枭权臣[精校版]第五部队[精校版]巴比伦帝国[精校版]交锋[精校版]佣兵的战争[精校版]穿越时空之抗日特种兵[精校版]大国相[精校版]红楼春[精校版]南宋第一卧底[精校版]明朝败家子[精校版]寒门枭士[精校版]民国之文豪崛起[精校版]医统江山[精校版]赝品[精校版]三国之袁家我做主[精校版]大宋之天子门生[精校版]大宋之风流才子[精校版]天下[精校版]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三国之袁氏败家子万历十五年易中天中华史第一部:中华根驻马太行侧[精校版]抗日之铁血远征军[精校版]天下枭雄[精校版]浴血逃兵[精校版]锦衣[精校版]大唐扫把星[精校版]大秦开局时间倒退三十秒[精校版]末日之最终战争[精校版]唐朝小闲人[精校版]醉迷红楼[精校版]清末英雄[精校版]巨浪[精校版]七品封疆[精校版]大秦帝师[精校版]小军阀[精校版]重返大隋[精校版]晚明[精校版]国士无双[精校版]大明国师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镇抚大秦
【历史军事】最新入库:奋斗在盛唐衣冠不南渡三国之袁氏败家子大秦:这皇子能处,有事他真上大明国士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明末大军阀北洋军阀史话(出书版)谍影凌云靖安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