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爱去小说网(www.aqxsw.cc)-- 热门排行--让【“爱”去】给你选一本书吧(^.^)
手机站:m.aqxsw.cc

第10节

作者:魔力鸟
四、天时,东风适时出现,给火攻提供了有利条件。
此战之后,刘备占得荆州、益州之地,三分天下的格局雏形已定。这一把火,将曹操“一统天下”的雄心,付诸于东流水。也是这一把火,将中国的统一进程延缓了七十年。
隆冬之时,东风的出现,令人不得不想,也许是天意注定吧,三国时代的到来,非人力所能阻挡。
想起多年以后的使中国统一进程延缓了近两个世纪的淝水之战,前秦符坚所率的九十万精锐部队,当面对只有八万之众的晋兵,就只因为朱序的一句“秦兵败了”而大败的事件,真是让人摸不着头脑,前秦固有其败之因,但从身的晋国身上确实找不出一点其能获胜的原因,只能说是其运气太好,或是真有天意在安排。
影响指数:10伤亡指数:10综合指数:10
赤壁之战的前前后后
一、从进军速度看曹军士气
曹操建安元年春开始训练水军,准备南征刘表,至七月才出发。经过半年时间,准备应该说是很充分的。但七月出发,八月刘表病故,经过一个月的时间,曹军还没有到荆州,九月,曹军才开到新野,这中间没有发生过大的战事。曹军行进速度之慢让人生疑。
慢慢地行军,可能有三个原因。其一是曹操故意的,反正自己兵力极强,走慢一些更容易引起敌人内部震动和混乱;其二,曹军数量太大,消耗太大,确实行走不快;其三,曹军士气不旺,战士不愿南征。
曹军轻骑追刘备时,一日行三百里,算是最快的速度。刘备携民而行,日行十余里,算是最慢的速度。我们大致估算一下,正常的行军速度应该是每日一百里到二百里左右。从许昌出发到襄阳,怎么走,也会在一个月之内到达。所以我猜想,曹军士气不旺是主要的原因。
而士气不旺,也可能有几个原因。不愿意平白无故地打仗送命是其一,对南方天气水土有顾虑是其二。我们读一读贾谊和王粲的作品,就可知汉代中原人对南方天气水土的恐惧。
除了赤壁之战外,三国时期好几次北军南征,都遇到了这个问题。曹操、曹丕等几代人的南征都是无功而返。
士气不旺这个原因,后来都在诸葛亮周瑜等智谋之士的预料之中。可以说赤壁之战,曹军从娘胎里就带着先天疾病。
二、刘琦刘备的实力
诸葛亮见孙权时,曾经谈到自己一方残余的军事实力。刘琦有一万多水军,刘备有一万多水陆军,加起来有两万多人。这两万多人的战斗力如何呢?
刘琦的江夏水军,原属黄祖所有。这支水军曾经与孙权多次交战,各有胜负,江夏军的负面稍多。但是不可否认,江夏这支水军是三国时候战斗力排在第二位的一支强军,仅次于江东。荆州刘表手下的其它水军,刘备手下的关羽水军,应该说都不如江夏军。
刘备的部队,我估计原数量在两万到三万人,在新野时经过长期的训练。南逃时,刘备耍了个心眼,自己携百姓走陆路,关羽率舰船数百艘沿汉水而下,相约会于江陵。刘备当是惨败,拐了个弯,带几十个人在汉津与关羽水军会合,上了船,投奔刘琦。我想,关羽的几百只船中,除了水军将士外,还应该携带了部分陆军精锐。所以关羽这支部队,基本上没有损失,保持着原来的战斗力。后来当阳败军可能还逃回来一些,人数不会很多。
刘备与刘琦会合,相当于是两支生力军会合,组成了两万多人的一支部队,其真正实力,应该是比曹操接管的荆州水军要强得多。如果曹军此时仍然轻骑来追,那就必败无疑。
三、曹操的对策
曹军在当阳大败刘备之后,成功地夺取了江陵,占据了有利位置,把刘备和刘琦逼到了东线孙权势力的方向。这时,诸葛亮跑到孙权那儿去游说联合,共同抗曹。
曹军此时也没有急于进攻,而是从江陵出发,水陆并进,步步为营,以泰山压顶之势,缓缓地向刘备和孙权这边压来。在九月到十二月之间,没有听说发生大的战事。应该说,曹操此举有它的合理性,急攻有可能失败,缓攻才对刘备形成了巨大威胁。
但是,即使是缓攻,曹军的弱点也逐渐暴露出来。正如周瑜在后方所分析的那样,荆州新附的士兵狐疑不定,北方士兵则不习惯南方天气。七月份出兵时士气就不高,过了半年,也真是到了强弩之末,各种问题都可能发生。
四、战争过程
虽然《三国志》各传中记载不同,但我们拿到一起来分析,还是不难发现其中的真相。
周瑜率江东兵赶到后,与刘备会合。
曹军此时已经有疾疫,战斗力不强,初战失利,水军靠到了长江北岸,和陆军相连。
周瑜用诈降计,派船放火,因为风势太猛,不但烧了战船,还烧着了乌林的陆军营寨。
曹军无法组织有效反击,急忙西撤。撤退也应该是水陆并撤的,曹操上岸率大军走陆路,被周瑜烧剩的余船沿江西撤。目的地是江陵。
孙刘联军水陆两路追击,一路斩获甚多。
曹军在撤退过程中,疾疫大发,彻底丧失了战斗力。遂决定烧去余船,大军北还中原,留曹仁等固守江陵。赤壁之战就算完了。
五、曹操的失误
不管是出于什么原因,反正曹操是打了败仗。所以要说失误,当然得说曹操的。如果要说刘备周瑜的失误,那只不过是火放得太小,放得太晚,追杀得不够狠,没有彻底消灭曹操。但因为孙刘两家是打了胜仗,失误可以不计。单说曹操的失误。
我觉得,曹操成功占据江陵以后,就应该大军北还。留曹仁一支部队与刘备慢慢地打消耗战。因为只有自己的大军撤走了,江东孙权才不会加入战团。孙权参战,不是因为喜欢刘备要救刘备,而是不能忍受曹操的大军威胁。
曹仁在江陵,当然也是孙权的祸根,但中间隔一个刘备,矛盾会首先在孙权和刘备之间展开,就像以前打黄祖一样,孙权会不断地派兵进攻刘备刘琦。如果曹仁从西边进攻,那刘备可就真是受夹板气了。
但是,曹操为什么不这么做呢?一,是因为曹操一贯的个性,是自己站到最前线,亲自指挥战斗,组织最优势的兵力消灭敌人,他不会轻易把风头让给别人。二,曹操对孙权重视不够,对江东的实力重视不够。江东自孙策死后,一直没有太大的作为,孙权的才能一直没有机会在天下人心目中展示。曹操也许把孙权当做刘琮袁尚刘璋之类的人。直到吃过几次亏后,方才感叹了一句生子当如孙仲谋。三,曹操对江东的人才也没有足够的重视,像周瑜鲁肃这些人才,绝对不比中原的名士大夫差,曹操小看了这几个后起之秀的实力。在他心目中,也许只有张昭算得上人物。四、他也忽略了刘备的变化。刘备是他手下败将,智谋和曹操自己相似但得计稍晚,曹操不知道刘备在荆州这几年已经有了质变,身边有了天下一流的智囊班子。当然,这也说明曹操不知道天下竟出了诸葛亮这么个年轻人。
当年,曹操能够成功地消灭强大的袁绍势力,除了自己的智谋勇略之外,和手下几位谋士的贡献是分不开的。荀文若郭奉孝等人本来都是袁绍手下的谋士,对袁绍集团很熟悉,连谁和谁有矛盾都知道,郭嘉甚至提出了十胜十败之说,曹操打袁绍,妙在能够知己知彼。
可是到赤壁就不同了。曹操只熟悉刘备以及关张等人,对年轻的孙权、鲁肃、周瑜、诸葛亮等全无了解,不了解就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
相反,曹操当时天下知名,他的成功经验已经成为天下人美谈,更是诸葛亮等年轻人的学习教材,他的行为方式,孙刘两家的智谋之士都是很了解的。
两相比较,我们就能发现胜败不是偶然的。
至少,曹操没听说过这句话:“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
为刘备做嫁衣的刘表
中国古典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几乎包含了这一时代所有的知名人物。哪怕是一个出场时间不长的小角色,也会在读者中有不小的知名度,更不要说那些纵横捭阖的大人物了。“知名度”高,名声却不一样,说到智慧,后人往往会想到诸葛亮;说到奸诈,后人往往说起曹操;说到厚道,后人就会首提鲁肃。
虽然这些“名声”深入人心,但对照真实的历史,往往出入甚大。有这样一个枭雄,真实的历史上,他纵横捭阖,强盛一时,到了小说里,出镜率甚低不说,形象也大打折扣,活活给他的同族兄弟做了绿叶——刘表。
其实,刘表还是有点名气的,不过这样的名气,却是拜他那个不争气的儿子所赐。他那个葬送了江山的儿子,让曹操发出了“生子当如孙仲谋,刘景升之子若豚犬耳”的评语。儿子给孙权当了绿叶,而他自己,是给刘备做了嫁衣裳。
那么,在真实的历史中,这个“豚犬”的父亲刘表,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呢?

【历史军事】推荐阅读:1908远东狂人[精校版]衣冠不南渡特战先驱[精校版]宰执天下[精校版]娱乐春秋[精校版]回到明朝当王爷[精校版]奋斗在盛唐铁十字[精校版]武唐第一风流纨绔[精校版]汉祚高门[精校版]窃明[精校版]武林帝国[精校版]大唐第一世家[精校版]铁骨[精校版]天魔极乐[精校版]我大哥叫朱重八[精校版]上品寒士[精校版]李治你别怂小阁老[精校版]秦吏[精校版]护国公[精校版]天可汗[精校版]崛起之第三帝国[精校版]伐清[精校版]庆余年[精校版]东汉末年枭雄志[精校版]绍宋[精校版]张辽新传[精校版]三国之蜀汉我做主[精校版]谍影凌云李逵的逆袭之路[精校版]带着仓库到大明[精校版]唐朝好地主[精校版]庶子风流[精校版]北洋枭雄[精校版]步步生莲[精校版]我的师长冯天魁[精校版]覆汉[精校版]明末工程师[精校版]明末边军一小兵[精校版]重生之颠覆大宋[精校版]辽东钉子户[精校版]三国之吕布天下[精校版]金牌小书童[精校版]红色警戒之民国[精校版]江山国色[精校版]我当捕快那些年长安风流国色生枭古希腊之地中海霸主[精校版]我是一个原始人[精校版]崇祯十五年[精校版]我非痴愚实乃纯良[精校版]异域雄心[精校版]虎狼[精校版]大秦:这皇子能处,有事他真上三国之袁氏败家子黑道特种兵权臣[精校版]第五部队[精校版]巴比伦帝国[精校版]交锋[精校版]佣兵的战争[精校版]穿越时空之抗日特种兵[精校版]大国相[精校版]红楼春[精校版]南宋第一卧底[精校版]明朝败家子[精校版]寒门枭士[精校版]民国之文豪崛起[精校版]医统江山[精校版]赝品[精校版]三国之袁家我做主[精校版]大宋之天子门生[精校版]大宋之风流才子[精校版]天下[精校版]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万历十五年易中天中华史第一部:中华根驻马太行侧[精校版]抗日之铁血远征军[精校版]天下枭雄[精校版]浴血逃兵[精校版]锦衣[精校版]大唐扫把星[精校版]大秦开局时间倒退三十秒[精校版]末日之最终战争[精校版]唐朝小闲人[精校版]醉迷红楼[精校版]清末英雄[精校版]巨浪[精校版]七品封疆[精校版]大秦帝师[精校版]小军阀[精校版]重返大隋[精校版]晚明[精校版]国士无双[精校版]大明国师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镇抚大秦
【历史军事】最新入库:奋斗在盛唐衣冠不南渡三国之袁氏败家子大秦:这皇子能处,有事他真上大明国士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明末大军阀北洋军阀史话(出书版)谍影凌云靖安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