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爱去小说网(www.aqxsw.cc)-- 热门排行--让【“爱”去】给你选一本书吧(^.^)
手机站:m.aqxsw.cc

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 第85节

作者:肥鸟先行
刨除成本和人工,以及分给方若兰和苏泽的分成,到手也有五六两银子。
这在以前的惠民药局都是不敢想象的!
而靠着这笔收入,黄提举时隔多年又招了学徒,还补齐了惠民药局的一些药材,总算是能够给百姓看病了。
酸梅汤的火爆,也让一些实在去不起私人医馆看病的百姓,来惠民药局碰一碰运气。
对于这些百姓,黄提举都尽量开廉价的药方,药材上也不赚他们什么钱,惠民药局的看病业务也越来越好。
黄提举知道这一切都是苏泽的功劳,他此时也不后悔方若兰给苏泽分红的提议了,他小心的从后面厢房拿出一个布袋子,递给苏泽说道:
“恩公,这是给您的分红。”
分红?
苏泽看到布袋子里的黑黢黢的碎银子,(市面上流通的银子都不会是白花花的),掂量了一下竟然有近二十两。
苏泽惊讶的说道:“我给药局方子的时候,也没要分红啊。”
黄提举立刻说道:“这是方公子做主要分给您的,这是前段时间药局饮品利润的二成,本来准备今日闭市之后给您送到县学去,这不是正好您来了吗?”
苏泽也没想到那个女扮男装的锦衣女子竟然是个讲究人,还自作主张要给苏泽分红。
反正方子也是自己出的,苏泽也直接笑纳了。
“黄提举,这酸梅汤卖的好,凉茶呢?”
黄提举尴尬的说道:“恩公,那凉茶实在是卖不动,方公子就做主撤去了凉茶的柜面。”
说完这些,黄提取还偷看了一眼苏泽。
苏泽倒是没有不高兴,而是问道:“为何凉茶卖不动?”
黄提举一五一十的说道:“凉茶味苦,加糖也掩盖不住苦涩,百姓喝不惯。而且这个清热解毒,普通百姓也用不到什么清热解毒。”
苏泽这下子明白了,自己犯了经验主义的错误。
现代社会凉茶卖的好,是因为现代很多人顿顿吃肉,三餐之后还要弄顿烧烤夜宵什么的,自然需要喝口凉茶清热解毒了。
烧烤店和火锅店的凉茶卖的最好,也许他们卖的不是凉茶,而是健康的赎罪券,化解油腻食物的圣水,至于高糖份的罐装凉茶到底有没有清热解毒的效果,那就只有天知道了。
但是在大明朝,普通百姓一年到头都吃不上多少肉,根本没有清热解毒的需求好吧。
没有养生功效,但是口味酸甜的酸梅汤,反而是普通大明百姓最喜欢的。
苏泽提醒自己记住这个教训,他对黄提举说道:“这是我没想清楚,浪费了黄提举的药材。”
“恩公哪里的话,酸梅汤已经救了惠民药局了!我们父子可要好好谢您!”
说完这些,黄提举又要跪拜,苏泽将他搀扶起来说道:“切莫多礼了,不过我正好也有两件事想要麻烦提举。”
“恩公尽管说!”
苏泽拿出口袋里的药草清单,递给黄提举说道:“第一件事是我们长宁卫要买些药材,但是没有路子,还请黄提举帮帮忙。”
黄提举拿起药材清单,看到上面都是一些常见的药材,立刻说道:“好说好说,这些药材这两天我帮您备齐,让人送到长宁卫去!”
苏泽听了大喜,没想到之前写了两份药方,竟然结下了这样的善缘。
药材这东西品种多,成色差距又大,不是懂行的人很难搞清楚。
有了黄提举帮忙,苏泽返回长宁卫就可以开始肝医学技能了。
他连忙掏向怀里说道:“还请提举估个价格,我照单给您。”
黄提举连忙拉住他的手说道:“恩公说的这是什么话,这都是些不值钱的药草,您且收下来,若是还需要什么直管和小老儿说就是了!”
苏泽最后还是用【估价】技能粗略估算了价格,硬是留下了三两银子。
苏泽又拿出口袋,露出冰糖说道:“这是我们长宁卫制的冰糖,药局要吗?”
黄提举拿出冰糖,看到微微泛黄的冰糖说道:“恩公,这太贵重了,酸梅汤中用不起,我帮您问问方公子要不要,如何?”
苏泽想了想也是,购买酸梅汤的普通百姓肯定喝不起冰糖,那方公子应该在县里颇有能量,说不定她能吃下这些冰糖。
苏泽点点头,黄提举又让儿子打了六竹筒酸梅汤,苏泽这才离开了惠民药局。
知府衙门中,方知府正在和通判商议事情,一名小厮从后宅端着茶碗出来,递到了方知府面前。
看着茶碗中的黑褐色的凉茶,方知府万般不情愿的捏着鼻子喝了下去。
刘通判是位非常有眼力劲儿的官员,最擅长揣摩上意,用现代的话说就是职场老舔狗了,自从方知府上任之后就将这位新知府舔的很舒服,如今是方知府的亲密副手。
“明府大人可是身体不适?您可是我们延平府百姓的父母,切不可太过操劳伤了身子啊!”
刘通判“情真意切”,恨不得现在就劝方知府回后宅躺着。
方知府挥挥手说道:“不碍事的,就是前几日受了点风凉,牙齿有些疼了,这是我女儿煎的凉茶,昨日喝了已经好了,可是女儿偏不放心,非要我再喝一天。”
刘通判半是拍马屁半是真心实意的说道:“府尊家女公子一片仁孝之心,真是让属下羡慕。”
孝女?呵呵。
方知府感觉女儿是在拿自己试验凉茶的效果,却也不好在下属面前出丑。
方知府只是含糊的说道:“也不知道她从哪里搞来的方子,不过喝上了一日牙还真的不疼了。”
刘通判也饱受牙疼困扰,听到方知府这么说,立刻说道:“明府大人可否给一份方子属下?实不相瞒这些日子属下的牙也疼了。”
刘通判立刻又说道:“不过药方是府上女公子的,听闻令爱喜爱读书,我这里有一本宋书善本,用来换这份治牙疼的药方。”
和苏泽比起来,这位刘通判送礼技能至少也是个lv10了。
听到宋代善本,方知府眼睛一亮。
所谓善本,就是指那些版刻古籍中的校刊好、装帧好,时代久、流传少,具有学术价值和历史价值的书籍。
明人爱藏书,第一等的自然是秦汉竹简、汉唐手抄本的书。
不过那种都属于古董中的顶流,除了皇室和最顶级的文臣,普通人是买不起的。
宋代因为雕版印刷技术的普及,书籍传播比汉唐更容易,也出现了官方和民间专门印书的书局,所以宋代的古书最多。
普通官员和读书人,就以搜集宋代印刷保存比较好的书为潮流。
方知府也是好读书的人,他听到之后立刻答应下来。
喊来贴身小厮,方知府咳嗽了一声说道:“刚刚你都听到了?告诉小姐,让她把方子誊给刘通判。”
不一会儿,这个小厮拿着两个竹筒回来。
他跪着举着竹筒说道:“老爷,小姐说这凉茶后厨熬了一大罐,通判大人直接拿去喝就是了,若是明日还要,府上可以差人送到通判府上去。”
方知府有些不悦,但是想到自己宝贝女儿这个脾气,他又只好说道:“小女说的也有道理,为了给我治牙疼我看她捣鼓好几天了,估计这药方颇为复杂,既然有熬好的凉茶,刘通判你就拿回去喝就是了。”
刘通判都是一点都不生气,而是乐呵呵的说道:“还是明府家女公子想的周全!也省去属下熬药的麻烦了,就是劳烦女公子了。”
“宋代善本属下回去就差人给您送来。”
说完这些,刘通判提着竹筒就离开了知府衙门。
方若兰还在为了推广凉茶孜孜不倦,苏泽牵着马来到了县学,这会儿的县学要比上来的时候有秩序多了。
门口那些乱糟糟的马车都散去了,苏泽和门子打了招呼,牵着马就进了县学。
延平书院和府学生还在,但是和上次不同,这些学生都行色匆匆,不像上次来的时候那样三三两两的聚集在一起吹牛聊天,这让苏泽非常的疑惑。
要知道延平书院的学生和府学生基本上都是秀才,等于是延平府最高学历的年轻人们都聚集在小小的县学中,应该和后世大学那样乱哄哄的一片。
上次县学就是这个样子的,学生们三五成群的聚集在一起高谈阔论,或者互相辩论,把整个县学搞的和菜场一样闹哄哄的。
可是今天县学的气氛完全不一样,学子们各个眉头紧蹙怀着心事,抱着书本行色匆匆,都不见有人在路边交谈。
难道是海瑞整治的?不可能啊,海瑞只是县学教谕,怎么管得到书院学生和府学生啊。
苏泽抱着疑问到了宿舍,家在县城的陈朝源已经先到了宿舍,两人寒暄了一番后,苏泽忍不住问道:
“陈兄,今日县学气氛怎么怪怪的,到底发生了什么?”
陈朝源笑着说道:“最近咱们南平县城中有一出文坛盛事,整个县学中的学子们都憋着劲儿呢。”
“什么文坛盛事?”
“延平书院的陈山长有一好友游历到了本县,这位先生也是当近文坛上有分量的人,既然是文人雅士,自然要搞点文坛雅事来。”
苏泽明白了陈朝源的意思,估计是陈山长又请了什么大儒来讲学什么的。
可是这和普通读书人有什么关系?
陈朝源继续说道:“新来的这位拓湖先生,是海内知名的音律名家,尤其擅长调教戏班,这次文坛雅士就是拓湖先生拿出三本宋代孤本作为彩头,请全城的读书人写一出戏文来。”
“戏文?”
陈朝源点头说道:“拓湖先生说了,南北戏,传奇戏都可以,题材不限,若是拔得头筹,拓湖先生的戏班还会直接排演出来,听说拓湖先生还要继续南下,若是戏班一路唱下去,那可真的是名扬东南了!”
“只可惜我不通音律,要不然都想参加了。”
苏泽愣了一下,这不是剧本征文吗?这大明朝文化人都玩的这么花了?
不过中晚明时期文化繁荣,戏剧也得到了巨大的发展。
北戏,也就是元杂剧,是从元代开始兴盛的一种剧目,比如著名的《窦娥冤》就是元杂剧,不过元杂剧的结构要求比较高,必须是四折一楔子和一人主唱,如今逐渐被南戏和传奇戏取代。
其中南戏是一种发源于浙江的戏剧,结构上比杂剧自由,在一人主唱的基础上,又加入了“宾白”(旁白),可以更好的表现剧情。
而传奇戏是融合了南北戏的一种长篇戏曲,体裁更自由,剧集长短不一,但是剧情更完整,如今深受江南读书人的欢迎。
有些排演传奇戏的戏班,一公演就座无虚席,唱到高潮的部分就有人往台上投掷金银,还有人追逐戏子奉为上宾,待遇堪比当代的明星。
苏泽疑惑的问道:“本朝不是禁戏吗?怎么这位拓湖先生还公开征戏曲?”
陈朝源笑着说道:“只要不在戏里辱没先圣,哪里还有人禁戏啊,当今严阁老家还养着戏班呢。”
好吧,果然是大明薛定谔的祖训。
苏泽托着下巴,戏曲?
第107章 于家往事,贡茶劫
和其他学子不同,苏泽倒是没有出风头的想法。
苏泽在读书的时候曾经问过导师,为什么大明朝这么流行曲这种艺术形式。

【历史军事】推荐阅读:1908远东狂人[精校版]衣冠不南渡特战先驱[精校版]宰执天下[精校版]娱乐春秋[精校版]回到明朝当王爷[精校版]奋斗在盛唐铁十字[精校版]汉祚高门[精校版]武唐第一风流纨绔[精校版]窃明[精校版]武林帝国[精校版]大唐第一世家[精校版]铁骨[精校版]天魔极乐[精校版]我大哥叫朱重八[精校版]上品寒士[精校版]李治你别怂小阁老[精校版]秦吏[精校版]护国公[精校版]天可汗[精校版]崛起之第三帝国[精校版]伐清[精校版]庆余年[精校版]东汉末年枭雄志[精校版]绍宋[精校版]张辽新传[精校版]三国之蜀汉我做主[精校版]谍影凌云李逵的逆袭之路[精校版]带着仓库到大明[精校版]唐朝好地主[精校版]庶子风流[精校版]北洋枭雄[精校版]步步生莲[精校版]我的师长冯天魁[精校版]覆汉[精校版]明末工程师[精校版]明末边军一小兵[精校版]重生之颠覆大宋[精校版]辽东钉子户[精校版]三国之吕布天下[精校版]金牌小书童[精校版]红色警戒之民国[精校版]江山国色[精校版]我当捕快那些年黑道特种兵长安风流国色生枭古希腊之地中海霸主[精校版]我是一个原始人[精校版]崇祯十五年[精校版]我非痴愚实乃纯良[精校版]异域雄心[精校版]虎狼[精校版]大秦:这皇子能处,有事他真上三国之袁氏败家子权臣[精校版]第五部队[精校版]巴比伦帝国[精校版]交锋[精校版]佣兵的战争[精校版]穿越时空之抗日特种兵[精校版]大国相[精校版]红楼春[精校版]南宋第一卧底[精校版]明朝败家子[精校版]寒门枭士[精校版]民国之文豪崛起[精校版]医统江山[精校版]赝品[精校版]三国之袁家我做主[精校版]大宋之天子门生[精校版]大宋之风流才子[精校版]天下[精校版]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万历十五年易中天中华史第一部:中华根驻马太行侧[精校版]抗日之铁血远征军[精校版]天下枭雄[精校版]浴血逃兵[精校版]锦衣[精校版]大唐扫把星[精校版]大秦开局时间倒退三十秒[精校版]末日之最终战争[精校版]唐朝小闲人[精校版]奋斗在红楼[精校版]醉迷红楼[精校版]清末英雄[精校版]巨浪[精校版]七品封疆[精校版]大秦帝师[精校版]小军阀[精校版]满唐春[精校版]重返大隋[精校版]晚明[精校版]国士无双[精校版]大明国师
【历史军事】最新入库:奋斗在盛唐衣冠不南渡三国之袁氏败家子大秦:这皇子能处,有事他真上大明国士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明末大军阀北洋军阀史话(出书版)谍影凌云靖安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