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爱去小说网(www.aqxsw.cc)-- 热门排行--让【“爱”去】给你选一本书吧(^.^)
手机站:m.aqxsw.cc

第380节

作者:大爆炸(灰熊猫)
“大帅,老龙头!”
“嗯,我看到了。”黄石端着望远镜,眯着眼睛看着那渐渐浮出海平面的大地,万里长城的开端,就在他舰首的正前方显现出来。
杨致远站在黄石身边,他最后一次复核道:“大帅,我们到时候就说迷路了,对吧?”
“对,我们就说本想去天津卫,但在海上没有判清方向,结果跑到山海关来了。”黄石收起了望远镜。看来今天入夜前就可以在山海关登陆,军队最多休息两天就能够恢复战斗力,然后就可以开始进行作战计划。
黄石接到的勤王令只是号召周围军队入援京畿,并没有指定勤王军应该直趋京师。从理论上讲,命令只是要求勤王军尽快投入与入侵军队作战,但是这种作战一般都是以保卫京师和天子为目的,比如真定军和宣大军的作战就都符合这个精神。
金求德一开始拟定的作战计划是在大沽口登陆,然后以最快的速度赶往京师入卫,将后金军击退。
但黄石最后却下令军队直趋山海关而不是大沽口,他打算走抚平、永宁、迁安线,首先封闭住喜峰口再说。黄石认为一旦发现自己的蛇旗,皇太极的战略目标肯定会立刻转为如何把部队平安带出关外,那么凭借蓟门一带的地形和对手的指挥水平,黄石相信皇太极还是能把大部分军队和战利品带走的。
所以黄石不愿意走大沽口这一条路,他希望至少能把皇太极的主力留下一半来,只要封闭了喜峰口,那么皇太极就只能选择回师一战、或是转向其他方向突围。转向其他方向突围当然很困难,这就好比斯大林格勒的德军试图向西伯利亚突围去日本一样。当然,以明军的战斗意志,黄石承认皇太极还是有不小的可能成功突围出关。
但这个成功必定是要建立在没有福宁军在背后紧紧追击的情况下。这次皇太极在京畿饱掠一番,带着这么多辎重在充满敌意的土地上行军,黄石相信后金主力的日行军速度不会超过二十里的。更何况福宁军的来到也会给其他的勤王军打上一针兴奋剂,他们一定会热情地开始围追堵截。所以黄石觉得皇太极没有几个月恐怕很难破边而出,而在这几个月里,他们早已经不知道被福宁军追上多少回了。
看着越来越近的大陆,黄石充满信心地叹道:“好了,只要能封闭喜峰口,那建奴就是我们的囊中之物了。”
“奴酋或许会抛下蒙古人和辎重,一路狂奔从宣大镇杀开边墙冲出去。”金求德在黄石背后补充了一句。他作为参谋长,这些日子可没有闲着,对战况作出了各种各样的分析。
黄石微笑着说道:“或许吧,但那样建奴也就完蛋了。这次他们连哄带拉地拐了一大帮蒙古人进来,就是要证明我大明不堪一击。他们不过是一个强盗联盟罢了,不要说奴酋扔下蒙古人逃窜,就是抢不到东西回去,这个强盗集团都得散伙。”
“大人说得是。”
“我不打算去京师,还因为我担心我们反倒会给袁狗官帮忙。”黄石深知崇祯对袁崇焕的信任是非理性的。历史上袁崇焕干了这么一堆事情出来,事后大明朝野几乎没有一个人替他说好话,孙承宗并没有确定袁崇焕是蓄谋叛国,但也认为袁是个超级军事白痴。
可是崇祯却仍然信任袁崇焕,几次在朝臣面前替袁崇焕开脱,还公然宣布“平辽就是得靠袁蛮子”。要不是罪行太确凿,崇祯说不定就顶住压力替袁崇焕翻案了。虽然黄石不知道袁崇焕到底都忽悠了崇祯小孩些什么,但他知道即使有许多确凿无疑的罪证,崇祯仍然把惩罚降低了一等,最后赦免了袁崇焕的家人。
“如果我在京师城下把建奴赶跑,我敢肯定皇上还会继续用袁狗官。别跟我讲什么道理,皇上就是喜欢他、就是信任他、就是要想尽千万百计地替他开脱。”对于金求德和参谋部关于准许议的担忧,黄石倒是一点儿也不放在心上,崇祯虽然不是个英明之主,但他的倔脾气黄石还是很清楚的。
比较需要黄石担心的是,他选择的行军路线显然不太在乎皇帝的个人安危,看上去好似拿朝廷和皇帝做诱饵一般。金求德等人因此对黄石的选择颇有些微词,他们认为黄石的计划不是一个军事错误,但却是一个政治上的错误。
“大帅,出于末将的职责所在,我必须要最后再说一次。”福宁军的规矩就是有话随便说,但命令一定要不折不扣地执行,所以对金求德来说,按照黄石的构思制定军事计划和犯上建言并不矛盾:“大帅,将来您的政敌一定会在这个问题上面竭力攻击您的,无论如何,皇上就算口上不说,心里也有个疙瘩。”
“我知道,我很清楚这一点,不过京畿搞成这个样子,不是我的错,我问心无愧。”黄石知道这次会有很多百姓被掳出关去,夫妻骨肉分离,从此任人奴役:“但如果我明知能救下至少几万人的性命,却因为个人的荣辱得失而不去做的话,那我以后晚上一定会做噩梦的。”
除了这方面的原因外,黄石还有军事上的考虑:“如果让建奴安然退出关外,而且还带回丰厚的战利品的话,那西虏恐怕也会眼红得很了。”黄石不打算让皇太极有机会建立起一个巩固的军事同盟来,如果皇太极成功地收买了蒙古,那后金就再也不是一个旦夕可灭的小型叛乱。
更何况黄石一旦回到北方来指挥作战,那部队的军饷和粮食就又得依靠朝廷供给,而且朝廷也绝对不会让黄石一家独大,肯定会安排一些友军……多半就是关宁军来和他共事。
“嗯,让东林党负责长期的、也可能是几年征战的后勤,然后和辽西军并肩作战,去深入大漠和洪太这样的人打长期战争。”还有一个更大的担忧黄石不好说出口,那就是坐在帝国宝座上的尧舜之君崇祯,他的急功近利和目光短浅也是黄石要面对的巨大威胁。
想到自己手里的这把烂牌,就算黄石有两、三万嫡系精锐也不是很保险的工作。他苦笑了一下:“这可真是全面的考验啊,马有失蹄、人有失手,要是不小心被洪太再次破口大掠,我就没活路了。”
金求德见黄石决心已下,也就不再多做劝说。
……
二十日又有两千关宁铁骑抵达广渠门,袁崇焕在广渠门外的兵力达到一万六千人。当天下午后金军和宣大军撕扯着一起来到大明京师近郊。经过从十六日到二十日的连续野外激战,满桂和宣大军成功地拖住了后金军的脚步,让他们在五天里只前进了六十里。
随后满桂就指挥宣大军和后金军脱离接触,跑到德胜门外扎营准备休息。崇祯当即下令开门放宣大军入瓮城休息,今天天色已晚不必自己费心建设营寨了,皇帝同时还下令赐给满桂蟒袍玉带,以示奖赏。
听说数千宣大军入城后,袁崇焕再次进城面见崇祯皇帝,坚决要求能同满桂例,至少也放关宁军到瓮城里面休息。崇祯赐袁崇焕银两和酒食,再次对他好言安慰,不过还是没有同意放关宁军入城的要求。
送走袁崇焕后,崇祯就又和孙承宗商量起作战的问题来,就在两人商议的时候,太监报告张鹤鸣求见。
张鹤鸣进来以后,崇祯和颜悦色地笑问道:“张老的腿可是大好了?”
“谢圣上挂念。”张鹤鸣今天本来还在家养病,但一听说后金军先锋已经到了京师城下后,老张头就急忙赶来面圣,他站起身后惶急地叫道:“圣上,速调黄石进京勤王,速调黄石入京!”
……
二十一日,后金军主力逼近大明京师城下,满桂率剩下的五千军马出城,于德胜门外扎营……
黄石抵达山海关后,立刻让守军给福宁军腾地方,幸运的是,黄石在山海关遇到了一个老熟人——姚与贤总兵。
这次姚与贤总兵没有跟随关宁军大部队入京,而是被派来临时负责山海关的防御。金冠副将现在也在山海关做事,自从当上副将以后金冠也显得越来越年轻了。有了这两个人帮忙,黄石很快就把部队安顿下来。
“黄帅,建奴已经越过了迁安,正在逼近一百五十里外的永平,他们是要掐断我们辽镇的后路啊。”姚与贤满脸都是焦急,从永平再向南五十里就是滦州,那里也是关内通向山海关的补给官道。
不过黄石对此倒不算很担心,因为他觉得有海运在,后金军无法切断辽镇的补给,而且从现在的情况看,后金军也暂时还没有这么大的胃口和能力。
永平府是青龙河和滦河的交汇处,这两条路都通向关外,其中滦河通向关外的出口就是喜峰口。就黄石的个人意见而言,后金军想取得永平主要还是出于运输上的考虑。几个月前毛文龙死后,皇太极就下令蒙古各部赶造船只,显然早就有利用这两条河水力的打算,大概皇太极指望将来春暖花开后还能用永平的河流运东西。
不过听起来姚与贤和金冠的这种心理倒是可以利用一下,黄石就慷慨地对他们拍胸脯保证道:“按说我该迅速前去京师,不过我的军队一时还都没有到齐,所以我稍微晚几天走也没有关系。这样吧,我稍作休息后就率领这一个营去解永平之围,然后伺机打垮迁安,断了建奴东进的念头。这段时间里我的后续部队差不多也该休息好了,我再兼程赶去京师好了。”
黄石的豪侠举动让姚与贤和金冠都吃惊不小,他们过了一会儿才犹豫着问道:“这么办不会对黄帅有什么大碍吧?”
“本来我是要去天津大沽口的,现在到了山海关还遇上你们,那只能说是天意了。再说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我既然在这里遇上了建奴,那也只有先打垮他们了。”黄石接着就提出了一些粮草上的要求,希望姚与贤和金冠能尽力协助,这两个人自然是满口答应。
同时黄石还让他们尽可能地替自己的到来保密,姚与贤满口答应,严令山海卫加紧戒备,不许闲杂人出没。虽然消息走漏是迟早的事情,但黄石还是希望皇太极知道得越晚越好。昨天他抵达山海关后连信使都没有立即向北京派出,而是借口天色已晚,一直拖到今天才出发。
……
崇祯二年二十二日
今天皇太极亲自指挥后金一万主力部队进攻德胜门外的五千宣大军,同时让莽古尔泰率领两千军队去进攻广渠门外的一万六千关宁铁骑和两千京营。
崇祯天子在内殿里来回来去的踱步,不时有太监跑进来汇报城外的战况,崇祯越听眉头就皱得越紧。身边的孙承宗、钱龙锡、李标等人也都神色严肃,大气都不敢透出来一口。
兵部尚书王洽早已经因为蓟镇被突破而被皇帝下狱,所以现在有什么军事问题崇祯就会直接询问孙承宗和内阁的意见。据德胜门上的文官监军报告,皇太极和满桂打得甚为惨烈,两军一度发展成了白刃混战,以致部署在德胜门城楼上的大炮都发生了误伤,几次打入了宣大军中。
战斗到下午的时候,满桂的宣大军终于还是被击败了,就缓缓退向广渠门,希望能得到关宁铁骑的支援。
孙承宗迟疑着说道:“满帅尽力了。”
“朕知道!”崇祯发出一声怒气冲冲的大喝,他站住脚步厉声问道:“那关宁军是怎么回事?你们怎么看?”

【历史军事】推荐阅读:1908远东狂人[精校版]特战先驱[精校版]宰执天下[精校版]衣冠不南渡回到明朝当王爷[精校版]窃明[精校版]娱乐春秋[精校版]奋斗在盛唐大明国师铁骨[精校版]铁十字[精校版]天可汗[精校版]汉祚高门[精校版]秦吏[精校版]庶子风流[精校版]医统江山[精校版]武林帝国[精校版]大唐第一世家[精校版]东汉末年枭雄志[精校版]七品封疆[精校版]天魔极乐[精校版]虎狼[精校版]武唐第一风流纨绔[精校版]上品寒士[精校版]抗日之铁血远征军[精校版]崛起之第三帝国[精校版]三国之吕布天下[精校版]庆余年[精校版]绍宋[精校版]护国公[精校版]明末边军一小兵[精校版]大将小阁老[精校版]寒门枭士[精校版]北洋枭雄[精校版]伐清[精校版]枭臣[精校版]1255再铸鼎[精校版]重生之颠覆大宋[精校版]极品家丁[精校版]谍影凌云天下枭雄[精校版]覆汉[精校版]黑道特种兵明朝败家子[精校版]带着仓库到大明[精校版]清末英雄[精校版]金牌小书童[精校版]三国之袁家我做主[精校版]江山国色[精校版]交锋[精校版]我大哥叫朱重八[精校版]崇祯十五年[精校版]明末工程师[精校版]三国之召唤猛将[精校版]巨浪[精校版]唐朝好男人[精校版]二鬼子汉奸李富贵[精校版]李治你别怂万历十五年弹痕[精校版]第五部队[精校版]大国相[精校版]我是一个原始人[精校版]李逵的逆袭之路[精校版]捡到一只始皇帝[精校版]末日之最终战争[精校版]民国之文豪崛起[精校版]乱世宏图[精校版]异域雄心[精校版]赝品[精校版]红色警戒之民国[精校版]张辽新传[精校版]巴比伦帝国[精校版]世子很凶[精校版]我非痴愚实乃纯良[精校版]大明文魁[精校版]醉迷红楼[精校版]男儿行[精校版]晚明[精校版]北宋大法官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易中天中华史第一部:中华根权臣[精校版]间谍的战争[精校版]穿越时空之抗日特种兵[精校版]猛卒[精校版]大唐扫把星[精校版]醉卧江山[精校版]我的二战不可能这么萌[精校版]重返大隋[精校版]国士无双[精校版]步步生莲[精校版]三国之袁氏败家子天可汗国色生枭东唐再续我的师长冯天魁[精校版]古希腊之地中海霸主[精校版]南宋第一卧底[精校版]
【历史军事】最新入库:奋斗在盛唐衣冠不南渡三国之袁氏败家子大秦:这皇子能处,有事他真上大明国士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明末大军阀北洋军阀史话(出书版)谍影凌云靖安侯